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的培养结果分析
结核杆菌耐药实验工作总结
![结核杆菌耐药实验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044890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2.png)
结核杆菌耐药实验工作总结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然而,由于结核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针对结核杆菌耐药性的实验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在进行结核杆菌耐药实验工作时,首先需要收集不同来源的结核杆菌菌株,包括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
然后,需要利用各种抗生素对这些菌株进行药敏实验,以确定它们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更好地了解结核杆菌的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除了药敏实验,还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结核杆菌的耐药性进行研究。
例如,可以通过测序技术分析结核杆菌的基因组,找出与耐药性相关的基因突变。
这些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结核杆菌的耐药机制,还可以为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另外,针对结核杆菌耐药性的实验工作也需要加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只有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结核杆菌耐药实验工作对于掌握结核病的防治规律、提高结核病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最终控制和消灭结核病。
耐药结核茵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分析
![耐药结核茵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45d1760029bd64793e2c6e.png)
耐药结核茵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耐药结核菌的耐药特点。
方法对采用罗氏培养法阳性的疫结核分枝杆菌131株进行INH(异烟肼),SM(链霉素),RFP(利福平),EMB(乙胺丁醇),PAS(对氨基水杨酸钠),AK(丁胺卡那),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测试。
结果初治病例耐单药顺位前四位INH=EMB>SM>左氧氟沙星;复治病例耐单药顺位前四位SM>INH>左氧氟沙星>RFP;复治病例耐多药,泛耐药构成比均高于初治病例。
结论继续加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统一抗结核药物管理和推行全程督导化疗,根据药敏结果及早建立个体化的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
标签:肺结核;耐药性;实验室检查结核病(TB)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目前全球结核病发病率明显回升,其中结核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本病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我国居于高耐药国家之列,结核菌耐药状况的分析已成为结核病控制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针对我院耐药结核菌的耐药特点作以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0年1月~2015年6月痰结核菌涂片阳性的我院住院肺结核患者131例男71例,女60例,平均年龄42.8岁,初治患者81例,复治病人50例,菌型鉴定全部为人型结核分支杆菌。
1.2方法1.2.1采用罗氏培养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慢速培养。
1.2.2药敏试验的耐药界限INH:0.1 ug/ml,SM:1.0 mg/L,RFP:1.0 mg/L,EMB:5.0 mg,LPAS:1.0 ug/L,AK:10 ug/L左氧氟沙星:2.0 mg/L。
1.2.3耐药标准原发性耐药为从未接受过抗结核治疗的结核患者(初治病例)其感染的结核菌对1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获得性耐药为接受过1个月以上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复治病例)其感染的结核菌对1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耐多药(MDR)为耐INH+RFP或INH+RFP+其他药物;泛耐药指在耐多药的基础上,还对6种主要二线抗结核药物中3种或3种以上药物耐药。
北海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药敏结果分析
![北海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药敏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26e9b6f121dd36a32d820e.png)
96・ 6
Jun lfCii l n xem na Mein o. 1 No 1 J n 2 2 o ra l c dE pr etl dc eV 11 o naa i i .2 u . 01
,
北 海 市 结核 分 枝 杆 菌 耐 药 监 测 药 敏 结 果分 析
陶波 山( 北海 市结核 病 防治 院 广 西 北 海 5 60 ) 300
Beh i i a ,Beh iG a g i5 6 0 i a u n x 3 0 0,C i a hn.
