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楼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黄河和淮河的重要河流, 是中原通向东南的水运要 材料二:北宋时期汴水运输量表 道。京城所需粮食、百货、 年代 汴水运输量 材料来源 国用考三· 漕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 军需物资大多依靠汴河水 4000000石 马端临:《文献通考· (公元981年) 运》 运而来,因此汴河可谓是 国用考三· 漕 宋太宗至道初年 5800000石 马端临:《文献通考· 东京的母亲河 (公元995年) 运》
运炭驴队的 出现说明了 什么?
东京,即河南开封,地处黄淮平原地区,周边无山,缺 少可用作燃料的薪柴。一年四季都需要从京西乃至陕西等地 向东京运炭。《宋史·食货志》中就记载“治平二年(公元 1065年)……由京西、陕西、河东运薪炭至京师……炭以秤 计一百万。”
场景二:汴河船运
汴河贯穿了 整幅《清明 上河图》, 它的重要意 义是什么?
卷三三一· 孙长卿传》 宋仁宗时(公元1023年 8000000石 《宋史· ~1063年)
材料一:孟元老《东京梦华 录》写道:“汴河,自西京洛 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 淮,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 流经东京的汴河是连 ,自此入京城。” ”
根据材料,概括汴河的重要性。
虹桥是一座木结构桥,位于整卷画的中心。此桥结构
从《清明上河图》 看北宋都市生活
中国邮政2004年发行的《清明上河图》邮票
《清明上河图》 高24.8厘米,长528厘米,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 的繁荣景象,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真实写照,具 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清明上河图》作者简介
张择端
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其早年 游学于汴京,后学绘画,宋徽宗(1101—1124) 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特别擅长画 舟车、街道、城郭、桥梁。张择端的画别具一 格,自成一家,非常有特色。代表作有《清明 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
本课结构
场 景 一 市 郊 村 野 场 景 二 汴 河 船 运 场 景 三 都 市 街 景
按照画面叙事进展将全图分为市郊、汴河、街景三个 主要部分,全景式地再现了一千多年前北宋都城的商业、 交通和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
——
——
——
场景一:市郊村野
你看到了什么?
运炭的驴队
乡村风光 薄雾疏林 运炭的驴队
场景三:都市街景
有挑着担子的农民
有做生意的工匠
观察:你能根据图中人物的衣着、神态等等 有辛勤的苦力劳动者 有沿街叫卖的小商贩 判断画中人物的身份吗?
有坐在轿子里的达官贵人
有骑马的官吏
……
有在酒楼中狂欢的豪门子弟
第一组:人物类型
看街景的士绅
做 生 意 的 工 匠
衣 着 考 究 的 官 吏
5:……
北宋都市生活的特点: 人口: 众多 商业: 繁荣
市民世俗生活: 丰富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乘 坐 轿 子 的 大 家 眷 属
酒 楼 中 的 豪 门 子
弟
叫卖的小贩
身 负 篓 子 的 行 脚 僧 人
苦 力
脚 夫
船 工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人物数量之多,种类之 多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当时东京城市规模非常大,而且有数量 众多的市民阶层。据史书记载,东京人口最 多时曾达100万,而同时期的法国巴黎和英 国伦敦才不过10万人口。
①宋代城市已经突破 了唐朝的坊市格局, 商业区与居住区混合 在一起。 ②在营业时间上也 突破了之前那种严格 的时间规定,甚至出 现了早市和夜市。
例:在大街上,店铺林立,市民我可以随意 吃到各种风味的小吃 1 1:市民在夜市上买东西;
2:市民边喝茶边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
3:市民在地摊上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 4:市民在酒店里面饮酒;
有学者统计,《清明上河图》 中各类招牌23处,旗帜10面, 灯箱4块,大型装饰彩楼5座。
这么多的招牌和广告说明了 什么呢?
生动地告诉我们当时街市上店铺林立,商业气氛浓厚。 人们上街购物,喝酒吃饭,看病算命,说书看戏,一系列 世间百态一一展现,宋代都市市民世俗生活异彩纷呈。
场景三:都市街景
p42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精巧,中间无柱,横空而架,直达对岸。桥上摊贩众多, 行人如织。虹桥两岸还有各式市场、店铺、客栈、酒楼, 是商品经济和手工业发达的地段,因此也被人称为“河 市”。
观察桥两边的商业活动,思考我们现在生活中 是否还有类似的场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场景三:都市街景
小组为单位,观察图片,从人物类型、交通工 具、店铺招牌、街景格局四个角度说一说东京 的都市街景。
场景三:都市街景
画卷中有哪些交通工具?
第二组:交通工具
太平车
轿子
独 轮 车
马
骆驼
场景三:都市街景
带着驼队的商人可能来自哪里? 可能来自辽、西夏乃至中亚、西亚国家。
正店 脚店
赵太丞家
说书铺
第三组:店铺招牌
决疑 看命 神课
治 酒 所 伤 真 方 集 香 丸
说 书 铺
当 铺
清明时节?
解读
《清明上河图》
(你的理解)
清明坊?
政治清明?
《清明上河图》中 “清明”的含义
轿顶的柳条
春天说——古代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画中的轿顶就插有柳条。 夏天说——画中有十多次出现了扇子,而且在郊外赶路人群中还 有一个赤膊奔跑追赶马匹的大汉,似乎也说明当时正值夏日。 秋天说——虹桥边的“十千脚店”的酒旗上写的“新酒”与当时 中秋节饮新酒的习俗相吻合。另外,画卷前段的原野和院落中的 石碾也与秋天刚打完庄稼的景象一致。 还有人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东京的清明坊,抑或是表示 当时政治清明的含义。
北宋东京汴梁城市布局图
宋代的城市与唐代的城市有哪些不同?
第四组:街景格局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北宋东京城布局图
①唐代长安的居民区被
分为大小不等的114个 “坊”,居民白天通过 周围的坊门出入,夜间 则关闭坊门。 ②长安城里的商业活动 集中在“东市”和“西 市”,由高大的“市墙” 将其与周边的生活区分 隔开。 ③市墙四周设门,由专 人掌管锁钥进行管理, 交易时间有着严格的规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