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边城》读后感想12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边城》读后感想1200字
短篇小说《边城》,是着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写于1933年的一篇作品,这座《边城》,最为浓郁地飘绕着沈从文先生的湘西风情。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边城》读后感想12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边城》读后感想1200字(一)
人生在世,总面临许多选择,选了这个,就必须放弃那个。

这也造就了人生的幻灭和无常、矛盾与无奈。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

如诗如画般的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

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

黄泥的墙,乌黑的瓦……”。

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而即使是这无边的美丽景色和醇厚古老的文化底蕴也抵不住历史对于它的巨大冲击。

翠翠的母亲追求自己爱情而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留下了翠翠,独自奔赴黄泉。

天保和弟弟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老船夫为了翠翠的幸福让她自己做主。

兄弟俩决定公平的一决胜负,但由于天保的赌气而使故事发生逆转,奠定的悲剧的基调。

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生长在纯朴的民风,翠色逼人的山涧,拥有大自然赐予的活力和一对清明如水晶的眸子,这样一个在风日里长养着,心灵晶莹,为人天真活泼,乖得像山头黄麂一样的女孩子,在我的想法里,是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的,可是却也阴差阳错的踏上了与她母亲相似的道路。

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的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极力想
避免翠翠重蹈母亲的覆辙,然而,事事变幻无穷,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翠翠的理解,反而造成一些误会,从侧面断送了翠翠和傩送的爱情。

在傩送父子的冷淡,傩送决定要下碾坊,翠翠外柔内刚的脾性和当年女儿悲惨的死的命运打击下带着心中爱的矛盾和无奈的孤独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伴随着白塔的倒塌离开了人世。

文章结尾说“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留下了无数可能的结局。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变幻莫测,充斥着无奈与叹息,而正是这份无常,才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和力量去做生命的主人,探寻自己独一无二的世界。

傩送由于这份人生的幻灭和命运的无常而出走,去追寻人生的真善美,人生的真谛。

他选择了放弃与翠翠的爱情,义无反顾的追寻人生的意义,留下了翠翠,苦苦守候于渡口;翠翠放弃了寻找新的人生而甘愿守在渡口,等候一个未知的结果。

这是他们爱情的无奈,也是他们人生的无奈。

若是翠翠在爷爷试探她的感情时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爷爷,爷爷也采取果断措施,或许故事就是另一番结局。

翠翠与傩送这对有情人也会终成眷属,可世上毕竟没有时光机,没有后悔药,有何况是在小说虚构的情节中。

但故事源于生活,我想信,在那时的湘西,或是相似于湘西的某个地方,一定有一个有或是几个同翠翠一样的女孩,经历过这相同的人生。

人生的无奈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与其活在痛苦与叹息中,不如像傩送那样,去追寻新的世界,领悟人生在世的真谛,永远有着希望和动力去追求永恒的真善美!
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

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关于《边城》读后感想1200字(二)
温情款款的小河,轻柔的一如梦境的水波,在山与天的映象中静静地流淌着,一切都是那么地恬静,空气像经过过滤似的,不含一丝渣滓,安静地如同某个遥远的童话。

闭上眼,仿佛还能听到空气中那悠长的歌声,声声缠绵而又令人哀思。

河的对岸,一只渡船,一条黄狗,年过半百的老人和一个女孩。

这个女孩,就是你,翠翠。

我想,大概是这粗犷的大自然孕育着你吧。

你知道吗?你如同那湘西古朴粗犷的自然一样,使我一接触你,就慢慢地入神荡漾,被你吸引。

我一遍遍地呼唤着你的名字,翠翠,翠翠,你就是这样,如同名字那样,简单而又单纯,像一个快乐的天使,如同湘西的一弯碧水,宁静而美丽。

水,大概是你成长历程中最难以忘怀的东西吧!你孕育在水中,生长在水中,是水滋育了你美丽、善良的灵魂。

也许正是这样,决定了你如同湘西所有的人,永远在水中守望,在水中孤独,在水中终老。

而你的希冀,你的
亲情,你的快乐,甚至于你的爱情永远地被埋藏在这水中。

.我想象着你,孤独地坐在水边,遥望着远方,于是,一切水流经的,曾经被无数次回望的记忆,慢慢地,慢慢地,从水中浮起-忆起那个夜晚,你大概永远不会忘记吧!因为那里有你最牵挂的人,你最温馨的回忆,还有似乎是一切的幸福或是痛苦的开端。

