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教育理念视角下高校精准就业指导存在问题和路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BE教育理念视角下高校精准就业指导
存在问题和路径分析
摘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则民心定、家国安。
目前高校在毕业生就
业指导方面也在不断地积极创新,但也存在着目标短期化、教师业余化、过程片
段化、内容单一化、方式大众化等诸多问题,导致高校毕业生对高质量就业期待
与自身能力素质差距的矛盾越来越凸显。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以OBE理念的核
心要义为价值引领,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戴明环理论,研究构建高校精准就
业指导服务体系,以期对现有的高校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进行优化。
关键词:精准就业;OBE教育理念;就业指导
一、研究现状
(一)OBE教育理念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由美国学
者斯派蒂于1981年提出,这是一种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包含了以学生为
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三个要素,可以理解为“以终为始”,在大学生培养
上具体表现为根据市场需求来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而并非直接根据现有的教
育理论和经验来设置课程。
OBE理念提出后被各个国家和地区广泛运用,现阶段对该理念的研究内容主
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针对 OBE理论的课程设计研究。
李志义、申天恩(2015)带领其科研团队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项目中引入OBE教育。
二是基于OBE理
念的教学模式研究。
周鲜华等(2022)于OBE理论构建了以学生为培养核心,以
市场需求为培养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新型教学模式。
三是基于 OBE理念的实证研究。
金鑫(2021)基于OBE视角,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学习成果从研究技能和可
迁移性能力维度进行评定。
四是将OBE理念引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
张
绍芳(2022)认为OBE理念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之间存在契合性。
(二)精准就业指导
2016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
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16]14号)指出“精准就业服务是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必然要求”,这是“精准”一词首
次出现在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中,也是国家对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服务
工作作出的方向性指示。
但是,何为精准化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目前理论界
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李晨希(2019)认为就业工作中的“精准”强调以准确分类、全面覆盖、兼顾个性为要义,结合学生的差异化背景、类别化特点和多元化需求,开展分类指导与服务。
王永珍(2021)指出精准就业的核心要义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精准为理念、以技术为支撑。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口”,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维度和标准。
当前国内外对于OBE教育理念和精
准就业指导的研究已经相对较为丰富,遗憾的是,当前学术界以OBE教育理念为
指导、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去“反向”研究和构建高校精准就业指导体系的
理论成果少之又少,因此相关研究还亟需完善。
二、当前高校精准就业指导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短期化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目标着重于短时、速效地进行帮扶指导,却忽略了“冰冻
三尺,非一日之寒”,还面临着后疫情时代下“考研热”、“缓就业”、“慢就业”的现实压力,针对此现象,高校就业指导应当号准脉搏,只有长期潜移默化
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二)教师业余化
就业指导中,教师应对学生具有全方位的了解,并善于挖掘和分析最适合学
生的就业方向,以达到精准就业、精准推荐的目的。
因此,对就业指导教师的时间、精力、能力都具有极高要求,即需要为学生配备一定的就业指导专任教师。
然而,目前高校中负责就业指导的教师多以兼任教师为主,教师团队水平匮乏化、能力业余化等问题尤为突出。
(三)过程片段化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通常以学生预约咨询、简历修改等方式呈现,对于学生在
就业关键节点的核心能力起到了辅助作用,但在学生就业发展全过程周期中,当
前的高校就业指导过程仍相对片段化。
如何延长、服务就业指导全过程,仍是当
前就业指导发展的挑战。
(四)内容单一化
如前文所述,当前就业指导的内容多集中于简历修改、面试指导等,内容丰
富度较为单一,对于当前后疫情时代多元化就业方式适应匹配度仍然具有较大可
改善潜力。
(五)方式大众化
当前就业指导在高校中普及度较高,但水平参差不齐,多数高校只采取最为
普适的方法进行应用,这也就导致就业指导服务“千人一面”,指导方式大众化,就业指导缺乏高校特色,就业指导精准度也有待提升。
三、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校精准就业指导体系构建
为解决上述问题,打破传统模式下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壁垒,本文基于OBE
教育理念,以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精准就业指导体系。
OBE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精准就业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不同的学
生个体都实现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从“结果”方面来看,遵循将产出作为导向
的OBE教育理念,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过程中重视与外部需求(如国家、行业、用人单位等)相结合,“精准就业”在实施过程中也非常注重社会需求的导
向性,让毕业生“想就业、能就业、就好业”;从“过程”方面来看,OBE教育
理念强调持续改进,“精准就业”亦是动态的,并需要随变化而及时改进,“招生—人才培养—就业”是一个持续联动的过程,毕业生就业质量与高校人才培养
质量满意度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正关联。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得到以下结论:OBE教育理念可为高校精准就业工作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打开新的视角。
该体系中,基于收集资料、分析、目标确定进行决策,依托多方资源完成就
业指导全过程,并对就业指导质量进行评估,最后在此基础上做出改进。
该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戴明环理论辐射校领导、管理人员、学生、教师、企业专家、用人单位、媒体等就业社会面多主体,覆盖高校精准就业指导全过程,真正做到
全员参与及全过程、全方位指导。
四、结语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校精准就业指导体系,在流程上实现校内校外双循环,该体系符合当前高校就业工作开展实际和发展形势的育人模式,在操作上具有科
学性和实用性,切实解决当前就业指导存在的诸多问题,为高校人才培养、学生
高质量就业赋能。
参考文献:
[1]李志义.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5(3):32.
[2]周鲜华,张羽兮,叶茗玉.基于OBE的非全日制硕士三螺旋模型培养模式创新——以MPAcc为例[J].财会通讯,2022(21):156-160.
[3]金鑫,田凌晖,程诗婷,廖文武.研究型大学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
的路径探究——基于成果导向教育视角(OBE)的实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02):72-79.
[4]张绍芳.基于OBE理念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改进研究[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22,42(09):19-21.
[5]李晨希,刘慧.精准化背景下高校就业工作的转型研究[J].江苏高教,2019(9).
[6]王永珍.高校精准就业指导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
育,2021(08):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