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大出血后的心理干预护理
产后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
文章编号 : 1 6 7 4 — 4 7 4 8 ( 2 0 1 3 ) 0 2 A一 0 2 9 5 — 0 3
产后 出血 ( p o s t p a r t u m h e mo r r h a g e P P H) 是 指 胎 儿 娩 出后
臻完善 , 有异常情况都能及时地发现 、 处理 , 安慰和关心产妇 , 从
依赖非常 强烈 ¨ 】 。助 产 士 运 用 通 俗 易 懂 的 语 言 , 以 平 静 的 语 气, 向产妇讲述有关分娩的过程 , 寻 找 舒 适 的体 位 , 缓解疼痛 , 指 导缓解疼痛的方法 , 教 会产 妇减 轻疼 痛 不 适 的技 巧 , 如精 神放 松
的技 巧 、 呼吸调节 的技巧 和转 移注 意力 的技巧 , 宫 缩 时 抚 摸 腹 部, 以减 轻疼 痛不 适 , 指导其 尽量放 松 , 分 散 产 妇 的 注 意 力 。努 力创造 一 个 良好 的 心 理 环 境 , 使 临 产 妇 的 恐 惧 感 变 为 安 全
产后出血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干预
产后出血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干预发表时间:2019-09-06T15:42:39.87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6期作者:张静[导读] 我查阅了我院科室于2012~2016年在我院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
(陆军第81集团军医院心胸外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摘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在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产妇发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
临床上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
本文主要对具体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干预。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心理护理;干预1.临床资料与方法我查阅了我院科室于2012~2016年在我院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初产妇45例,经产妇35例,孕37+2周2例,38~39+6周32例,40~41+1周44例,≥42周2例。
其中自然分娩者52例,会阴侧切加胎头吸引28例,出血量500~700ml 67例,800~1000ml 13例。
以上病例均采用容积法收集血量。
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59例,胎盘因素11例,软产道损伤9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2、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2.1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1]。
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即宫缩乏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
子宫收缩乏力常见的因素:①全身因素:产妇因对分娩过度恐惧而极度紧张可以引起子宫收缩不协调或子宫收缩乏力;②产科因素:产程过长或产程过快,巨大儿及多胎妊娠均可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引起子宫收缩乏力。
子痫前期、严重贫血、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也可使子宫肌纤维水肿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③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
2.2胎盘因素胎盘因素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左右。
医学论文:产妇分娩大出血后的心理干预护理
产妇分娩大出血后的心理干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分娩后大出血进行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40例分娩后大出血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以及抑郁程度,并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以及抑郁量表进行评价。
结果:干预组产妇焦虑以及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分娩后大出血产妇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有利于产妇心理健康。
【关键词】分娩大出血;心理干预;护理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1.046所谓分娩大出血,也就是通常所讲的产后大出血,是指产妇分娩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在500 ml以上。
产后大出血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妇产科并发症,由于发病比较急,极易导致产妇死亡[1]。
分娩后大出血症状还很容易引起产妇焦虑以及抑郁等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选取20例分娩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40例分娩后大出血产妇,年龄23~34岁,平均(27.3±1.2)岁,本组产妇全部为初产妇,均无精神病史,无妊娠综合征。
其中,剖宫产11例,子宫收缩乏力13例,双胎妊娠3例,胎盘剥离不完全1例,臀围引产6例,吸引产4例,产后出现凝血障碍以及产道撕裂各1例。
将40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心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取如下全方位心理干预护理措施。
1.2.1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这也是关系到心理干预效果的关键步骤。
护理工作人员要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语言、说话方式以及态度等,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细心周到地为产妇服务,并积极主动与产妇进行交流和沟通,赢取产妇的信任,耐心倾听产妇的痛苦和顾虑,竭尽全力帮助其解决所出现的问题,从而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
产后出血护理论文产后出血病人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护理论文:产后出血病人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措施摘要: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目前产科主要的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多见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
