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澄迈罗氏源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澄迈罗氏源流
宋朝时期多于官任期满或因战乱及饥荒等原因,六个渡琼公在过去七百多年前后从祖先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
熂下村等地,前后渡琼。

现政公住文集村,源渊公后翁公住大丰华侨农场(即官贡村),宪尹公住富书村,侬有公住谭昌村,举文公住美玉村,福公住谭脉村,后分布大小十几个自然村庄,相距约五公里左右,都属于澄迈县老城镇所管辖的地区,距省会海口约十多公里,八个村庄背后有颜春岭山脉约7公里之遥作靠山,前边面向海滩(即琼州海峡)约二公里,真是一块山清水秀、七星拱照、岸沙包罗巩固的好地方。

现六个公子孙有人数四千多人,而六个过琼公的先人早已定下罗氏界线,东至美榔村;西边(有石界);南临颜春岭;北至临海一带周围十多平方公里,有罗氏石界考证。

六个公的后裔同居在这块罗氏疆界上各以双手辛勤劳动创
建家业,广植兰芬,开拓出千亩良田,成立了罗氏宾兴会馆,拥有大量宗田,每年冬至日罗氏众父老都聚会商讨大计,没有田的罗氏兄弟也来祖田谋生,从不间断,罗氏宾兴会馆每年的收入钱银除资助学子升学费用外,在冬至期间,六村庄中,每个村轮流一次当东道主集众会餐一次,热闹非常,直至解放后,罗氏宾兴会馆被解散,田地也分给贫下中农耕种,由于海南开发建设,罗氏石界线因而也被毁坏了。

皇明五世祖康公岁进士,任贡州府信丰县儒学司训,皇明时辑修罗氏修族谱,1979年我祖现政公后裔在定安下朗村编修澄迈、临高、定安、屯昌、琼海等县六个公族谱,现政公廿世裔孙茂忠、高瞻、运瞩卓越领导于1990年联修全琼罗氏族谱胜利完成,立下丰功伟绩,使全琼罗氏兄弟得知追源报本,海外侨胞兄弟得于寻根觅祖的确凿依据,这是我祖积善积德、深厚荫庇儿孙。

现政祖裔孙有大、中专学生二十多名,散布全国高等院校,二名研究生,侬有祖裔孙有十三名大学生,举文祖裔有十一名大学生,宪尹祖裔有名大学生,这是我罗氏诸祖继通候之令誉,传龟山之衣钵的伟大象征,是我诸祖盛德枝叶茂繁人才辈出、历世传闻的伟大功德。

