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冀中的地道战》优秀完整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
课题冀中的地道战课型讲读课文 2 课时
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条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在艰难的抗日战争表现出来的顽
强斗志、无穷智慧。
3.感悟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理清课文的条理。
理解地道战的特殊地位。
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
1.了解冀中的地理位置和战争背景;
2. 掌握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目标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观看视频,解题导入
1.点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冀中的地道战》。
(出示课件 1)
【设计意图:通过多板书课题:冀中的地道战
媒体课件播放与介(出示课件 2)同学们,你们看过电影《地雷战》《地
绍时代背景,再现教道战》吧,还记得那里的人民是怎样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材情境,直观形象地的吗?现在,我们再重温当年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
刺激学生感官,吸引鬼子的精彩瞬间。
学生的注意力,引发
2. 播放视频
兴趣,激发学生情(出示课件 3)今天,我就带大家穿过时光隧道,走进
导入趣,在学生欣赏与情地道战,感受冀中人民的无穷智慧。
(播放《地道战》片
()分绪感染中顺势转入段)
钟课文学习。
】(出示课件 4)谁说一说“冀中”是什么意思?在预习
中你是怎么理解的?
(通过查字典我知道“冀”是河北省的简称。
“中”
中间,中部。
“冀中”指的是河北中部平原。
)
3.简介时代背景
(出示课件 5)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于1942
年到 1944 年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
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
政策。
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
的泥土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
根据地实行残酷的封锁政策,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
地道战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
(出示课件 6)自读提示:
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新课
2.自学生字词。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说说识记生字教学的方法。
指名读生字词。
()
(出示课件 7)(1)会认字:强调“侵”不要读成“分钟
【设计意图: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要求学生既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又能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这是促使学生强化记忆的高效策略。
】
j
ìn”,“吆”读作 yāo。
“任”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r én,另一个读音 r èn。
(2)会写字:注意“妨”的部首是“女”;“陷”的
左下部是“臼”不是“白”。
三、精读课文,品味理解
1. 默读课文:课文讲了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出示课件 8)
学生汇报:
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 1~3 自然段)讲地道战的产生及其作用。
第二层( 4~7 自然段)介绍了地道的式样、特点;叙述了冀中人民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
第三层(8 自然段)讲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
指名朗读课文第1— 3 自然段。
2.讨论交流。
(1)什么是“大扫荡”?
(2)敌人为什么修封锁沟、封锁墙?
(3)“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
你是怎样理解“创造”一词的?(课件出示9)
“创造”说明了冀中人民的智慧。
“创造”说明地道
是当年冀中人民设计发明的。
“创造”说明地道是冀中人
民最早挖掘的。
(4)(出示课件 10)“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这是【设计意图:对重点词语的提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意图。
】
个总起句,课文从几个方面分述“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你怎样理解“奇迹”什么?
“奇迹”指的是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
板书:地道战奇迹
(5)(出示课件 11)地道战是怎样产生的?地道有什么作用?
“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
地道是用来防守的坚强堡垒。
是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的可靠屏障。
板书:产生及作用为了粉碎“扫荡”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
清课文条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
课堂小结
点。
及拓展延
伸(
五、布置作业)
分钟
(一)课堂作业新设计
模仿课文的写法,将你家庭院的结构和特点写下来。
(二)课外作业
(出示课件 12)【设计意图:总结有利于帮助学生强化所学知识。
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
1.抄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试着回答课后练习第 1、2 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侵略( l üèliè)搁下(liào gē)出岔(chà pén)吆喝(mò....
垒墙( l ěi k ūn)丘陵( qi ūq īu)塌陷( xi àn xu àn)拐弯( guǎi l ...
二、下列加点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入侵
B.碉堡
C.党员
D.妨碍
E.隐敞
.....yāo)ìng)
三、对下面两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分析正确的是()
① 黑旋风李逵的塑像高高地站在山崖之上,黑风口外,把守着通住山塞的要道。
好气魄,好威武。
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慨。
②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A. 都强调地形险要。
B.前者强调人物本领强,后者强调地形险要。
C.都强调人物本领高强。
D. 前者强调地形险要,后者强调人物本领强。
【答案】
一、 l üèg ēch ày āo l ěi qiūxiàn guǎi
二、 E
三、 B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导入()分钟
第二课时
1.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
3.. 感悟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出示课件 13)课题
上节课我们对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战有了初步的
了解,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
冀中人民的聪明才智吧。
(出示课件 1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 4—8 自然段
( 1)读一读
默读课文第 4—7 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 2)想一想
(出示课件 15)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每层
说了什么?