另外,精神心理因素对产后出血也有一定的影响[2]。
所以在救治此类病人时,除迅速查明原因,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有效止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外,对产后出血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产后出血;心理问题;护理措施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失血量>500 mL,是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 h内,常常来势凶猛,出人意料。
如不及时处理,轻者影响产后身体恢复,重者可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后遗症。
而病人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所以经常出现一系列心理反应。
近来,我们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产后出血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共性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良好。
1临床资料选择临床病例36例,年龄最大39岁,最小20岁。
其中子宫收缩乏力21例,胎盘因素9例,软产道损伤5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
所有病例经积极抢救和护理后痊愈出院。
2心理问题及原因焦虑和恐慌焦虑和恐慌最多见。
产后出血病人起病急,心理上无准备,生与死的体验较其他疾病更为强烈。
焦虑主要源于疾病的突发、与家人分离、经济能力有限等。
同时担心孩子没有人照顾以及对孩子的性别与家人的期望不一致而耿耿于怀。
恐慌主要因为生命遭到威胁的不安全感,害怕因贫血丧失健康能力等。
抑郁害怕自己有生命危险或主观认为自己已经无法挽救,常表现出消沉、抑郁、悲伤、退缩、沮丧等心理情绪,变得沉默寡言。
出现这一心理,主要是由于对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的缺乏。
无助感此类病人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对事物反应迟钝,感到孤独,自卑。
自暴自弃此类病人因丧失了治疗疾病的信心而不配合治疗,甚至放弃、拒绝治疗。
产后出血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措施
3 护理措施 分 娩属正 常的生理过程 但对产 妇来说是 一种持久 的应激 源, 产后 出血 因突然发 生又症状 明显 , 可引起 患者较为 强烈 的
3 2例产妇 经积极抢救和实施相应 的心理护理 ,均治愈 出 院, 平均住 院时间减少 l 周左右 , 且随访 效果满意 。
中宫缩 乏力 2 例 , 1 胎盘因素 8 , 例 软产道损伤 2 , 例 凝血功 能
障碍 I 。所有病例经过积极抢 救治疗 、 例 有效 护理 后均痊愈出
院。
2 心 理 问题 及原 因分 析
21 恐慌 .
产妇恐慌最为 多见 ,主要是对疾 病缺乏 了解
会, 特别是患 者丈夫 , 多安慰 、 要 鼓励产妇 , 给予其情 感上的支
收到 了良好 的效果 , 现报告 如下 。 1 临床资料 选择产后 出血患者 3 , 2例 年龄最大 3 , 5岁 最小 2 3岁。其
燥。 ③产后出血的产妇 因产后失血多 , 体力消耗大 , 饮食宜提供
营养丰富、 高热量、 高蛋 白、 高铁 、 高维生素的热汤类食物。 ④ 息 与活动指导。产后 出血产妇宜卧床休息, 以利体力恢复 , 4 2 h后 生命体征平稳 , 体力恢复 良好者 , 床活动 , 可下 但不可操之过急 , 活动应循序渐进 ,第 1 次下床前应先在床旁端坐 2 i~ 0 n 0 n3 a r mi 后方可下床活动 , 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的发生 。 ⑤亲属指导。 建 议 患者亲属多探视患者 , 以宽容 的态度 为其提供倾诉发泄 的机
持, 使其充分享受 到家庭 的温暖 , 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 33 自暴 自弃 . 对此类产妇要在加 强生活护理 ,给予高 热量 、 高蛋白饮食 , 保证体质的前提下 , 做一定 的心理疏导 。要
产妇的心理护理措施
产妇的心理护理措施简介在产后的心理护理中,产妇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因为生育过程本身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身心极大的负荷,产妇可能会面临身体疼痛、情绪波动等问题,需要合理的心理护理来帮助她们适应新的身体变化和角色转变。
本文将介绍产妇的心理护理措施,旨在指导医护人员和家属更好地支持产妇,促进她们的心理健康恢复。
1. 提供情感支持在产妇产后的心理护理中,情感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医护人员和家属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供情感支持:•给予产妇关怀和关注,让她们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不要压抑情绪;•鼓励家属积极参与照顾和支持产妇,共同分担压力;•给予产妇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升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2. 提供信息支持产妇在生完孩子后对于育儿和自我调节方面可能会存在困惑和焦虑。
为了帮助产妇缓解焦虑和提高自信心,医护人员可以提供以下信息支持:•向产妇提供关于育儿知识和技巧的咨询和指导;•为产妇提供育儿和产后康复方面的相关书籍和资料;•解答产妇在育儿和康复期间遇到的问题,帮助她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这个阶段。
3. 建立社交支持网络社交支持是产妇心理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产后恢复阶段,产妇可能会面临身体上和情感上的挑战,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交支持网络,可以帮助她们减轻压力、分享经验和获得支持。
为了建立社交支持网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鼓励产妇加入产后妈妈群体或组织,与其他产妇交流经验和感受;•建议产妇参加产后康复班或活动,与其他产妇共同锻炼,增加互动;•帮助产妇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让她们感到被关心和支持。
4. 注重休息和放松产妇在生产后往往会感到身心疲惫和紧张。
为了帮助产妇恢复体力和舒缓压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鼓励产妇利用宝宝睡觉的时间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条件,如减少噪音、调节室温等;•建议产妇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冥想、瑜伽等;•鼓励产妇与家人共同参与家庭活动,放松心情。
产后心理护理措施
产后心理护理措施引言产后心理护理是指针对产妇在分娩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提供相关的照顾和支持来保障产妇的心理健康。
