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北方话区(官话区)、吴语区、赣语区、湘语区、闽语区、粤语区、客家话区。

2.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3.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4.音素;元音;辅音;音位
5.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6.音位变体;条件变体;自由变体
7.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
8.语素、替换法
9.理性意义、色彩意义
10.单句、复句
二、选择题
B A B A A
三、判断题
× × × × ×
四、名词解释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语义场
不同的词之间具有共同的语义特征,人们按照这种共同语义特征和联系把词分成一个个的
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类,每一个聚合类就是一个语义场。

换言之,语义场就是根据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比如“祖父|父母|兄弟|姐妹|叔伯|舅舅|姑|姨”等,关系性质相同,有一个共同的“亲属”语义特征,可以概括为亲属类的词,属语义场中的“亲属场”,又如“牛|马|猪|羊”等表示豢养动物的词都有一个共同的“家畜”语义特征,便又组成语义场中的“家畜场”。

3.义项
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一个词往往有多个义项,一个词的各个义项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

五、简答题
1.元音和辅音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1)发元音的时候,气流在整个声道内顺利通行而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的时候,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这种阻碍才能通过。

(2)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的时候,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

(3)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能通过,因而气流较强。

(4)发元音的时候,声带都要振动;发辅音的时候,浊辅音需要振动声带。

清辅音则不需要振动声带。

2.举例说明语素、字、词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组词的基本结构单位。

词是一种音义结合的定型结构,是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造句单位。

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综合起来分析,词是造句的单位,语素是构词的单位,字则是记录词和语素的书写单位。

前两者属于语言符号系统,后者则属于书写符号系统。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语素和字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现代汉语中的语素一般是单音节的,这样汉字与所记录的语素多数情况下是成对应关系的,即一个语素由一个汉字来记录。

但是两者并不总是完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多音节语素对应的就不只是一个汉字。

同时即使是一个语素对应一个汉字,情形也比较复杂。

(二)语素和词
语素和词都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两者区别的关键就在于功能上的差异,语素是用于构词的,而词是用于组句的,形成上下级的层级关系。

但这种上下级关系并不单纯。

词有的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如“草”“并”“葡萄”“咖啡”等,该类语素可称之为可成词语素;有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如“草原”“行走”其中的“原”“行”属于非词语素,它们一般情况下与其它语素结合才能组成一个词。

(三)字和词
字和词的关系与字和语素的关系有一致性,但相比较而言,字和词的关系更为复杂一些,也可以说不完全对应的情形更多一些,因为汉语的词是以双音节为主要音节结构的。

具体分析,有一个字表示一个词的,如“凤”“高”等;但更多的是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表示一个词的,如“电脑”“洗衣机”等;当然还有一个字表示不同的词的或一个词用不同字来表示的。

前者如“白颜色”的“白”和“白跑一趟”的“白”,后者如“笔画”和“笔划”。

3.举例说明词语发展变化的几种类型。

1.新词的产生
(1)新事物产生新造词
(2)已有事物产生新词
(3)词义演变产生新词
(4)词组凝固成词或简缩成词
(5)吸收其它语言或方言的词
2.旧词的隐匿
引起旧词隐匿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事物消失。

(2)事物名称的改变。

(3)社会生活的改变。

(4)人们认识的发展。

(5)语汇系统的调整与规范。

4.请用层次分析法分析。

(1)为我们提供了唯一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他有能力担任这个职务。

5.分析下列汉字的音节结构。

汉字 音节结构
声母
韵母
声调
四呼
韵头
韵腹 韵尾
优 i o u 阴平 齐齿呼 秀 x i o u 去声 齐齿呼 明 m i ng 阳平 齐齿呼 望 u a ng 去声 合口呼 军 j ü n 阴平 撮口呼 队 d
u
e
i 去声
合口呼
6.分析下列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

1、掌柜是一副凶面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2、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7.分析下列句子中的修辞现象及修辞效果。

(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
我。

通感,修辞效果言之成理即可。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对比,修辞效果言之成理即可。

六、论述题与印欧语言相比,现代汉语具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一)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严格意义的形态是一个词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形式变化。

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一个词出现于不同的句法位置、与不同的词语组合时要求选择特定的形式。

如英语中当数词为“一”时,可数名词只能用单数形式;多于“一”时,只能用复数形式。

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一个词不管出现于什么位置上、与什么样的词语组合,形式没有任何变化。

如:汉语英语
一本书两本书 a book / two books
我说他说 I speak / he speaks
他高他比你高 He is tall / He is taller than you
(二)词类与句法成分非一一对应
句法成分指的是构成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包括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有些语言中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有大致的对应关系,即某类词只能充当某种
或某几种句法成分,反过来,某种句法成分只能由某类词充当。

由于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
态变化,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同一个词可以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反过来说,同一种句法成分可以由不同类的词语充当。

如“我买、我打算买、买的东西”中动词“买”分别充当谓语、宾语、定语。

汉语中只有少数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有大致的对应关系,如区别词只能作定语,副词主要作状语。

大多数词类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表示为:
(三)词、短语、句子构造规则基本一致
现代汉语中语素构成词、词构成短语以及词、短语构成句子的规则基本一致。

主谓、述宾、偏正、述补、联合是现代汉语词根复合构词的五种基本方式,也是词构成短语的五种最基本的方式。

如:
词短语
主谓:年轻心酸年纪很轻我们散步
述宾:司机安心开车写小说
偏正:红旗狂欢红色的旗帜尽情地欢呼
补充:说明提高说明白看完
联合:精美国家精致而美丽研究和分析
现代汉语的句子是在词或短语的基础上构成的,绝大多数短语带上语调(有的还要加上语气词)可以成为句子,因此句子的构造规则与词、短语的构造规则是基本一致的。

(四)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

1、语序
语序是线性序列中构成成分出现的先后顺序,语序的作用表现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
句法上语序的改变会带来句法结构关系的变化。

如“来人了”是述宾结构,而“人来了”是主谓结构;“来拿”是连动结构,“拿来”是述补结构。

语义上语序的变化会带句法组合中动词与名词之间意义关系的改变。

如“他打我”和“我打他”都是主谓结构,但前者“他”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我”是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即受事,而后者正相反。

语用上的语序变化是出于特定的语言运用目的而对语序作出的调整,这种语序的变化不改变句法组合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如“你们快出来吧!”可以说成“快出来吧,你们!”
2、虚词
虚词专门表达语法意义,用不用虚词、用什么虚词能显示语法意义的差别。

如“社会进步”是主谓结构,“社会的进步”是偏正结构;“学生和家长”是联合结构,而“学生的家长”是偏正结构;“去了美国”表示实现,而“去过美国”表示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