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d446a3f46527d3250ce00a.png)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杭信一中何逸冬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3、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习题一】(2018•绍兴模拟)下列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FeCl2+Cl2═2FeCl3B.ICl+H2O═HCl+HIOC.SiO2+2C高温Si+2CO↑D.2Na+O2点燃Na2O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判断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
【解答】解:A.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选;C.C和Si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Na和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习题二】(2015春•高安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B.工业可采用火法炼铜:Cu2S+O2═2Cu+SO2,每生成2mol铜,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C.称取25g CuSO4•5H2O固体溶于7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D.NO和NO2的混合气体共1mol,其中氮原子数为2mo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电子守恒法的计算【分析】A.根据转移电子=化合价变化×物质的量计算;B.根据转移电子=化合价变化×物质的量计算;C.根据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计算;D.根据一个分子中含1个氮原子判断.【解答】解:A.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Cl元素由0价降低为-1价,所以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SO2,有1mol硫被氧化生成SO2,转移电子为1mol ×[4-(-2)]=6mol,故B正确;C.称取25gCuSO4•5H2O固体溶于75g水中,则含硫酸铜为25×=16g,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故C错误;D.因为论NO还是二氧氮还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都是一个分子中含1个氮原子,所以NO和NO2的混合气体共1mol,其中氮原子数为1mol,故D错误。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6dd1d5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f.png)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成产物 + 水解产物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在同一水解还原成反应中,水解性:氧化剂>水解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成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基准:2cl2+2nabr===2nacl+br2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的边线越依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弱(铂金除外);金属的边线越依靠后,其阳离子的水解性就越弱。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3、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其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其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对于氧化剂来说,同族元素的非金属原子,它们的最为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就越难得电子。
因此,它们单质的水解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水解还原成反应越难展开(整体表现为反应所须要条件越高),则氧化剂的水解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弱。
(例如卤族元素和氢气反应)1、电子守恒规律: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例如: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与强还原性物质反应时表现氧化性,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整体表现还原性,(亚铁离子和锌、次氯酸根)在自身的水解-还原成反应中既整体表现水解性又整体表现还原性(氯气异构化)。
稀硫酸与开朗金属单质反应时,就是氧化剂,起至氧化作用的就是h,被还原成分解成h2,浓硫酸就是强氧化剂,与还原剂反应时,起至氧化作用的就是s,被还原成后通常分解成so2。
3、归属于中规律:同种元素相同价态的物质之间出现水解-还原成反应时,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介于反应物中高价与低价之间,且不能交叉。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a1f6b008af45b307e87197cd.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要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凡是有元素有化合价升降(电子的得失)的化学反应成为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特征(1)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2)特征:化合价的升降3、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1)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体现氧化性,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2)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体现还原性,在反应中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3)氧化产物:氧化反应后得到的产物(还原剂的产物)。
(4)还原产物:还原反应后得到的产物(氧化剂的产物)。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参与的化合物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4、总结①口诀:升失氧还原剂;降得还氧化剂。
②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③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5、注意事项(1)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如:Cl2+H2O= HCl+HClO中,被氧化被还原的元素都是氯元素(典型的歧化反应)。
(2)一种反应物不一定只表现出一种性质,如2KMnO4===== K2MnO4+ MnO2+ O2↑中,参加反应的KMnO4既表现了氧化性,有表现了还原性。
(3)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氧气生成臭氧)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属不同物质的同种元素——归中反应。
2H2S + SO2 ====3S + 2H2O典型例题1、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 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NaNO2是还原剂B.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6molC.NH4Cl中的N元素被氧化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解答】解:A.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故A错误;B.由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3mol,故B错误;C.NH4Cl中的N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故C正确;D.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而氧化剂、还原剂均为反应物,故D错误;故选:C。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84a4fd93561252d381eb6e43.png)
三、氧化還原反應1、準確理解氧化還原反應の概念1.1 氧化還原反應各概念之間の關係(1)反應類型:氧化反應: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の反應。
還原反應: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の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有元素化合價升高和降低の反應。