【 bt c】 O j f e os v esut no d s t c yoa e u br l i i B i i G ag dt p v e v A s at r b c v T r yt t i f mg eia eo M cb t i t e u s e a, unx a r i i ei u e h i ao r s n f c rm u c o sn h i n o od e -
【 e od】 M cb ti br li; rgeiac; e kod g ucpbi sn K y rs w yoa eu t e u s D st e R s s t iyetg c rm u cos u r s n u f m s e il t i t
近年 全球 结 核疫 情 的 回升 以及 耐 结 核分 枝 杆 菌 的 14 质 量控 制 痰 涂 片和 染 色 按 《 涂 片镜 检 标 准 化 . 痰 … 药敏试验 由国家结核病控制 不 断增 多 , 引起 了世 界各界 人士 的高度 重视 。第 5轮 中 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 , 国全 球 基 金 结 核项 目, 西 耐 药监 测 项 目于 2 1 广 00年 6 中心参 比实验 室对 省实 验室进 行药 敏控制 。 2 结 果 月开 始在广 西 区 内的 3 0市 、 县监 测 点展 开 。北 海 市 是 3 监 测点之 一 。现对 北 海 市 的结 核杆 菌 耐 药监 测 药 0个 敏 结果 进行 分 析 , 道如下 。 报
检验结核分枝杆菌及结果分析
![检验结核分枝杆菌及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5b2bcd58f5f61fb73666b9.png)
丽 . 2 N 0O 1 2 7 0
临 床
医 学
检 验 结核 分 枝 杆 菌 及 结 果 分 析
徐懿
( 阳医 学 高等专 科 学校 附 属 医 院 湖 南益 阳 益
4 30 ) 10 0
【 要】 摘 目的 观察 肺结 核 病人 痰 茵 情况 , 分析 结核 分枝 杆 菌检验 结果 。 法 取 自本 院呼吸 内科 的 肺结核 病人 l 0 , 液直 接涂 方 例 痰 0 片抗酸 染 色镜检 ; 结核 杆 茵培 养采 用 罗氏培 养法 , 液碱 前处理 后 , 0 i内接种 完毕 。 痰 于3 rn a 结果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0 3 1 6 4~6 5. 2 0 ,2:3 3
等“ 1 相反, 报道 其原 因在于 培养 阳性 率不 高 由于 F - C 采 用 闭管 QPR
取 自本 院 呼吸 内科 的肺 结 核 病人 10 , 选 自门诊 和住 院病 0例 均 人 , 线检 查或 病 理学 检查 确 诊为 结核 病 ( 系 初治 病人 )非结 核 经x 均 。 肺 部 病 例4 例 , 中 肺 炎2 例 , 气 管扩 张 l 例 , 癌 5 。 O 其 3 支 2 肺 例
可 指导 临 床用 药 , Q P R定量 监测 T — NA可用 于判 断 疗效 。 F — C B D 参考文 献
[】 中国防 痨协 会 . i 结核 病诊 断 细菌 学检 验规 程[】 中国防 痨杂 志 , J.
20 0 6.
痰液 直接 涂片抗 酸染 色镜检 ; 核杆 菌培养 采用 罗氏培 养法 , 结 痰
优势 。
确诊 的M B T 患者  ̄F - C 的 阳性检 出 Q PR
率可达 5 % , 8 明显 高于培 养法 与涂 片法 ,0 4 例非M B T 病人 无一例 为 阳性 。 论 F - C ¥较涂 片和培 养 法无论敏 感性还是 特异 性都有 结 Q P R-  ̄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耐药情况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耐药情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9f0c4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d.png)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耐药情况研究摘要: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耐药性进行分析。
方法:筛选我院在一年之间抽取的120例结核病患者的痰液共360份进行研究,进行涂片镜检、罗氏固体培养、BACT/ALERT3D60液体培养及Genexpert分子检测等4种实验室检测,观察检测结果及药敏实验结果。
结果:虽然Genexpert分子检测阳性率与液体培养阳性率相似,但分子检测时间更快,使用Genexpert分子检测所需时间更短(P<0.05);结核分支杆菌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最高。
结论:通过对结核分支杆菌进行实验室检测发现,Genexpert分子检测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对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抗结核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性,值得引起重视。
关键词:结核分支杆菌;检测方法;耐药Methodological evaluation of laboratory test and study on drug resistanc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Xiao Huixia, Wang Furui, Wang Xiaoping, Liu Jing, Chen Min, Tian XushengReference Laboratory of Tuberculosis,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Yinchuan 75002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laboratory testing methodology and analyze the drug resistanc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ethod: a total of 360 samples of sputum extracted from 120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ithin one year werescreened for study. Four laboratory tests were conducted, including smear microscopy, Roche solid culture, BACT/ALERT3D60 liquid cultureand Genexpert molecular detection, to observe the detection results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results. Results: Although the positive rate of Genexpert molecular detectio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liquid culture, the molecular detection time was faster and the detection timerequired by Genexpert molecular was shorter (P<0.05).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howed the highest resistance to ofloxacin. Conclusion: Laboratory testing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howed that Genexpert molecular testing was of grea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eanwhil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howed certaindrug resistance to anti-tuberculosis drugs frequent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was worthy of attention.Key word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Detection method; Drug resistanc结核分枝杆菌作为结核病的重要致病菌,在人群中得到广泛传播,在外界的环境中存在比较强的抵抗力,这也就导致耐药菌株比较容易出现[1]。
139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
![139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92eddc7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4a.png)