产后心理问题的出现对产妇和整个家庭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帮助产妇度过这一阶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产后心理护理措施,旨在帮助产妇更好地适应产后心理变化。
产后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产后心理问题可以表现为产后抑郁、产后焦虑、产后抑郁症、产后幻觉等。
这些问题往往与产妇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产后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包括:1.情绪波动:产后产妇常常会经历情绪的波动,包括情感低落、易怒、忧郁等。
2.焦虑和恐惧:产妇可能会感到不安和担心,对新生婴儿的抚养和保健常常抱有恐惧心理。
3.自卑和不安全感:产妇可能会感到自己无法胜任母亲的角色,缺乏自信,感到自卑不安。
4.失眠和疲劳:由于育儿的需求和产后康复的不充分,产妇容易出现失眠和疲劳的症状。
产后心理护理措施针对产后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来帮助产妇渡过这一困难时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产后心理护理措施:1. 提供情感支持产后的产妇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情感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家人和朋友可以提供陪伴和倾听,与产妇分享她们的困惑和忧虑。
同时,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可以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支持,帮助产妇释放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2. 教育产妇有关产后心理问题的知识对产妇进行有关产后心理问题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产妇应该了解到产后心理问题是很常见的,这样可以减轻她们的焦虑和自责感。
同时,产妇还应该了解到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护理来减轻这些问题,重塑自己的心理健康。
3. 鼓励产妇参与社交活动产后的产妇常常感到孤独和失去社交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产妇参加社交活动,与其他产妇交流经验和感受,分享彼此的喜悦和困惑。
这样可以帮助产妇感到自己不是孤军奋战,在困难时期得到支持。
4. 鼓励产妇进行适度的锻炼适度的锻炼对产后的产妇很有益处。
锻炼可以帮助产妇释放压力,调整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卫生资格《初级护士》妇产科精华论-产后出血心理护理
产后出血心理护理
1.耐心听取病人的叙述,给予心理支持。
2.适当地告诉产妇有关的病情,增加产妇对病情的了解,增强其安全感。
3.传授产妇一些放松疗法:参与照料婴儿、与婴儿沟通,听音乐等,分散其注意力。
4.医护人员在为产妇诊疗护理过程中,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强烈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产后出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1.抢救措施:
采取针对性有效止血处理,迅速补充血容量。
2.输血输液的护理:
应迅速给休克患者建立2~3条静脉通道,采用12号粗针头,选择浅表而粗,易于穿刺的血管。
必要时可做静脉切开,输入新鲜血,可防止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大量输血需补充钙剂,以防止血凝和加强心肌收缩力。
输血需在室温下缓解血液黏稠性状,以防寒冷而致血管痉挛,体温下降。
3.生命体征的观察:
输血输液过程中,每5分钟测呼吸、脉搏、血压一次,当血压回升到10.7kpa时,输血输液温度宜适当减慢,以防急性肺水肿及心衰,同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皮肤、色泽、尿量等。
浅析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浅析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出血的良性转归中起到的作用。
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结果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分别存在恐惧、孤独、焦虑、抑郁、怀疑等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结论在术中给予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及时、准确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恢复正确的心理状态,促进产后出血良性转归。
标签:剖宫产产后出血;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80%以上发生在产后2h内,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容易危及产妇性命,是分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占孕产妇死亡的首位[1]。
且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则是阴道分娩的2倍[3]。
而精神、心理因素对产后出血也存在一定的影响[2]。
除了做好针对性医疗抢救治疗外,患者因此产生不良的心理变化需要正确评估,随着患者知晓自身情况之后,注意力会着重转移到自身的体会和感觉上,容易强化角色,情绪高度紧张,产生不良的负面情绪会直接及间接的影响抢救和术后转归。
因此我们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分析,及时给予对应的心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选择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产妇25例进行分析研究,年龄22~40岁。
其中子宫收缩乏力的18例,胎盘因素的5例,凝血功能障碍的2例。
1.1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1.1.1焦虑和恐惧引起焦虑的因素主要是孕产妇对剖宫产手术本身存在顾虑和害怕,突发产后出血时,没有心理准备,加重了心理负担,高度紧张使焦虑更加明显,常会出现焦躁不安、不断询问出血情况、何时回到病房,担心后遗症影响健康等;其次手术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因抢救来回奔忙的医护人员和抢救氛围,无形中给产妇形成了一种压力,感知自身的生命受到威胁而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常见于不由自主的发抖、注意力变得狭窄过分、专注自身感受而强化角色,吓到面色苍白、情绪急易激动甚至崩溃。
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妇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保障产妇的健康成为了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护理干预,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在提高产妇心理状态及预防产后出血等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理状态一直是产妇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会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妇的心理状态,减轻产妇的焦虑和紧张感,从而提高产妇的生产体验。
