公路工程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专项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工程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专项评估
广东省龙川至怀集高速公路TJxx合同段
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
评估报告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xx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龙川至怀集高速公路TJ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五年十二月二日
评估小组人员名单
技术专家人员名单
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TJ16合同段
编制说明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安监发[2014]266号文件,自2015年3月1日起,凡列入国家和地方基本建设计划的新建、改建、扩建高速公路,在施工阶段应进行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本报告主要是依据《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TJ01-TJ16合同段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修编稿),评估方法采用《指南》中推荐的标指体系法,确定了TJ16合同段(K121+420-K127+654)范围内的9处Ⅲ级和1处Ⅳ级的风险等级的高边坡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并提出了风险控制对策及建议,编制完成本评估报告。
目录
1 编制依据 0
1.1 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0
1.2 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 0
2 工程概况 (2)
2.1 工程简介 (2)
2.2 施工环境 (8)
3 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9)
4 评估内容 (10)
4.1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 (10)
4.2 风险源普查 (11)
4.3 风险分析 (13)
4.4 风险估测 (17)
4.5 重大风险源估测 (21)
4.6 事故严重程度评定 (42)
4.7 风险大小评估结果 (42)
5风险控制 (43)
5.1 风险接受准则 (43)
5.2 风险分级管理措施 (43)
5.3 风险源对策措施 (44)
6评估结论 (53)
6.1 评估结论 (53)
6.2 风险预控措施建议 (53)
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1 编制依据
1.1 项目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1.1.1 项目风险管理方针
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最好地实现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风险预控是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项目的风险管理主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1.2 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评价,以尽可能优的手段,有计划地防控风险,以获得项目安全生产的保障。
这就要求项目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评价各种风险发生所造成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风险尽可能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避免风险引发事故。
1.2 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
根据《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TJ01-TJ16合同段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修编稿)》,我部组织风险评估小组,参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文件成果,对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TJ16合同段的9处高度风险等级(Ⅲ级)和1处极高度风险等级(Ⅳ)的高路堑边坡进行专项安全风险评估。
1.2.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 70 号令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 4 号令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 52 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 9 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 94 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 88 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4 年7月1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4]第 25 号)
10、《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 393 号
1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 373 号
12、《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 4号令
13、《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
14、《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2001]第302 号
1.2.2 行业标准及规范
1、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交安监发〔2014〕266号)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2011)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6、《工程岩土分级标准》(GB50218-2013)
7、《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 2006 年第 5 号)
8、《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第 1 号)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10、《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D31-02-2013)
1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
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案》(DB 33/T 881-2012)
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33-2011)
14、《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T 180-2009)
1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T 6067-2010)
1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
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8、《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19、《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
20、《安全带国家标准》(GB 6095-2009)
21、《安全帽国家标准》(GB 2811—2007)
1.2.3 相关规范规定
1、《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2、《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
3、《广东省交通集团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指引》
4、广东省交通集团关于安全生产相关文件精神
5、龙连管理处《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6、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7、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中,
8、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修编稿)
10、现场勘探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11、第三方检测、监测资料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TJ16标起点位于连平县陂头镇,起讫桩号为K118+670~K128+254.05,路线全长9.584km(5.95m短链),终点K128+254位于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塘下村。
合同工期17个月,开工日期为2015年7月28日,竣工日期为2016年12月28日,缺陷责任期24个月。
