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吉林丰满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石冬梅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如何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设备和资源,提高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识字和用字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并且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我学生提供生动的感性素材,下面,我以《桂林山水》一课为例,谈谈本课中几处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对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落实产生的作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这是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
教师空洞的讲解也很难起到预想的效果。
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兴趣。
因此,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如在执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我运用了《漓江美》的MV视频,充满桂林山水的意境,将赞美漓江的美景图片和歌词完美结合,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直观形象地观赏漓江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生动的情境,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为快乐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突破难点,资源共享
课堂教学要完成目标,就需要解决好课文的重难点。
所以有些教师在这一环节无从下手,找不到恰当的教学策略,因此,影响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对语文产生倦怠情绪。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
然而,当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
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
如教师在执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桂林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的特点,教师结合课文语句播放了桂林山水的风光片,使学生从形象、声音、情感上加深对课文的领悟。
二、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能力。
(一)培养感悟力、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教育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例如《桂林山水》的教学,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从文意上了解了桂林山和水的特点,但是由于没有亲眼目睹,所以,感受不深。
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
通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过程,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强化。
现代教育技术,将被感知、被
想象、被推理的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形式和过程,用仿真化、模拟化、形象化的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发现、体验、利用生动的资源,透过现象探索本质,从而形象地建立起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图像,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传统的朗读训练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加上有些老师的普通话也不太准确,学生就更不容易训练了。
利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解决了老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大问题。
如执教《桂林山水》,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文章对桂林山水的美作了详尽的描写,读来让人回肠荡气,留恋往返。
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桂林的美,教师事先搜集大量的资料供学生观看。
在画面的感染下,在音乐的渲染中,学生再读到课文中如诗如画的美景,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仿佛自己就置身在美丽的漓江水之中,为她质朴的美、自然的美、粗犷的美而陶醉,而感动。
在这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学生心里自然升腾起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培养发散思维是触发创造才能的重要环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象几种可能性
(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一个人不仅能动脑,同时又能动手。
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实践活动开辟了广阔的时空。
如教完《桂林山水》后,我们让学生为当地的环保设计一个方案,学生通过查阅图书和浏览下载网络资料,结合自己平常对附近工厂的所闻所见,很快就写出了有理有据的作文。
它既锻炼了学生的查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猜想、想象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信息技术如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走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深入到了课改的前沿。
通过实践与探索,我们深深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小学语文网络教学给小学生以自由学习的新天地,给小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和工作平台,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得到了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