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七章海冰观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海冰的性质
海冰融化成液体后的盐度,称为海冰的盐度。其值为 3~25。它与海水的盐度、结冰的速率、和冰龄等有关。如 果海水的盐度高,结冰又较快,则海冰的盐度就会高。冰龄 长,海冰的含盐度就会低。
24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海冰的性质
海冰密度为0.85~0.94g/cm3,略小于海水的密度,所 以冰块一般都浮在海面。 • 形状规则的海冰,露出海面的部分,为总厚度的
北冰洋巴伦支海等海域 2-3米厚的一冬冰
渤海等海域 结冰程度不同
5
第七章 海冰观测
1969年2~3月,渤海发生百年不遇的大冰封灾害, 整个渤海被几十厘米至一两米、甚至八九米厚的坚冰封堵 了50天之久。进出天津港的123艘客货轮中,7艘被海水 推移搁浅,19艘被海水夹住不能动,25艘由破冰船破冰后 才得以逃脱,5艘万吨级货轮螺旋浆被海冰碰坏,1艘巨轮 被海冰挤压破裂进水,引水船螺旋浆也被海冰破坏、船体 变形,航标灯全部被海冰挟走。天津港务局观测平台被海 冰推倒,海洋石油1号钻井平台支座拉筋被海冰割断而倒 塌,2号钻井平台也被海冰推倒。不冻港的塘沽港、秦皇 岛港遭港也遭海冰灾害,损失惨重。
12
第七章 海冰观测
海冰观测要素/类别:浮冰观测、固定冰观测和冰山观测。 海冰的辅助观测项目:海面能见度、气温、风速、风向及 天气现象。 海冰观测的时间:连续站每2h观测一次,大面站船到站即 观测。
13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第二节 冰量和浮冰密集度观测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冰型、冰的外貌特征和冰状观测
19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一、海水结冰与盐度
盐度
05
10 15 20 24.69 25 30 35 40
冰点(℃) 0 -0.27 -0.53 -0.80 -1.07 -1.33 -1.35 -1.63 -1.91 -2.20
温度(°C) (最大 3.95 2.93 1.86 0.77 0.31 -1.33 -1.40 -2.47 -3.52 -4.54 密度)
冰期是用初冰日起至终冰日止的一个时段的天数表示。 这与实际有冰的天数不一样,也不能表达实际有冰的程度, 但是能说明气候冷暖和变化特征。(有冰天数是有冰日子 之和,间断的无冰日数不算在内。)
31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三、冰期与冰情
我国的冰期大多数是跨年度的,这与冬季跨年度有关。 冰情年度为入冬的头年年度为准。例如:1968年冰情年 度是指1968年冬至1969年春这一时段,并且不论初冰日 出现在哪一年,都称入冬的头年的年号为冰期年度。
后来的几天,受大范围降雪和大风降温的共同影响, 渤海辽东湾海冰范围达到80~90海里,一般平整冰厚 15~25厘米,最大冰厚45厘米。海冰对港口设施、海上 交通运输和生产作业产生严重影响。
10
第七章 海冰观测
海冰观测,可为冰情做预报,为海 港的海上工程、海事活动等提供重要的 冰情资料,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防患 于未然。
浮冰运动参数和固定冰堆积状况、 范围观测
海冰监测系统
14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15
第七章 海冰观测
一、海水结冰与盐度
第一节 海冰概况
我国的海冰,大多数是海水冷却直接冻结而成, 也有少量是来自河流入海的淡水冰。
16
第七章 海冰观测
一、海水结冰与盐度
淡水在4℃左右密度 最大,在0℃附近结 冰。 海水含有食盐等盐类, 其冰点和密度最大时 的温度,都比淡水低。 并且随盐度的增大而 降低。
当 盐 度 为 24.695 时 , 最 大 密 度 值 的 温 度 和 结 冰 温 度 都 是 1.33℃。
20
第七章 海冰观测
一、海水结冰与盐度
第一节 海冰概况
当海冰形成以后,大量的盐分从冰中缝隙出,因此 冰层以下的海水盐度要增大,这就使海水结冰更加困难了。
流走的盐分以卤汁的形式被包围在冰晶之间的空隙里 形成“盐泡”。结冰时,还将来不及逸出的气体包围在冰 晶之间,形成“气泡”。海冰实际上是淡水冰晶、卤汁和 气泡的混合物。
27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二、海冰的类型