根据《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TJ01-TJ16合同段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修编稿)》,我部须对9处高度风险等级(Ⅲ级)及1处(Ⅳ级)的高路堑边坡进行专项安全风险评估。
路堑高边坡总体风险评估值及总体风险等级表
2.1.1 K121+420-K121+717右侧
2.1.2 K123+966-K124+146右侧
2.2 施工环境
2.2.1 地形地貌
K118+670~K128+254.05段位于广东东北部山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
按其成因、形态特征可将沿线地貌划分为中低-低山构造剥蚀区、低山—高丘构造剥(侵)蚀区,结合岩性、微地貌形态,又分为五个亚区:中低山碎屑岩构造剥蚀亚区、低山碎屑岩构造剥(侵)蚀沟谷亚区、低山碳酸岩构造侵(溶)蚀沟谷亚区、碳酸岩宽谷剥(侵)蚀高丘准平原冲洪积亚区、低山碳酸岩沟谷斜坡侵蚀亚区。
2.2.2 水文地质
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发育,沿线常年流水溪沟较多,沿沟系坡脚,在不同的侵蚀基准面常有基岩裂隙水以泉水形势排出。
区内河流水系属珠江流域之东江水系及北江水系。
东江水系主要河流有连平河、大席河、忠信河及大湖河,流域面积1965.5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6.25%,其中1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42条,全部汇入新丰江。
北江水系有陂头河和贵东河,流域面积314.4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75%,其中1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7条,流入翁源,汇入翁江。
连平县内河流都是以雨水补给为主的雨源型河流,县内河流径流丰富,比降大,落差集中,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2.3 气象特征
项目区受海陆的影响很大。
冬半年常吹偏北风,夏半年常吹偏南风,是明显的季风区;夏季又处于西北太平洋低纬度地区台风盛行区域中;境内的山地、丘陵、平原的气候不同,沿海与内陆的气候也有鲜明的差异,年平均气温为19℃-20℃,最高温度达35℃-39℃(八月份),最低气温为-3.3℃--5.4℃(一、二月份)。
雨量丰富,年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全年降雨量为1410.4-2126.6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多为876-1532毫米。
全年蒸发量为116.2-1567.1毫米,其中以七、八月份蒸发量最大。
空气湿度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5%,其中以春、夏两季湿度较大,达80.5-82%。
阴雨天较多。
每年约有100-200天为降雨天,在高山地带(指500米以上)春夏季经常是大雾满布,细雨绵绵,能见度低,对野外工作有很大影响。
风季长,风力比较弱,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多北风及西北风,夏秋季多东南风。
风力平均2-3级,最大可达6-7级,偶可达8-9级。
3 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的《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安监发[2014]266号)的规定,风险评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流程:
(1)成立项目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小组
组长:孟奇
副组长:刘洋
组员:李正严华江张坤孟军肖柏春张有为
(2)明确小组职责分工
a.制订项目风险评估和专项重大施工方案的实施办法;
b.全面组织和协调项目施工期间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
c.制订风险管理计划。
确定重大风险目标、原则和策略;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范围、方法与评估标准;明确参与各方的职责;
d. 负责对高度和极高的风险源进行审查;
e. 必要时委托相关专业机构进行风险评估、论证、监测;
f. 检查、监督、协调、处理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4 评估内容
4.1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包括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单位)作业划分。
本项目参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规定,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所确定的施工工艺,将本项目路堑高边坡工程按照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工序(单位)作业的层次进行分解,明确单位作业主要工序、施工方法、作业程序、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等特点。
专项风险评估单元可以是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工序(单位)作业、评估单元大小视风险评估具体需求而定。
本项目路堑高边坡工程主要施工作业活动分解如下表。
表4-1 路堑高边坡风险评估单元工序分解表
4.2 风险源普查
风险源也称致险因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它的类型很多,一般从人、机械、物料、施工方案及方法施工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常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源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各类致险因子的综合。
路堑高边坡评估单元与典型事故类型对照表
为便于风险分析的开展,在列举风险源时以分项工程为研究对象,对象所包含的单位作业实行“作业内容—潜在的事故类型”模式分析。
根据上述路堑高边坡施工作业程序的分解,经过现场调查、评估小组讨论、咨询等方式,结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分析得出风险源普查清单如下表。
表4-2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4.3 风险分析
4.3.1 人的不安全行为
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可能引起的事故,主要从操作错误、违反安全规程和管理缺陷等方面分析。
4.3.2 物的不安全状态
对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可能引发的事故,主要从地质条件变化、施工方案、施工环境、施工机械、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
4.3.3 伤害类型
在路堑高边坡施工中,可能受到事故伤害的人员类型包括:作业人员本身、同一作业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周围其他人员。
事故后果主要是指:伤亡(失踪)和直接经济损失,但不限于这两类损失。
4.3.4 分析方法
本项目风险分析通过评估小组讨论会的形式实施,采用鱼刺图法进行分析。
4.3.5 鱼刺图法
鱼刺图法即为因果图分析法,是用因果分析图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由此原因可能导致后果的一种管理方法。
由于因果分析图形状象鱼刺,所以又称为鱼刺图。
它由结果、原因和枝干三部分组成。
结果:表示期望进行改善、追查和控制的对象。
原因:表示对结果可能施加影响的因素。
枝干:表示原因与结果、原因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中央的枝干为主干,用双箭头表示。
从主干两边依次展开的枝干为大枝(大原因即直接原因),大枝两侧展开的枝干为中枝(间接原因),中枝两侧展开的枝干为小枝(造成间接原因的上一层原因),用单箭头表示。
在一个系统中,下一阶段的结果,往往是上一阶段的原因造成的。
用鱼刺图(因果图分析)法,通过一张图,可把引起事故的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直观地表述出来,用以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和研究预防事故的措施。
4.3.6 风险分析结果
本项目专项评估主要对土方开挖、石方爆破、地表排水系统、预应力框架、坡面植物防护、坡面骨架防护、坡面圬工防护等作业潜在危险源进行了分析,具体分析结果见下表。
路堑高边坡专项施工安全风险分析表
15
16
4.4 风险估测
本项目采用LEC评价法进行风险源评估。
LEC法是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三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的风险大小: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值D=LEC,D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至允许范围内。
为了简化计算,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作业人员暴露时间、事故发生后果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概率为1。
但在考虑系统安全时,绝对不发生的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的将“发生事故可能性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所示。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危险性越大。
因此将人员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将非常罕见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分别规定出若干中间值,如下表所示。
C—发生事故的后果
