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英习语的异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英习语的异同
作者简介:王宗宽,男,1969年出生,军事交通学院外语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大学
英语·精读》第1册第2课Sailing Around the World中有这样一个句子:“Wild horse could not drag me down to Cape Horn and that sinister Southern Ocean again.”
这个句子很值得回味,能帮助我们透析英汉两种语言的渊源。

这句直译是:“野马也不能把
我拉回到合恩角,拉回到危机四伏的南大洋。

”问题是,这里的“野马”很可能让汉语读者费解。

其实“wild horse”无非是要表达“多么强大的力量”,从而说明Francis Chichester非常后怕,表
现他对惊涛骇浪的恐惧。

所以这句最好处理成:“无论多么强大的力量……”或者“九头牛……”为什么要做上述处理呢?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涉及习语及其渊源。

习语(idiom)包括比喻性词组(metaphorical phrases)、俚语(slang)、俗语(colloquialism)、谚语(proverb)等。

习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性,适宜于用来比喻事物,因而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
文化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并与该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极为
密切的关系,由于他们的来源不同,因而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和习惯。

中华民族与世界广大说英语的民族远隔千山万水。

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彼此的文
化习俗和生活经历不尽相同。

以“horse”为例,英国的农业史上马是主要畜力。

习语“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 e”(本末倒置)便是有力的佐证。

所以英国人对马熟悉,英语中关于马的
习语远远多于汉语。

而中国历史上主要用牛耕田犁地。

自然英国人清楚马力大无比,于是形容一个人强壮时他们用:“as strong as a horse”。

而我们
用“力大如牛”。

他们还发现马食量惊人,能吃才能干,所以“eat like a horse”表示“很能吃,大吃”。

这与汉语不同,我们形容人能吃用牛比喻。

如《红楼梦》有个关于刘姥姥的家喻户晓的顺口溜,:“老刘,老刘,饭量大如牛。

”此外,表达“拚命工作”他们用“work like a horse”,我
们说“像老黄牛一样勤恳”。

更有意思的是,表达“说大话”这个意思的时候,他们用“talk horse”;而汉语用“吹牛,吹牛皮”。

与马有关习语还有:
I can eat a horse 我很饿。

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
牵马到水边容易,逼马饮水难。

one-horse town 乡村小镇。

该短语源自美国,由小镇仅拥有一匹马而来。

由此引申,one-horse现在可以表示“极小的、
简陋的、次要的” 意思,如one-horse show(小型展览会)。

get on the high horse.摆架子,目空一切。

horse doctor.兽医、庸医。

dark horse.竞争中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That's just a lot of horse and donkey dust! 那不过都是些废话!
It's time to study now and stop horsing around.学习时间已到,别胡闹了。

I got it straight from the horse s mouth.我是听当事人亲口说的。

Just hold your horses!忍耐一下吧!
That's 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r! 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可见,同样的意思在不同文化里的表达方式也会大不相同。

在语言转换时,切忌把这样的两
种典故性成语混为一谈,如汉语中的“猫哭老鼠”译为英语就须用crocodile's tears,否则很可
能会叫人不知所云,反之亦然。

有人常犯生搬硬套的错误,根源是平时学习中不注意积累有
关典故性成语来源的知识与汉译的技巧,故不能灵活运用。

各民族语言含有大量的文化因素,这是构成民族文化的要素之一。

语言不仅具有交际功能,
更重要的是具有文化载蓄功能。

语言总是在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全面系统地反映文化,并将
其蓄存起来,世代相传。

中英文化的异同在各自的习语中得以充分体现,各民族的语言必然
与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密切相关,并带有各民族的文化色彩。

因为习语是人民大众在劳动
中创造出来的,它必然与人所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

从习语的角度看中英历史文化的相同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习语所运用的比喻,联想和了解到两个民族的现实环境和生活经验。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大抵知道人类社会既具有许多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反映
在习语上就存在着不同民族之间的习语对应关系,这其实也就具备了各民族之间交流的基本
条件。

作为外语教师的我们,很有必要认识它们的异同,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进文化
的探讨。

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这对英语教学大有
裨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