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3年3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保育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中的单项选择题如下:
1.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A。
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B。
潜伏期的长短
C。
最佳期的性质
D。
敏感期的特点
2.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是指环境的规划要体现环境的哪个方面?
A。
目的性
B。
优美
C。
教育性
D。
多样性
3.创建“活教育”体系的教育家是谁?
A。
XXX
B。
XXX
C。
XXX
D。
蒙台梭利
4.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最能为幼儿提供交谈机会的组织形
式是哪个?
A。
小组活动
B。
班集体活动
C。
全园活动
D。
个别活动
5.婴儿喜欢将东西扔在地上,成人拾起来给他后,他又扔
在地上,如此重复,乐此不疲,这现象说明婴儿喜欢哪个动作?
A。
手的动作
B。
重复连锁动作
C。
抓握动作
D。
玩东西
6.幼儿常把没有发生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这说
明幼儿有哪个特点?
A。
好奇心强
B。
说谎
C。
移情
D。
想象与现实混淆
7.中国创办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哪个?
A。
湖南幼稚园
B。
河北幼稚园
C。
XXX
D。
鼓楼幼稚园
8.什么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
A。
手的无意抚摸
B。
手的抓握反射
C。
手脚并用爬行
D。
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
9.制定班级幼儿生活常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帮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
B。
便于教师管理
C。
让幼儿学会服从
D。
维持纪律
10.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幼儿哪个方面的发展?
A。
个性的发展
B。
情感的发展
C。
社会认知的发展
D。
感觉的发展
11.幼儿教师在教授动作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什么?
A。
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
B。
幼儿好模仿
C。
幼儿分不清左右
D。
使幼儿看得更清楚
1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哪种关系?
A。
教育的主辅
B。
商业
C。
合作伙伴
D。
服务与被服务
13.某5岁儿童画的西瓜比XXX,画的两排尖牙齿在人体上占了大部分,这表明此时儿童画的特点是哪个?
A。
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B。
未掌握画面布局比例
C。
表象符号的形成
D。
绘画技能稚嫩
14.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这符合哪个原则?
A。
发展适宜性原则
B。
价值性原则
C。
基础性原则
D。
兴趣性原则
请设计一堂幼儿数学活动课,以帮助幼儿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概念。
活动设计:
主题:探索数字世界——进一步发展数概念
时间:45分钟
年龄段:大班幼儿
活动步骤:
1.热身游戏:数数游戏
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物品,让幼儿数数并说出数量,逐渐增加难度,例如:用两种不同的物品混合在一起,让幼儿数出每种物品的数量。
2.数字认知游戏:数字迷宫
教师在地上用彩色纸条组成数字迷宫,幼儿需要按照数字顺序依次走过迷宫,到达终点。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适当增加数字的复杂度。
3.数学探究活动:数的组合
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物品,让幼儿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的数字。
例如,用三个小球可以组成数字3,也可以组成数字1和数字2等等。
4.数学游戏:数字接龙
教师给出一个数字,幼儿需要接着说出一个比这个数字大1的数字。
例如,教师说“1”,幼儿说“2”,教师说“5”,幼儿说“6”,以此类推。
5.结束活动:数学故事
教师讲述一个与数字相关的故事,例如《三只小猪》中的数字3和数字1,引导幼儿思考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数字,发展数概念。
2.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3.增强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数数的准确性、数字迷宫的完成情况、数字组合的多样性、数字接龙的连贯性等等,评估幼儿对数学活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通过幼儿的反馈和表现,评估活动的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根据幼儿数学概念的发展,设计一个适合大班幼儿的数学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2013年3月全国教师资格考
试《保育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的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1.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和可接受教育程
度的重要标志。
2.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
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3.XXX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中国
化育的研究和探索,创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
4.小组活动是指部分幼儿一起进行的活动形式,可为幼儿
提供更多的交流与操作机会,使其减少等待时间。
5.婴儿通过重复连锁动作,达到主动和他人交往的目的。
6.幼儿想象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
7.湖北省立幼稚园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
成立于1903年。
8.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
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
9.制定幼儿班级生活常规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学会自我
管理和适应幼儿园环境,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
10.幼儿广义的个性心理结构是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
特征、自我意识、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构成,而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幼儿个性的发展。
