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运用(6小题,20分) (共6题;共20分)
1. (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zhì)。

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浑为一谈。

B . 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kuì),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

C . 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jī)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密了。

D . 我学会了不少词,譬(b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2. (3分)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写错字。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医生治好了我父亲的气喘病,真是妙首回春啊!(感谢信)
B . 退休后,您就可以在家尽享天沦之乐了!(家信)
C . 王刚从小就喜欢下棋,比赛得奖之后就更是乐此不疲了。

(学生作文)
D . 为了核实一个数据,他曾经通霄达旦地查找资料。

(新闻报道)
3. (3分)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

(2)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各省市颁布了最新最低工资标准。

(3)酒后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所以新《刑法》把“醉驾”定为犯罪。

A . 制约权利骇人听闻
B . 限制权力不可思议
C . 制约权力不可思议
D . 限制权利骇人听闻
4. (3分) (2017八上·鄞州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春天的长乐,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 . 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心头回响。

C . 倡议和领导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

D . 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5. (3分) (2017七下·分宜期末)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一句是()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雪,没有秋意。

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

西湖,仿佛半睡半醒。

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使我记起。

A . 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 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 . 林升的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6. (5.0分)(2017·浙江模拟) 名著阅读和文学常识。

(1)如果让你推选一位《水浒》中的人物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你会选谁?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推选的理由。

(2)选出下列对名著内容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 . 《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自杀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

B . 我们学过的《狼》这篇文章出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

C . 《简﹒爱》中圣约翰在荒原上等待简的答复,就在简要作出决定的时候,她仿佛听到罗彻斯特在遥远的地方呼喊她的名字“简,回来吧!简,回来吧!”她于是决定回到罗彻斯特身边。

D .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二、默写(1小题,10分) (共1题;共10分)
7. (10.0分)(2017·邻水模拟) 诗文默写填空。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用鲜艳的色彩表现了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

三、古诗文阅读(5小题,20分) (共3题;共20分)
8. (10.0分) (2019八下·江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日光下澈 ________
②不可久居 ________
③佁然不动________
④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作者在移步换景中引导读者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B . 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C . 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 . 《小石潭记》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

(4)作者开头说“心乐之”,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9. (5.0分) (2019八上·德清期末)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你和你的小组成员正在品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和白居易的游记《三游洞序》(节选),请你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相应的学习活动。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三游洞序①(节选)
白居易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

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

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

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

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②刈翳,梯危缒滑③ ,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

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自未讫戌④ ,爱不能去。

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昌荧玲珑,象生其中。

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⑤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
【注】①作者与好友元稹、弟弟白行简三人同游西陵峡口北岸岩洞,这篇序文即为此次游览时所作。

白居易此时因得罪权贵,被贬。

②芟芜:割倒杂草。

③缒滑:尊溜的挚玄警绳子拉。

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

④未:未时,今午后一点到三点。

戊:戌时,今晚上七点到九点。

⑤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词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A . 蝉则千转不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B . 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奔
C . 斯境胜绝沿溯阻绝
D . 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因往晓之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
(3)阅读《三游洞序》,完成思维导图。

(4)仿照示例,请用“一字赏美景”的方法,欣赏《三游洞序》的奇山异水。

【示例】我用“幻”字,作者陶醉在美景之中,一会儿,石峡之中光线昏暗了,忽而月亮破云而出,月光忽而被掩盖,忽而露出,明暗交替。

云气在月光币出现种种美妙的形象,虚实相生,如人到了梦幻之境,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美。

(5)《三游洞序》和《与朱元思书》都写了奇山异水,但两文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小贴士:我国古代优秀的写景散文以“山川之美”作为基本描写对象,在简洁生动的写景过程中或抒发感慨,或阐明道理,达到写景与写心互相交融的艺术境界,因此要多关注文中议论和抒情的句子。

10. (5.0分)(2013·河南)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四、现代文阅读(10小题,40分) (共2题;共40分)
11. (18.0分)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那个孩子
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

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

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常会梦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

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

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

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儿。

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

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

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

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

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

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

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

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

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

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

”那个同学怔了一怔。

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

”“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

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

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

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

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名找宿舍。

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

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后。

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

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

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

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

”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

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

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

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

”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

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

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

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

“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

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

”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

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

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

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

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

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

孩子又哭了,哭得好伤心。

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

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

但孩
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

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1)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

请根据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
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

(2)孩子对父母由烦到尊重的情感变化缘于哪件事?请把文中表现这一变化的句子写在下面。

(3)简要概括文中父母的性格特点。

(4)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画线词的含义。

①母亲一如既往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②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5)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却说:“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如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为什么?
(6)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

