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精髓管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精髓管见
◎安频
上个月见到了老友王培国先生的微信国学音频、文章,感触很多。

王兄潜心国学,卓有成效,言谈举止,颇有大雅之风。

我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亦愿意接触国学、研究国学,借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这次,系统地通读了《老子》,觉得奥义无穷,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尽的。

合上书本,采撷思维中的几朵浪花,涉笔成文,权当作一点稚嫩的心解而已。

一、致虚极,守静笃
我最早知道《老子》,是在二十岁。

那时是向亲友借的一本麻沙本宋版《老子》,繁体、无注,看起来,不懂的地方很多,印象是很模糊的。

近几年,社会上兴起了国学热,一个文友又向我推荐了《老子》等书,并说明里面有白话注解,我才欣然阅览。

原文只有五千言,但可以从字里行间见到老子踽踽独行的身影。

民国“语丝派”作家林语堂曾说过:“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

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我却以为,看《老子》不必笑,而是要懂得字面背后的意思。

老子写的《老子》是…部包含着人生哲理、处世箴言的经典著作。

两千多年来,从君王到庶民,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们均从其中汲取修身养性、治国安邦的秘诀。

如今的时代,物欲横流,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很多人一味追求成功,衡量的标准便是金钱。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如何抵御各种诱惑、保持澄澈心灵,还是要从《老子》一书中感悟那种洞察万象的豁达精神。

《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

”这句话强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我素来认为,在生活中必须远离浮躁喧嚣,靠近笔墨书香。

《老子》是智者的叮嘱,里面有真善美的标准,是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

烹茗品咂《老子》,让这些深奥的文字,抚慰失意或怨恋的心灵。

看书是一个人生命的自觉,读懂《老子》,让人致虚守静,使自己实现自身的飞跃。

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句话的意思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先了解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才会变得更加聪明。

对于竞争,我们要正确对待挫败,我们要做到心态平衡,采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困境,而不是消极地应付。

不断改进,最终会取得成功。

汉文帝十分欣赏老子提出的“无为”理论,这不是说不做任何事情,而是说不要做一些违反自然与社会规律的事情。

当你做自然与社会规律的事情时,你所做的事情便是无为。

无为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

除了“无为”、“虚静”,《老子》里还有一个朴素的理论,便是尊重宇宙、天地的规律。

在老子看来,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下转第62页)
——60—
的大拜年活动在宿舍里进行,内高班学生结识的当地手拉手伙伴纷纷拿着礼物去宿舍拜年,老师们也来了,热情的拥抱和节日的礼物让欢乐汇聚成了海洋。

每位新疆学生还收到了校长发的红包,预科的78位新生收到了新棉衣,很多新生第一次这么隆重地过古尔邦节,除了欢笑他们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15年我顺利的考上了新疆师范大学。

在我担心学费没有着落的时候,助学政策的阳光穿透了黑暗的日子直射到我的心上,为我送来了生活的温暖。

可以说我的成长一直都伴随着祖国、家乡、亲人和朋友们的关爱和呵护,一直都伴随着我内心一种发酵般激情洋溢的感恩心情。

在我平凡的生活中,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温馨,那么的令人感动。

牵着你们的手,带着你们的期望,沐浴着你们的爱心,拿着政府助学的资金,让我一路走来,走过生活中的风雨,走过人生路上的曲折和坎坷,走过青春岁月的迷惘和彷徨,一路走向人生和事业的辉煌的远方。

因此,我的感激和感恩之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我要用我所学的知识回馈祖国,回馈家乡,回馈新疆。

这也是我在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当一名普通志愿者的动机和初衷。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不会有我们现在幸福美满的富足生活。

所以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感谢我们的党!感谢我们的祖国!感谢生我养我的故乡和故乡的人民!
作者单位:新疆库尔勒市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孙志明
OOOOOOOOC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KXXXKXXXXXXXXXXXXXXKXXXXK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KXXXXXXXXXXXXXXXXOOOOOOOO
(上接第60页)人类是不可以改变的,因此他提出“知足”,才能长久;做到“寡欲”,才能少犯错。

他总结历史教训,觉得过分追求“声色货利”必定会带来灾难,只有坚持按“自然、无为、朴素”的发展规律办事,才能够缓解、协调社会上的很多矛盾。

他还有一个理论,便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这个“一”,便是天下万物的规律,谁若违背了这个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这种上古朴素的辩证法虽然不是很圆满,却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目下,全球化时代实用功利主义的过度膨胀,很多人往往满足于物质利益,认为人的意志高于大自然、其它生物,随意否定自然的逻辑,任意地破坏自然,忽视长远利益,结果吃了大亏,譬如水源污染、全球升温、癌症增多、土地沙漠化等等。

三、去掉过分的私心
《老子》云:“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才能够长久生存。

圣人遇事谦退,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看得很轻,反而能保全自身。

只有无私,才能成就圣人。

做人.首先要克服自己的贪念。

私心小了,自然不会患得患失,自然能够宽以待人了。

成就别人,便是成就自己。

以上便是我读《老子》的心解。

《老子》引导我慎独反思,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一个不过分追求私利的人,一个蓬勃向上的人。

读《老子》,可使人聪慧,可使人丰富,可使人幸福。

作者系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孙志明
一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