这段话共有四个意思。
第一讲地道的式样多,有
100多种;第二讲地道的位置和高度;第三讲地道里有许多洞,功用各别,生活设备齐全。
第四讲地道中有通气孔,既透气又透光。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
板书:结构特点
新课
地道(数量地点高度)
教学
地洞(大洞小洞气孔)
()分
(出示课件16)第五自然段中,介绍的地道出口钟
是怎样的?有几种形式?
地道的出口有四种形式:开在隐蔽的地方,用荆
棘掩护;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
迷惑洞;地道里每一段都有“孑口”。
板书:出口(荆棘和陷坑)
(出示课件17)“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
它有什么特点?
“迷惑”是辨不清,摸不着头脑的意思。
“迷惑洞”
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
“孑口”指
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
孑口又险又
窄,易守难攻,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出示课件 18)从第六自然段,我们能知道敌
人破坏地道的方法有哪些??
(出示课件 1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 4—8 自然段
( 1)读一读
默读课文第 4—7 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 2)想一想
(出示课件 15)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每层
说了什么?
这段话共有四个意思。
第一讲地道的式样多,有
100多种;第二讲地道的位置和高度;第三讲地道里有许多洞,功用各别,生活设备齐全。
第四讲地道中有通气孔,既透气又透光。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
板书:结构特点
新课
地道(数量地点高度)
教学
地洞(大洞小洞气孔)
()分
(出示课件16)第五自然段中,介绍的地道出口钟
是怎样的?有几种形式?
地道的出口有四种形式:开在隐蔽的地方,用荆
棘掩护;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
迷惑洞;地道里每一段都有“孑口”。
板书:出口(荆棘和陷坑)
(出示课件 17)“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特点?
“迷惑”是辨不清,摸不着头脑的意思。
“迷惑洞”
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
“孑口”指
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
孑口又险又
窄,易守难攻,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出示课件 18)从第六自然段,我们能知道敌人
破坏地道的方法有哪些??
(出示课件 1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 4—8 自然段
( 1)读一读
默读课文第 4—7 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 2)想一想
(出示课件 15)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每层
说了什么?
这段话共有四个意思。
第一讲地道的式样多,有
100多种;第二讲地道的位置和高度;第三讲地道里有许多洞,功用各别,生活设备齐全。
第四讲地道中有通气孔,既透气又透光。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
板书:结构特点
新课
地道(数量地点高度)
教学
地洞(大洞小洞气孔)
()分
(出示课件16)第五自然段中,介绍的地道出口钟
是怎样的?有几种形式?
地道的出口有四种形式:开在隐蔽的地方,用荆
棘掩护;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
迷惑洞;地道里每一段都有“孑口”。
板书:出口(荆棘和陷坑)
(出示课件 17)“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特点?
“迷惑”是辨不清,摸不着头脑的意思。
“迷惑洞”
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
“孑口”指
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
孑口又险又
窄,易守难攻,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出示课件 18)从第六自然段,我们能知道敌人
破坏地道的方法有哪些??
(出示课件 1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 4—8 自然段
( 1)读一读
默读课文第 4—7 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 2)想一想
(出示课件 15)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每层
说了什么?
这段话共有四个意思。
第一讲地道的式样多,有
100多种;第二讲地道的位置和高度;第三讲地道里有许多洞,功用各别,生活设备齐全。
第四讲地道中有通气孔,既透气又透光。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
板书:结构特点
新课
地道(数量地点高度)
教学
地洞(大洞小洞气孔)
()分
(出示课件16)第五自然段中,介绍的地道出口钟
是怎样的?有几种形式?
地道的出口有四种形式:开在隐蔽的地方,用荆
棘掩护;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
迷惑洞;地道里每一段都有“孑口”。
板书:出口(荆棘和陷坑)
(出示课件 17)“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特点?
“迷惑”是辨不清,摸不着头脑的意思。
“迷惑洞”
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
“孑口”指
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
孑口又险又
窄,易守难攻,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出示课件 18)从第六自然段,我们能知道敌人
破坏地道的方法有哪些??
