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练习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9七下·德惠期中) 从猿到人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是()
A . 解剖证据
B . 胚胎发育的证据
C . 古人类化石
D . 结构方面的证据
2. (2分)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近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
A . 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 . 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C . 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D . 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3. (2分) (2018八上·太平开学考) 地质工作者在不同的地层内发掘到许多化石。
甲层中发掘出恐龙蛋、始祖鸟、龟化石;乙层中发掘出马、象牙、犀牛等化石;丙层中发掘出三叶虫、珊瑚、乌贼等化石。
据此推断这些地层的年代由近到远的顺序最可能的是()
A . 甲、乙、丙
B . 丙、甲、乙
C . 丙、乙、甲
D . 乙、甲、丙
4. (2分)(2016·成都) 能为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提供证据的化石是()
A . 三叶虫
B . 恐龙
C . 始祖鸟
D . 始祖马
5. (2分)(2013·盐城) 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A . 甲→乙→丙
B . 乙→甲→丙
C . 丙→甲→乙
D . 甲→丙→乙
6. (2分) (2019八下·德惠期中) 从距现代较近的地层里到古老的地层里所发现的化石,体现生物进化历程的特点是()
A . 由复杂到简单,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B .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C . 由简单到复杂,由高等到低等,由水生到陆生
D .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7. (2分) (2020八上·厦门期末) ①三叶虫、②恐龙、③古代鱼类等三类化石,按其最早出现的地层年代由远及近,顺序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②③①
D . ③②①
8. (2分) (2017七上·县期中) 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B .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C . 化石可看作是记录生物进化历程的无字书
D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9. (2分)化石之所以能成为生物进化证据,原因是()
A . 化石是保存在底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B . 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C . 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D . 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10. (2分) (2019九下·普宁模拟) 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B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 .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 . 人类起源于古代类人猿
11. (2分)(2017·粤西模拟)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证据
B . 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
C . “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D . 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近的地层里
12. (2分)(2018·南平模拟) 如图是生物“进化树”的部分示意图,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水杉、珙桐在图中的位置依次是()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③
C . ④①③
D . ⑤④③
13. (2分) (2016八上·白银期中)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和动物分别是()
A . 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动物
B . 蕨类植物软体动物
C . 种子植物爬行动物
D . 苔藓植物鱼类
14. (2分) (2018·昆明) 中科院古化石专家张弥曼获2018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同时被评为“中国最美科技工作者”。
她所研究的下列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是()
A . 鱼类
B . 两栖类
C . 爬行类
D . 哺乳类
15. (2分)(2018·盘龙模拟) 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B . 研究生物进化中常用到比较的方法
C .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无关
D .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二、非选择题 (共10题;共59分)
16. (2分)(2018·江津模拟)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________是最直接的证据,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________。
17. (1分) (2020七下·嘉荫期末) 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___ 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18. (2分)生物的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________ 、________ 的发展规律.
19. (17分)(1)按照植物进化顺序,依次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种子植物.
(2)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__ 到________ ,从________ 到________ ,从________ 到________ .
(3)达尔文把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________ .
(4)科学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________ .
(5)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________和________ 组成.
(6)健康包括身体健康、________ 和________ .
(7)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 、物种多样性和________ .
20. (1分)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________是最直接的证据。
21. (9分)(2020·聊城) 地球上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从出现原始的生命到形成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
科学家们从分子生物学、解剖学、古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如图)。
据图回答:
(1)仔细观察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将缺少的动植物类群补充完整。
A________,B________。
(2)动物进化过程中,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
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
(3)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_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4)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________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7个不同的等级。
其中________ 是分类的基本等级单位。
(5)根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存在大约500万﹣1亿种生物,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6)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绝灭了,新的物种又不断形成。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________不断进化。
22. (5分) (2020九上·门头沟期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通过对“杨氏鱼”等肉鳍鱼类化石创举性的研究,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并提出了“一种接近古总
鳍鱼类和肺鱼类共同祖先的鱼类是四足动物的祖先”的假说。
凭借这些研究,张弥曼获得了 2018 年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杨氏鱼”化石是由“杨氏鱼”的________在地层中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________证据。
(2)“总鳍鱼”生活在泥沼中,具有肉质鳍,能用肺呼吸,这个特点与________类动物接近,且其体温不恒定,属于________动物。
(3)张弥曼院士对肉鳍鱼类化石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生物进化由________的趋势。
23. (7分)科学家在地层中发现未被破坏的沉积岩石层的次序,如图,图中Ⅱ层中有物种A的化石,I层中有物种B的化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
(2)在研究地层中古生物化石的结构时发现,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的结构________,越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________.
(3)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涉及许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
(4)试比较物种A与物种B的重要差异________.
24. (7分) (2019八下·长春期中) 如图是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据图回答:
(1)下列器官是②植物具有的是______。
A . 根
B . 茎
C . 叶
D . 花
E . 种子
(2)①代表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 植物,靠________繁殖。
(3)桃树是属于图中的[________],果农经常采用嫁接的方法来繁殖桃树,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使得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紧密结合。
25. (8分)(2019·玉林模拟) “大地巨子”﹣﹣大象是一种延续了5000万年的物种,它曾经是地球上最占优势的动物类群之一.现已发现400余种大象化石,可如今大象却到了濒危边缘,目前仅有2属3种:亚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请回答:
(1)大象是一种群居生物,母象指挥着整个群体的行动,这表明象群中存在着________.大象鼻子能发出声音,这些声音具有________的作用.
(2)化石是研究大象进化的________,我们可根据________来推测古代不同种类的大象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
(3)有资料表明,1000万年前非洲东部开始从森林变为较干燥的草原,大象的臼齿变得更长更坚硬,以便能磨碎比树叶更坚韧的草叶.从变异类型角度分析,大象臼齿的变异属于________变异.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非洲东部环境对大象臼齿的进化具有________作用.
(4)现有资料证实,大象从吃树叶转变为吃草大约发生在800万年前,然而其更长更坚硬的臼齿直到之后的300万年才最终稳定出现,这表明生物进化是________.
(5)大象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你认为导致大象濒危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二、非选择题 (共10题;共59分)答案:16-1、
考点:
解析:
答案:17-1、
考点:
解析:
答案:18-1、
考点: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答案:21-2、答案:21-3、答案:21-4、答案:21-5、答案:21-6、考点:
解析:
答案:22-1、答案:22-2、答案:22-3、考点:
解析:
答案:23-1、答案:23-2、答案:23-3、答案:23-4、考点:
解析:
答案:24-1、答案:24-2、
答案:24-3、考点:
解析:
答案:25-1、答案:25-2、答案:25-3、答案:25-4、答案:25-5、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