护士可以利用不同的护理手段,例如情感支持、认知行为治疗、放松训练等,帮助产妇缓解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同时,护士可以在产妇分娩时根据需求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产妇顺利完成分娩过程。
这些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产妇心理疾病的患病率,提升了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
随着产妇生产过程的结束,产后出血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产后出血严重危害着产妇的健康,是产妇最常遭遇的并发症之一。
护士可以通过不同的护理干预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例如,护士可以为产妇采用产后早产的方法,通过加强宫缩活动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同时,护士可以加强对产妇的血凝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后出血的病情,从而避免其对产妇健康的危害。
还可以通过加强产妇的营养管理,提升产妇的身体健康状况,从根源上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这些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的生产安全性。
总之,在保障产妇健康方面,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医疗手段。
在细致、专业的护理中,可以减轻产妇的焦虑和不安,提高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避免副作用中,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其对产妇身体的危害。
这体现了护理在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护士在医疗中不可替代的价值。
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心理护理干预
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心理护理干预目的:探讨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2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高危产妇产后出血72例,所有患者都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止血,在产后护理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地心理护理。
结果:治疗组纱条放置后2h与24h的出血量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的产后通气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恶露持续时间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出血量,促进产妇的康复,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标签:高危产妇;产后出血;心理护理干预产后出血为产妇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
调查显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产后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2],同时上述因素可互相影响,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多数产后出血产妇通过按摩子宫、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可治愈,但仍有少数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不过在手术治疗中对产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容易造成产妇机体损伤,也容易并发各种感染,为此对于护理的要求比较高。
而当前传统护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护理工作的需要,心理护理干预成功地弥补了这一缺陷,也在现代医疗卫生领域中不断得到发展。
本文具体探讨了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2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高危产妇产后出血72例,纳入标准:在我院建档并顺利完成分组;单胎分娩;产后出血量达500ml以上;年龄20~45岁;分娩前产妇心肝肾功能检查正常;神志清楚,精神正常,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标准:有血栓性疾病史及家族史;不明原因阴道不规则出血。
年龄最小22岁,最大44岁,平均年龄(31.09±4.30)岁;平均孕次(2.45±0.67)次;平均产次(1.87±0.45)次;平均分娩孕周(36.33±4.13)周。
ICU产后大出血患者心理因素探讨及护理干预对策
ICU产后大出血患者心理因素探讨及护理干预对策目的:分析ICU产后大出血患者的心理因素,并探讨科学合理干预效果。
方法:我科自2012年1月起,对有大出血的危重症产妇进行相关护理干预追踪研究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分别研究在采取该措施之前和之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共30例,实验组30例患者行科学护理干预,分析ICU大出血产妇的心理因素,观察护理的效果。
结果:研究发现,恐惧、焦虑、抑郁、谵妄等为ICU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主要心理因素。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及相关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患者均病情好转回原病房,而对照组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且实验组患者的平均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及时对ICU产后大出血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干预,使患者在良好、稳定的情绪状态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1],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标签:产后大出血;ICU;心理因素;护理干预产妇来医院前是伴随着喜悦的紧张期待,而不同于疾病患者来医院救治的特殊心理。
产妇大出血后转入ICU,病情危重,面对陌生的环境,各种复杂先进的现代化仪器、监测设施而造成严重的心理失衡,并产生恐惧、焦虑、抑郁、极度不安、精神恍惚、谵妄等诸多症状及不安心理反应,或者说“ICU症候群”[2-3]。
