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案例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案例【案由】
_年9月29日,我执教了这一课《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这篇课文是人教社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条理清晰,说服力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文的3、4自然段,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了解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导致了怎样严重的后果,从而明白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授课时,我让学生理解过课文的文字内容后,又设计了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拓展环节,从而更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设计】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

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

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难以移居、保护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探究中,联系我们的生存实际,培育自己践行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的理念。

学生在中段学习时已学过说明文的一些说明方法,同时对生活中的环保状况也有一定了解。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以及部分新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多媒体,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只要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体会说明文的准确、严谨,复习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要一个地球的道理,明白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导入新
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

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激发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探究热情,让师生洋溢在幸福的课堂教学中。

四、教学媒体的使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人们随意破坏与践踏地球的憎恶,从而唤醒人们的认识,剪辑了一段相关视频,让学生有一种直观感受。

另外在设计练习时插入了悲情音乐,为写好自己的心里话而营造环境。

五、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激趣导入自主学习自学检测整体感知具体研读
语言拓展的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向全班同学介绍:美国《时代周刊》_92年评选的全球年度新闻人物 ______;而_98年评选的全球年度新闻人物地球。

你吃惊吗?奇怪吧!答案就在课文中。

(设计意图)我设计的这一段导语,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接着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二)自主学习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围绕以下三个研究问题展开:1、自学文中生字、新词;2、探索本篇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同步提示学法:一边读一边感受,把自己对语言的理解标注在文字旁空白处。

学生自学时教师相机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三道预习题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勾画、圈点、写见解等形式让学生自学一些基础知识、留下不懂的需进一步探究的问题,从而从整体上对地球的美观以及易碎将会产生印象与轮廓。

(三)自学检测
我设计了以下自学检测题:
1、读生字(课后10个生字:晶莹矮资矿赐竭滥胁赌)
2、读词语(文中新词:映入眼帘、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枯竭等)
3、辨别句子说明方法(看下面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A、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B、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

()C、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一是对说明方法的复习,二是为学生进一步探究阅读扫通了部分障碍。

(四)整体感知
1、用简单的话语概括主要内容
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板书:美丽壮观、一叶扁舟、资源有限、难以移居、保护地球)
释一叶扁舟,为什么称为一叶扁舟同步联系回顾《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宇航员飞上太空后最大的感慨(示PPT),出示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探究去课文,既与前面所学诗歌的对接,又将作者的写作线条跃然与纸上。

既抓住了对文章的中心句的认识,又可以让学生明了哪些段落描写的是地球的可爱,哪些段落呈现的是地球的易碎,从而使每位学生觉得行文层次清晰、线条明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