在项目范围内所有的活动、服务过程中,因各种过失酿成机械设备损坏和安全设施失当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按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即人员受到伤害的程度、经济损失额度的变化范围进行界定(经济损失系指直接经济损失,泛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损坏财产的价值)。
由于范围广阔,所以依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规定分数值为1—100,如下表所示。
D—危险性分值
根据公式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性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但关键是如何确定各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风险值及危险程度如下表。
综合评估可行性、直观性、难易度等因素考虑,评估组采用LEC评价法对路堑高边坡施工中各潜在事故类型进行风险估测。
结果如下表:
路堑高边坡LEC风险估测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个分项工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风险大小及风险等级,如上表。
风险等级为显著风险(Ⅲ级)的边坡失稳和高处坠落等伤害,在施工中应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其风险程度,达到风险可控的目的。
路堑高边坡风险估测汇总表
4.5 重大风险源估测
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本项目评估组采用风险矩阵法和指标体系法,通过建立风险矩阵,根据对事故严重程度与事故可能性指标的综合评估,确定各专项风险等级,根据等级标准制定与本项目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防控措施。
4.5.1 风险矩阵法
1.风险大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后果严重程度。
“×”标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组合。
2.事故可能性取决于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组合。
事故的可能性等级分为四级。
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
3.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等级分成四级,主要考虑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当多种后果同时产生时,应采用就高原则确定事故严重程度等级。
对路堑高边坡施工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根据周边环境、破坏后果,按下表进行事故严重程度等级划分。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
根据《指南》的要求,结合风险矩阵法,建立如下表所示的风险等级标准。
专项风险等级分为四级:低度(Ⅰ级)、中度(Ⅱ级)、高度(Ⅲ级)、极高(Ⅳ级)。
低度(Ⅰ级)表示有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中度(Ⅱ级)表示有显著风险,需加强管理不断改进;高度(Ⅲ级)表示高度风险,需制定风险消减措施;极高(Ⅳ级)表示极高风险,不可忍受风险,需纳入目标管理或制定管理方案。
专项风险等级标准
4.5.2 指标体系法
根据《指南》要求,本项目路堑高边坡建立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计算指标分值M,确定调整系数λ。
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调整对照表
根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公式:M=A+B+C+D+E+F+G+H=1,对照上表,可得相应调整系数λ为0.8。
4.5.3 事故可能性评估
路堑高边坡施工风险事故可能性大小按以下方程式计算确定:
P=λ·D
0∑X
ij
X
ij =R
ij
γ
ij
式中:X
ij
为二级指标分值,i=1,2,……m,j=1,2,……n,m为分类项次,n为对应第i类评估指标包括重要指标的数量;
γ=(2n-2m+1)/n2
D
为边坡开挖变形破坏迹象的调整系数;
λ为安全管理调整系数。
计算得出P值后,根据P值对照下表确定各重大风险源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等级。
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
4.5.4 土石方开挖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土石方开挖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P=λ·D
0∑X
ij
=0.8×1×54.23=43.38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42.72=34.17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K124+520-K124+636右侧路堑高边坡开挖评估计算结果
P=λ·D
0∑X
ij
=0.8×1×38.85=31.08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33.82=27.05
概率等级为1级(不太可能)
K125+332-K125+586左侧路堑高边坡开挖评估计算结果
P=λ·D 0∑X ij =0.8×1×44.15=35.32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39.21=31.37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K125+830-K126+070右侧路堑高边坡开挖评估计算结果
P=λ·D 0∑X ij =0.8×1×44.19=35.35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49.06=39.25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41.7=33.36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43.21=34.57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4.5.5 预应力锚固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预应力锚固施工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体系
P=λ·D
0∑X
ij
=0.8×1×41.97=33.58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40.23=32.18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39.58=31.66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42.98=34.38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39.63=31.70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39.31=31.45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42.22=33.78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42.38=33.90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39.66=31.73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P=λ·D
0∑X
ij
=0.8×1×42.38=33.90
概率等级为2级(偶然)
4.6 事故严重程度评定
经评估小组讨论,路堑高边坡开挖过程中,发生的边坡失稳,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所处作业点1名作业人员死亡,事故经济损失Z<1000(万元)。
根据就高原则,路堑高边坡开挖发生边坡失稳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为一级(一般)。
路堑高边坡开挖过程中,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所处作业点1名作业人员死亡,事故经济损失Z<1000(万元)。
根据就高原则,路堑高边坡开挖发生边坡失稳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为一级(一般)。
预应力锚固施工过程中,发生边坡失稳,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所处作业点3-9名作业人员死亡,事故经济损失Z<1000(万元)。
根据就高原则,路堑高边坡开挖发生边坡失稳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为二级(较大)。
预应力锚固施工过程中,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所处作业点1名作业人员死亡,事故经济损失Z<1000(万元)。
根据就高原则,路堑高边坡开挖发生边坡失稳事故严重程度等级为一级(一般)。
4.7 风险大小评估结果
5风险控制
5.1 风险接受准则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按照风险接受准则,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路堑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接受准则如下表。
本项目实际,路堑高边坡施工属中度风险,可接受,在施工过程中应予以监测。
5.2 风险分级管理措施
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提出风险分级控制措施,实现现场管理和监控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