本研究通过对比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变化,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心理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我科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收住入科60例产后大出血的危重症患者,本研究分析其在ICU期间的心理特点,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大出血产妇的影响,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0~41岁之间,平均年龄30.8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1~40岁,平均31.5岁。
两组的患者年龄、一般病史、出血量等差异不大(P>0.05),符合研究条件。
产妇分娩大出血后的心理干预护理
1 一 般 资料 . 1
选 取 笔者 所在 医院 2 0 0 6年 1 - 0 0年 1 月 21
月4 O例分娩后大 出血产妇, 年龄 2 — 4 平均 ( .±1 ) 3 3 岁, 2 3 . 岁, 7 2 本组产妇全部为初产妇, 均无精神病史 , 无妊娠综合征。其 中, 剖 宫产 l 例,子宫收缩 乏力 1 例 ,双胎妊 娠 3例,胎盘剥 1 3
1 . 不 良心理状 态的特殊 护理 .4 2 分娩后,大 出血一般都 是 突发病 情,并且病情 比较危 急,产妇没有做好充 分的心理 准 备,难免会 出现抑 郁 、恐惧 以及焦 虑等不 良的心理状 态 ,并 且对外界的刺激都 比较敏感 , 有些产妇会变得十分暴躁 、 易怒 ,
血是 一种极为常见的妇产科并发症 ,由于发病 比较 急,极易 导致产妇死亡 。分娩后 大出血症状还很容易引起产妇焦虑 】 以及抑郁等 情绪,对治疗 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笔者所在 医院 妇产科 2 0 0 6年 1 - 00年 1 月 21 月选 取 2 O例分娩产妇 实施心 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5。 00 )
3 讨 论
1 . 做好 家属工作 .3 2
注 意引导产妇与家属之间加强交流和
广东 河源 57 0 1 0 0
分娩后大出血—般发病比较急,且 隋况严重 ,极易导致产 妇出现生命危险 ,已经成 为我国导致产妇死亡的最大因素 。
① 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 健院 通讯作者 : 黄小英
患关系 。
22 两组产妇抑郁量表得分情况详见表 2 . 。
表2 两组产妇抑郁量表评 价情况 例
1 . 做 好宣传教育工作 .2 2
不少产妇会 误以为分娩后 出血将
会对 以后 的生理 以及 生育造成 不良影响,对此 ,护理 人员要
产后出血病人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病人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措施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与病人的心理变化。
方法对在我院住院40例产后失血量>500ml的产妇进行的临床资料分析。
结果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预防、监测、讲究、护理的对策、做法和体会。
结论产妇心理的分析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帮助。
5产后出血;心理问题;护理措施1臨床资料选择临床病例40例,年龄最大41岁,最小30岁。
其中子宫收缩乏力26例,胎盘因素8例,软产道损伤4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
所有病例经积极抢救和护理后痊愈出院典型病例潘**,女,38岁,以妊2产1宫内妊娠39+6周,双胎,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中度贫血于2003年4月30日入院。
护理体检:T36.3·C,P80次/分,R20次/分,BP18/12KPa,双下肢浮肿+++,阴道无流血,胎膜未破,宫高47Cm,腹围119Cm,胎方位:ROT/LSA,胎心音140、144次/分,皮肤无黄疸,无不良生育史,生活习惯,俩便无异常,社会、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良好,对新生儿性别无要求,对疾病认识缺乏,对治疗方案能理解和配合,对分娩的疼痛耐受性较差,心里紧张,原因为双胎妊娠,水肿,血压高,焦虑,担心分娩不顺利,产后出血,对今后的身体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2 护理措施分娩属于生理现象,但对产妇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
产后出血发病突然,无心理准备且症状明显,病人的心理反应较为强烈。
护理人员需要针对产后出血病人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
2.1.1建立完善的孕产妇抢救组织我旗在2003年建立了孕产妇抢救中心,我院亦组成了抢救小组,成员由院领导、职能科室主任、产科、儿科、内科、外科、护理技术骨于组成。
每天有孕产妇需抢救,抢救小组成员可马上召集到位。
2.1.2加强人员培训对全体产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孕产妇、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
特别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训练,要求全体产科护理人员熟悉掌握各种妇产科危重病人抢救常规。
产后出血与泌乳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产后出血与泌乳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与泌乳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产褥期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心理评分、产后出血及泌乳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及泌乳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的心理压力,减少产妇出血情况的发生,减少出血量,能够有效的促进产妇泌乳以及恢复健康。
标签:产后出血;产后泌乳;心理护理干预在分娩的过程中对产妇加强护理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对母婴的身心健康有很多益处。
现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产褥期产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取得的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60例,均为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产褥期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27.3±2.9)岁,阴道分娩38例,剖宫产2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两组在年龄、分娩方式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宣传健康知识。
