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四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北京四中高一(上)期中
语文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酩.酊míng 牛虻.méng 嘀.咕dí刚劲.jìn
B.挟.持xié枸.杞gǒu 倾轧.yà瓜蔓.wàn
C.混淆.xiáo叶.韵xié遂.心suí模.样mó
D.酗.酒xù扒.窃bā亚.洲yǎ弄.堂lò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
...的一项是(2 分)
A.搽.粉chá拂.袖fú誊.印téng 浩浩汤.汤shāng
B.澎湃.pài 凫.水fú髀.骨bì 金蝉脱壳.qiào
C.簸.箕bò滂.沱páng 挨.打āi 风雨如晦.huì
D.恫吓.hè笤.帚tiáo雪霰.xiàn 战乱频仍.réng
3.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振耳欲聋小恩小惠涵洞幅射
B.姗姗来迟歌舞声平摩挲霄夜
C.契而不舍工于心计肆业恳托
D.前仆后继无坚不摧部署帐篷
4.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
..的一项是(2 分)
A.破釜沉舟合盘托出珠联璧合穷兵渎武
B.按步就班当仁不让呕心沥血不径而走
C.首曲一指群贤必至谈笑风声反弋一击
D.铤而走险鞭辟入理竭泽而鱼如雷贯耳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除夕将至,小明终于买到回家的车票了,虽然是站票,但聊胜于无
....。

B.这些珍贵的测绘资料在普通人眼里不名
..,不过是论斤卖的废纸。

..一文
C.运动会上,我们班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同学们纷纷弹冠相庆
....。

D.小李犯的错误不足为训
....,不用过多批评,提醒他下次注意细节即可。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的是(2 分)
A.律诗对平仄、押韵、对仗等均有严格要求,四联当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述了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谋略。

C.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性本恶,强调礼乐教化的必要性。

D.《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二、课内文言与默写(34分)
7.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B.寡人不足.为也足:值得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闻:知道,懂得
D.而绝.江河绝:断绝
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B.师不必贤.于弟子贤:超过
C.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谢:感谢
D.于是乘其车,揭.其剑揭:举起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惑而.不从师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齐其.闻之矣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B.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驱而之.薛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11.下列句子不含
..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或师焉,或不焉
12.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
...的一项是(2分)A.于是梁王虚.上位
B.孟尝君怪.其疾也
C.而耻.学于师
D.孟尝君客.我
1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文倦于事,愦于忧
B.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C.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4.背诵默写(20分)
(18)班会课上,同学们在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你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
三、实用文本阅读(8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6题。

(共4分)
①从根本上说,诗歌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

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

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

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②当我第一次读崔颢的《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象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

这一首诗只有20个字:“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整首诗不作任何描写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

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象得到了显现。

这是想象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认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③但是,也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因而也可以洞悉一切。

诗不可能把什么都告诉我们,特别是由于它不可能详尽地叙事。

交代情节、描写人物不是诗的擅长,诗的特点在抒情。

作为读者,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

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

④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是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

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

如臧克家《老马》诗中的句子: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⑤这里写的是老马,但欣赏时,可以放开来想象它的寓意——诗是鼓励这么做的——我
们相信:诗人写的是不胜重负的老马,心中要说的是他对于生活在皮鞭和奴役之下的劳苦人
民的同情以及对他们坚韧毅力的赞美。

(节选自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1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诗人创作诗歌是从丰富的世界到语言符号,读者欣赏诗歌是从语言符号返回到丰富的世界。

B.作者读崔颢的《长干曲》时,把自己自由的想象带入到欣赏的过程中,这就是一种再创造。

C.阅读诗歌时寄托自己的情思,或重温自己曾有过的情感经历,就一定能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D.由《老马》中的老马想到生活在皮鞭和奴役之下的劳苦人民,这是对诗歌形象寓意的还原。

16.不.适合
..支撑“交代情节、描写人物不是诗的擅长”这个观点的一项是(2分)A.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D.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白居易《琵琶行》)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18题。

(共4分)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加速发展,智能手机正在拥抱这一新机遇。

手机企业纷纷布局AI (人工智能)手机,推动AI技术在手机行业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总量中,预计约5%会搭载端侧AI 运算能力。

国际数据公司IDC认为,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达1.7亿部,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15%。

中国市场AI手机份额也将迅速增长,到2027年占比将超过50%。


AI手机是具有端侧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新手机。

AI技术赋予手机的新要素和优势主要体现在提升处理能力、改善消费者体验以及扩展智能手机的应用场景上。

目前,AI手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支持AI功能的手机芯片。

这些芯片通过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手机运行复杂的AI模型,实现多样化的AI应用,从而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