(2)反應物:氧化劑:在反應中得到電子の物質還原劑:在反應中失去電子の物質(3)產物:氧化產物:失電子被氧化後得到の產物還原產物:得電子被還原後得到の產物(4)物質性質:氧化性:氧化劑所表現出得電子の性質還原性:還原劑所表現出失電子の性質(5)各個概念之間の關係如下圖例題1:下列變化過程屬於還原反應の是( D )→MgCl2→Na+→CO2 D. Fe3+→Fe例題2:下列化學反應不屬於氧化還原反應の是( C )A、3Cl2 + 6KOH =5KCl + KClO3 + 3H2OB、2NO2 + 2NaOH =NaNO3 +NaNO2 +H2OC、SnCl4 + 2H2O = SnO2 + 4HClD、3CCl4 + 2K2Cr2O7 = 2CrO2Cl2 + 3COCl2 +2KCl1.2 常見の氧化劑與還原劑(1)物質在反應中是作為氧化劑還是作為還原劑,主要取決於元素の化合價。
①元素處於最高價時,它の原子只能得到電子,因此該元素只能作氧化劑,如+7價のMn 和+6價のS②元素處於中間價態時,它の原子隨反應條件不同,既能得電子,又能失電子,因此該元素既能作氧化劑,又能作還原劑,如0價のS和+4價のS③元素處於最低價時,它の原子則只能失去電子,因此該元素只能作還原劑,如-2價のS(2)重要の氧化劑①活潑非金屬單質,如F2、Cl2、Br2、O2等。
②元素處於高價時の氧化物、高價含氧酸及高價含氧化酸鹽等,如MnO2,NO2;濃H2SO4,HNO3;KMnO4,KClO3,FeCl3等。
③過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3)重要の還原劑①金屬單質,如Na,K,Zn,Fe等。
②某些非金屬單質,如H2,C,Si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91c2b65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9.png)
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化合价 降低 , 得到 电子, 还原 反应
规律:升、失、氧;降、得、还
得氧失还
当堂诊学1
指出下列反应中的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① Fe + CuSO4 == FeSO4 + Cu
②既是还2K原剂C又l是O氧3化=剂△==2还K原C产l物+氧3O化产2↑物
③
还原剂
Cu +
氧化剂
2H2SO4(浓)
=△=
氧化产物
CuSO4
+
还原产物
SO2 ↑+2H2O
④ Cl2 + H2 =点=燃==2HCl
氧化剂 还原剂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当堂诊学1
填空题: (1) Fe→FeCl2,需要加入 氧化 如 稀盐酸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第3课时
目标引领
1.知道什么是氧化剂及什么是还原剂; 2.学会判断什么是氧化产物及还原产物; 3.掌握用双线桥及单线桥方法来表示氧化 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重点
引导探究1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对概念 ⑴ 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
目标升华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回顾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性 还原性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
单线桥法
强化补清
布置作业
引导探究
失去abe-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难点:氧化还原反应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难点: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f6a447929e3143323868933c.png)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实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特征:化合价有升降。
4.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①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⑤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3O2=2O3。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对概念四、1.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后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
4.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性质称为氧化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性质称为还原性。
总之记住六字口诀:升失氧,降得还!解释:四、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表示方法双线桥法:(1)两条桥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2)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3)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单线桥法:(1)一条桥线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2)不需标明“得”“失”电子,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3)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4)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五、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处于高价态的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F2、O2、Cl2、Br2、I2、O3等)(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硝酸、浓硫酸)(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3、KMnO4、FeCl3)(4)过氧化物(H2O2、Na2O2)(5)其它(HClO)常见的还原剂(处于低价态的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1)活泼的金属单质:K、Na、Mg等;(2)非金属单质:H2、C、Si等;(3)低价态的化合物:CO、H2S、HI、Fe2+、NH3等。
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064e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9.png)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中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核心口诀:
“升失氧做还原剂,降得还做氧化剂”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做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做氧化剂(有氧化性)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三大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升降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3.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四大规律
①守恒规律:三大守恒(见上)。
②强弱规律:氧化性强弱: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强弱:还原剂>还原产物。
③优先规律:当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剂时,加入一种氧化剂,会先与还原性较强的还原剂反
应。
④价态规律:(1)价态归中,简记为“只靠拢,不交叉”。
称为价态归中反应。
(2)歧化反应,“中间价→高价+低价”。
4.单线桥、双线桥的画法举例
1。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54927d0029bd64793e2c63.png)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图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应用: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各物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只要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即可说明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口诀:升失氧氧还原剂,降得还还氧化剂(化合价上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化合价下降,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在反应中做氧化剂)。