139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黄可儿;王琴;管鸽;陈卓美【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结核分支杆菌菌株的耐药状况,建立适合本地区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株的快速检测手段.方法 2013年5月至9月143例患者的痰液标本中获得的结核分支杆菌,分离培养获得试验菌株139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并从中随机抽取12株菌株,利用试剂盒MTBDR-plus(德国HAIN Lifescience)进行rpoB、katG及inhA基因检测.结果 139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中,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总体耐药率为19.58%,其中17株(12.23%)至少对INH耐药,12株(8.63%)至少对RFP耐药,15株(10.79%)至少对SM耐药,3株(2.16%)至少对EMB耐药.在随机抽取的12株菌株中,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与药物敏感试验作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数据结果大致相符.结论耐多药结核菌株增多,应迅速建立准确快速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试剂盒MTBDR-plus值得推广.【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年(卷),期】2015(017)001【总页数】2页(P117-118)【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耐药基因;HAIN【作者】黄可儿;王琴;管鸽;陈卓美【作者单位】311800 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311800 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311800 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311800 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严重传染病,结核病的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上升的趋势[1]。
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作为一线抗痨药,其耐药性的出现,对感染耐药性结核杆菌患者的治疗带来较大困难。
进行TB耐药和耐多药的分析研究,对控制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有重要意义[2]。
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的产生是与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编码基因KatG基因的缺失和突变有关,和inhA基因突变也有相关性;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与其核心区域rpoB基因突变有关[3,4]。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与基因检测分析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与基因检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06cda102d276a200292e50.png)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与基因检测分析作者:黄裕春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5年第24期[摘要]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及基因检测分析。
方法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6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首次诊治患者39例为观察组,首次诊治失败后行第二次治疗患者23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分析及rpsL、rpoB、embB、KatG基因检测。
结果 62例患者中共19例出现耐药,耐药率为30.65%,对照组患者1种药物耐药率为26.09%,同观察组10.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产生同菌株基因具有较大关联,且耐药率同治疗次数有关,在结核病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耐药情况,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结核分歧杆菌;耐药;基因;检测[中图分类号] R378.9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24-213-03[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alysis in drug resistance of bacteriology tuberculosis and genetic testing. Methods 62 cases of TB patients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and allocat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ly grouping method,firs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39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firs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ailure underwent secondary treatment of 23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atients were resistant Bacteriology tuberculosis was analyzed and rpsL,rpoB,embB,KatG genetic were tested. Results 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19 cases of drug resistance,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was 1,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26.09% w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10.26%),(P0.05). Conclusion The generation of drug-resistant Bacteriology tuberculosis strains with genes associated with a larger,and the number of drug-related rates with treatment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to be based drug resistance in patients choose combination therapy programs,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Key words] Bacteriology tuberculosis;Drug resistance;Gene;Detect重大传染性疾病对于人们健康及社会稳定均具有较大危害,因此,对其进行快速诊断历来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
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实验分析
![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实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b2b12a5acfa1c7ab00cc57.png)
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实验分析作者:刘凯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第04期摘要: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现况,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直接涂片检查法和培养法,对肺结核病人的痰液进行检查,阳性标本经抗酸染色镜检确认后,采用绝对浓度法的间接法进行耐药性测定。
