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川北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川北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B
一、判断题
1、疖是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的脓肿。
()
2、肌束周边肌萎缩为皮肌炎的典型表现。
()
3、分裂增殖能力弱的组织或器官其体积增大往往与增生无关。
()
4、围产期感染通常经宫颈(上行)或经胎盘(血行)途径感染。
()
5、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和视丘最为严重。
()
6、在不同的炎症中,巨噬细胞可转化为:类上皮细胞、伤寒细胞、异物巨细胞、泡沫细胞、Langhans细胞。
()
7、小肝癌指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
()
8、绿色瘤多伴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9、绒毛膜癌以形成绒毛结构为特点。
()
10、肺癌淋巴道转移常发生较早,且扩散速度较快。
()
11、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受累的是三尖瓣。
()
12、糖尿病可由把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
()
13、砷中毒不会引起皮肤过度角化和皮肤鳞癌的发生。
()
1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肉眼观称“大红肾”。
()
15、伤寒肠道病变的溃疡一般与肠的长轴平行,因此不易引起肠腔狭窄。
()
二、选择题
16、既可发生出血性梗死又可发生贫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A.肝
B.胰
C.肾
D.心
E.脑
17、下列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病变后期肾脏缩小
B.最常累及肾动脉开口处及主动脉近侧端
C.肾组织缺血、肾实质萎缩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D.病变严重时可发生肾组织桃死
E.梗死灶机化后遗留较小的凹陷瘢痕
18、高血压病时细小动脉硬化主要是由于管壁发生()
A.钙化
B.坏死
C.内皮细胞增生
D.黏液样变
E.玻璃样变
19、在创伤愈合过程中,下列哪种维生素具有重要作用()
A.维生素A
B.维生素B5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E.维生素K
20、垂体ACTH细胞腺瘤可引起()
A.Cushing综合征
B.溢乳.闭经综合征
C.垂体性侏儒症
D.Simmonds综合征
E.Shechan综合征
21、属于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是()
A.CIN1
B.CINI
C.CIN 1Ⅲ
D.子宫颈原位癌
E.CINⅢ/子宫颈原位癌
22、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少尿甚至无尿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囊腔狭窄、闭塞,滤过减少
B.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高
C.肾小管萎缩、消失,重吸收功能降低
D.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E.肾细小动脉硬化
23、炎症介质的作用,不包括()
A.组织损伤
B.血管破裂出血
C.促进白细胞渗出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导致发热、疼痛
24、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欣快感,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以下哪种物质分泌增多有关()
A.多巴胺
B.乙酰胆碱
C.去甲肾上腺素
D.5-羟色胺
E.组胺
25、慢性胃炎时与胃腺癌关系密切的病变是()
A.完全型肠上皮化生
B.不完全型胃型肠上皮化生
C.不完全型结肠型肠上皮化生
D.假幽门腺化生
E.鳞状上皮化生
26、属于原癌基因的是()
A.ras基因
B.p53基因
C.RB基因
D.APC基因
E.p16基因
27、遗传病种类最多的是()
A.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单基因遗传病
C.性连锁隐性遗传病
D.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多基因遗传病
28、患儿,女,10岁,“厌食、消化不良3个月”入院。
患儿有手足徐动、步态异常、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查体见牌肿大,生长发育迟缓。
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血小板减少。
患儿有一年长5岁的哥哥,多年前曾有类似症状出现,后在8岁时死亡。
肝穿刺活检示肝细胞再生结节及粗大的纤维间隔,其间有少量炎细胞浸润、红氨酸铜染色阳性。
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先天性胆道闭塞
B.肝豆状核变性
C.含铁血黄素沉积病
D.糖原沉积症
E.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9、男性老年患者死后,尸检见心脏增大,重450g,左心室壁增厚至2.0cm,左心室乳
头肌和肉柱明显增粗,心腔扩张,心肌未见瘢痕及坏死。
该患者生前所患的疾病最可能是()
A.肺源性心脏病
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风湿性心脏病
D.高血压性心脏病
