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农业厅抗旱保春管“百、千、万”农业干部下基层行动方案》的紧急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单元测试题
一、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题
1.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双缝间距d=0.25mm。
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
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______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mm
(2)写出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λ=_________(用符号表示),λ=_____m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图1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E________A.
(2)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3中手轮上的示数____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为
__________mm.
(3)为了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可以________.
A.增大单缝和双缝之间的距离 B.增大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3.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已知双缝间的距离为d,在离双缝L远的屏上,用测量头测量条纹间宽度。
(1)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如图(乙)所示的手轮上的示数为__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为________mm;
(2)波长的表达式λ=________(用Δx、L、d表示);
(3)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图为上述实验装置示意图。
S为单缝,S1、S2为双缝,屏上O点处为一条亮条纹。
若实验时单缝偏离光轴,向下微微移动,则可以观察到O点处的干涉条纹_________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间距变大 D.间距变小
4.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做“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为了测量红光的波长,将实验器材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在实验前该小组已获得的数据有:双缝间的间距d,双缝到屏的距离l。
(1)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根据已标明的实验器材,可判断出N处的实验器材是______,该器材的作用是_________。
(2)如果把毛玻璃屏向远离N的方向移动,相邻两个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经测量,红光干涉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为x∆,请写出能够反映红光波长大小的表达式λ=______(用题给字母表示)。
(4)如果把红色滤光片换成绿色,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并测量光的波长。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实验装置中的①②③元件分别为滤光片、单缝、双缝
B.实验时,单缝与双缝应该相互垂直
C.实验时,屏上的干涉条纹与双缝相互垂直
D.将滤光片由蓝色换成红色,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2)实验中,分划板中心刻度对齐某条纹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___________mm。
(3)实验中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若测量过程中误将6个条纹间距数成7个,波长的测量值将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1)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相关的力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B.探究“功和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只打出一条纸带不能进行探究
C.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物块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D.利用该实验装置,只要平衡摩擦力,就可以用来“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2)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
①小李同学从放大镜中观察到条纹不够清晰,他通过左右调节拨杆,改变______(选填“滤镜”、“单缝”或“双缝”)的方向,成功观察到实验现象。
②小李同学已经测量出其中3个距离L1、L2、L3,分别为光源到单缝、单缝到双缝、双缝到毛玻璃的距离,又测出第1条亮条纹中心到第n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a,已知双缝间的距离d,则产生干涉条纹的光的波长为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7.如图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
(1)下图中①是光源,⑤是光屏,它们之间的④是________。
(2)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和相邻两条纹之间的距离_________(填字母)
A.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B.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3)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a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b所示,图b中示数____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波长为____m.(计算波长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8.“用双缝干涉测光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为了观察红光的干涉图样,现有毛玻璃屏A 、双缝B、白光光源C 、透镜D、单缝E、红色滤光片F等光学元件,
(1)为了保证实验能正常进行,需要依次放置光学元件,那么从左往右,表示各光学元件字母的正确排列顺序为:C、D、____、A.
(2)一同学通过测量头的目镜观察单色光的干涉图样时,发现里面的亮条纹与分划板竖线
未对齐,如图乙所示,若要使两者对齐,该同学应如何调节:___
A .仅左右转动透镜
B .仅调节拨杆
C .仅旋转双缝
D .仅旋转测量头
(3)为了使测得单色光的条纹间距增大,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以下做法合适的是__
A .增大单缝与双缝间距
B .增大双缝与毛玻璃屏间距
C .增大两双缝间距离
D .增强光源亮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实验题
1.190或2.191 7.869或7.870 6.76×10-4
【解析】
【详解】
(1)[1].测第1条时固定刻度读数为2mm ,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9.1=0.1
解析:190或2.191 7.869或7.870
()2123d x x L - 6.76×10-4 【解析】
【详解】
(1)[1].测第1条时固定刻度读数为2mm ,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9.1=0.191mm ,所以最终读数为2.191mm .
[2].测第4条时固定刻度读数为7.5mm ,可动刻度读数为0.01×36.9=0.369mm ,所以最终读数为7.869mm .
(2)[3][4].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L x d
λ=,知 122
4()3d x x xd L L λ-∆==. 代入数据得: 40.25(7.869 2.191)mm 6.7610mm 3700
λ--==⨯⨯. 2.DB ; 13.870; 2.310; B
【解析】
(1)为获取单色线光源,白色光源后面要有滤光片、单缝D 、双缝B ;
(2)图3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为13.5mm ,可动刻
解析:DB ; 13.870; 2.310; B
【解析】
(1)为获取单色线光源,白色光源后面要有滤光片、单缝D 、双缝B ;
(2)图3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为13.5mm ,可动刻度读数为37.0×0.01mm ,两者相加为13.870mm
同理:图2的读数为:2.320mm 所以13.870 2.320 2.3105
x mm mm -∆==; (3) 依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规律L x d λ∆=
可知: A 项:x ∆ 与单缝和双缝间的距离无关,故增大单缝与双缝之间的距离不改变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故A 错误;
B 项:增大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 ,由上式知,可增大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故B 正确;
C 项:绿光的波长比红光短,由上知,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干涉条纹的间距减小,故C 错误;
D 项: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d ,干涉条纹的间距减小,故D 错误.
点晴:为获取单色线光源,白色光源后面要有滤光片、单缝、双缝,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3.870 2.310 变小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图甲读数2mm+0.01mm×32.0=2.320mm ;
图乙读数13.5mm+0.