(出示课件 1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 4—8 自然段
( 1)读一读
默读课文第 4—7 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 2)想一想
(出示课件 15)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每层
说了什么?
这段话共有四个意思。
第一讲地道的式样多,有
100多种;第二讲地道的位置和高度;第三讲地道里有许多洞,功用各别,生活设备齐全。
第四讲地道中有通气孔,既透气又透光。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
板书:结构特点
新课
地道(数量地点高度)
教学
地洞(大洞小洞气孔)
()分
(出示课件16)第五自然段中,介绍的地道出口钟
是怎样的?有几种形式?
地道的出口有四种形式:开在隐蔽的地方,用荆
棘掩护;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
迷惑洞;地道里每一段都有“孑口”。
板书:出口(荆棘和陷坑)
(出示课件 17)“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特点?
“迷惑”是辨不清,摸不着头脑的意思。
“迷惑洞”
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
“孑口”指
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
孑口又险又
窄,易守难攻,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出示课件 18)从第六自然段,我们能知道敌人
破坏地道的方法有哪些??
(出示课件 1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 4—8 自然段
( 1)读一读
默读课文第 4—7 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 2)想一想
(出示课件 15)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每层
说了什么?
这段话共有四个意思。
第一讲地道的式样多,有
100多种;第二讲地道的位置和高度;第三讲地道里有许多洞,功用各别,生活设备齐全。
第四讲地道中有通气孔,既透气又透光。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
板书:结构特点
新课
地道(数量地点高度)
教学
地洞(大洞小洞气孔)
()分
(出示课件16)第五自然段中,介绍的地道出口钟
是怎样的?有几种形式?
地道的出口有四种形式:开在隐蔽的地方,用荆
棘掩护;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
迷惑洞;地道里每一段都有“孑口”。
板书:出口(荆棘和陷坑)
(出示课件 17)“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特点?
“迷惑”是辨不清,摸不着头脑的意思。
“迷惑洞”
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
“孑口”指
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
孑口又险又
窄,易守难攻,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出示课件 18)从第六自然段,我们能知道敌人
破坏地道的方法有哪些??
(出示课件 1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 4—8 自然段
( 1)读一读
默读课文第 4—7 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 2)想一想
(出示课件 15)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每层
说了什么?
这段话共有四个意思。
第一讲地道的式样多,有
100多种;第二讲地道的位置和高度;第三讲地道里有许多洞,功用各别,生活设备齐全。
第四讲地道中有通气孔,既透气又透光。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
板书:结构特点
新课
地道(数量地点高度)
教学
地洞(大洞小洞气孔)
()分
(出示课件16)第五自然段中,介绍的地道出口钟
是怎样的?有几种形式?
地道的出口有四种形式:开在隐蔽的地方,用荆
棘掩护;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
迷惑洞;地道里每一段都有“孑口”。
板书:出口(荆棘和陷坑)
(出示课件 17)“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特点?
“迷惑”是辨不清,摸不着头脑的意思。
“迷惑洞”
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
“孑口”指
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
孑口又险又
窄,易守难攻,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出示课件 18)从第六自然段,我们能知道敌人
破坏地道的方法有哪些??
(出示课件 1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 4—8 自然段
( 1)读一读
默读课文第 4—7 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 2)想一想
(出示课件 15)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每层
说了什么?
这段话共有四个意思。
第一讲地道的式样多,有
100多种;第二讲地道的位置和高度;第三讲地道里有许多洞,功用各别,生活设备齐全。
第四讲地道中有通气孔,既透气又透光。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
板书:结构特点
新课
地道(数量地点高度)
教学
地洞(大洞小洞气孔)
()分
(出示课件16)第五自然段中,介绍的地道出口钟
是怎样的?有几种形式?
地道的出口有四种形式:开在隐蔽的地方,用荆
棘掩护;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
迷惑洞;地道里每一段都有“孑口”。
板书:出口(荆棘和陷坑)
(出示课件 17)“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特点?
“迷惑”是辨不清,摸不着头脑的意思。
“迷惑洞”
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
“孑口”指
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
孑口又险又
窄,易守难攻,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出示课件 18)从第六自然段,我们能知道敌人
破坏地道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