医生和护士要针对产妇在产后出血情况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并提出一定的保健措施和和医疗指导意见,积极向产妇介绍具体的分娩知识以及临产中会出现的各种现象,使产妇明白其情绪与产后出血有一定的关系以及不良情绪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积极鼓励产妇在生产后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避免负面情绪的出现。
同时要使产妇积极的了解到母乳喂养对婴儿的重要性,使产妇逐渐摆脱羞怯心理,从而积极主动的配合喂养,并从一开始的被动喂养到最终的主动喂养。
分娩过程的心理护理及自我调适方法
分娩过程的心理护理及自我调适方法分娩过程的心理护理及自我调适方法分娩过程如何护理心理1、分娩第一产程心理护理助产人员与产妇亲热接触.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了解她们对妊娠、分娩生理常识的把握状况.以便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
通俗易懂地向她们讲解并描述妊娠、分娩、育儿等学问.准时解决她们提出的问题和需要,这样可以加深双方的感情.使产妇感到亲切信任.消除对分娩的恐惧紧急心情。
使其精神快乐,心情稳定。
2、分娩第二产程心理护理在第二产程中,助产人员要更加看法温柔,忙而不乱.娴熟果断,同时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劝慰与解释.给产妇安全的感觉.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助产操作.鼓舞并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及娩出。
3、分娩第三产程心理护理胎儿娩出后,当产妇知道自己所生孩子无论理想与否,均可引起心情兴奋.表现为沮丧或兴奋,这两种状况可直接通过大脑皮层,影响其对子宫收缩的调整,导致富缩乏力而大出血。
此期,一方面给予它缩剂加强宫缩.预防出血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产妇进行劝慰,嘱其不要过分兴奋,从而避开因心情波动而导致产后出血。
4、孕妈妈恐惧心理的应对方法4.1、稳定心情:准妈妈应当知道,分娩是大自然给予女性的自然能力,是每一个健康的育龄女性完全能够承受得住的。
也应当信任自己的能力,信任自己也可以撑过去的。
所以,准妈妈产前稳定心情很重要。
4.2、把握分娩学问:孕妈妈在分娩前,确定要到医院的孕妇学校学习有关分娩的课程,了解产房的样子,知道什么是临产、什么是产力、什么是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把握如何在分娩中运用呼吸、用力的技巧,在医生的关怀下如何顺利完成分娩。
分娩前的心理预备1、分娩心理保健应从孕期开始怀孕期,许多心理和生理的转变交织在一起,形成孕妇独特的心理应激反应。
这些心理和心情的转变会延续到产时,并慢慢加重。
孕妇对分娩的认识,对苦痛的心理预备以及家庭成员和四周伴侣的看法,都将对分娩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心理干预护理对产后出血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心理干预护理对产后出血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心理干预护理对产后出血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产后出血产妇所致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70例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评价心理干预护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SAS、SDS评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SAS、SDS评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护理;心理状态;产后出血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500 ml,剖宫产时≥1000 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1]。
产后出血其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2]。
出血不仅导致产妇发生生理变化,还对产妇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如易产生烦躁、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不良的心理反应容易加重病情,尤其是焦虑、抑郁情绪可以使产妇出现产后心理障碍,严重的会出现产后抑郁症。
心理干预护理是以心理支持为基础,将应激处理、健康教育与应对技巧有机结合,鼓励患者说出所想的问题和心理矛盾,从更深层次改变其错误认知,改变其对疾病不正确的观点,教会患者正确的应对方式和技巧,帮助患者分析和认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适应应激能力,积极应对各种不良刺激,从而减轻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3]。
对于产后出血产妇,加强心理干预护理,可以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
本文对70例产后出血患者分组后分别实施两种护理模式,观察其在改善产后出血所致产妇焦虑和抑郁方面的影响。
产妇分娩大出血后的心理干预护理分析
产妇分娩大出血后的心理干预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妇分娩大出血后的心理干预护理。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40例分娩后出血的产妇,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干预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均为20例,对照组采取的措施为常规护理措施,而干预组所采取的措施为信心干预护理组。
对比两组产妇的心里情况,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采取汉密顿焦虑表进行评价。
结果:干预组产妇的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焦虑情况。
结论:我院采取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促进产妇健康发展,有利于产妇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分娩大出血;心理干预;护理分娩大出血一般是指产后大出血,其产后出血主要包括了胎儿分娩出后至胎盘分娩出前,在胎盘出产后的2个小时至24个小时之内出血,通常发生在产前的前两期,而产妇产后大出血严重则会使得孕妇出现死亡的现象[1]。
产妇一旦在分娩的过程中大量出血,则预后相对比较严重,且休克的时间相对比较长,若及时救治能够调养指恢复,但仍然会有后遗症,同时也会产妇带来严重的心理影响,从而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此需要做好预后的工作[2]。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这40例分娩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其护理效果明显,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这40例分娩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根据电脑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干预组,两组均为20例。