3.化学反应的分类我们把化学反应按是否发生电子转移分成两大类: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下面我们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该过程一定伴随着电子得失,故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我们熟悉的Fe + CuSO4 == FeSO4 + Cu,铁失2个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同时,铜离子得两个电子生成铜单质。
②复分解反应与置换反应性质完全相反地,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并不存在电子转移,故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HCl + NaOH == NaCl + H2O.③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既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 + O2 =点燃= CO2;2H2O2 =(MnO2)= 2H2O + O2↑;又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如:CaO + H2O == Ca(OH)2;2NaHCO3=△= Na2CO3 + H2O + CO2↑.④当然,我们可以将上述关系用Venn图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关系图4.有关氧化还原的判断①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I.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II.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特殊地,金属的最低价态为0价,没有负价,故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III.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I. 常见的氧化剂及其对应的还原产物i. 活泼非金属单质• X2 → X-(X表示F、Cl、Br、I等卤素)•O2→O2- / OH- / H2Oii. 具有处于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MnO2→ M n2+•H2SO4→ SO2 / S•HNO3→ NO / NO2•KMnO4(酸性条件) → M n2+•FeCl3→ F e2+ / Feiii.其他•H2O2→ H2OII. 常见的还原剂及其对应的氧化产物i. 活泼的金属单质•Na → Na+•Al → A l3+ii.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H2→ H2O•C → CO / CO2iii.具有处于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CO → CO2•SO2→ SO3 / SO42-•H2S → S / SO2•HI → I2•Na2SO3→ SO42-•FeCl2→ Fe3+III.特殊情况i.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可能是同一种物质,如歧化反应和部分归中反应。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c6512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9.png)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涉及到物质的电荷转移和原子的氧化态变化。
本文将介绍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概念。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在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荷转移的过程。
其中,被氧化物失去电子,被还原物得到电子。
根据这个定义,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1.原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某些原子的氧化态会发生变化。
被氧化物的原子的氧化态会增加,而还原剂的原子的氧化态会减少。
2.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被氧化物会失去电子,而还原剂会接受这些电子。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符号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使用半反应式来表示。
半反应式指示了原子或离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态变化和电子转移。
例如,对于还原剂A和氧化剂B反应的情况,可以表示为:A → A+ + e-B+ + e- → B在半反应式中,箭头的左侧代表氧化剂的原子或离子,箭头右侧代表还原剂的原子或离子。
箭头上方的小数字表示氧化剂或还原剂在电子转移过程中失去或获得的电子数目。
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通常涉及非金属原子从阴离子化合物中转移到金属原子形成阳离子化合物的过程。
例如,铁(Fe)与硫(S)的反应可以表示为:2Fe + 3S → Fe2S3在这个反应中,硫原子从S2-离子转移到铁原子上,形成Fe2+和S2-之间的离子化合物。
2.酸和碱的反应酸和碱的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酸和碱反应的过程中,酸质子被还原剂(一般是碱)接受,形成水和盐。
例如,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可以表示为: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在这个反应中,硫酸作为酸质子的提供者失去质子,被氢氧化钠接受,生成水和硫酸钠。
五、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040a90c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7.png)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概念本质:凡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一类反应称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
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①双线桥法:②单线桥法:3.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在反应中是作氧化剂还是作还原剂,表观上可通过元素的化合价来判断。
一般来说,元素处于最高化合价时,只能作为氧化剂;元素处于最低化合价时,只能作还原剂;元素处于中间化合价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⑴常见的氧化剂常见氧化剂的氧化性顺序为:Fe3+ >Cu2+>H+ >Fe2+ >Zn2+⑵常见的还原剂有常见还原剂的还原性顺序为:S2-(H2S)>SO32-(SO2、H2SO3)>I- >Fe2+ >Br - >Cl-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和依据氧化性→得电子性(填“得”或“失”),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填“得”或“失”),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如:还原性:Na>Mg>Al ,氧化性:浓HNO3>稀HNO31.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氧化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氧化性)逐渐减弱。
2.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3. 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非金属的活动顺序一般为:F O Cl Br I S 氧化性逐渐减弱;F—O2—Cl—Br—I—S2—还原性逐渐增强。
4. 依据反应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5.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温度、浓度、酸碱性的关系⑴温度:升高温度,氧化剂的氧化性增强,还原剂的还原性也增强。
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若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发生反应时,所需温度高低不同,则温度低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反之则弱。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a1e78b27d3240c8547efc7.png)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2)特征:元素化合价发生升降(不一定有氧的得失)
(3)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降得还: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降价)---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升失氧: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升价)---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2.化合价顺口溜: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谈变价,也不难;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正负变价要分清。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的关系: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属氧化还原反。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4cdba27ea216147916112854.png)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思考与交流】请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反应的分类标准。