“这是智能手机新的发展阶段。

真正的AI手机不仅搭载先进的AI芯片实现基础的语音助手功能,还应具备更高效的计算资源利用能力、敏锐的真实世界感知能力、强大的自学能力和丰富的创作能力,能在多个层面上与消费者交互,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和体
验。

”赛迪智库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钟新龙说。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介绍,真正的AI手机首先要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能支持复杂的AI算法运行;其次应拥有独立的AI芯片或强大的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作为搭配,以满足高效的AI算法;要有足够的AI应用场景,比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还应可迭代,可持续学习和进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AI手机已成为智能手机进入存量市场后培育新动能的关键着力点。

IDC认为,随着应用场景的发展,原始设备制造商、芯片供应商和行业参与者不断提高处理器能力和相关硬件规格,新一代AI手机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发展。

OPPO创始人、CEO陈明永认为,未来5年,AI对手机行业的影响,完全可以比肩当年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

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AI手机也将成为继功能机、智能手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阶段。

手机厂商纷纷布局AI手机。

2024年1月,OPPO发布Find X7系列手机,第一次在端侧部署了约70亿参数的安第斯大模型,在行业内率先实现AI通话摘要、AI消除等功能。

据介绍,OPPO自2020年开始进行AI布局,2023年推出自主训练的安第斯大模型。

2024年伊始,OPPO宣布成立AI中心,整合全球研发资源,向AI时代进军。

在2024年春节期间,OPPO面对超千万用户推出百余项AI实用功能。

此前vivo已发布自研AI大模型矩阵蓝心大模型,包含十亿、百亿、千亿三个参数量级,共5款自研大模型,全面覆盖核心场景,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和算力条件,可以高效快速地将大模型技术转化为用户价值。

与此同时,2023年11月发布的vivo X100系列手机搭载了蓝心大模型,通过大参数AI算力的端侧部署与云端服务,为用户提供蓝心小V、蓝心千询等终端智能应用交互。

(摘编自黄鑫的《智能手机加速迈进AI时代》)
17.下列关于“AI手机”的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AI手机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手机。

B.AI手机能够运行复杂的AI模型。

C.AI手机目前还处在发展的阶段。

D.AI手机必须拥有独立的AI芯片。

18.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市场AI手机份额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国际市场。

B.AI手机的快速发展,将能优化智能手机的存量市场。

C.手机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功能机、智能机、AI手机阶段。

D.OPPO是国内最早布局且最先推出真正AI手机的厂商。

四、文言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

(共16分)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

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

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

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

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1】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2】以文章显。

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3】,为贼所得。

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诏三司杂问。

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帝解.,不复问。

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关辅饥,辄弃官去。

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

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

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

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力救得止。

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

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

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

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

坟在岳阳。

有集六十卷,今传。

(选材于《唐才子传》)注释:【1】恕、预:都是杜甫的先祖。

杜恕,三国时人,曾任幽州刺史。

杜预,西晋将领兼学者,曾任镇南大将军。

【2】审言:杜审言,诗人,杜甫的祖父。

【3】羸服:破旧的衣服。

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

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帝奇.之奇:引以为奇
B.帝解.,不复问解:解释
C.武中衔.之衔:怨恨
D.甫放旷不自检.检:约束
2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陛下其.忍弃之
左右走报其.母
B.与房琯为.布衣交
为.设牛炙白酒
C.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
D.严挺之乃.有此儿
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2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
杜甫年轻时贫穷且自己不够振作,只能在吴越齐赵等国漂泊流浪B.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
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开始创作诗文,已近四十年C.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
恰逢严武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一职,杜甫就前去依附他
D.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
杜甫喜好谈论天下大事,调子很高却不切实际
2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杜甫多次献上赋作,希望得到唐玄宗的赏识,继承祖业,光大杜氏门庭。

B.安禄山叛乱之后,杜甫逃到三川避难,在追随唐肃宗的途中被叛军俘虏。

C.房琯、严武均与杜甫相交甚厚,他们互相扶助,始终保持着融洽的关系。

D.文章赞美了杜甫才华出众、坚守节操等优点,也未掩饰他性格上的缺点。

23.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武再帅剑南
(2)冠钩于帘者三
五、古典诗词鉴赏(1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4—25题。

(共5分)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2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北阙与南山对写,表明了作者放弃仕途追求,回归田园的人生选择。