澄迈谭昌侬有公系
宋渡琼祖侬有公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

南宋(1160)年岁进士出任福州府尹,高宗绍兴二年即一一三三年毅然由闽福州渡琼,公鉴于澄邑西山景胜地吉,乃在该地建基创业。

象地名为上文,即谭昌村也,配氏、子一、才美。

才美公立业上文为开基祖。

侬有公后回原籍卒葬。

十二世应标公乃在新辟下山之地迁居立业,改为美龙村。

二十世富公迁居美丁村。

十世兴逢公,吴公娓公迁住澄迈孟乐村。

才首公三派六世俊公迁住澄迈谭脉村。

仁珍公后裔应明、应举十二世迁居音吾村后因匪盗掠劫,难于生活,至十九世迁居孟乐村。

文豪公十一世庆峻公,光科之子凌云(本是养子)迁大文村。

十五世成章公迁住学荣村。

仁良公十一世君用公迁居豪乐村。

七世直道公迁居琼海烟塘大头坡平坦村。

七世直议公迁住琼海烟塘大头坡铁炉村。

先祖代代清正严明,以道淑身,以礼正家,以孝事亲,以仁睦族,累世相传。

才能公后十二世应标公为人刚敏,清正廉洁,修谱牒以笃宗支,倾囊金以建学堂,勤谨节俭,以予子弟,以建新村名美龙。

以志其勋绩也。

至今已有二十五世有人口987人,男495人在校念大学有11人。

先辈(十九世)裔孙赞炬题派诗
世运光昌,英贤会蔚,
国宝家珍,风祥麟瑞。

一九七九年夏在定安夏朗村重修新派诗
南国昌明,英才贤智,
江汉源长,德礼仁义。

侬有公裔孙光中题
琼州罗氏新派诗
文明崇圣道,智勇冠南邦。

硕德家居石,英才国栋梁。

箕裘恒济美,兰桂竞腾芳。

积善有馀庆,宗风世代扬。

公元1989年岁己巳孟冬月裔孙名扬昌品同撰侬有公派重修谱牒序
族之有谱,上叙祖宗于继往,下示子孙于将来,族不可无谱,无谱则源流混,而谱宜作也。

溯自一九三八年日寇侵琼和文化大革命的两次遭遇厄运——焚、毁、散失即幸存此残缺之尸体,年代悠久,载籍阅略,无从稽考。

为继承先人之遗志,我虽风烛残年,不辞辛苦,自愿承受寻根查源,古云:饮水念泉,是为稽究水自何处而来。

我肇基始祖侬有公,代代繁发,为怀念始祖功德,日以继夜稽考先辈余下残缺之事迹,加以编纂。

我祖侬有公原籍贡吉水,因象豫沟,后称豫章郡,代代川流不息。

公之先祖鉴于树木之茂盛常绿垂世,因素在于土沃地吉,而后代子孙蕃衍绵长。

亦是景秀地灵,即人杰地灵的象征。

因此,侬有公之先祖卜迁闽省福州建基立籍,大启鸿图,时侬有公荣为南宋岁进士,幸出理福州县主,仿古之训不畏跋涉艰苦在南宋高宗期间毅然由福州渡琼,在澄邑西山上文肇基建业,乃象地名为谭昌村。

十二世应标公之为人资性刚敏,清正廉洁,不与俗伍,寻居里以安子孙,修谱牒以笃宗支,倾囊金以建学堂,勤谨节俭,以予子弟,兴建新村名“美龙”以志其勋绩也。

公元一九八八年夏应标公支廿二世裔孙光中谨撰编者在澄迈参观考察和谭昌村宗亲合影
澄迈文集现政公系
琼州罗氏开基始祖罗六公,名现政,字明中,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熂下村,音(气下)。

汉大司农珠公之苗裔也。

宋度宗丁卯年科赐进士,钦命雷州府尹正堂,诰授朝议大夫。

五公讳源渊赐进士,钦命学士,御史尚书,七公讳宪尹等官任期满到雷州府偕同现政公于宋恭宗二年渡琼,而观南溟奇甸,四海旋绕朝宗,岸沙包罗巩固,七星拱照辉煌,五指文峰壮丽。