结果131例疑似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直接涂片法检出阳性标本21例,阳性检出率为16.0%(21/131):培养法共检出阳性标本56例,阳性检出率为42.7%(56/131)。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培养法高于直接涂片法。
将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利福平药物敏感性试验,其中有17株发生耐药,耐药率为30.4%(17/56)。
结论结核杆菌对利福平的初始耐药率仍处在较高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耐药结核杆菌的监控。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福平药敏试验0引言全球80%的结核患者分布在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国是其中之一,结核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但是,近10年来,临床上发现抗结核药的耐药性对结核病化疗效果的影响日益严重,尤其是利福平耐药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给抗结核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
为了解结核杆菌对利福平耐药的状况,为临床合理、联合用药提供依据,特作本研究。
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某医院检查首次确诊为肺结核的病人,共131例。
病例发病前均未服用过抗结核药物。
结核分枝杆菌参考菌株为H37Rv敏感株,由中国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国家参比实验室提供。
1.2痰液直接涂片检查用接种环取脓性痰液1~2环,均匀涂于载玻片上,待自然干燥,微火焰固定,经抗酸染色后镜检。
1.3分枝杆菌培养1.3.1培养基为酸性罗氏培养基。
成分谷氨酸钠(纯度95%以上)7.2g,KH2PO4 14g,MgSO4·7H2O 0.24g,枸橼酸镁0.6g,甘油12mL,蒸馏水600mL,马铃薯淀粉30g,新鲜鸡卵液1000mL,2%孔雀绿水溶液20mL。
肺结核病患者耐药监测结果分析及防治对策
![肺结核病患者耐药监测结果分析及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e170cab1eb91a37f0115c19.png)
肺结核病患者耐药监测结果分析及防治对策摘要:目的:对肺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检测结果分析及防治对策进行探究。
方法:对于肺结核病患者的痰液进行检查并鉴定其结核菌种,将结核分枝杆菌使用药物敏感性对其实施检测耐药性,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此次探究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性别对于肺结核的病理构成无显著意义,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肺结核男性患者多以青壮年为主,患病人数的不同年龄层有明显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肺结核患者多以老龄人为主,年龄层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培养的菌种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则以新发患者为主,该病例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进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耐药了较高,对比不同的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率均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率情况较高,要及时进行对耐药肺结核的防治措施,并在最短时间内出台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的相关医疗政策。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肺结核耐药肺结核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有害因素,近几年来我国也在不断出台相关的肺结核病的医疗政策,当前就对肺结核耐药性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探究对象和措施1.1探究对象的基本资料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某县所有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
根据肺结核病的病理和患者相关的疾病治疗历史。
可以分成7种类型的患者:1.从未使用过药物或服用过抗结核病的药物时间较短;2.患者在进行治疗前检查出之前有过结核病治疗历史,但经过治疗被确诊为已经痊愈,当前出现痰涂片阳性,患者呈复发状态;3.患者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肺结核并已进行治疗,但患者的治疗时间并不长,患者中断治疗后再次返回进行治疗;4.新发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并未治愈;5.患者在经过二次治疗后或在治疗的疗程快结束时未能治愈;6.新发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未能治疗成功;7.排除了以上所述的情况患者。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耐药情况分析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耐药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ca3e3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e.png)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耐药情况分析李宁;伍严安;胡辛兰;吴长生【摘要】目的比较结核分枝杆菌的3种实验室检测方法,了解出国体检人群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出国体检中心1030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的3090份标本的涂片镜检,罗氏固体培养,MGIT 960液体培养等3种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结果,并对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种方法中,涂片镜检法检测时间最短(2h),但阳性率最低(2.0%);罗氏固体培养阳性检测时间最长(21.4d),阳性率为7.1%,污染率2.1%;MGIT 960液体培养阳性检测时间为11.2d,阳性率为9.2%,污染率4.3%.106株结核分枝杆菌中,74株对5种抗结核一线药物全部敏感,耐吡嗪酰胺(PZA)的有25株,耐异烟肼(INH)的有13株,耐链霉素(SM)的有9株,耐利福平(RFP)的有4株,没有出现耐乙胺丁醇(EMB)的菌株.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中,MGIT 960液体培养时间较短,阳性率最高.在5种抗结核一线药物中,对PZA的耐药率最高,其次是INH.【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3(031)003【总页数】3页(P214-216)【关键词】结核病;分枝杆菌属;检测;评价;耐药性【作者】李宁;伍严安;胡辛兰;吴长生【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福建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Q939.92;R378.91+1;R52被称为白色瘟疫的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据WHO的最新报告,2010年有大约880万例新发结核病,145万例死于结核病[1]。
结核病诊断的理想方法应是快速、特异、敏感,广大地区和人群可以接受,能辨别结核分枝杆菌和环境中的非结核分枝杆菌,且不需昂贵仪器和专业培训的方法[2]。
分枝杆菌快速培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的结果分析
![分枝杆菌快速培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的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30ab11227916888486d7f7.png)
It a dA g s 21,o.2N .2 n LbMe, uut 01V 1 ,o1 J 3
・l 5 ・ 27
・
论
著 ・
分 枝杆 菌 快 速培 养 鉴 定及 耐药 性检 测 的结 果分 析
温贵 华 , 刘晋 洪 , 刘 婷 , 伊 , 陈 郭夏 娜 , 翁琼琳 , 勇龙 , 惠婷 邱 赖
( 东省 深 圳 市 宝 安 区 慢 性 病 防 治 院 5 8 3 ) 广 1 1 3