例如,固定冰是指与海岸、岛屿、海底冻结在一起的 冰盖。而浮冰与固定冰相反,浮在海面随风、浪、流漂移。
其中,大陆冰川或陆架冰滑入海洋后断裂而成的巨大 冰块中,露出海面的高度在五米以上的称为冰山。高度大 的可达几十米,长度可为几百米至几十公里。特大的冰山 就叫冰岛。
海冰使地球表面获取的太阳辐射能量显著减少,极 大地控制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能量、动量交换。其凝 结和融化过程中,关联的盐分和热量通量影响上层海洋 的密度结构。而密度结构随时间的变化导致深水层甚至 海底的结构变化,海水向赤道的静平流可使低盐度的冷 水从底部输送到两极地区。
3
第七章 海冰观测
海冰的生消及数量多少,直接影响海况和海平面的 变化,又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海冰,特别是冰山,对 航运和海洋资源开发的设施有很大的威胁。
第一节 海冰概况
17
第七章 海冰观测
一、海水结冰与盐度
第一节 海冰概况
当盐度低于24.695时, 最大密度值的温度在冰 点以上,在上、下层海 水都给冷却到最大密度 时的温度以后,此时对 流停止,只要表面海水 继续冷却到冰点就可以 结冰了。
18
第七章 海冰观测
一、海水结冰与盐度
第一节 海冰概况
当盐度高于24.695时,表面 海水虽冷却到冰点,但最大 密度值的温度均在冰点以下, 因此,接近冰点的表层水将 比下面的暖水重,这样,便 引起了上、下层冷暖水的对 流,从而减慢了海水降温, 只有上、下层海水混合至冰 点时,才能发生结冰现象。
7
第七章 海冰观测
在冰情严重期,辽东湾北部沿岸港口基本处于封港 状态;素有“不冻港”之称的秦皇岛港冰情严重,港口 航道灯标被流冰破坏,港内外数十艘船舶被海冰围困, 造成航运中断, 锚地有40多艘船舶因流冰作用走锚;天 津港船舶进出困难,影响了海上施工船作业;黄海北部 大东港船舶航行受到影响;渤海海上石油平台受到流冰 严重威胁。
第七章 海冰观测
Chapter 7. Sea Ice Observation
1
第七章 海冰观测 海冰是海洋中一切冰的总称,它包括由海水冻 结而成的咸水冰以及由江河入海带来的淡水冰, 也包括极地大陆冰川或山谷冰川崩裂滑落海中 的浮冰和冰山。
2
第七章 海冰观测
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因子,覆盖世界海洋约 7%的区域。海冰在两极及高纬地区随季节变化。
11
第七章 海冰观测
海冰观测要素/类别:浮冰观测、固定冰观测和冰山观测。
浮冰观测项目:冰量、密集度、冰型、表面特征、冰状、 流冰块大小、流冰方向和速度、冰厚及冰区边缘线。 固定冰观测项目:冰型和冰界。具体来说,有堆积量、 堆积高度、固定冰宽度和厚度。 冰山观测项目:位置、大小、形状、及漂流方向和速度。
1/7~1/10; • 尖顶冰山露出水面的高度,约为其总厚度的1/4~1/3;
25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海冰的性质
海冰的比热较淡水冰大,但溶解潜热比淡水冰小。海 冰表面的热传导系数为淡水冰的1/3,但厚度不到一米时, 和淡水冰相似。
海冰的反射率为0.5~0.7,其抗压强度约为淡水冰的 3/4。
34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四、海冰观测点的选择
海冰观测点的选择,主要有岸边和海区两个方面:
• 岸边测点应选择要既能观测到大范围的海冰情况,又能 代表测点周围视程内的海冰特征。一般要求为海面开阔, 海拔高度在10 m以上地点。要尽量利用灯塔、瞭望台 等高层建筑,以便能观测到航道、港湾锚地、海上建筑 物附近的海冰特征。同时也应考 虑观测作业方便、安全等条件。 测点选定后应测定海拔高度和 基线方向。
• 莲叶冰 • 堆积冰 • 多年冰 定的浮冰
• 灰冰 • 冰脊 • 灰白冰 • 冰丘 • 白冰 • 冰山
(厚冰)• 裸冰 • 雪帽冰
• 与海岸、 岛屿、海 底冻结在 一起的固 定冰
29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三、冰期与冰情
冰期是指冰维持的时间,自出现冰之日起至冰消失、 不再出现之日止的这一时段(冰维持的时间) 。在此时段内 可以有无冰日。冰期反应了某海域的气候状况。
28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二、海冰的类型
根据
海冰来源
• 海水冻结 而成的咸 水冰
• 江河入海 带来的淡 水冰
• 极地大陆 冰川或山 谷冰川崩 裂滑落海 中的冰山
根据
根据
根据
根据
发展阶段 海冰外貌 存在时间 运动形式
• 初生冰 • 平整冰 • 一年冰 • 随风、浪、
• 尼罗冰 • 重叠冰