先卜居文里,后分官贡、文集。

公原卒葬澄迈县文集村东边那板坡石冢坐西向东。

有碑嘉庆庚午年三月吉旦立(今即在海南华盛新人造板厂中)。

因时机更变,于农历二○○三年二月二十五日迁移美仁坡石冢重葬。

先配叶氏,后续杨氏生子四,长元秀,次元职,三元章,四元广。

二世元秀公迁临高博厚村。

其元职、元章、元广原住澄迈文集村、音大村、富昌村。

卒葬与叶氏杨氏卒葬于美仁坡有碑:于清朝同治八年仲春月吉旦立。

二世元秀公岁进士迁临高博厚村,初居龙椰村,今子孙发达仍住临高县博厚村。

十世竟明公迁移定安县大坡村;克比公住定安县龙门岭村;克元公迁定安县龙塘夏朗村;克爱公住定安县后岭村;十四世朝纲公迁居定安县黄毛村;十五世克明公后裔十六世奇贵公住定安县黄梅村;克昌公十六世兰风公迁居定安县大水村;十六世维绊公住定安湾塘村;维经公住澄迈县米斗村;维绳公住定安县北屯村;维纶公迁住定安县公水村;维缘公住定安县下桥园村;克爱公十二世德玉、有玉、琼玉迁定安县后岭村;克爱公后裔住屯昌市;九世苗裔仁清公迁住屯昌县西昌石岭村;现政公二世元职、元章、
元广住澄迈县文集村、音大村、富昌村;十世元定公住澄迈县玉楼村;十八世张春公迁住澄迈县大场村;十四世东公迁住澄迈县扶里村;南公住临高县皇桐良民村;八世裔孙万花公住临高县皇桐良民村;元广后裔孙十七世时顺公迁住儋州南丰坤坡村;十四世昌公住海口市荣山村;十一世裔孙文惠公住定安县岭口边城村;后裔孙有章公住琼山市石山用昆村;后苗裔孙住琼山市典读村;十世裔孙德英公迁居那脉村(未详);十八世之恒公十九世学法公,学深公,住南洋(未详);十九世学训公、学仁公迁居他乡(未详);十九世学成公迁居澄迈县孝友村;在谱上记载十二世太公、十四世料公儒梅公、十六世铨公、十七世者公、十五世元秀公三兄弟等在谱上未注住何村。

今传二十六世有人口3677人,在校读大专以上70多人。

赞曰:仰公遗像,久而弥光。

五指壮丽,七星辉煌。

官雷籍琼,卜住澄乡。

里仁为美,文集发祥。

乔梓并茂,棣萼联芳。

支分派别,源远流长。

子孙济济,姓字飘香。

云礽奕世,瞻仰无疆。

大哉我祖,继序其皇。

文集、音大、富昌罗大宗祖祠对联
文风克嗣徽音诸子百家称学富
集族原期庞大千支万派衍蕃昌
文澜接海潮音扬吉水呈安富
集族新堂构大衍香山冀炽昌
文风洓水绍徽音宫瞻美富
集族澄城占庞大世衍蕃昌
雷阳大尹肇澄邦十数世燕翼贻谋守府勋铭犹未坠江西子姓居琼邑千馀年云礽丕振排头科第尚堪追吉水澄流含万象;香山紫气彻千层。

香山紫气呈奇彩;吉水文澜壮大观。

石岭夏朗大宗对联
豫章成派莅府尹官雷籍临肇基开琼百世
夏朗合族构祠堂,追远报本脉宗入定五支
夏朗胜地壮前徽祖贻孙谋俱见永昌百代
豫章名家垂后裔父作子述乃为长炽千秋
豫章世代源流远
琼岛宗支德泽长
奉灵爽以荐馨香报德报功百代音容宛在
萃子姓而将事祀既芬既芯千秋俎豆常新
胜地文子昌传祝融渊源匆替
名家豫章郡绍尚友道脉无疆
石岭僻处启鸿基祖德流光崇庙祀
豫章分支垂燕翼孙谋丕振焕人文
石柱纪鸿勋燕翼贻谋光世泽
岭南绵巨族尊家敬祖振家声
石岭肇基远挹山光灵秀
豫章派衍遥传世泽芳徽
罗山发祖钟灵远石岭分支继序长
传豫章世系守孝烈家风
石炼补天还借祝融骏业
岭居胜地肇开澄迈鸿基
全琼联谱新派诗
文明崇圣道智勇冠南邦硕德家基石英才国栋梁
箕裘恒济美兰桂竞腾芳积善有馀庆宗风世代扬公元
一九八九年岁次已已孟冬月吉日裔孙名扬、昌品同撰。

一九三七年文集、音大、富昌三村旧派诗
岁进士郑天章题派诗
学懋儒修绳材就范
名联乡贡秉笔书贤澄迈官贡(大丰)源渊公系
肇基祖源渊字浩大,号清川,钦命学士,御史尚书。