请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简要地写在下面。

12. (22.0分) (2019八上·龙湖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与女
张秀亚
①为翻寻一件秋衣,无意中又在箱底看到了那条围巾,那是用黑色绒绳结成的,编织着宽宽的条纹……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忘的故事。

②是十多年前了,一个风雪漫天的日子,父亲自故乡赶来校中看我。

③他着了件灰绸的皮袍。

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慈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他一手提了个衣包,另一只手中呢,是一只白木制的点心盒,上面糊了土红的贴纸,一望便知是家乡的出品。

④父亲微微佝偻着身子,频频拂拭着衣领、肩头残留的雪花说:“自从古城沦陷,不知情形如何,我和你母亲时刻记挂着你,只是火车一直不通……我真埋怨自己,当年只埋头读些老古书,自行车都不会骑。

不然,阿筠,爸爸会骑自行车来看你的啊……”
⑤外面仍然飘着雪,将窗外松柏,都渐渐砌成一座银色的方尖塔,那细弱树枝,似又不胜负荷,时有大团的积
雪,飞落下空阶……随了那苍老的声韵,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画——一个老人,佝偻着背脊,艰难而吃力地,在凝冻了的雪地上,一步一滑地踏着一辆残旧的自行车……六十二岁的父亲,竟想踏自行车走六百里的路来看我……
⑥父亲自衣包中取出我最爱读的《饮冰室文集》,同母亲为我手缝的花条绒衬衣,他转身又解开那点心盒上的细绳,里面是故乡的名产——蜂糕。

⑦“你母亲说,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他拿起一块,放在我的面前,又摆到我的手上。

呵,那被烟蒂熏染得微黄的衰老的手指,此刻还似在我的眼前晃动……当时,也许是我的虚荣造成了我的腼腆吧,在那衣着入时、举止潇洒的两个男女同学注视下,对着这故乡土物,好像有什么鲠在喉头,竟无法吞咽,只窘迫得涨红了脸。

⑧天色渐渐地昏暗了,我终于拾起那只“原封没动”的点心盒,只和父亲说了一句:“我拿回宿舍慢慢地留着吃吧。


⑨翌日天色微明,我便匆忙地整理好书包,预备赶回学校去听头一堂的文学史,父亲好似仍觉得我是个稚龄的学童,一手摸着花白胡须:“阿筠,我送你去搭电车!”
⑩北国的冬晨,天上犹浮着一层阴云,雪花仍然在疏落地飘着……一路电车终于叮咚地驶来,我才预备跳上车去,父亲又忽地一把拉住了我:“你不冷吗?”说着,那么匆遽地,自他的颈际一圈圈地解开那长长的黑色围巾,尽管我在旁边急迫地顿足:“爸,车要开了。

”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

⑪我记得那天我着了一件深棕色的呢大衣,镶着柔黄的皮领,那皮毛颜色,直似三月的阳光,又美丽又温暖。

但是,父亲却在那衣领外面,仍为我缠起那厚重的毛围巾,直把我装扮成南极探险的英雄了。

我暂时忍耐着跳上了电车,赶紧找到一个座位就开始解去那沉甸甸的围巾。

一抬头,车窗外,仍然瑟瑟地站着那个头发斑白的老人,依旧在向我凝望,雪花片片地飞上了那光秃的头顶,同那解去围巾的颈际。

我的手指,感到一阵沁凉,我那围巾上,自父亲颈际带来的雪花,开始消融。

我那双手,立时麻痹般不能动转了,只任那松懈了一半的围巾,长长地拖在我的背上……
⑫那黑毛绳的围巾,如今仍珍贵地存放在我的箱底,颜色依然那么乌黑光泽,只是父亲的墓地,却已绿了几回青草,飞了几次雪花……
(选自张秀亚《种花记》,有删改)
(1)文章写了哪两件关于父爱的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联系全文,说说文章多次出现对“下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在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其妙处,做简要的赏析。

①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温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
②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

(4)文章开头说“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忘的故事”,为什么这个故事让作者终生难忘?从文章结尾作者珍藏这条“黑毛绳的围巾”的举动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作文(1小题,60分) (共1题;共60分)
13. (60分)按要求作文。

有时即使是不起眼的细节也能轻轻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请以“细节中的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6小题,20分) (共6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二、默写(1小题,10分) (共1题;共10分)
7-1、
7-2、
7-3、
7-4、
7-5、
三、古诗文阅读(5小题,20分) (共3题;共20分)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9-5、
10-1、
10-2、
四、现代文阅读(10小题,40分) (共2题;共40分)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2-1、
12-2、
12-3

12-4、
五、作文(1小题,60分) (共1题;共60分)
13-1、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