流漂泊不
21
第七章 海冰观测
一、海水结冰与盐度
第一节 海冰概况
22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一、海水结冰与盐度
海冰的成长,首先向水平方向发展,再沿厚度方向延 伸,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速度减慢。
最初生成的冰,是针状或薄片状的冰晶。大量冰晶的 聚集和凝结,或降雪落至海面不融化,就形成糊状和海棉 状的冰。在平静或有风浪的海面,糊状和海棉状的冰会进 一步冻结,分别形成冰皮或饼冰(莲叶冰)。这类冰再增 厚,便就形成灰冰和白冰。如有风、浪、流的作用,冰层 相互重叠堆积,形成重叠冰和堆积冰。
海冰对海上石油平台构成严重威胁
8
第七章 海冰观测
2004至2005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的冰情冬季严 重冰情期间,辽东湾沿岸港口均处于封冻状态。受海冰 影响,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位于辽东湾的石油平台需 靠破冰船引航才能保证平台供给及石油运输。
9
第七章 海冰观测
2006年,进入2月份,受寒潮影响,渤海海冰增长迅 速,辽东湾海冰范围从1月底的48海里发展到70多海里。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首次启动《海冰灾害应急预案》, 及时向有关部委、海上生产运输部门以及受海冰影响的 沿海省(直辖市)人民政府等发布冰情警报,提请各有关单 位和部门,做好防冰减灾工作。
26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二、海冰的类型
根据各种海冰特征,国际上对冰型分类有多种。分类依 据有生长过程、表面特征、晶体结构、固定形态、密集度、 融解过程、相对动态等多种分类。
• 按发展阶段,可分为初生冰、尼罗冰、饼冰、初期冰、 一年冰和老年冰6大类;
• 按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冰和浮冰两大类。固定冰与海岸、 海底或岛屿冻结在一起,能随海面升降,从海面向外可 延伸数米或数百千米;浮冰漂浮在海面,随着海面风向 和海流向各处移动。
最早出现冰的日期叫初冰日,用某月某日来表示。一 般来说,初冰日早,说明本年冷得早。入冬时,根据往年 和本年的天气情况,提前注视海面,以防误测初冰日,在 一个冰期内,初冰日只有一个。我国的初冰日,一般在11 月下旬~1月中旬。
30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三、冰期与冰情
终冰日是指冰最后消失之日,也用“某月某日”来表 示。在一个冰期内终冰日也只能是一个。因此,观测时要 延长一定的时段。如果冰化了一段时期,后又出现冰,应 以最后终了的日期为准。我国海区的终冰日一般在2月下 旬至3月上旬之间。
第一节 海冰概况
三、冰期与冰情
冰期是与海冰的生成、发展、持续时间、分布及其活 动变化规律有关。海冰本身各要素随着有关的水文、气象、 地形等因素而发生各种变化。
在海冰观测中,把表达和描述冰情的许多术语通称 为冰情要素。一种冰情要素,只表达或描述冰一个侧面的 状况,冰情要素选取得越多,冰情的表达就越详细。同时, 不同的部门,根据不同的需要,冰情要素的选取也不完全 相同。
32
第七章 海冰观测
第一节 海冰概况
三、冰期与冰情
在一冰期内,依据冰的发展分为三个或五个特征 期。 • 三个特征期是初冰期、严重(盛)冰期、消冰期; • 五个特征期是初冰期、封冰期、盛冰期、融冰期和
消冰期; 显然,各个特征冰期的冰情是有区别的,但是特
征冰期划分至今尚无统一的严格标准。
33
第七章 海冰观测
在北大西洋纽芬兰附近,每年3-9月冰山最多,为保 证航运安全,自1913年起,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组织了 国际冰山巡逻队,用飞机、无线电、雷达等手段,侦查 报告冰山的地点和活动情况,发布冰山警报。60年代 以后,卫星、遥感技术可进行及时地、同步地和大范围 地监视冰山的活动。
4
第七章 海冰观测
北冰洋中央和南极大陆周围 3-4米厚的多年冰
6
第七章 海冰观测
2001年2月7-13日,渤海和黄海北部出现该年度最大 范围的海冰。辽东湾海冰距湾顶最大距离115海里,一般冰 厚15-25厘米,最大冰厚60厘米;渤海湾海冰距湾顶最大距 离约30海里,一般冰厚10-20厘米,最大冰厚35厘米;黄
海北部海冰距岸最大 距离约33海里,一 般冰厚10-20厘米, 最大冰厚30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