E.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30、患者,男性,28岁,间断性涕中带血4月,加重伴鼻塞1个月。
鼻咽镜检查发现鼻
咽顶后壁新生物,表面糜烂,触之易出血,遂行鼻咽新生物活检。
镜下见黏膜下异型细胞
呈巢状分布,细胞圆形或多角形,泡状核,核仁明显,核分裂易见。
该患者最有可能存在
的病毒感染是()
A.HPV
B.HBV
C.EBV
D.CMV
E.HIV
31、女性,43岁,临床表现为怕冷,嗜睡,月经周期不规则,动作、思维减慢,并见胫
前区黏液性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甲状腺腺瘤
B.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C.毒性甲状腺肿
D.结节性甲状腺肿
E.甲状腺功能低下
32、女性,22岁,在海边度假回来后来因晒伤来皮肤科就诊,背部可见多处红斑,水肿,伴有疼痛。
该患者背部晒伤处血管通透性增高的首要机制()
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
B.微循环内皮细胞损伤
C.VEGF介导的穿胞作用增强
D.白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E.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发育不成熟
33、患者,女,60岁。
近年起渐进运动迟缓、四肢僵硬,右手表现出静止性震颤,面部
表情呈“面具样”改变,走路呈拖曳样步态,并容易失去平衡。
该患者最有可能出现的病
理表现是()
A.老年斑
B.神经元纤维缠结
C.Hirano小体
D.Lewy小体
E.颗粒空泡变性
34、患者,女,52岁,自诉洗澡时无意中触及左乳外上象限有一肿块,无痛,该患者的
查体还可发现的阳性体征应除外()
A.乳头凹陷
B.局部红肿、皮温高
C.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D.X摄片显示微灶钙化
E.腋窝淋巴结肿大
三、名词解释
35、干酪样坏死
36、成体干细胞
37、亚急性甲状腺炎
38、镜影细胞
39、玻璃样硅结节
40、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41、扩张型心肌病
42、急性炎症
43、结核结节
四、简答题
44、简述急性炎症时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机制。
45、简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主要表现。
46、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的病理变化。
47、在结核病的发病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如何发挥作用?简述它们与结核基本病变之间的关系。
48、试述lgA肾病的病理变化(肉眼、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及临床表现。
49、请列举至少三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并简述各自的病理特点。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对
2、对
3、对
4、对
5、对
6、对
7、对
8、对
9、错
10、对
11、错
12、对
13、错
14、错
15、对
二、选择题
16、A
17、E
18、E
19、C
20、A
21、E
22、A
23、B
24、A
25、C
26、A
27、B
28、B
29、D
30、C
31、E
32、B
33、D
34、B
三、名词解释
35、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坏死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
36、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指存在于各组织器官中具有自我更新和一定分化潜能的不成熟细胞。
37、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又称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
腺炎等。
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巨细胞性或肉芽肿性炎症。
女性多于男性,中青年多见。
临床上起病急,发热不适.颈部有压痛,可有短暂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病程短,常在数月内恢复正常。
38、镜影细胞(mirror image cell):是指霍奇金淋巴瘤中出现的双核R-S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双色或嗜酸性,核大,核内有一个大而嗜酸性的核仁,周围有一透明晕,
呈面对面排列,彼此对称,形似镜中之影,由此得名。
39、玻璃样硅结节(hyalinization silicotic nodule):纤维性硅结节从中心开始发生玻
璃样变,最终形成典型的硅结节,由呈同心圆状或漩涡状排列的、已发生玻璃样变的胶原
纤维构成。
结节中央往往可见内膜增厚的血管。
40、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ndometrial atypical hyperplasia):指子宫内膜在单纯性
或复杂性增生的基础上,腺体上皮细胞伴有异型性,细胞极性紊乱,体积增大,核浆比例
增加.核染色质浓聚,核仁醒目,可见多少不等的核分裂象。
41、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指以进行性心脏肥大、心腔高度扩张
和明显的心排血量降低为特征的心肌病,也称充血性心肌病。
42、急性炎症(acute inflammation):指反应迅速,持续时间短的炎症,常常仅持续
几天,一般不超过一个月;通常以渗出性病变为主,没润的炎症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