解析:870 2.310
d x L
∆ 变小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图甲读数2mm+0.01mm ×32.0=2.320mm ;
图乙读数13.5mm+0.01mm ×37.0=13.870mm ;
则条纹间距 13.870 2.320mm=2.310mm 61x -∆=
- (2)[3].根据L x d
λ∆= 可得波长的表达式
=d x L
λ∆ (3)[4].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则波长减小,由L x d λ∆=
可知,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变小;
(4)[5].若实验时单缝偏离光轴向下微微移动,则主光轴变的倾斜,则可以观察到O 点处的干涉条纹向上移动,由L x d
λ∆=
可知,条纹间距不变,选项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4.双缝 获得相干光 变大 减小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详解】
(1)[1][2]为获取单色线光源,白色光源后面要有滤光片、单缝,然
解析:双缝 获得相干光 变大
X d l
∆ 减小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详解】
(1)[1][2]为获取单色线光源,白色光源后面要有滤光片、单缝,然后让单色线光源通过双缝在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所以N 处的实验器材是双缝;双缝的作用是获得相干光源。
(2)[3]干涉图样应是时间距相等明暗相间的条纹,由于红光的波长大于蓝光的波长,根据
L x d λ∆= 可知,红光的干涉图样的明暗相间的条纹更宽,所以相邻两个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将变大。
(3)[4]根据公式
L x d
λ∆= 解得
x d L
λ=Δ (4)[5]干涉图样应是时间距相等明暗相间的条纹,由于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的波长,根据 L x d λ∆=
可知,绿光的干涉图样的明暗相间的条纹更窄,所以相邻两个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将减小。
5.AD 2.280(2.279~2.282都算对) 减小实验误差 偏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及计算。
【详解】
[1] A .根据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实验
解析:AD 2.280(2.279~2.282都算对) 减小实验误差 偏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及计算。
【详解】
[1] A .根据双缝干涉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中的①②③元件分别为滤光片、单缝、双缝,故A 正确;
B .单缝作用是产生与双缝平行的线状光源,故B 错误;
C .干涉条纹与双缝平行,故C 错误;
D .入射光波长变长,条纹间距变大,故D 正确。
故选AD 。
[2]根据螺旋测微仪的读数原则,读数为
2mm+0.01⨯ 28.0mm=2.280mm
[3]因单条条纹较窄读数时相对误差大,通过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减小实验误差。
[4]根据双缝干涉实验计算公式
d x L
λ=⋅∆ 条纹间距为总宽度除以条纹间距数。
若测量过程中误将6个条纹间距数成7个,算得的条纹间距偏小,波长也偏小。
6.BD 0.8 单缝
【解析】
【分析】
【详解】
(1)[1]A .此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探究“功和速度变化关系
解析:BD 0.8 单缝
3(1)ad n L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A .此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探究“功和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实验操作正确,打出一条纸带就能进行探究,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 .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物块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才能保证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物块的重力,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虽然平衡了摩擦力,但摩擦力并没有消失,在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有摩擦力做功,故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所以不能用此装置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
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D 。
(2)[2]打点计时器的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计时点,故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 =5×0.02s=0.1s
由逐差法求加速度
23445122322223.35 4.18 1.76 2.5710440m /s 0.1
.8m /s x x x x a T -+--+--==⨯⨯= (3)[3]小李同学从放大镜中观察到条纹不够清晰,他通过左右调节拨杆,改变单缝的方向。
[4]第1条亮条纹中心到第n 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a ,则相邻两个亮条纹的间距
1a x n ∆=
- 根据
3L x d
λ∆= 得
3
(1)ad n L λ=- 7.双缝 B 10.294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中①是光源,⑤是光屏,它们之间的④是双缝;
(2)[2].依据条纹间距公式知:
A .△x 与单缝和双缝
解析:双缝 B 10.294 -75.3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中①是光源,⑤是光屏,它们之间的④是双缝;
(2)[2].依据条纹间距公式l x d
λ=知: A .△x 与单缝和双缝间的距离无关,故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不改变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故A 错误;
B .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l ,由上式知,可增大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故B 正确;
C .绿光的波长比红光短,由上知,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干涉条纹的间距减小,故C 错误;
D .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d ,干涉条纹的间距减小,故D 错误。
故选B 。
(3)[3][4].图a 的示数:主尺刻度0.5mm ,螺旋分尺刻度:0.01mm×14.2=0.142mm ,所以图a 的示数为0.642mm (0.640-0.643);
图b 主尺刻度:10mm ,螺旋分尺刻度:0.01mm×29.4=0.294mm ,所以图乙的示数为10.294mm (10.293-10.295);
根据题意可知,亮纹间距
3310.2940.64210m 1.60910m 71x ---=⨯=⨯- 根据L x d
λ=可得 373
31.609100.210m 5.310m 60010
xd L λ----⨯⨯⨯===⨯⨯ 8.F 、E 、B D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为了获取单色的线光源,光源后面放一个透镜把光会聚(实验过程中
可以不加),滤光片、单缝,单缝形成的相干线性光源经过双缝
解析:F 、E 、B D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为了获取单色的线光源,光源后面放一个透镜把光会聚(实验过程中可以不
加),滤光片、单缝,单缝形成的相干线性光源经过双缝产生干涉现象,在光屏上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因此,由左至右,各光学元件排列顺序应为白光光源C 、透镜D 、透红光的滤光片F 、单缝E 、双缝B 、毛玻璃屏A ,故为F 、E 、B .
(2)[2] 发现里面的亮条纹与分划板竖线未对齐,若要使两者对齐,该同学应旋转测量头,故ABC 错误,D 正确.
(3)[3]依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规律:L x d
λ∆=,要使△x 增大,可以增大双缝与毛玻璃屏间距L ,或减小两双缝间距离d ,还可以增大λ,干涉条纹间距与单缝与双缝间距,及光的强度无关,故B 正确,AC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