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舞记》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并背诵《观舞记》中的精彩片段;
(2)能够分析并欣赏印度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创作一篇关于舞蹈的短文。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观察、分析印度舞蹈视频,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3)通过模仿、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对不同文化特色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2)印度舞蹈特点的掌握;
(3)写作方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
(1)课文长句、难句的理解;
(2)印度舞蹈文化的深入理解;
(3)写作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1)播放印度舞蹈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印度舞蹈的历史和特点;
(3)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准备。
2. 教学新课:
(1)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句子;
(3)讨论课文中的舞蹈描写,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
3. 课堂练习:
(1)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段关于舞蹈的短文;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
四、作业布置
1. 背诵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2. 观看印度舞蹈视频,了解舞蹈特点;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印度舞蹈的特点。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创作关于舞蹈的短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舞蹈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在的教学中,将继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练习。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印度舞蹈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的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舞蹈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舞蹈的魅力。
七、教学评价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练习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舞蹈特点的掌握情况;
3. 写作能力:通过学生创作的舞蹈短文,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八、教学计划
第一周:学习课文《观舞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舞蹈的魅力;
第二周:分析印度舞蹈的特点,了解舞蹈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三周: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舞蹈短文的创作练习;
第四周:小组讨论,分享创作成果,互相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九、教学资源
1. 课文《观舞记》文本;
2. 印度舞蹈视频资料;
3. 舞蹈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5.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十、教学注意事项
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4. 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过程
四、作业布置
五、课后反思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七、教学评价
八、教学计划
九、教学资源
十、教学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