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笔墨诗画下的童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子恺笔墨诗画下的童心
王学莹;张冰鉴
【摘要】丰子恺先生是中国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他创作了许多以儿童为题材的漫画,其作品造型简约、画风朴实、富有趣味,表达了他对童心的向往和回归童心的思想。

本文围绕丰子恺先生的作品,梳理了其独特的艺术教育思想,并思考了当代儿童艺术特点及教育观。

一、研究对象和意义丰子恺先生真诚、率直,喜欢跟孩子相处,儿童是他笔下的主角。

他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儿童的发展需要,并表示:儿童是他心灵的''占据者''。

他执着于''真''''善''''美'',崇尚童心所具有的爱的''赤子之心''。

他认为,儿童看待世间万物具有绝缘的态度,并且这种态度与艺术是一致的。

【期刊名称】《艺术家》
【年(卷),期】2019(000)005
【总页数】1页(P95-95)
【关键词】美学张力;丰子恺;艺术魅力
【作者】王学莹;张冰鉴
【作者单位】[1]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1]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2
丰子恺先生是中国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他创作了许多以儿童为题材的
漫画,其作品造型简约、画风朴实、富有趣味,表达了他对童心的向往和回归童心的思想。

本文围绕丰子恺先生的作品,梳理了其独特的艺术教育思想,并思考了当代儿童艺术特点及教育观。

一、研究对象和意义
丰子恺先生真诚、率直,喜欢跟孩子相处,儿童是他笔下的主角。

他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儿童的发展需要,并表示:儿童是他心灵的“占据者”。

他执着于“真”“善”“美”,崇尚童心所具有的爱的“赤子之心”。

他认为,儿童看待世间万物具有绝缘的态度,并且这种态度与艺术是一致的。

关于艺术的创作,先生明确表示过自己的偏好:“不喜欢大规模、虚空的装饰画,而喜欢切身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不喜欢庞大的、沉重的绘画,而喜欢轻松的、淡泊的可亲的描写。

”朱光潜称其的画“极家常”,由此可见,丰子恺先生的创作贴近日常生活,崇尚质朴、纯真,做到了回归大众生活。

丰子恺先生从儿童和自己孩子的身上得到了许多启示,他们的天真无邪、趣味盎然与成人现实的虚伪冷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由此得出了“童心”的内涵,启迪着人们一同感悟童心的美学张力和艺术魅力。

二、童心的内涵及其艺术
(一)童心的美学张力
明朝的李贽提出过“童心说”,即“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童心是人性中最“真”的状态,童心之所以为真,正是因为它是生命最初始的模样,它来源于心灵与人性的真实面目。

深受恩师李叔同的影响,丰子恺先生的禅心深厚,究其原因,还是源于他的童心。

丰子恺先生在《关于儿童教育》一书中写道,童心,在大人就是一种“趣味”。

培养童心就是涵养趣味。

由此可以发现,童心的美是追求儿童精神的趣味,以纯粹绝缘的眼光看世间万物的真“相”,其强调童心展现的艺术精神的自然之美。

老子提出了“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复归于婴儿”等观点,意在表达对童心的向往,因为童心是真善美的源泉。

童心与赤
子之心一样,为传统诗文艺术创作所推崇。

童心是艺术形成的基础,艺术是其对象化的体现。

丰子恺先生通过绘画来表现童心的美学张力,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童心的美。

(二)童心的艺术魅力
丰子恺先生能长久地保持童心和艺术生命力,归结于他的“童心”是“艺术心”的主张,童心是艺术真谛的回归,它既有宗教超脱的情怀,又有立足于现实的真实,是一种将童心和自我人格结构的整合。

先生曾说:“梦二寥寥数笔,不仅以造型的美感动我的眼,又以诗的意味感动我的心。

”以此表达了对竹久梦二作品的喜爱,同时还激发了其对于艺术魅力的思考:“艺术家的字画中,没有可以独立的一笔”。

这意味着艺术是相互呼应的整体,相互依存,每一笔都恰到好处。

丰子恺先生艺术的宗旨是“真”“善”“美”,“真”是艺术“美”的展现,“善”是艺术情感的态度,“美”是艺术精神的代表,有了“真、善”,才有“美”。

丰子恺先生的“童心”不仅聚焦于童心的艺术魅力,他还呼吁大人们回归童心,让大人和儿童一起品味艺术人生。

(三)童心的教育蜕变
丰子恺先生曾说:“艺术教育是基于日常生活的一茶一饭、一草一木、一举一动。

”从身边的事物来引导人们寻求精神的回归,赋予教育以生命和活力。

然而在当今社会,由于父母望子成龙,与他人攀比的心理较强,父母时常按照自己的意愿,让孩子利用周末的时间来上兴趣班,却忽视了孩子在童年时期的真正需要。

丰子恺先生认为,童年生活应该是充满趣味、值得回忆的。

丰一吟在回忆她父亲的话时曾说:“我真心地爱他们,他们笑了,我觉得比我自己笑得更快活;他们哭了,我觉得比我自己更悲伤;他们吃东西,我觉得比我自己吃更美味;他们跌一跤,我觉得比我自己跌一跤更痛……”可见,丰子恺先生是真心爱儿童的,以儿童的心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丰子恺先生的儿童艺术教育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更是基于他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丰子恺先生的儿童教育思想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其以儿童为本冲击着旧观念,即使是在今天也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