摘 要 : 目的 评 价 变 色液 体 培 养基 快 速 一 步 法 检 测 试 剂 对 分 枝 杆 菌培 养 、 定 和 药敏 测 定 的 效 果 。方 法 采 用 快 速 变 色液 鉴 体 培 养 基 和 传 统 酸性 罗氏 培 养 法 对 1 8例 痰 标 本 进 行 结 核 分 枝 杆 菌检 测 。结 果 快 速 变 色液 体 培 养 法 和 酸 性 罗 氏 培 养 法 , 个 9 整
Cu e Ho p t l S e z e a gd n 1 1 3, i a r s ia , h n h n Gu n o g 5 8 3 Ch n )
Ab ta t Obe t e To e au t h feto fc l v t n,d n iiain a d d u ss s e tbl y tsig frMy o a tru sr c: jci v v laet e efcin o ut ai ie t c t n r g u c p ii t e t o c b ceim i o f o i n
Th n y i f i ntf c to a ug t l r n e t s i g f r M yc ba t r u ub r u o i hr ug t a d c tva i n e a al s s o de i i a i n nd dr o e a c e tn o o c e i m t e c l s s t o h he r pi uli to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与基因检测分析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与基因检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2d515083d049649a665814.png)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与基因检测分析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及基因检测分析。
方法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6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首次诊治患者39例为观察组,首次诊治失败后行第二次治疗患者23例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分析及rpsL、rpoB、embB、KatG基因检测。
结果62例患者中共19例出现耐药,耐药率为30.65%,对照组患者1种药物耐药率为26.09%,同观察组10.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种药物耐药率为17.39%,同观察组7.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药物耐药率为8.70%,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psL、rpoB、embB、KatG基因突变率分别为83.33%,86.11%,88.89%,91.67%,x2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产生同菌株基因具有较大关联,且耐药率同治疗次数有关,在结核病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耐药情况,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alysis in drug resistance of bacteriology tuberculosis and genetic testing. Methods 62 cases of TB patients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and allocat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ly grouping method,firs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39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firs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ailure underwent secondary treatment of 23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atients were resistant Bacteriology tuberculosis was analyzed and rpsL,rpoB,embB,KatG genetic were tested. Results 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19 cases of drug resistance,the drug resistance rate was 1,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26.09% w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10.26%),(P<0.05),2 drug resistance rate was 17.39% and 7.69%,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0.05),3 drug resistance rate was 8.70%,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rpoB,embB,rpsL,KatG gene mutation rate was 86.11%,88.89%,91.67%,83.33%,x2 test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generation of drug-resistant Bacteriology tuberculosis strains with genes associated with a larger,and the number of drug-related rates with treatment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to be based drug resistance in patients choose combination therapy programs,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Key words] Bacteriology tuberculosis;Drug resistance;Gene;Detect重大传染性疾病对于人们健康及社会稳定均具有较大危害,因此,对其进行快速诊断历来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耐药分析
![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耐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fe5834ad02de80d5d8401d.png)
·医学检验·0 引言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人口的剧增,以及世界范围内人口大面积流动、菌株变异以及耐药性的产生,HIV感染流行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结核病的发病率有回升趋势[1]。
结核分支杆菌为结核病的主要致病菌,在人群中进行传播,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耐药菌株产生比较容易[2]。
本次研究中,以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学评价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探讨为目的,对我院收治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221例的3663份标本分别进行了涂片镜检、罗氏固体培养、MGIT960液体培养等3种实验室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疑似结核病患者,共计选择1221例,采集所有受试者痰液标本3份,共计3663份作为研究对象。
受试者中包括有男性685例,女性536例,受试者年龄在19-67岁之间,平均(44.5±11.5)岁。
所有受试者均自愿接受临床检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1.2.1 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221例的标本3663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涂片镜检、罗氏固体培养、MGIT960液体培养等3种实验室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展开药敏分析。
1.2.2 检测方法检测中所需仪器包括:美国BD公司生产的BACTEC MGIT 960 全自动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及其配套试剂;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化学发光检测仪LEADER 50I及其配套探针、检测试剂盒。
