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四科学探究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科学探究(tànjiū)复习策略 的(一落)在实“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与假设(jiǎshè)”方
面
1.在指导学生提出猜想或假设时,大胆进行猜想和假设, 使他们对所观察(guānchá)的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尽可能 多的解释,要敢于突破“老师没讲过”的束缚,充分发表 自己的独特见解。 2.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假设与猜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 自主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的可能答案做出合理的猜 想或假设。 3.逐步培养与增强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猜想或 假设进行初步论证的意识。
明装置不漏气。
第十三页,共36页。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 浸没下端(xià duān) 管口处,夹紧橡皮管, 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 静置后,若能形成稳 定的水柱,表明装置 不漏气。
第十四页,共36页。
(二)常见气体(qìtǐ)的制取与性质实验
发生(fāshēng)装
制取装置 置 (zhuāngzhì) 收集装置
第三十一页,共36页。
中和反应实质: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 根离子作用生成(shēnɡ chénɡ)了水分子的过 程
H+ + OH- = H2O
第三十二页,共36页。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A点表示 NaOH溶液显碱性 盐酸溶液的pH变化的图 (Bb点iǎo表sh示ì) (biǎoshì)碱溶液显 ; 性,
Mg>Fe Fe>Cu
Mg>Fe>Cu
第三十页,共36页。
(六)教材中实验(shíyàn)的挖掘与拓 展
NaOH + HCl = NaCl + H2O
酸和碱作用生成(shēnɡ chénɡ)盐和水的反应
(C中u和O反+应2)HCl = CuCl2 + H2O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yīdìng)属于中和反应!
蓝色
蓝色
大于7 红色
有色沉淀
第二十页,共36页。
Cl- 的检验 (jiǎ先n加yàAngN) O3,再加过量(guò〃
NaCl+lAiàgnNgO)稀3=HANgCOl3↓+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 2AgNO3+ H2O+CO2 ↑
SO42- 的检验
先加Ba(NO3)2,再过量 Ba(NO(3g)2u+òN〃a2lSiàOn4g=)B稀aHSON4O↓+32NaNO3
Ba(NO3)2 + Na2CO3 = BaCO3↓+ 2NaNO3 BaCO3+ 2HNO3= Ba(NO3)2 + H2O+ CO2 ↑
第二十一页,共36页。
第二十二页,共36页。
(四)物质(wùzhì)的分离与提纯
1.不增:不能引入新的杂质(zázhì); 2.不减:选用的试剂(shìjì)只和杂质反应, 不要与准备提纯的主要成分反应;
3.易分:操作简单,和杂质反应的生 成物和主要成分容易分离开来。 4.环保: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 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
第三页,共36页。
(二)在“制定实验计划(jìhuà)和进行实验” 方面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力求用最优化的操 作步骤和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来完成。注重训练学生认 真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有意识地将观察和思维(sīwéi) 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也 就是实验目的是什么,如何去完成这个实验以及实验后 的反思与评价,这个实验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收获?
第一页,共36页。
一、科学探究的内涵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要 制定计划(jìhuà)
进行实验
素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等
观察 实验 变量控制 测定 记录(jìlù) 数据处理 分类 科学抽象 模型化 图表化 提出假说 验证假说 获得结论 表达
第二页,共36页。
法 方
(kēxué)
离子
H+
OH-
试剂
1.紫色石蕊(shí ruǐ)试液 2.蓝色石蕊试纸(shí ruǐ shì z3h.pǐ)H试纸(shìzhǐ) 4.活泼金属,如Mg 5.碳酸盐,如Na2CO3 1.紫色石蕊试液 2.红色石蕊试纸
3.pH试纸
4.无色酚酞试液
5.硫酸铜或氯化铁
现象
红色
变红
小于7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第九页,共36页。
1.蒸发所需的主要(zhǔyào)仪
器2.玻?璃棒的作用(zuòyòng)?
3.关于(guānyú)蒸发皿? 4.何时停止加热? 5.如何取下蒸发皿?
6.如何冷却蒸发皿?
第十页,共36页。
1.过滤操作所需要(xūyào)仪器? 2.玻璃棒的作用(zuòyòng)? 3. “一贴二低三靠”? 4. 滤纸未紧贴(jǐn tiē)漏斗 内壁可能造成的后果?
第二十五页,共36页。
CO2 (HCl 、H2O ) 收集(shōují)干燥 的CO2
可除去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中混有的
N氯aH化C氢O气3 +体HCl = NaCl + H2O + CO2↑
第二十六页,共36页。
CO2(HCl、H2O) 检验(jiǎnyàn)并除去杂 质
第十五页,共36页。
第十六页,共36页。
第十七页,共36页。
第十八页,共36页。
(三)常见(chánɡ jiàn)物质的检验与 鉴别
离子
试剂
现象
稀盐酸
产生(chǎnshēng)
CO32- 澄清(chéngqīng)石气灰泡水变浑浊
N石aO灰H水溶液
NH4+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蓝色
第十九页,共36页。
滴入的盐酸 过量 , 此时溶液
中的溶质是 HCl NaCl 。
第三十三页,共36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和反应(fǎnyìng)都有热量 放出!