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音气下)熂下村,为汉大司农珠公之苗裔也。

于宋恭宗时,偕任雷州府尹胞六弟,讳现政公渡琼,观南溟奇甸,遂相与卜宅于澄邑名其村曰:文里。

迄后现政派移居文集。

我四世祖讳翁公则移居于官贡焉!四世祖讳翁,字家玉,儒士,生有远志,因相其阴阳,观其流泉,由文里而迁居官贡,是源渊公为来琼籍澄之鼻祖,而翁公即肇其官贡之始祖也。

后迁居大丰墟;七世儒盈公迁居澄迈县白蒙村;儒盈次派瑾公住澄迈县博潭村;九世纳公住澄迈县美亭村;
十一世鹦公住定安县大石村;十二世如珍公住澄迈县岭脚园村;十二世其明公长派文和公住屯昌大同镇海军大队海军村;其明公次派文才公住屯昌县新兴南交村;十二世其明公四派文选公住屯昌县西昌三畔村;十二世其明公五派文运公住屯昌县大同海军新村;十三世文上公住澄迈县文儒东村,传二十五世人口1365人。

赞曰:罗山长白,云气熏蒸。

笃生我祖,明代嗣兴。

德音来括,适琼籍澄。

豫章阀阅,公始轩腾。

御史风度,经济上乘。

王朝作辅,声价倍增。

丰姿闲雅,品格端凝。

遥遥华胄,奕襈钦承。

诗曰:我公发迹自江都,徙籍琼邦壮版图。

经济文章当博士,广稽坟索自鸿儒。

谆谆美诱先临范,脉脉精传道学区。

节义诗词光殿陛,声名不减宋欧苏。

七世命服字君锡号哀吾邑庠士。

配胡氏子:兆魁、兆先、兆文。

赠君锡公开科并毓凤诗
渊公七世有贤孙,诗书励志欲抡元。

首破天荒游鲁泮,躬膺圣泽显罗门。

承先独让荀龙辈,启后相随薛凤蹲。

从此簪缨长世泽,千秋官贡号名村。

壬午科举人同都侄许邦伦题
八世兆魁,字元凌,号顺堂,明万历壬子科举人特授浙江加兴府海盐县正堂涖治六年
政清民和士民颂德,奉敕还乡养老。

配王氏子:宙、清、宁、
宪。

赞公词云:赋性聪明,家修廷献。

科列孝廉,职分知县。

琼岛声称,海盐德偏。

伟烈鸿才,於今可见。

兆先,字元姬,号世堂,岁贡生候选儒学。

配陈氏,子:宗、容。

赞公诗云:才高倚马似青莲,选列明经学业专。

天府策名垂万代,鱣堂传教待三年。

弟让兄兮分品格,子强父也媲名贤。

恨未得龙门捷步,秋闱昆仲共蝉联。

兆文,字蔚元,号新,考举博雅明崇贞庚午科中副举人第二名,至壬午科父子同榜。

罗宏中正榜举人,公乃中副榜一名,奉恩赐副举进士,候选儒学教授。

配陈氏,子:宏、宽。

赞公诗云:两科副举中相连,不知是命抑是天。

瀛洲捷步乔偕梓,骥尾扬鞭后与先。

一寸功名求莫强,平生学问守何坚。

恩荣不日蒙宠锡,乡党欣闻紫诏宣。

同都举人许邦伦题。

九世公宙公,字以位,号子君,岁进候选儒学。

配郑氏,续陈氏。

子:琯、珍、清、环、環。

赠海盐公长子明经并候选儒学:孝廉家训凛趋庭,无如科分只明经。

愧未承先高扳桂,羞将为后力采亭。

声传木铎堪指日,账放春风必截星。

车停门外来请益,一时学者仰仪型。

同都拨元特授始平县教授,
署汤溪县正堂冯英题。

清公,字以明,邑禀生,配徐氏。

宁公,邑庠士,配陈氏,子:玑。

宪公,字豁达,庠士,配吴氏,子:大任。

宗公,字以因,号谭力,邑廪生,配冯氏,子:璞、瑾。

容公,字以裕,邑庠士,配氏。

宏公,字以基,号文英,二十二岁
