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南博物院(瓷器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河南博物院(瓷器篇)
钧窑天青釉碗
北宋(公元960-1127 年)
高10.1厘米,口径22.2 厘米
1925年鄢陵县窖藏出土
钧窑天青釉碗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胎质坚硬,釉层较厚,基本色调为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

釉色有天蓝、天青、月白、紫红等。

烧制的青釉近于蓝色,且青色中略带红,犹如蓝天中一抹淡淡晚霞。

色调之美,超乎言辞。

此外,钧窑亦以其窑变而产生的绚丽釉色而闻名。

今已于禹县发现钧窑窑址。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北宋(960年-1127年)
高19.5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8.2厘米
1987年河南省宝丰清凉寺村出土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侈口,细长颈,圆鼓腹,圈足。

瓶颈和腹部分别刻有两组折枝莲花纹。

器表满施天蓝釉,釉层匀净莹润,开片疏密有致。

圈足底部无釉,露香灰色胎,并粘有细小沙粒,表明此器是垫烧而成。

这件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口小底大,器身轮廓呈流畅的“S”形曲线。

釉面光亮,釉层下配以若隐若现的莲花图案,为汝窑传世品中所未见。

定窑黑釉瓶
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19.4厘米,口径9.8厘米,足径14厘米
定窑黑釉瓶
盘口,细颈,折肩,腹下收,圈足。

通身施黑釉,足底端露胎。

钧窑月白釉花瓣碗
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12厘米,口径24厘米,底径8.3厘米
1978年河南长葛石固窖藏出土
钧窑月白釉花瓣碗
花口,圆唇,花瓣状圆曲腹,腹较深,小圈足。

细赭褐色胎。

碗内外施月白釉,施釉至足,足底端露胎,露胎处涂有一层棕色的护胎釉。

底部有五个支钉痕。

此碗造型圆润规整,碗壁的玫瑰紫色釉与口沿的酱黄色胎色构成鲜明对比,稳重而不失灵动。

临汝窑豆青釉盘
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3.7厘米,口径16.8厘米,底径6.2厘米
1976年河南方城拐河菜园窖藏出土
临汝窑豆青釉盘
敛口,浅腹,圈足。

盘内外施豆青釉,足底端露胎。

白釉瓷熏炉
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高15厘米,盘径12厘米,足径6.2厘米
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
白釉瓷熏炉
下为盘座,座平底实足。

盘中心有柱,柱上连一莲花式花口碗,碗上有覆莲式半球形盖,盖上有假孔。

从座至盖通身一体,不能开闭。

除盘座底部外,余皆施釉。

白釉镇墓兽
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高50厘米
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
白釉镇墓兽
呲牙,双目圆睁前视,两耳竖起,前额有一对角,呈螺旋状向后弯曲。

背有火焰形鬃毛,颈后部附一戟,前肢着地,蹲坐于底座之上。

通身施白釉。

眼珠、耳轮、鼻子及四肢关节处饰有黑或褐色釉彩。

白釉瓷钱仓
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高36厘米
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
白釉瓷钱仓
出土时器内盛有泥钱。

仓体上小下大,敛口,有盖,盖呈塔状,腹微鼓,下有平座并雕有八个长方形镂孔。

通体施釉。

造型端庄规整,制作精巧。

青釉弦纹瓷壶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高34.5厘米,口径15厘米
青釉弦纹瓷壶
敞口,束颈,鼓腹,平底,肩部有对称双耳。

颈部刻水波纹,肩部刻鸟兽纹,腹部饰三周凸弦纹,施青釉不到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