B.由于被明主抛弃,诗人认识到自己没有才能;因为多病,而有意疏远友人。

C.颈联写作者陷入不可排解的苦闷,这种情绪引发了尾联的“永怀愁不寐”。

D.尾联“虚”字语涉双关,既写出了环境的空旷,又点明了作者内心的空寂。

25.“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一联运用拟人的手法,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
“催”“逼”二字使其人格化,恰切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感。

下列诗句运用了相同手法的一项是(2分)
A.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6-28题。

(共11分)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1】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2】,还【3】归细柳营【4】。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释:【1】角弓:用兽角制作或装饰的良弓。

【2】新丰市:长安附近地名,唐时盛产美酒。

【3】还:音xuán,立即,迅速。

【4】细柳营:军纪严明的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

2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破题,渲染了射猎气氛后,介绍了出猎的人物和地点,
B.颔联承写观猎之所见,主要为了表现将军狩猎排场之盛大。

C.颈联转写狩猎后凯旋,“新丰”可让人联想到美酒与热闹。

D.尾联以驻足回望千里平云作结,给人留下无限回想的余地。

2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本诗开篇巧妙,起笔先写劲厉的风声和弓鸣,声势夺人,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B.“草枯”联对仗工稳且语意承续,苍鹰下扑、骏马随即轻跃而往,一气呵成。

C.“忽”“还”二字用语精炼,给人瞬息千里之感,凸显了狩猎者归营的迫切。

D.首句言“风劲”,末句言“云平”,风云呼应,诗境开阔,正可谓诗中有画。

28.本诗没有正面描写将军,却把将军的形象写得神气毕现。

请结合诗句分析诗歌中的将军形象。

(6分)
六、文学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9-31题。

(共14分)
红头绳儿
一切要从那口古钟说起。

钟是大庙的镇庙之宝,锈得黑里透红,缠着盘旋转折的纹路,经常发出苍然悠远的声音,穿过庙外的千株槐,拂着林外的万亩麦,熏陶赤足露背的农夫。

庙改成小学,神像都不见了,钟依然在,巍然如一尊神。

钟声响,引来的不再是香客,是成群的孩子,大家围着钟,睁着发亮的眼睛,伸出一排小手,按在钟面的大明年号上,尝震颤的滋味。

手挨着手,人人快活得随着钟声飘起来,无论多少只小手压上去,钟声悠悠然,没有丝毫改变。

校工还在认真地撞钟,后面有人挤得我的手碰着她尖尖的手指了,挤得我的脸碰着她扎的红头绳儿了。

挤得我好窘好窘!好快乐好快乐!
可是我们没谈过一句话。

钟声停止,我们这一群小精灵立刻分头跑散,越过广阔的操场,冲进教室。

再迟一分,老师就要坐在教席上,记下迟到的名字。

看谁跑得快!可是,我总落在后面,去看那两根小辫子,裹着红头绳儿,一面跑,一面晃荡。

……如果她跌倒,由我搀起来,有多好!
我们的家长从两百里外请来一位校长,校长来到古城的时候牵着一个手指尖尖、梳着双辫的女儿。

校长是高大的、健壮的、声音洪亮的汉子,她是聪明的、伤感的、没有母亲的孩子。

在学校里,校长对学生很严厉,包括对自己的女儿。

他要我们跑得快,站得稳,动作整齐划一。

如果我们唱歌的声音不够雄壮,他走到我们面前来叱骂:“你们想做亡国奴吗?”对犯规的孩子,他动手打,挨了打也不准哭。

可是,他绝对不禁止我们拿半截粉笔藏在口袋里,他知道,我们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喜欢找一块干净墙壁,用力写下“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你们这一代,要在战争中长大。