【答案】①3Fe + 2O2点燃Fe3O4;②S + O2点燃SO2;③2H2 + O2点燃2H2O ;④C+2CuO 高温2Cu + CO2↑。
这类反应的4类标准为得氧为氧化反应,失氧为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一定是同时发生的?【答案】以H2 + CuO △Cu+ H2O为例,既有Cu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又有H2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因此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
全面认识氧化还原反应(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初中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反应类型得氧失氧的情况举例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我们把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特别提醒】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原子个数守恒,有物质得到氧,就必然有物质失去氧,所以在同一个反应中,既有氧化反应,又有还原反应。
(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如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由此可知,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在上述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此反应中并没有氧的得失,但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总结】①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有氧得失。
②若无元素化合价升降,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注意】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并不是所有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改变,故不一定所有的元素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②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https://img.taocdn.com/s3/m/55af922e55270722192ef7e1.png)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和还原剂
1.认识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的概念。 2.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3.了解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并能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4.了解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5.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请将Au2O3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
Au2O3 +
+
―→
+
+
(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
(3)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填入下列空格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
(4)纺织工业中常用氯气作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后布匹的“脱氯 剂”,Na2S2O3和Cl2反应的产物是H2SO4、NaCl和HCl,则还原剂与氧化剂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 (1)从是否有氧得失角度来看: 有得氧失氧 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从化合价的变化角度来看:反应前后 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的反应是
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的转移(得失与偏移)的角度来看: 有电子转移 的反应是氧化还
原反应。 2.特征:反应前后 有化合价的变化 。 3.本质: 有电子转移 。
说明维生素C可使黄色又变为浅绿色,即Fe3+被还原为Fe2+。要使一个还
原反应发生需加入还原剂,故维生素C是还原剂。
【答案】 B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失电子难的原子,容易获得电子 【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种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如 Cl2+H2O===HCl+HClO;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如 2H2S+SO2===3S↓+2H2O,所以A不正确。化合物之间也可以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如3NO2+H2O===2HNO3+NO,所以B错误。置换反应可写 为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有升高和降 低,所以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失电子难的原子可能 得电子也难,如稀有气体,因此D不正确。 【答案】 C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3826ad24fad6195f302ba60c.png)
)
A.1:1
B.2:1
C.1:2
D.3:2
14.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3Cl 2+6KOH==5KCl+KClO 3+3H 2O B 、 2FeBr2+ 3Cl 2==2FeCl 3+ 2Br 2
C、SnCl 4+2H 2O==SnO 2+4HCl
D 、 Ca (OH ) 2+ CO 2==CaCO 3↓+ H2O
①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是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②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相反,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研究表明,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都存在着电子的转移,电子的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15.下列粒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A.M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Zn 2+
C. Fe2+
) D.HCl
16.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
A .Zn+2HCl===ZnCl2 + H2↑ C.H 2+ CuO==△===Cu +H 2O
B .2H 2S+ SO2===3S↓+ 2H 2O 通电
3.氧化还原反应中各个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失去电子 的反应物
具有
发生
生成
还原剂
还原性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得失电子数相等, 化合价升降值相等
同时存在
得到电子 的反应物
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ef0cf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e.png)
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1.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离子或者分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2.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氢原子,或者获得氧原子的反应,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或氢原子,或者提供氧原子的物质。
3. 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氢原子,或者失去氧原子的反应,还原剂是指能够提供电子或氢原子,或者接受氧原子的物质。
