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鹊巢-诗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风· 召巢⑴,维鸠居之⑵;之子于归⑶,百两
御之⑷。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⑸;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⑹。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⑺;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⑻。[1]
【注释】



⑴维:发语词。鹊:喜鹊。有巢:比兴男子已造 家室。 ⑵鸠:一说鳲鸠(布谷鸟),自己不筑巢,居鹊 的巢。贵州民间传说斑鸠不筑巢,居其他鸟类筑的巢 。 ⑶归:嫁。 ⑷百:虚数,指数量多。两:同辆。御(yà亚) :同“迓”,迎接。 ⑸方:并,比,此指占居。 ⑹将(jiāng江):送。 ⑺盈:满。此指陪嫁的人很多。 ⑻成:迎送成礼,此指结婚礼成。
【译文】
喜鹊筑成巢,鳲鸠来住它。这人要 出嫁,车队来迎她。 喜鹊筑成巢,鳲鸠占有它。这人要 出嫁,车队送走她。 喜鹊筑成巢,鳲鸠住满它。这人要 出嫁.车队成全她。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婚礼的诗。《毛诗序》说:“《鹊巢》,夫人之德也 。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 ”以此诗为国君之婚礼。朱熹《诗集传》说:“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 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故嫁于诸侯,而其家人美之。”以此诗为诸侯之 婚礼。从诗中描写的送迎车辆之盛可以知道,应为贵族的婚礼,而不是 一般民间的婚礼。 诗三章都以鸠居鹊巢起兴。喜鹊筑好巢,鳲鸠住了进去,这是二鸟 的天性。《齐诗》曰:“鹊以夏至之月始作室家,鳲鸠因成事,天性然 也。”那么,姑娘出嫁,住进夫家,这种男娶女嫁在当时被认为是人的 天性,如鸠居鹊巢一般。方玉润说:“鹊巢自喻他人成室耳,鸠乃取譬 新昏人也;鸠则性慈而多子。《曹》之诗曰:‘鳲鸠在桑,其子七兮。 ’凡娶妇者,未有不祝其多男,而又冀其肯堂肯构也。当时之人,必有 依人大厦以成昏者,故诗人咏之,后竟以为典要耳。”(《诗经原始》 )诗中还点明成婚的季节,郑笺云:“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 。”这也是当时婚嫁的季节,陈奂说:“古人嫁娶在霜降后,冰泮前, 故诗人以鹊巢设喻”(《诗毛氏传疏》)。各章二句写鳲住鹊巢分别用 了“居”“方”“盈”三字,有一种数量上的递进的关系。“方”,是 比并而住;“盈”,是住满为止。因此诗三章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唱。


作品鉴赏
一章“百两御之”,是写成婚过程的第一环,新郎来迎亲。 迎亲车辆之多,是说明新郎的富有,也衬托出新娘的高贵。二、 三章继续写成婚过程第二、三环:迎回与礼成。“百两将之”是 写男方已接亲在返回路上,“百两成之”是迎回家而成婚了。“ 御”、“将”、“成”三字就概述了成婚的整个过程。“子之于 归”,点明其女子出嫁的主题。因此,三章是选取了三个典型的 场面加以概括,真实地传达出新婚喜庆的热闹。仅使用车辆之多 就可以渲染出婚事的隆重。 这首诗以平浅的语言写成婚的过程,没有如《桃夭》里以桃 花来衬托新娘的艳丽,更没有直接去描写新娘的容貌。如果说“ 之子于归”一句还点出新娘这一主角,让人在迎亲的车队之中找 出新娘来,那么,另一位主角新郎则完全隐在诗中场景的幕后, 他是否来迎亲,就留给读者去想像了。细味诗中所写,往返的迎 亲车队给画面以较强的时空感,短短三章,却回味悠长。[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