你们要早一点学会吃苦,学会自立。

挺起你们的胸膛
来!有一天,你们离开家,离开父母。

记住!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挺胸抬头……”
校长常常这么说。

我不懂他在说什么。

我怎么会离开父母?红头绳儿怎么会离开他?如果彼此分散了,谁替她梳辫子呢?
……
卢沟桥打起来了。

这天,钟响得很急促,好像撞钟的人火气很大。

到校后,才知道校长整夜守着收音机没合眼,他抄录广播新闻,亲自写好钢板,喊醒校工,轮流油印。

小城没有报纸,国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不能让许多人蒙在鼓里。

校长把高年级的学生分成十组,分十条路线出发,挨家散发油印的快报。

快报上除了新闻,还有他写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拼到底,救中国!”。

送报回来,校长指挥工人在学校的围墙上拆三个出口,装上门,在门外的槐树林里挖防空坑。

忙了几天,开始举行紧急警报的防空演习。

警报器是疯狂地朝那口钟连敲不歇,每个人听了这异常的声音,都要疏散到墙外,跳进坑里。

校长非常认真,提着藤鞭在树林里监视着,谁敢把脑袋伸出坑外,当心藤鞭的厉害。

他一面打,一面骂:“你找死!你找死!我偏不让你死!”骂一句,打一下,疼得你满身冒汗,哭不出来。

校长说得对,汗不会白流,贴着红膏药的飞机果然来了。

他冲出办公室,亲自撞那口钟。

我找到一个坑,不顾一切跳下去。

钟还在急急的响,钟声和轰隆的螺旋桨声混杂在一起。

我为校长担心,不住地祷念:“校长,你快点跳进来吧!”
有人从坑边跑过,踢落一片尘土,封住了我的眼睛。

接着,扑通一声,那人跳进来。

是校长吗?不是,这个人的身躯很小,而且带来一股雪花膏味儿。

“谁?”我闭着眼睛问。

“我。

”声音细小,听得出是她,校长的女儿!
我的眼睛突然开了!而且从没有这样明亮。

她在喘气,我也在喘气。

我们的脸都红得厉害。

我有许多话要告诉她,说不出来,想咽唾沫润润喉咙,口腔里榨不出一滴水。

轰隆轰隆的螺旋桨声压在我俩的头顶上。

有话快一点说出来吧,也许一分钟后,我们都要死了……要是那样,说出来又有什么用呢……
时间在昏热中过去。

我没有死,也没有说什么。

我拿定主意,非写一封信不可,决定当面交给她。

钟声悠悠,警报解除,她走了,我还在坑里打腹稿儿。

学校决定无限期停课,校长打算回家去抗战,当然带着女儿。

校长为人太好了,我有点舍不得他,当然更舍不得红头绳儿,快快朝学校走去。

我已经写好了一封信,装在贴身的口袋里发烫。

一路宣着誓,要在静悄无人的校院里把信当面交给她……怎么,谁在敲钟?
学校里并不冷清,一大群同学围着钟,轮流敲钟。

钟架下面挖好了一个深穴,带几分阴森。

原来这口钟就要埋在地下,等抗战胜利再出土。

这也是校长的主意,他说,这么一大块金属落在敌人手里,必定变成子弹来残杀我们的同胞。

这些同学,本来也是来看校长的,大家都舍不得他,尽管多数挨过他的藤鞭。

现在大家舍不得这口钟,谁都想多听听它的声音,谁也都想亲手撞它几下。

你看!红头绳儿也在坑边望钟发怔呢!
钟要消失,红头绳儿也要消失,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要毁坏变形。

钟不歇,人不散,只要他们多撞几下,我会多有几分钟时间。

没有人注意我吧?似乎没有,大家只注意那口钟。

悄悄向她身边挤去,挤两步,歇一会儿,摸一摸那封信,忍一忍心跳。

等我挤到她身后站定,好像是翻山越岭奔波了很长的路。

取出信,捏在手里,紧张得发晕。

我差一点晕倒。

她也差一点晕倒。

那口大钟剧烈地摇摆了一下。

我抬头看天。

“飞机!”
“空袭!”
在藤鞭下接受的严格训练看出功效,我们像野兔一样窜进槐林,隐没了。

坐在坑里,听远近炸弹爆裂,不知道自己家里怎样了。

等大地和天空恢复了平静,还不敢爬出来,因为那时候的防空知识说,敌机很可能回头再轰炸一次。

我们屏息静听……
很久很久,槐林的一角传来女人的呼叫,那是一个母亲在喊自己的孩子,声嘶力竭。

接着,槐林的另一角,另一个母亲,立刻,几十个母亲同时喊起来。

空袭过去了,她们出来找自己的儿女,呼声是那样的迫切、慈爱,交织在偌大一片树林中,此起彼落……
红头绳儿没有母亲……
我的那封信……我想起来了,当大地开始震撼的时候,我顺势塞进了她的手中。

不会错吧?仔细想想,没错。

我出了防空坑,特地再到钟架旁边看看,好确定刚才的想法。

钟架炸坍了,工人正在埋钟。

一个工人说,钟从架上脱落下来,恰好掉进坑里,省了他们很多力气。

要不然,这么大的钟要多少人抬得动!
站在一旁回忆刚才的情景,没有错,信在她的手里。

回家的路上,我反复地想:好了,她能看到这封信,我就心满意足了。

大轰炸带来大逃亡,亲族、邻居,跟伤兵、难民混在一起,滚滚不息。

果然如校长所说,我们在战争中长大,学会了吃苦和自立。

童年的梦碎了,碎片中还有红头绳儿的影子。

征途中,看见挂一条大辫子的姑娘,曾经想过:红头绳儿也该长得这么高了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