产妇的年龄大约在22-35岁,平均年龄主要为(27.21±3.21)岁。
在这40例产妇中。
所有的产妇均为初产妇,且无精神病历史,没有任何的妊娠综合症。
这40例产妇里有11例产妇剖宫产,10例产妇为子宫收缩乏力,9例产妇为双胎妊娠,3例产妇为臀围引产,其余的7例为其他。
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以及病情之间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且无统计学意义。
ICU产后大出血患者心理因素探讨及护理干预对策
ICU产后大出血患者心理因素探讨及护理干预对策摘要:目的:探讨ICU产后大出血患者的心理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ICU病房内收治的108例产后大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主要心理因素,止血所需的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恐惧、焦虑、抑郁、谵妄以及紧张是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主要心理因素;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止血所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最终满意率为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常规护理辅以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更经济,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ICU;产后大出血;护理干预;疗效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其阴道总出血量在500ml以上的一类产后并发症[1]。
有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其相应的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态,使之在良好稳定的状态下接受治疗,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2]。
鉴于此,我院针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制了一套护理干预措施,并应用于部分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ICU病房内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患有心血管疾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的患者,满足上述要求者共有108例,将其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5.3±1.3岁,初产妇32例,经产妇22例,其发病时间在产后的1-5小时之内,平均出血时间为1.3±0.5h,出血量小于1500ml者38例,在1500ml-2500ml之间者14例,出血量大于2500ml者2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6.1±1.1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23例,其发病时间在产后的1-5小时之内,平均出血时间为1.4±0.4h,出血量小于1500ml者39例,在1500ml-2500ml之间者13例,出血量大于2500ml者2例。
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心理干预的运用
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心理干预的运用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心理干预的运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的4月-2016年的10月在我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67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护理后的SAS、SDS量表评分更低;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相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
结论: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心理干预的有效运用可促进产妇心理状态改善,提高配合度与止血效率,对保障产妇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心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025-02【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in nursing car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Methods From 2015 April ~2016 year in October in our hospital 67 cases of matern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delivery after produ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group two,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mothers in S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SDS score lower; observation group on nursing satisfaction is higher compared withthe control group, two group comparison show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ive us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postpartum hemorrhage nursing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mental state of parturient women, improve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hemostatic efficiency, and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safety of maternal life产后出血属产科临床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在分娩后死亡的重要原因[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妇分娩大出血后的心理干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分娩后大出血进行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40例分娩后大出血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以及抑郁程度,并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以及抑郁量表进行评价。
