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职C语言教学质量的因素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高职C语言教学质量的因素研究
从大学到高职,大多数学生都反映C语言难学,全国二级考试的通过率也较低,尤其高职学校通过率在10%左右。
这样一来老师教学没有信心,学生更是没有信心与动力。
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影响C语言教学的影响因素分为以下四大类。
1教学方案的影响
高职院校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程序分析、设计和调试的能力,重在能力的培养,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程序分析、设计和调试的基础,而不在语言本身规则的学习。
一直以来高职学校采用二级标准来评价C语言的教学,就存在评价的标准与教学内容不一致、评价的标准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当然就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C语言的教学仍然采用课堂讲授、布置作业及实验,这是一种“教本位”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另外,现在教学方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黑板教学相结合,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两者应用的比例也应有所差异。
对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比例可以相对较高。
C语言总课时的多少、上课课时与上机操作课时各自所占的比重也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只有两者的合理搭配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的影响
教师自身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教师能否领会教学大纲,能否深入分析教学大纲,在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基础状况的前提下,根据大纲制定好教学计划,是教学方向正确与否的关键。
例如,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将教材中涉及到的学生未掌握的数学知识类例题进行更换,避免因数学方面的问题形成教学障碍,在课时允许的条件下也可在教学前为学生补充一定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数组时,适当为学生补充一些行列式和矩阵的知识。
教师对所教内容的丰富熟练程度决定着教学内容的丰富灵活程度,进而决定了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也是教师自身魅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影响方面。
另外,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程度也决定着教学的效果。
经常交流总结可以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教学信息反馈、教学修正的过程,让学生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来,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教师发现函数部分是C语言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如何调用函数、参数,如何进行传递等知识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掉了队,于是就可以对函数部分精讲、细讲。
3学生自身的影响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自身各个方面都对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影响着学习动力和耐力,也正是这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将学生的成绩划分成了不同的档次。
其次,学生对学习C语言是否有用的认识决定着学习的努力程度。
另外学习C语言前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积累影响C语言学习效果。
高职C语言课程大多开设在第二学期,由于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积累不够,
学生刚进校即学习C语言,感觉非常抽象,给C语言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英语水平也是重要因素。
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程序分析、设计和调试能力,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程序是用英文书写,所写的程序逻辑严密与否,存在哪些问题,都与英文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4C语言自身的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C语言自身的内容和结构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C语言有丰富的运算符、语法限制不严格、程序设计自由度大、数据类型丰富且可由用户自定义,所有这些特点既可看作是C语言的优点,又可认为是C语言学习的难点。
例如运算符丰富这一特点是便于已熟练掌握C语言的用户使用,可对于初学者来说却是增加了难度。
如自增/自减运算符(++/--),它可以提高运算速度、简化程序,但它只能对变量进行运算,并且运算符前置和后置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初学时往往很难注意到这些,在分析含有自增自减运算符的程序和用它写程序时往往就会出错,并且这样的错误有时较难发现,学生更是难以理解。
5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为简化分析,本文用C语言的平时作业成绩、期末笔试考试成绩和上机成绩,按照0.1、0.5、0.4的比重加权取得最终成绩作为学生学习C语言成果的衡量标准。
把学习C语言的影响因素按照上述分类,分别用教学大纲的适用程度、授课的方式接受程度、上课课时与上机课时来衡量教学大纲对最终学习质量的影响;用授课教师的业务素质,授课教师的知识丰富与熟练程度、案例的丰富程度、讲课艺术和技巧、与学生的沟通程度来衡量教师的影响因素;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学习C语言的信心、认为C语言有用程度、高考数学成绩、英语学习成绩、学生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多少,来衡量学生自身因素对C语言教学质量的影响。
我们以陕西省行政学院高职学生为样本,对影响学生学习C语言质量的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调查表210份,实际收回调查表158份,回收率为75.2%,其中完全有效的128份,占回收调查表的82%;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性统计学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C语言最终成绩与各项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语言的学习成绩与学习C语言的自信程度、英语成绩、计算机相关知识、教师授课知识的丰富熟练程度相关,四项显著水平都在0.05以上(见表1)。
注:*表示估计值在0.05水平显著;**表示估计值在0.01水平显著。
为了分析各个相关因素影响C语言成绩程度,本文以C语言成绩作为因变量,以自信程度、英语成绩、计算机知识、教学教师知识的丰富熟练程度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应用SPSS 12.0计算得出调整后判定系数为0.539,回归模型的代表性一般,统计量F=7.161>Fα=0.05,且伴随概率P<0.01,说明因变量Y与自变X之间确实存在线性关系。
分析结果见表2。
6总结与讨论
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找出了影响高职C语言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计算机知识多少、学习C语言的自信心、教师教学知识的丰富数量程度、英语水平的高低四个因素,而被广大教师生认为有重要影响的教师授课技巧、授课课时和上机课时的长短却对C语言教学影响不显著。
对于学习C语言前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多少却与C语言成绩成负相关,作者认为在本次调研的范围内是合理的,通过一般性统计分析发现,男女生学习C语言成绩上并不存在太大差异,所调查的55个男生平均成绩为66,73个女生平均成绩为67.6,男生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平均水平为3.5,女生的平均水平为3.1,所以C语言成绩与计算机成绩呈现负相关;因而可以得出C语言的学习成绩与原有掌握的计算机初级知识的多少并没有绝对的相关性,再加上学习C语言的自信心对成绩影响较大,充分说明C语言的教学质量主要在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信心,恰好也符合内因起决定作用的原理。
除了上述四个因素外,其他各项因素与C语言教学质量在统计上的没有显著相关性,但的确都对最终的教学有影响,只是表现在不同的个体上,因此为保证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效果,建议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下工夫,改革C语言教学大纲的适用程度,按学生要求增加适量课时,减少每次课的授课信息量,延长学生理解的时间和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间,应用“精讲多练”的思想;数学能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C语言效果的因素,建议教师在讲授C语言的函数和算法时,细致地讲授数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明白数学逻辑的基础上学习C语言程序的编写;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是影响C语言的重要原因,应该做到能够生动讲解、任务导向清晰,案例教学应用恰当熟练;尤其注意对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由于能力有限,在不同学校间、不同专业间、不同教师间的大范围调研,进而研究不同教学大纲、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课时设置、不同教学技巧等各个因素如何影响最终教学质量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展开。
参考文献
[1] 王希杰,王瑞庆. C语言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 中国科技信息,2006,(24):213.
[2] 丁辉. 高职C语言教学改革思路的探索[J]. 内江科技,2006,(9):35.
[3] 周皓. 职业院校C语言课程的教与学[J]. 中国电力教育,2006(专刊):384.
[4] 王洪敏. 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科技信息,2007,(8):174.
[5] 王俊,武雅丽. 谈我校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改革[J]. 交通教育研究,2000,(增刊):69.
[6] 刘霞,郭晓利. C语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66-67.
[7] 王自力,郑鑫. 高职非计算机语言专业教学改革实践[J]. 科技资讯,2006,(30):154.
[8] 贾俊平. 统计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32.
[9] 黄春英,刘吉珍.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改革探讨[J].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