按照BACTEC MGIT 960 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系统操作指南要求,采集标本沉渣0.5mL,将其接种在MGIT培养管上,同时取沉渣0.2mL接种在罗氏培养基中,展开涂片处理,涂片自然干燥后,实施抗酸染色,对初始涂片阳性率进行统计。
药敏实验采用比例法进行,操作以BACTEC MGIT 960 操作指南为依据进行。
结核杆菌耐药实验工作总结
![结核杆菌耐药实验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6d710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e.png)
结核杆菌耐药实验工作总结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严重威胁着全球人类的健康。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结核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加,给结核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结核杆菌的耐药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首先,我们收集了不同地区的结核病患者的痰样本,并从中分离出结核杆菌。
然后,我们对这些结核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测试它们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
结果显示,一些结核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产生了耐药性,甚至对二线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卡那霉素也表现出了耐药性。
这些发现提示我们,结核杆菌的耐药性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接着,我们对耐药结核杆菌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我们发现,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其基因突变导致了药物的靶标蛋白的结构改变,从而使得药物无法起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克服结核杆菌耐药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最后,我们还对一些新型抗结核药物的活性进行了测试。
结果显示,这些新型抗结核药物对耐药结核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为我们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的来说,我们的实验工作为我们更好地了解结核杆菌的耐药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为我们开发新型抗结核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克服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为全球结核病的控制和治疗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核杆菌耐药实验工作总结
![结核杆菌耐药实验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c43262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9.png)
结核杆菌耐药实验工作总结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核杆菌对常规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加,这给结核病的治疗和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对结核杆菌耐药性进行实验工作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结核杆菌耐药性的实验工作。
首先,我们收集了一系列结核杆菌的临床分离株,并对这些菌株进行了耐药性检测。
结果显示,这些结核杆菌株对一些常规抗结核药物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这也验证了我们之前的研究成果。
接下来,我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这些耐药结核杆菌进行了基因测序分析。
我们发现,这些结核杆菌株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耐药基因,这些基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结核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
这些基因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结核杆菌耐药性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最后,我们还对一些新型抗结核药物进行了耐药性实验。
结果显示,这些新型抗结核药物对某些耐药结核杆菌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这为我们寻找新的抗结核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这些实验工作,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结核杆菌耐药性的机制,还为寻找新的抗结核药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并为控制结核病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核分枝杆菌的病原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结核分枝杆菌的病原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91601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3.png)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耐药性
一、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点
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属于分枝杆菌属,1882 年
由德国学者 Koch 发现并证实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 结核
分枝杆菌细长略弯曲,有时呈分枝状,抗酸染色阳性细菌呈
红色,为专性需氧菌,无芽胞,无鞭毛。 在 37℃ 环境中生长良
吕少恒,大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MDR-TB) 的概念,即对利福平( RFP) 、异烟肼( INH) 同时
耐药。 2006 年 3 月 首 次 提 出 并 报 道 严 重 耐 多 药 结 核 病
( XDR-TB) 的念,XDR-TB 定义为除了对利福平、异烟肼耐
药之外,对 6 种主要二线抗结核药物( 氨基糖甙类、多肽类、
氟喹诺酮类、硫代酰胺、环丝氨酸、对氨基水杨酸) 中至少 2
抗原,此为血清抗体检测诊断的基础。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方
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判断清楚,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
及主观判断对结果的影响,对于涂片阴性、无痰患者、儿童及
肺外结核的临床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结核菌素试验操作简
单,但既往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而治愈的人群也会出现阳性
结果。 由于我国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高,因此,该试验在人群
中有着极高的假阳性率。 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15 个月后,体
内结核抗体也已消失。 因此,人群结核分枝杆菌高感染率对
血清结核抗体检查的影响较结核菌素试验小。 此外,结核菌
素试验结果会受到接种卡介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吴丹丹.应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结核
分枝杆菌 16S rRNA 的研究[ D] .承德:承德医学院,2019.