结果:干预组产妇焦虑以及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分娩后大出血产妇的
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有利于产妇心理健康。
【关键词】分娩大出血;心理干预;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1.046
所谓分娩大出血,也就是通常所讲的产后大出血,是指产妇分娩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在500 ml以上。
产后大出血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妇产科并发症,由于发病比较急,极易导致产妇死亡[1]。
分娩后大出血症状还很容易引起产妇焦虑以及抑郁等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选取20例分娩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40例分娩后大出血产妇,年龄23~34岁,平均(27.3±1.2)岁,本组产妇全部为初产妇,均无精神病史,无妊娠综合征。
其中,剖宫产11例,子宫收缩乏力13例,双胎妊娠3例,胎盘剥离不完全1例,
臀围引产6例,吸引产4例,产后出现凝血障碍以及产道撕裂各1例。
将40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心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取如下全方位心理干预护理措施。
1.2.1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这也是关系到心理干预效果的关键步骤。
护理工作人员要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语言、说话方式以及态度等,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细心周到地为产妇服务,并积极主动与产妇进行交流和沟通,赢取产妇的信任,耐心倾听产妇的痛苦和顾虑,竭尽全力帮助其解决所出现的问题,从而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
1.2.2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不少产妇会误以为分娩后出血将会对以后的生理以及生育造成不良影响,对此,护理人员要耐心向产妇讲解导致分娩后大出血的原因、可能导致的后果、出现分娩后大出血症状应注意的事项等,使产妇及其家属正确认识分娩后大出血,掌握一定的自我保健常识,同时指导家属照顾新生儿的方法,缓解产妇内心的忧虑,使产妇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树立应对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
1.2.3做好家属工作注意引导产妇与家属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为产妇及家属之间的感情交流创造条件,指导丈夫在心理、生活以及生理上对产妇进行合理有效的照顾。
1.2.4不良心理状态的特殊护理分娩后,大出血一般都是突发病
情,并且病情比较危急,产妇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难免会出现抑郁、恐惧以及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并且对外界的刺激都比较敏感,有些产妇会变得十分暴躁、易怒,对护理工作不满意。
对此,护理人员要仔细分析导致产妇不良心理状况的主要诱因,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开导,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方式和产妇进行敞开心扉的交流,使产妇树立尽快恢复健康的信心和勇气。
1.3评价标准采取汉密顿焦虑量表以及抑郁量表进行评价。
焦虑量表评分低于7分属于无焦虑,7~20分属于轻度焦虑,21~28属于中度焦虑,高于29分属于严重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低于8分属于无抑郁,8~19属于轻度抑郁,20~34属于中度抑郁,高于35属于严重抑郁[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
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汉密顿焦虑量表得分情况详见表1。
表1两组产妇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价情况例
组别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严重焦虑
干预组(n=20) 2 17 1 0
对照组(n=20) 0 3 12 5
2.2两组产妇抑郁量表得分情况详见表2。
表2两组产妇抑郁量表评价情况例
组别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严重抑郁
干预组(n=20) 16 3 1 0
对照组(n=20) 12 6 2 0
上述两组表格数据表明,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的分娩后大出血产妇,焦虑以及抑郁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分娩后大出血一般发病比较急,且情况严重,极易导致产妇出现生命危险,已经成为我国导致产妇死亡的最大因素[3]。
出现分娩后大出血症状的产妇,因为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再加上对相关疾病常识的不了解,很容易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状况,如抑郁、焦虑以及恐惧等,对相关的治疗十分不利。
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产妇焦虑抑郁情绪[4]。
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通过对分娩后大出血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所取得的效果不难看出,此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产妇不良心理状况,对于产妇身心健康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分娩后大出血产妇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有利于产妇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赵彩英.产后护理专家方案[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9.
[2] 尤昭玲,袁家麟.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
[3] 薛梅玺.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8):1018.
[4] 贾红亚.16例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0,9(28):22.
(收稿日期:2011-06-21)(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