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文化教育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文化教育缺失现状及
对策研究
摘要:数学文化是数学学科内涵的有效体现,只有充分凸显出数学文化,才
能够更好的深化数学教学的意义。

但是目前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缺少针对性、系统性的数学文化教育,这也导致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体系并不完善,需要教师予
以高度重视并有效改进。

基于此,文章以此为话题开展分析,意在为小学数学教
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理论性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教育缺少;现状及对策;研究
引言
针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其不单单局限于概念、习题等思维教学,更是一种具
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学科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以及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
数学课堂数学文化教育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和凸显。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强对数学文化的渗透,则会极大程度遏制
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以及数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和优化。

基于此,对小学数学课堂
数学文化教育缺失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师重要的教学
任务,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教育的缺失现状
1.1教材中数学文化的缺失
现阶段,在大部分的数学教材当中多是涉及到数学概念以及数学公式,其意
在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计算推理能力,在文化教育的渗透内容上还不够
完善和具体,难以为文化渗透提供导向,这也是数学课堂中文化缺失的重要原因
之一。

1.2文化教育中知识培养的缺失
目前来看,大部分的学校都会围绕着数学知识开展一些竞赛内容、实践活动、拓展活动等,其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强化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
但是围绕文化教育开展的内容却极为匮乏,这也使得学生很难在实践活动中受到
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造成学生在此方面的缺失。

1.3应试教育中文化意识的缺失
在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的不断推动下,应试教育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

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依旧是非常大的,很难
在短时间内革新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这也使得数学教师过于注重知识、技能,忽视文化教育,使得教育在此方面的缺失。

1.4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重视程度的缺失
许多老师在数学课堂上表现的非常敷衍,只是按照课本照本宣科,对学生的
成长非常不利,再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很难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变动,对于新
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目标视而不见,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严重的遏制了学生思维
能力的形成,也使得数学课堂中文化缺失。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教育的渗透对策
2.1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文化教育
将文化教育有效落实于学科教育,是新课改教学理念重要强调的教学形式,
也是教育改革的有效体现。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其目的是通过
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学科的教学内容,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感知数学学科的魅力,并进一步的强化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动力,使得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数学文化的渗透不能仅仅依赖于单
刀直入的方式,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调整和转变,尽量规避传统
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有效弥补教材不足。

2.2展现数学之美,贴近实际生活
曲线、证明、符号、公式等等在数学学科中都有着特殊的教学美感,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更好的感知数学之美,继而提升数学文化渗透的有效性,也为文化教育更好的开展和渗透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实际生活,以此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重要作用。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来为学生呈现图案、几何的动态变化,以此来使得学生能够感受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

2.3提升教师素质,拓展实践活动
教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教学素质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呈现密切关系。

为了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更好的渗透文化教育,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深入挖掘数学知识背后所涉及到的文化元素,以此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文化的洗礼。

2.4借助小组合作,活跃课堂气氛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利用小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来开展更加高效的数学文化渗透。

对于学生来说,沉闷的课堂气氛非常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提升,他们更加钟爱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这种课堂气氛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对于各种解题思路也可以更加灵活的掌握,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来达到这个教学目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先把学生进行分组,以三到五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然后发布一个数学题目,让他们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加课堂互动,打造一个热烈的教学氛围。

例如,在讲解和“立体几何”相关的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合理的为学生划分小组,并鼓励学生利用小组谈论形式来描绘出立体几何的变化,通过此方式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升华,使得学生对数学文化进行更好地品味、感知数学之美,进而使得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深入学习数学文化。

结束语
一言蔽之,数学文化教育是数学学科内涵的充分体现,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开展文化教育,能够更好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基于此,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意识到数学文化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并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教育的缺失现状,积极改进以往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以此来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院德,史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5):52-54.
[2]柏银花,程光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33.
[3]郭剑.浅谈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4):117-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