肺结核诊断方法,具有简便、快捷、低廉的优点,特异性强。 但
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e417e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7.png)
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析李娜娜;陈玲;张泓;王建华【摘要】目的检测和分析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我院门诊及住院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MTB并进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4种抗结核一线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 90例肺结核患者(初治60例,复治30例)以青壮年为主(76.7%);在所有病例中,分离的MTB对4种抗结核药物均敏感的41例,存在不同类别耐药的49例,总耐药率54.4%.其中,单耐药在初治病例中多见,耐多药以复治病人为主,多耐药在初治与复治病人中比例相当.结论应加强结核病患者痰MTB的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分层次制定不同方案,以提高治愈率,减少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例的产生.【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0(028)005【总页数】2页(P387-388)【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利福平;异烟肼;耐多药结核【作者】李娜娜;陈玲;张泓;王建华【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呼吸医学研究室,贵州,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呼吸医学研究室,贵州,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呼吸医学研究室,贵州,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呼吸医学研究室,贵州,56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1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所致的慢性传染病。
近年来,由于耐药MTB的增多,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的出现与蔓延,使TB治疗难度加大,已成为TB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1]。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省份,TB疫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耐药TB的增多是其重要原因。
本文对我院分离的90株MTB进行耐药性检查与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的判读
![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的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aa0c6cc3d4d8d15abe234e54.png)
果的读取依赖专业设备,有利于质量控制。
以固体药敏试验为对照评估板式药敏试验结果
70人份对照药物符合率统计
总数/ 符合数/ 符合率
91.18%
91.49%
88.57%
93.48%
INH 耐药 (初治)
68.97%
93.66%
46.51%
97.42%
INH 耐药 (复治)
92.59%
87.04%
78.13%
95.92%
李卫彬.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
全自动的利福平耐药检测实时PCR体系 (Xpert MTB/RIF)
Migration Health Department
66 94.30%
4人份中敏对耐药
17
分子药敏试验
V.S.
V.s.
基因芯片
HAIN Test
GeneXpert
18
19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
p基因型耐药:相关的耐药基因发生突变,是生长活跃的细菌 的主要耐药机制,导致疗效降低。 p表型耐药或药物耐受:由于一些表观遗传学改变,如蛋白表 达水平变化,蛋白修饰等导致的持留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导致治疗的周期延长、复发。
69 98.60% 68 97.10% 69 98.60%
17993(0.8浓度敏感对1浓度敏感) 2人份敏感对耐药17999、18044 1人份敏感对耐药18026(NTM)
70 100%
--
57
81.40%
10份是中敏对耐药17076、17081、17082、17085、18013、18014、18026、18043、18049、 18051,3份是敏感对耐药18002、18015、18050
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监测结果分析
![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监测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47b8e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3.png)
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监测结果分析袁薇;杨敬源;雷世光;陈依江;张铭【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3(010)013【摘要】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方法在监测县收集结核菌株,用比例法进行4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利福平(RFP)的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监测质量控制指标完成较好,388株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14.7%,耐多药率为4.6%.初始耐药率和获得性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耐多药率和获得性耐多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分别为INH(9.5%)、SM(7.7%)、RFP(6.7%)、EMB(2.3%).