与父同科中式,明崇祯壬午科举人。

公与父同科偶吟赞赞:家学渊源守,登科在小年,场中乔殿后,榜上梓争先。

宴会金簪扦,班排玉笋联。

诗歌追杜甫,颖悟比颜渊。

折桂夸高举,探花欲直前。

春闱夸捷步,恨未聪胪传。

同都举人许邦伦题
十世大任公字重远庠士。

配熊氏,子:元吉、元安、元超、元誉、元翼、元新、元昌。

玥公字摘星,邑廪膳生。

配王氏,子:元膺、元锡、元孚。

睿公,字日仪,岁进士,候选儒学训导。

邑候鹿主奉恩公举乡钦大宾,配陆氏,子:龙恩;庶唐氏,子:元昊;又庶张氏,
子:元磊。

唐氏又生子:元晶,赠日仪公才德兼全诗。

王廷对策踏锦茵,穷经致用学超伦。

部文遴选为儒学,乡钦尊崇作大宾。

都士邑候争下榻,忠信笃行切书绅。

从游受教瞻衣钵,继往开来私淑人。

同都拨元,特授始平县教授,署汤溪县正堂冯英题:十一世鹏公字仪霄,号善信邑廪膳生。

配曾氏,子:仙绣、仙绘。

宠恩公字龙光庠士。

配王氏,子:其嘉、其灿、其辉。

元龄,字上九,铨部储才恩授八品县令。

配吴氏,子:其昭、其明。

元福,字妥之庠士。

配薛氏,子:映桂、映仙、映汉。

元勋增广生。

配温氏。

十二世仙绘公字后素处士修族谱以昭雍睦。

赞公诗云:黉宫未步命途穷,退处蓬庐保厥躬。

谱系修明能睦族,千秋群仰后素公。

如珠字川出配黄氏,子:周迈、周适。

代表珠公素心赞词:大祖宇,
经营伊始。

毋有私谋,不待公举。

共事和衷,同心协理。

惟思报本,予怀慰矣。

其昭字小明,例授七品宣德郎。

配陈氏、林氏、李氏,子:纲、纪、绥。

赞公诗云:建祠修谱,皆公倡首。

本克敦一,族能睦九。

忠厚相交,谦恭自守。

斯人虽往,其功不朽。

十三世周迪字吉祥。

配符氏,子:旧章、日章。

赠吉祥公词:祠宇凌空,任劳仰公。

始由鸟革,终至鸠工。

存心仔细,执事寅恭。

万世永赖,报德崇功。

经公生雍正壬子年八月十六日戊时,当其壮年念切尊祖与其昭公等协力建祠,历两春秋乃告成。

配庞氏,子:炯章、炳章,续杨氏,子:章。

公戮力建祠偶吟以赞:祖祠创建有几人,公克勤劳等卧薪。

大木裁成心则喜,良工呈巧色何新,巍峩宫殿生三畏,高峻门墙壮四邻。

今日登堂观美富,须知前哲大艰辛。

联魁,字序齐,号石峰,太学生。

配吴氏,子:国槐、国机、国桢。

赞曰:宠膺国学在其躬,言行不同俗子中。

忠厚为人何正直,和平接物本谦恭。

养亲善法曾参孝,教子无忘窦氏风。

克承祖训簪缨冠,丕振家声世代荣。

十二世仙绶字若之号汉仪,庠士。

配吴氏,子:映魁、时魁。

赞曰:自昔迁居在此方,青云得路表豫章。

圭璋直达超凡品,诗礼传家世泽长。

十九世文强(会强)海南中等技术学校毕业,曾参加已未年夏朗本氏族谱续修。

是丁卯年琼州罗氏联修谱牒的创始者、组织者及领导之一,组织五人临时小组串联走访全琼各地,任琼州罗氏联修谱牒办事处理事长。

赞曰:会知
理事重,强记祖宗恩。

毕生惟睦族,溯本去寻根。

官贡大宗对联
吉水发源灌澄江,卸史尚书官贡肇基自宋;
香山脉络居胜岭,琳琅文理豫章特达至清。

诗礼名家,衣钵薪传垂燕北;孝友著绩,簪缨科第振琼南。

涑水文澜承洙泗;龟山理学启鹿门。

崇秩祀乎明堂,恩明义美,近守豫章法物;
