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10《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每天晚上,妈妈总是把床铺(pū pù)铺(pūpù)好。
2、优美的歌曲(qǔ qū)飘荡在弯曲(qǔ qū)的林间小路上。
二、词语搭配。
()的叶子()的触角()的脚()的爪子
()住墙()在墙上()一把往上()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作者把_________ 比喻成_________,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从词语_________和_________看出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
2、仿照例句,先详细描写,再用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水仙花开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这篇课文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B、课文启发我们要细致、连续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C、课文重点描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
五、课内阅读。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爬山虎的脚像___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的脚长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说说爬山虎是如何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爬山虎
①地锦,俗名爬山虎,我与它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②那一年夏天,我患脑血管病住进医院,生命虽无危险,但恢复期间的行走锻炼却是不胜其苦的。
医院内有一个草木葱郁的花园,园的四周有上部开着花格子窗的矮围墙。
在开头那些忧伤灰暗的日子里,我每天抱着病恹恹的身体,腋下拄着双拐,绕着围墙根艰难而缓慢地行走。
③有一天,我刚走不多远,便靠着路旁一棵梧桐树歇息,感到再难迈出一步。
这时我无意中朝围墙根投去一瞥,只见一株幼小的爬山虎趴在墙根上,绿绿的,虎虎有生气。
我忽然对它产生了一种不同往常的亲近感。
我第一次如此贴近地凝视它。
这才发现,它的绿莹莹的枝蔓上长有卷须,卷须先端发育成小的吸盘,爬上墙壁后分泌黏液死死地吸附在墙壁上,植株借以顽强地向前生长,这使我从爬山虎的身上分明读到一片炽热的情感;倾听到一种向前趱(zǎn,快走)行的呼唤。
④这以后,我与爬山虎成了朝夕相伴的朋友,我在围墙外拄拐绕行,它在围墙上攒劲前行。
无论是草露未干的清晨,还是归鸟啁啾的黄昏,还是月光如水的静夜,我绕墙行走时总是在爬山虎前长久地伫立,和它作无言的亲近之谈,后来竟至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感。
尽管那年夏天酷暑难当,它却于热浪滚滚之时咬住砖墙一步步往上蹿,出落得枝叶茂密,绿茸茸地爱煞人。
⑤一日,几个顽皮的孩子在围墙根藏猫猫,恶作剧似的将爬山虎的枝蔓从墙壁上拽下来。
当我发现悲惨地跌落在地上的爬山虎的时候,我想我的无言的朋友这回大概是完了。
我扶着墙艰难地蹲下身去把它托起,将它卷须上的被损伤了的吸盘重新摁在墙上,将被弄得凌乱不堪的叶片重新理顺。
渐暗的暮色中,我怅然回到病室。
第二天红霞初露时,我来到它身边,竟发现它的吸盘又不屈不挠地紧紧咬住了墙壁,它的叶子又那么鲜活亮丽,它的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当地向前伸展。
好样的!朋友。
⑥渐地,夏老了,夏去了,秋来了,秋深了。
我终于丢掉了拐杖,爬山虎也爬到一人多高,覆盖在花格子砖窗上了。
出院时,我和家人特意去同这无言的朋友告别,它的叶子已经变红,耀如燃烧的火焰,真正成为大地上的锦绣。
1、仿照下列句式,阅读相关语段概括出段落大意。
第③段:发现爬山虎,倾听到前行的呼唤。
第④段:亲近爬山虎,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⑥段:__________________,颂扬其顽强的精神。
2、作者对幼小的爬山虎产生了亲近感,其原因是()。
A.爬山虎虎虎有生气,样子可爱。
B.爬山虎枝蔓绿莹莹的,颜色鲜艳。
C.爬山虎长有卷须、吸盘,形状奇特。
D.爬山虎顽强向前生长,催人奋进。
3、第④段中与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相照应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竟发现它的吸盘又不屈不挠地紧紧咬住了墙壁,它的叶子又那么鲜活亮丽,它的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当地向前伸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结尾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同步练习答案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pùpū
2、qǔ q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本节课出现的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二、词语搭配。
嫩绿蜗牛细小蛟龙
巴贴拉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本节课出现的词语搭配的掌握情况。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细丝蜗牛的触角反面细丝
2、在这些绿叶中间,开出了一朵朵雪白的小花,花朵由六片纯白色的花瓣组成,中间的花蕊是淡黄的,显得非常小巧、娇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点段落的掌握情况。
并能根据例句进行仿写包含有比喻或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
四、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ABC)。
(多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和重点段落的理解情况。
五、课内阅读。
1、蜗牛的触角;蛟龙的爪子
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3、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和重点段落的理解情况。
六、课外阅读。
1、成了朝夕相伴的朋友(或爱恋绿茸茸的活力);
敬佩爬山虎,目睹不屈伸展的英姿;
告别爬山虎
2、D
3、朝夕相伴
4、“咬”字形象地表现出爬山虎吸附墙很紧,赞扬它顽强的生命力。
5、这句话不仅表现了爬山虎在秋霜中依然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且也预示着这种精神将永远闪耀光芒,永远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克服困难,创造生命的辉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