第三十四页,共36页。
如何(rúhé)检验葡萄糖 ?
+5滴5%CuSO4
溶液
+2mL5%葡萄糖 溶液
加热
2mL10%NaOH溶液(róngyè)
将样品与新制的Cu(OH)2混合(hùnhé),加热 到沸腾,若生成红色沉淀物,则样品中含葡萄 糖。①Cu(OH)2为什么要新制?
第四页,共36页。
8个基础的学生(xuésheng) 实⑴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zázhì)的去除
⑵氧气(yǎngqì)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⑷金属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⑸燃烧的条件
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⑻酸、碱的化学性质
第五页,共36页。
BaCl2+2AgNO3=2AgCl↓+Ba(NO3)2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使用BaCl2溶液(róngyè)检验
SO42第- 一步:先向待测液中加入 稀盐酸,无明显(míngxiǎn)
可排现除象C。O32-与Ag+
第二步:再向待测液中加入 BaCl2溶液(róngyè),产生白色 沉淀。
第二十九页,共36页。
比较铁、镁、铜三种(sān zhǒnɡ)金属的活
动性顺简序述(jiǎn shù)实验步
结论
1
O2 骤
金属(j活ié动lù性n)
2 等质量等浓度的稀H2SO4
Mg>Fe>Cu
3
Mg FeSO4 Cu
两金夹一盐
4
MgSO4 Fe CuSO4
两盐夹一金
Mg>Fe Fe>Cu
Mg>Fe>Cu
第八页,共36页。
三、教材(jiàocái)中科学探究的复习目标
(一)基本实验(shíyàn)与操作
了解常用的化学(huàxué)实验仪器的名称、性质、 用途、药品的存放以及一些重要的实验基本操作。常 见的仪器如试管、酒精灯、烧杯、量筒、集气瓶、漏 斗、长颈漏斗、玻璃棒等;重要的实验基本操作如固 体、液体药品的取用,药品的称量,酒精灯的使用与 加热,仪器的洗涤,气体的验纯,仪器的连接与装配、 溶液的配制,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溶解、过滤、蒸发 等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实验操作方法等。
5. 造成滤液浑浊的可能原 因有哪些?
6.过滤目的?
第十一页,共36页。
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两手紧贴 容器外壁,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双手, 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 (zhuāngzhì)的气密性良好。
第十二页,共36页。
拉
关闭分液漏斗(lòudǒu)的旋
塞,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一
推
段距离后,松开注射器活塞, 若活塞能够恢复到原位,表
②过量的氢氧化钠有哪些作用? ③加热到什么状态?
Cu(OH)2
Cu2O
第三十五页,共36页。
第三十六页,共36页。
CuSO4+5H2O = CuSO4·5H2O HCl+AgNO3=AgCl↓+HNO3
第二十七页,共36页。
第二十八页,共36页。
利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 验证质量守恒时,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防止反应系统内物质与外界物质之间进行 物质交换,导致(dǎozhì)反应后剩余物质质 量会增大或减小。
象如图所示:
这说明滴稀入HC的l
较N少aO,H
有剩余,此时溶液中的溶
A B
质 NaOH NaCl 。
C点表示溶液(róng中yè)显 性,这
说明滴入的盐酸恰好使烧杯中的溶
C D
液(róngy无è)变成 稀H色C,l NaO和H 恰 好完全反只应有,N此aC时l 溶液(róngyè)中
的D点溶质表是示溶液显 酸 性,这。说明
第二十三页,共36页。
例题.粗盐中往往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镁、 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 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zhèxiē)杂 质除净,可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 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 pH=7,经过过滤、蒸发得到精盐。下列操作及 加入溶液顺序错误的是( )
第七页,共36页。
(五)在“表达(biǎodá)与交流” 方面
1.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fāngshì)比较明 确地表达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 交流和讨论;在实验设计题的解答过程中, 规范学生的语言描述十分重要。 2.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 点,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课堂教学中, 师生互动时,关注细节与过程。
第六页,共36页。
(四)在“解释与结论(jiélùn)” 方面
1.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归纳与整理,初步判断 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 2.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简单的分类; 3.能在教师(jiàoshī)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所 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4.初步学会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 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在“收集证据(zhèngjù)和反思与评价” 方面
1.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证意识;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fāngshì)对物质变化进行观 察; 3.努力让学生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 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 4.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调查、资料查询等方式 (fāngshì)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 5.让学生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 6.促进学生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
A.BaCl2、NaOH、Na2CO3、过滤、HCl B.BaCl2、Na2CO3、NaOH、过滤、HCl C.NaOH、BaCl2、Na2CO3、过滤、HCl D.Na2CO3、BaCl2、NaOH、过滤、HCl
第二十四页,共36页。
(五)实验方案(fāng àn)的设计与评价
1.实验方案的设计:解答时必须联系自己掌握 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适当的类比、迁移、 重组后从已知条件出发(chūfā),找到解决问题 的突破口,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2.实验方案的评价:进行评价时一般从这几个 方面入手: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 会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需药品或原料的来 源是否丰富、实验方案是否安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