不同性别组间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应继续贯彻以控制结核病传染源为重点,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阻止耐药结核病的流行,定期监测,掌握耐药流行趋势,为评价和制订结核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总页数】3页(P1635-1637)【作者】袁薇;杨敬源;雷世光;陈依江;张铭【作者单位】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研究所,贵阳,550004;贵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贵州,550003;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研究所,贵阳,550004;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研究所,贵阳,550004;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研究所,贵阳,550004【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黑龙江省耐多药与非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在DOTS策略下远期治疗效果分析 [J], 谢艳光;房宏霞;闫兴录;孙彦波;李洪海;李发滨;张学志2.耐多药和疑似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消毒隔离管理 [J], 蒋娟芬;张志新3.广泛耐药肺结核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J], 王月梅;霍正娟;梁淑贤;李睿懿;齐秀伟4.耐多药和疑似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消毒隔离管理分析 [J], 曹晓霞5.34例未纳入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析 [J], 张蕾蕾;金华;冯菊英;王建云;宋琼;张莉;孙遵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 l s fc l r e u t fmy o a tru t b r u o i d u eit n e s r el n e i a g i ia TAO —h n a y i o ut e r s lso c b c e i m u e c l s r g r ssa c u v i a c n Gu n x h i s u s l Be Bo s a ( i a B r v n i n a d te t n o pi l Be h i Be h iT p e e to n r a me tH s t , i a ,Gu n xi5 6 0 C i a) a a g 3 0 0, h n
果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意 义 ( 。 . 5 P>O 0 ) Y 一1 1 , . 5 。初 治 组 、 治组 和 合 计 组 初 次 培 养 和 二 次 培 养 的培 阳 率 比 较 , 复 差
异 均无 统 计 学 意 义( 一0 1 , O0 ; 。 . 6 P 0 0 ; . 0 P>O 0 ) . 8P> . 5 x 一0 4 , > .5 x 一1 0 , . 5 。初 治 组 、 治组 和合 计 组 初 次 培 复
fr tvii a e d t e gr p o e u n vii a e s w ela he i l nc he s c d c t e o c lur p s tv is stc s san h ou fr t r stc s s a l s t nfue e oft e on ulur s t u t e o iie r ean h u t e p lu i a e e ho s T wo s e rpo ii pu u s cm e n 60 p in sw ih unte t d a at d t e c lur o l ton r t .M t d m a stves t m pe i nsi ate t t r a e nd 22 pa int ih r t e t e tpa int w e e i ult d i o cdi G u t e m e i m o c t e Reuls The e te sw t e r a m n te s r noc a e n f ura i c L c lur d u t ulur . s t r wass a itc ly dfe e c hes c nd c t r stv a ebe we n t ou is ii a e n h e ur st t ts ial if r n eoft e o ulu epo ii er t t e hegr p offr tvstc s sa d t e r t n vii
养 和二 次培 养 的 污 染率 比较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一0 2 , 0 0 ; . 6 P> 0 0 ; 一 0 6 , 0 0 ) . 9 P> . 5 ) 一0 3 , [ . 5 . 4 P> . 5 。
结论 初 治组 的培 阳 率显 著 高 于复 治 组 , 治组 的 污 染 率 与 复 治 组 差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二 次 培 养 不 能 显 著 提 高 培 初
【 要 】 目的 比较 初 治 组 与 复 治 组 的 培 养 阳 性 率 ( 称 培 阳 率 ) 污 染 率 以及 二 次培 养 对 培 阳 率和 污 染 率 的 摘 下 和
影 响 。方 法 对 6 o例 初 治和 2 例 复 治 患 者 的 2份 涂 阳痰 标 本 接 种 于 4支 酸 性 罗氏 培 养 基 上 进 行 培 养 。结 果 初 2 治组 与 复 治组 的 二 次培 养 阳性 率 比 较 , 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0 ) 。初 治 组 与 复 治组 的 污 染 率 经 二 次培 养后 结 .5
[ src] O et e ToCo a e t h u tr o i v aea dt ec lu ep l t nrt ft eg o po Ab ta t ci v mp rdwi t ec lu ep st ert n h u tr ol i aeo h r u f h i uo
・
1 5 ・5月 第 9卷 第 9期
L bMe l Ma 0 2 Vo. , . a dCi n, y2 1 , 19 No 9
・
论 著 ・
北 海 市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耐 药 监 测 的 培 养 结 果分 析
陶 波 山 ( 西壮 族 自治 区 北 海 市 结 核 病 防 治 院 5 6 0 ) 广 3 0 0
阳 率 , 不 能显 著 减 少污 染 率 。 也
【 键 词 】 结核 ; 痰 涂 片 ; 痰 培 养 关
D I 1 . 9 9 j i n 1 7 - 4 5 2 1 . 9 0 3 文 献 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6 2 9 5 ( 0 2 0 —0 0 0 O : 0 3 6 /.s . 6 2 9 5 . 0 2 0 . 1 s A 1 7 — 4 5 2 1 ) 91 5 — 2
cssY 一5 4 ae ( 。 . 6 P< O 0 ) . 5 .Th r s n t t t al if r n e o h u t r o l to a e b t e h r u f e e wa o s a i i l dfe e c ft e c l e p l i n r t e we n t e g o p o sc y u u f s ii c s sa d t er t r i i c s sa t rt es c n u t X 一 1 1 , i t st a e n h e u n v st a e fe h e o d c l( r v . 5 P> 0 0 ) . 5 .Th r s n t ts ial i e — e ewa o s a itc l df r y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