蔚人文於子姓,日新月盛,远承颛顼遗风。

古今有师承,东汉文章西汉节;高卑皆妙悟,江门风月石门云。

官山事业光前绪;涑水文澜复旧勋。

大石小宗对联
缅湘水琳琅,忠孝相承,派别支分传吉水;
仰龟山衣钵,箕裘克绍,崧生岳降起香山。

自官贡适乔,十一世瓜瓞绵绵,端推柏林根本;
由豫章发迹,千百年衣冠济济,远绍吉水渊源。

吉水发源泉,浚澄江,住建江,荟萃明珠收万斛;
官山分脉络,驱白石,护大石,生成美玉重累朝。

大方落落号雕龙,名家词藻;石坪森森徽梦鸟,甲第声扬。

大道家传遵圣道;石声响应振书声。

澄迈县美玉举文公支系
琼基祖举文公,字子昌,号景宪。

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
熂下村,生于宋元丰九年九月重阳亥时。

温州府正堂,赐封内阁尚书,乃纬公之第五子,石翁之孙也,几岁童儿,五经贯熟,三才夺锦。

少年居于宋代,梦玉树于琼邦,窃计潜思,遂渡琼,而卜于澄邑,寻觅里仁择佳处而居于美玉焉!配王氏,子三:长琼玢,次琼琚,三琼班。

独琼琚衍出一枝,承先启后。

公卒葬在仁丁地坐巽向乾兼辰戌。

婆葬在稍阳东边岭地,坐酉向卯兼辛乙。

住澄迈县老城镇美玉村。

十九世天高公迁琼山县土来园村。

天直(天元)迁琼山县欲道村。

十五世敬云,十六世魁孝公等住美玉村。

二十一世光智公等迁琼山县土来园村。

光球公等迁琼山县欲道村。

二十二世宗安公等迁美楠村。

宗章等迁土来园村。

宗清等住老村。

宗元等住大场村。

宗龙等住美臣村。

宗德等住老村。

宗云等住土来园村。

宗文等住欲道村。

二十三世耀昆、耀兰、耀龙等住土来园村。

耀盛住欲道村。

耀文住老村,耀运等住大场村。

二十四世祖旭等住土来园村,祖丰等住美伦村。

二十五世文轩、文富等住土来园村。

文广等住美伦村。

二十六世明程等住土来园村。

明光等住美伦村。

二十七世崇武等住土来园村。

二十八世圣雄等住美伦村。

传二十八世人口851人。

赞曰:温州知府,内阁尚书。

重阳降世,禀赋聪敏。

几岁童儿,五经贯熟。

得志棘闱,三才夺锦。

心平意满,梦玉树于琼邦,窃计潜思,渡琼卜居澄邑。

寻觅里仁,择居美玉。

瓜瓞绵绵,螽斯蛰蛰。

琼州罗氏新派诗
文明崇圣道,智勇冠南邦。

硕德家基石,英才国栋梁。

箕裘恒济美,兰桂竞腾芳。

积善有馀庆,宗风世代扬。

公元一九八九年岁次已已孟冬吉日裔孙名扬昌品同撰
祖庙对联
祖德献扶持,捍患卸灾,赫赫英灵昭日月;宗功显庇佑,降祥赉福,巍巍厚泽沛乾坤。

祖享无疆寿算;孙沾有脚阳春。

岁岁新春酹祖德;人人盛服报宗功。

长房祠对联
吉水大分枝,大灌澄江,流长源远源流远;美山原聚秀,原延胜岭,枝盛干隆干枝隆。

敬尊爱亲,崇报长房宗八代;分支衍派,联蕃百子庆千孙。

次房祠对联
派别土来,派派流长源远;枝分琼邑,枝枝畅茂蕃昌。

敬尊爱亲昭祖德;光前裕后显宗功。

历代修谱派诗
举琼大成,继启裕原,茂德万世,学有敬魁,会建天之,
光宗耀祖,永言孝思,昭兹未许,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举文公族谱引序石翁公传嗣生有三男:长讳纪,次讳纳,三讳纬。