11.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7~8岁才能
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12.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
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时,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即幼儿更容易记住形象化的信息,比如图片、动画等;
2)随着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幼儿的语词记忆也逐渐提升,能够更好地记住文字、语言等抽象信息;
3)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该充分利用形象化的教学资源,同时逐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提高其语词记忆能力。
形象记忆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的能力。
在儿童语言发展之前,他们只能依靠形象记忆来记忆事物。
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且效果比词语记忆更好。
幼儿更容易记忆熟悉的物体而不是生疏的词语,因为对熟悉物体的记忆依靠的是形象记忆,而形象记忆所借助的形象带有直观性和
鲜明性,因此效果最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效果逐渐接近,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和语词在幼儿头脑中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是处于不断发展的积极个体,也是一个主动的环境探索者。
每个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都有自身的优势领域,如语言能力或动作协调能力等。
因此,在同样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每个儿童在其发展水平上呈现出差异性。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造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
3)幼儿的语言研究具有个体化的特点。
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个体交流以及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4)对于有语言障碍的儿童,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并与家长和相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26.在指导游戏时,教师需要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以引导幼儿继续游戏并提高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XXX采用了外部干预的方式来指导游戏,即以一个外在的角色来引导、说明、建议和鼓励幼儿的行为。
在这个案例中,XXX采用了以下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1)及时记录和总结角色游戏中的突出特点,帮助幼儿
将无意识的游戏变为有意识的研究过程,并通过参观、记录和提问的方式来发现问题,不断充实和深化幼儿的角色游戏。
(2)以交流体验为媒介,引导幼儿自发地进行交流,相互体验、共享快乐和共同解决问题,为幼儿提供表现和交往研究的机会。
27.(1)从学前教育的原则角度来看,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采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来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教育必须面向每个儿童,使每个儿童都能达到教育目标的要求。
教师应该平等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儿童,保证每个儿童在学校里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2)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教育中的机会均等,给予每个孩子同等的关注,避免实施差异性交往。
教师的心理活动和非言语行为也会影响幼儿的研究行为和表现。
因此,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注意机会均等,给予孩子同等的关注。
数学活动:研究9的组成(大班)
活动目标:
1.研究9的组成,知道9的组成有8种不同的分法,研究按序分合。
2.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递增递减规律。
活动准备:
1.图片:苹果树,XXX、XXX各9个。
2.1—9圆点卡片、1—9的数字卡片教具一套。
3.XXX9个、1—9圈点卡片、1—9的数字卡片若干套(幼儿人手一套)。
4.红色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 碰球游戏,复8的组成
教师问:“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回答:“你的1球碰7球。
”教师逐次加工地与幼儿“碰”球,幼儿与之相对应。
二) 以“青苹果熟了变成红苹果”的故事形式,研究9的组成
1.出示图片,提问:苹果树上结满了XXX,数数看,共有几个?(同时贴出数字9)渐渐地,苹果成熟了,变成了
XXX(取掉一个XXX,换上一个红苹果)。
现在,树上有几个红苹果几个青苹果呢?请一名幼儿上来贴数卡,得出9的分合式。
2.幼儿操作,自主探究。
教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桌上放了9个青苹果,请小朋友给一部分青苹果涂上红色,把它们变成了红苹果。
这样XXX和红苹果分成了2份。
看看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等一会儿,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请小朋友用分好的结果摆出9的分合式,和旁边的小朋友比比看谁想到的分法最多。
3.归纳探索结果:用什么方法分得又快又好?
1) 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记录,看看有几种分法,把它记
录下来。
提醒幼儿检查其进行的每次分合是否有重复和遗漏的,确认9分成两份有8个答案,如有错误诱导幼儿加以纠正。
2) 启发幼儿归纳9的分合式规律。
讨论:谁来介绍一下
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么分?谁和他的分法是不一样的?你又
是怎么分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分合式里有什么小秘密?
小结:XXX越变越多,XXX越来越少,XXX每增加一个,XXX就减少一个,但合起来总数都是9(引导幼儿发现9
的组成式中,一部分数逐次多1,另一部分数逐次减1的递增
递减规律)。
三) 游戏
①卡片游戏。
玩法: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幼儿边说边
出示数字卡片“8”。
然后师生一起说“1和8合起来是9”。
不断
变化手势,游戏可反复进行。
②报数游戏。
玩法:教师报一个数,幼儿报的数与教师
报的数合起来是9.如教师说:“我报3”,幼儿说:“我报6”。
不断变化数字,游戏可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到数字区玩其他游戏,看看谁还能找到分合式里更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