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高程计算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高程计算公式
⒈超高
①超高方式:中央分隔带保持水平,超高将两侧行车道绕中央分隔带边缘点旋转(包括路肩点)。
②超高段横断面高程计算
图11
A
A A
A
A
A
A
A
2-2
3-34-4
图12
⒉横坡度计算
外侧横坡度:I
L
L
E
I
I
C
X
X
-
+
=
)
(
;(公式中的I、E均取正值,下同。
)
公式1
EB
EB
内侧横坡度: I L I
E I L L I E I
L I E I C
C C
X X +*+-*+-
-=
22)((。
公式 2
式中:2 I/(E+I)* L C —在L C 段内横坡等于I %的长度,m 。
X 在区间0~2 I/(E+I)*LC 时,横坡度为I ; 在区间2 I/(E+I)* L C ~L C 段内时,横坡度为I ~E 。
I —横坡度设计值, E —超高设计值, L C —缓和曲线长,m 。
⒊ 竖曲线计算公式:
W=I 1-I 2; 当w >0时,为凸曲线;当w <0时,为凹曲线。
L=R*W ; E=T 2/2R ; H=l 2/2r ;
T=TA=TB=L/2=R*W/2。
式中:H —切线上任一点至竖曲线上的垂直距离;M . l —曲线上相应于H 的P 点至切点A 或B 点的距离,M .
R—二次抛物线的参数。
(原点处的曲率半径)通常称竖曲率半径,M.
I1、I2—切线的斜率,即纵坡度,%.纵坡度(%),从左向右上坡取“+”,下坡取“-”值.当α很小时,
tanα1≈α1=I1, tan α2≈α2=I2。
T—切线长(M),
ZH
路线平面图
L—竖曲线的曲线长(M)。
双车道公路超高缓和段长度按式(7.5.4)计算:
(7.5.4)式中 Lc --超高缓和段长度(m);
B --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Δi --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代数差(%):
p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其值如表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