4.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子的转移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氧原子或氢原子的转移来进行。
5.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原子、离子或者分子的形式进行。
例如,金属氧化反应可以写成:2M + O2 → 2MO,其中M表示金属原子。
6.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可以通过电子数目的平衡来判断。
氧化反应中电子数目增加,还原反应中电子数目减少。
7.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转移可以通过氧化数的变化来判断。
氧化数增加表示氧原子的转移,氧化数减少表示氢原子的转移。
8.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选择取决于它们的能力接受或者提供电子、氢原子或氧原子的能力。
9.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电池、腐蚀、燃烧等。
10.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半反应方程式来表示,其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写成半反应方程式,然后根据电子数目平衡来求得完
整的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46d429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78.png)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意义:电子转移,阴阳离子得失或电子对偏向。
( 1)掌握概念: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
原产物、氧化值等等( 2)各种性质:单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金属活动顺序,化合价,化学式的写法,有关电子对偏移的规律,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值等等,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值等等;根据反应条件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值等等。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决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合价升降的因
素是,而这两个变化过程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这两个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含有的最高价态和最低价态的物质互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2、含有非金属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剂和还原剂,例如: N2O4,其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种类相同,它们可能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含有金属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剂,但不一定是还原剂。
例如:
Fe(OH)3,只含有金属元素,因此只能做氧化剂,不能做还原剂。
Fe(OH)3可以做氧化剂,但不能做还原剂。
2、对于不同的反应,具体选择哪一个为主要研究对象,要从反
应的条件和实质上去考虑。
例如: 2NaOH + 2Cl2=点燃=4Na2ClO+H2O ②Cu(OH)2+NaOH+2H2O===2Na2ClO4+CuSO4+H2O ③
Na2CO3+H2O===Na2SiO4+ H2O
所以,必须先明确反应的本质。
对于同一种反应物来说,选择哪
个为主要研究对象,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94645d15bb4cf7ec4bfed02c.png)
三氧化还原反应一、五对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
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二、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两表’一规律‘(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元素周期表来判断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②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3)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判断①非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单质氧化性:Cl2>S>P>C>Si②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如碱性:NaOH>Mg(OH)2>Al(OH)3单质还原性:Na>Mg>Al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6b56b828de80d4d8d15a4f35.png)
三、氧化还原反应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1 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1)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
(2)反应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3)产物:氧化产物:失电子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还原产物:得电子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4)物质性质: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得电子的性质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5)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例题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D )A.HCl→MgCl2B.Na→Na+C.CO→CO2D. Fe3+→Fe例题2: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C )A、3Cl2 + 6KOH =5KCl + KClO3 + 3H2OB、2NO2 + 2NaOH =NaNO3 +NaNO2 +H2OC、SnCl4 + 2H2O = SnO2 + 4HClD、3CCl4 + 2K2Cr2O7 = 2CrO2Cl2 + 3COCl2 +2KCl1.2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1)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7价的Mn和+6价的S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该元素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0价的S和+4价的S③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它的原子则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还原剂,如-2价的S(2)重要的氧化剂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O2等。
②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高价含氧酸及高价含氧化酸盐等,如MnO2,NO2;浓H2SO4,HNO3;KMnO4,KClO3,FeCl3等。
③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3)重要的还原剂①金属单质,如Na,K,Zn,Fe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2)特征:元素化合价发生升降(不一定有氧的得失)
(3)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降得还: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降价)---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升失氧: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升价)---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2.化合价顺口溜: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谈变价,也不难;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正负变价要分清。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的关系: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属氧化还原反
应;(注意: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重要规律:
(1)强弱规律: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电子守恒规律
(3)价态规律
(4)先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