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人体什么部位开始被化学性消化?()A.口腔、口腔、胃 B.胃、胃、胃
C.口腔、胃、小肠 D.口腔、胃、胃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找不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3、下列各项中,不是病毒、细菌、真菌共同特征的是()
A.细胞中不含叶绿体B.它们都有生命特征
C.结构简单,个体多数微小D.都是单细胞生物
4、小王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A.甲、乙B.甲、丁C.乙、丙D.乙、丁
5、激素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通过导管排放到血液中
B.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C.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引发糖尿病
6、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B.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D.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7、如图所示的血管,表示动脉血管的是( )
A.B.C.D.
8、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9、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10、在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关于“首领”狒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B.优先选择筑巢场地
C.首领狒狒一般为雌性D.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11、如图为人体心脏与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
B.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C.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
D.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该在a处扎上胶皮管
12、马蜂受到袭击时,蜂群会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

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B.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
C.领域行为和节律行为D.攻击行为和节律行为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14、如果某性状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在()
A.常染色体上B.性染色体上
C.X染色体上D.Y染色体上
15、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6、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D.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17、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繁殖并不总是有害的
C.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D.蜜蜂采集花粉时,能帮助植物传粉
18、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 A.金鱼适应不同的环境B.我国水域辽阔
C.自然选择的结果D.人工选择的结果
1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蚯蚓能松上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20、连续发生的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表示。

毅豪同学归纳梳理的四个流程图中,有待改正的是()
A.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尿液形成:血液→肾小球→原尿→肾小管→尿液
C.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D.红灯成像: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一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21、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维生素、无机盐、水B.脂肪、无机盐、糖类
C.糖类、脂肪、蛋白质D.脂肪、维生索、水
22、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
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D.从化石可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3、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表现出白色,此现象可解释为()
A.控制黑色的基因消失了B.控制黑色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C.黑色母羊必为Aa D.白色公羊必为Aa
24、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
A.动脉→心室→心房B.心房→动脉→心室
C.心房→心室→动脉D.心室→动脉→心房
25、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在起作用。

A.细胞质B.细胞膜C.液泡D.细胞壁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2、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3、同种生物的一种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__________。

4、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

5、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_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抗生素的利用为细菌性疾病患者带来福音,但滥用抗生素却催生“耐药细菌”。

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菌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据图回答:
(1)图甲中,当人体被细菌侵入时,产生能抵抗细菌的特殊物质——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

此时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细菌数量下降,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免疫。

(2)细菌后代中存在变异,抗生素A对细菌进行选择,_______性状的细菌被保留下来,经过逐代积累,即便加大抗生素剂量仍无法杀灭。

该过程可用达尔文的_______学说来解释。

(3)写出一条科学使用抗生素的建议:________。

2、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虞河的河流生态系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形成如图的三个模式图。

请结合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中数量最多的消费者是______。

图一中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一可知,碳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循环。

(3)虞河周边温室中使用有机肥不但培育农作物,还使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能够使光能流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是图一中的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

(5)图三中的B代表的成分是__________,它们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图三中
的D代表的成分是生产者,相当于图二中的______,图三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图依次为家鸽、鲫鱼、青蛙、蝗虫、大熊猫五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类多数能飞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身体呈______型,可以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_________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鳃,在市场上买鱼,如果鳃的颜色是鲜红色,则是新鲜的鱼,这是由于鳃里面有丰富的___________,可以进行气体交换(3)C肺不发达,需要借助______辅助呼吸,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
(4)D的体表有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
(5)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为__________.
(6)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请填写字母)
四、实验探究题。

(共1个小题,共14分)
1、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有关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探究时,设计了如图三个装置,其中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温度等条件都完全相同.装置中玻璃隔板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实验前,已将三个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即“饥饿”处理).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前把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三个实验装置可以形成___________组对照实验.
(3)光照几小时后,同学们将甲、乙、丙装置内植物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发现不会变蓝的叶片是取自___________装置.
(4)实验后,小侯同学观察发现甲、乙、丙中培养液分别减少50mL、48mL、48mL,你认为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多次重复本实验后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A
3、D
4、B
5、D
6、A
7、B
8、A
9、A
10、C
11、D
12、B
13、A
14、D
15、A
16、D
17、A
18、D
19、C
20、A
21、C
22、A
23、B
24、C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骨连结骨骼肌
2、建立自然保护区
3、相对性状
4、捕食被捕食
5、常染色体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抗体特异性耐药自然选择不滥用抗生素
2、丙甲、乙、丙、丁二氧化碳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乙丁分解者异养CD→A
3、流线羽毛翼胸肌毛细血管皮肤鳃外骨骼胎生哺乳 D
四、实验探究题。

(共1个小题,共14分)
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2 乙、丙蒸腾作用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光照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