43、结核结节(tubercle):义称结核性肉芽肿(tuberculous granuloma).是在细胞
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上皮样细胞、朗汉斯巨细胞加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
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典型者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四、简答题
44、答:急性炎症时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机制包括:
(1)内皮细胞收缩:在受到炎症介质的刺激后,内皮细胞迅速发生收缩,细胞间出现缝隙,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该作用持续时间较短。
(2)内皮细胞损伤:烧伤和化脓菌感染等严重损伤可直接损伤内皮细胞,使之坏死及脱落,这种损伤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明显并且发生迅速,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
(3)内皮细胞穿胞作用增强:炎症介质可以使胞浆内相互连接的囊泡体形成的穿胞通道
数量增加并且口径增大。
(4)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在炎症修复过程中,新生毛细血管以出芽方式形成,其
内皮细胞连接不健全,具有高通透性。
这些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机制可同时或先后起作用。
45、答: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主要表现为:血液成分的异常,如充血、淤血、缺血、血栓形成以及继之引起的栓塞(可造成梗死);血管壁通透性或完整性改变,如水肿、出血。
46、答: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的病理变化如下:
手足小关节为最常见部位,肘、腕、膝、踝、髋及脊椎等也可被累及。
多为多发性及对称性。
受累关节组织学表现为慢性滑膜炎:①滑膜细胞肥大增生,呈多层,有时可形成绒毛
状突起;②滑膜下结缔组织多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可见淋巴滤泡形成;
③大量新生血管形成;④滑膜及关节面覆盖大量的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纤维素可被机化;
⑤破骨细胞功能活跃,骨破坏,滑膜组织向骨内长入;⑥高度血管化、炎细胞浸润、增生
的滑膜覆盖于关节软骨表面形成血管粉。
最终血管翳充满关节腔,发生纤维化和钙化,引
起永久性关节强直。
47、答:结核杆菌是细胞内生长的细菌,不产生内、外毒素,其致病性与菌体细胞壁的结构成分密切相关。
结核病的发病机制即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细胞免疫和V型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二者常同时发生并相伴出现。
超敏反应的出现提示机体已获得免疫力,对病原菌
有抵抗力,且超敏反应同时伴随干酪样坏死,试图破坏和杀灭结核杆菌。
因此机体对结核
杆菌感染所呈现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机体反应性的不同。
如以保护性反应为主,则病灶局限,结核杆菌被杀灭。
如主要表现为组织破坏性反应,则机体表现为有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结核病。
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受机体免疫力和变态反应的强弱以及感染的菌量及其毒力大小的双
重制约。
其基本病变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
48、答;lgA肾病是临床以反复发作性肉眼或镜下血尿为特点,可伴有蛋白尿的一种肾炎。
多发于儿童和青年,发病前常有非特异性上呼吸道感染史。
病理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基质增多,伴肾小球系膜区广泛IgA沉积为特点。
病理变化:①肉眼观肾脏轻度充血肿胀;②光镜下见肾小球有程度不一的系膜细胞增生件
系膜区基质增多;③最突出的特点是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有lgA沉积,并同时伴有C3荧光;④电镜观察证实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及系膜细胞增生。
临床主要症状常为无症状性复发性血尿,可伴有轻度蛋白尿。
多呈慢性进行性过程,约半
数患者病变逐渐发展,可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持续高血压、持续蛋白尿均为预后不良的
指标,护理时应注意监测。
49、答: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主要病理改变为相对单一形态的、体积较大的淋巴瘤
细胞弥漫性浸润。
瘤细胞表达成熟B细胞分化抗原。
②Burkitt 淋巴瘤:主要病理特点为
中等大小、形态相对单一的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瘤细胞间见散在吞噬碎屑的巨噬细胞,
低倍镜下形成“满天星(starry skyy”现象,高分裂指数和高调亡是该肿瘤特征性的表现。
瘤细胞表达成熟B细胞分化抗原以及滤泡生发中心细胞标志CD10和bcl-6,不表达Bcl-2。
③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基本病变是体积大小不等,核形态不规则的瘤细胞
弥漫浸润,核分裂象多见。
常见显著的瘤组织坏死,并可见瘤细胞浸润血管鉴和大量的反
应性炎症细胞。
肿瘤细胞表达部分T细胞分化抗原、NK细胞相关抗原以及细胞毒性颗粒
相关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