你一定还在后悔那个晚上你对他的误解,骂出的话吧,可是在我看来,那才是你应有的纯真与可爱,你的可爱让我觉得笑意而又心疼。

想起你的那句“狗,狗,你叫也得看人叫”。

至今令我心神一动而又心生怜爱。

我喜爱你那一尘不染的善良与顽皮,想起你缠着爷爷要去看完赛龙船,想起你执拗着把钱还给那母子俩,想起你那晚听歌后所描述的梦境,想起你的种种,我都忍不住用无比爱惜的目光看着你,我的翠翠。

我一点儿也不否定,你的坚定,你对爱情的执着而单纯的梦想。

你是那么坚守着自己的爱情,你那简单而又单纯的心。

你是那么小心翼翼,仔细地将最后一点丝微的纯净的心埋藏,如同一个穷人守着最后一枚金币。

是的,你的心一直向着他,你生命深处的那个人,你小心翼翼地把属于他的回忆叠起,默默地守望……
你,翠翠,是怎样的一个人哪!像大地的女儿一般纯净、美丽,然而,就如同一切悲哀的童话故事般,善良的你,一次又一次地被命
运捉弄。

你总是寂寞地走世俗社会的洪流中,一不小心,就会被淹没。

我一遍遍地问自己,为什么命运总是如此地不公平,从父母的离世,爱情的远去,到最后爷爷的离去,你幼小的心灵要承受怎样的打击啊!你的忧伤,你的眼泪聚成一汪碧水,在我的心头流淌,汇奏成一首凄美的歌,久久,久久地萦绕在心头,回荡在湘西古朴的青山绿水间。

梦境中,你带着黄狗,坐在渡船上,在平静的流水中,在那水流经的记忆中,遥望着远方,守望着他,他的爱情。

他会回来吗?也许明天回来,也许再也不回来了……
关于《边城》读后感想1200字(三)
第二次读边城了。

再次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想了许多事情。

我读过些武侠小说,书里的英雄们舞刀弄剑,笑傲江湖最后总是有那么相似的结局: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说,这一仗后,我们一起离开,去一个遥远的地方,你织布,我耕田……之类的话。

在古代,人们总是向往着和平,安宁的生活,现在也是。

边城有山,有水,有人家,有那同一片蓝天下别样的桃源,没有都市的喧嚣;很美,很纯,很远,像缥缈的白云,若隐若现。

这样的世界,是古往今来人们所追求的世界。

那里的人们却又有着不同的烦恼:天保去了,傩送走了,小翠还等着;白塔修起来了,人却已不再,渡船还在,渡船人却换了……
边城是本好书,可说的地方太多。

茶峒的景色,作者没用过多的笔墨,却描绘的栩栩如生。

“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短短几十字,却见桃园浮现。

茶峒里的人物,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傩送。

在他的眼中,没有名和利,即便是当地团总的女儿以新磨坊为陪嫁,也丝毫没有动摇傩送对爱人翠翠的感情。

当傩送得知自己的哥哥天保也喜欢翠翠时,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约定采用公平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这足以表现傩送在爱情与亲情之间的权衡。

当他得知哥
哥为了自己而离家出走时,他放弃了自己唾手可得的爱情,他深知“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道理,这使他有很大的负罪感,从而走向他乡。

他的风范,不禁使人刮目相看。

傩送的淡泊名利,重情重义,兄弟俩公平,坦然地较量,令人肃然起敬。

此时此刻,用一个“敬”字表达我内心地感受“敬”——赞美傩送,赞美这对兄弟,他们熠熠生辉的人格,无愧于这个“敬”字。

这令人敬佩的人,却选择了离开……
不止是傩送,茶峒里的所有人,都值得敬佩。

淳朴,勤劳,真挚,善良……这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词语在他们的身上闪闪发亮。

“人活了七十年,在渡口守了五十年”的老船夫,拿着钱说“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管水码头顺顺大方洒脱,“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翠翠天真活泼,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这些善良的人,为什么,却有个那样悲哀的断落?想给别人幸福,却给不了,自己也被卷入,不能自拔。

茶峒还在,只是茶峒里的人变了;茶峒的山水还绿,只是渡口的船飘逝了;茶峒里的白塔还立着,只是经历了一场暴风雨,那重修而成的不再是曾经的白塔了。

人们总是向往着和平与安宁,似乎永远也不能得到,却毫不灰心的追求者,努力着。

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是茶峒人的遭遇,却也是许多人的写照。

这本书就像是人生舞台上的,一幕演出;像生命海洋中的,一簇波涛;就像时间机器中的,一颗齿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