长与次同居广东顺德。

纬三公独住江西吉水。

纬公娶宋皇帝女赵氏,生七子:长讳举贤,次讳举才,三讳举章,四讳举善,五讳举文,六讳举昌,七讳举武。

虽有七子之多,
独举文公字子昌,九岁童儿,心述灵明,五经贯熟,三才夺锦。

宋朝圣君,心中爱敬,贴封内阁尚书,原籍系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基下村(气下)。

时当居于宋代,梦玉树于琼邦,窃计潜思,玉为至宝,当兴国器之英,树可参天,宜属豫章之望。

遂邀集三公、七公同过琼而卜地迁居焉!迁至琼邑,卜协梦肖,欲培植其豫章,宜度村场于美玉。

遂爰居爰处于斯。

彼时凡属宗盟之兄弟,同来琼郡者众矣!惟居美玉之太祖者即举文第五公也。

娶王氏为伦,开立根基于美玉者,流毓桂枝。

二世祖讳琼琚娶姜氏,承先启后,流长源远。

传至七世讳裕纶字大经,生三子也。

长讳原德,次讳原亮,三讳原泽。

由此三公,支分也,而派别焉!吉水之渊源已越,祗存谱牒于先人。

故建祠宇者茂兰公,序世图者德耀公。

之二公者,一则尊尊有赖,一则亲亲可依,均有功于先后者也。

至二十一世孙光照、光柳、光周、光成,兹四者尊祖父之余词,先祖坟墓合族同修,八支八世,各分而扫,历代图序,合族详修,岂非仁心孝道之所乎?后之继者,览宗堂之系谱,知世道之源流,常怀报本,藉启后于宗功,永沐流恩,振光前于子姓。

庶使若近若远,共推美玉为雄风,咸羡豫章之望族。

几见澄江之美玉,旋怀吉水之故乡。

遥望颛顼之始出,蒂固根深,克昌厥后,昭北海,溢南邦,美于前,盛于后。

弥第弥大,济济相传,绳绳勿替,千秋永耀,百世有光。

历久而大发其祥也,洵盛哉!
庠士冯接陵敬录
澄迈县儒学正堂壬辰科举人二十一世侄孙遇良顿首拜撰并书澄迈富书宪尹公系
迁琼祖宪尹,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熂下村。

素环琼邦胜地,志欲肇基。

宋末遂偕五公讳源渊,六公讳现政,七公讳宪令渡琼而观奇甸,四海旋绕朝宗,岸沙包罗巩固,七星拱照辉煌,五指文峰壮丽。

先入居文里村,后分居澄迈县富书村。

配贺氏,子二:长,发昌;次,发儒。

后裔子孙分迁崖州等县(今乐东即属古崖州)。

今传有二十三世,人口780人。

赞曰:绍理学家风,传通候世泽。

继龟山之衣钵,
头角峥嵘,启后裔之琳琅,人物吉出。

编者在澄迈参观考察和富书村宗亲合影澄迈谭脉福公系
肇琼福公宋进士,钟氏考妣同葬美龙(谭昌)村西道足美地坐坤向艮。

于咸丰九年岁次已未冬月吉合族重修立新碑。

福祖之历史,先辈曾修有谱有所记载,由于一九三三年全琼发起联修族谱,因此,为响应全琼罗民修谱而把所有的旧谱送海口集中联修,于一九三八年日寇侵琼实行三光政策而[被摧残损失而今至使未知上祖的原住地址。

现住澄迈县老城谭脉村。

现子孙代代拔茁,发达昌盛。

如内风和公成祖等迁居澄迈孟乐。

炳运、如金、如盖、元勺等公迁居澄迈谭颜村。

作祯、良琛等公迁居乾东村,还有迁居大丰墟头东村、玉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