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李国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李国均
摘要:地基基础施工在建筑施工中是一项基础性非常强的工程,它是其他施工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地基的施工质量不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就有可能会对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带来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地基基础工程予以高度的重视,如果无法保证其施工的质量和水平,而企业自身的社会信誉也会受到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把控好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现阶段房屋建设中的地基基础工程与房屋建筑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对其进行重视,加强对其进行管理的力度,从根本上保障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特点
1.1复杂性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幅员广阔,所以进行房屋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地质。

例如较为常见的湿陷性黄土、淤泥质土、冻土以及季节性冻土等等,地质条件的不同也就对施工有着不同的影响。

也正是由于我国地质上的差异,为勘察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为房屋建筑的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

1.2多发性
由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所造成的房屋坍塌事件频繁发生,由于设计与施工不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与财产伤亡。

由此可见,房屋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至关重要。

1.3潜在性
现阶段,我国的房屋地基基础工程中,施工的工序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前后之间的连接较为密切,这也是地基基础类隐蔽工程的主要特点,这位施工质量的检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相关的监督部门做好管理工作,尤其是对隐蔽工程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拍照以供日后的检查。

1.4严重性
由于地基基础工程是在地下进行施工,一旦出现问题,难以进行解决,尤其是在竣工之后如果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巨大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地基基础工程出现故障就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甚至造成塌陷等问题,这也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也会涉及到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

同时,地基基础工程出现问题,难以及时发现,这也就增加了其自身的严重性。

2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2.1地基基础勘察技术
地基基础所要勘察的内容主要包括:首先,对施工现场的地质进行有效的勘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以及地质分布情况做到全面的了解,将所勘察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选定适宜的施工技术,以保障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

其次,要严格根据现代房屋建筑的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

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整体承载力进行计算,在充分的掌握到建筑地基基
础工程所需要的承载力的同时,对地基进行埋深的测定,并且要尽可能的将误差
值缩减到最小。

再次,如果建筑房屋是单独一栋,则在进行现场勘查时,要注意考虑到周围
的各种影响因素,在进行勘查点的布置时,也要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充足的考虑,最好勘查点的设置要保证在4个点以上。

如果建筑房屋是密集的建筑群体,则在
进行现场勘查时,要注意建筑群体之间的联系性,对群体之间所形成的影响因素
进行充分的分析,在进行勘查点的布置时,要尽可能的减少布置的勘察点,但是
也要保证每个建筑有一个勘察点。

最后,在对地基的勘察深度进行计算时,要注意起算点的位置,一般来说,
地基的勘察深度的计算要从基础地面开始算起,也就是以基础地面为起算点,但
是值得注意的是,勘测的深度也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勘测深度要保证在地基主要
受力层之上,不可超过受力层。

在进行地基地面的施工时,要想充分的保障地基
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则地基底面的宽度要保持在:5m以上,并且还要利用抗浮
桩和锚杆进行支护处理,抗浮桩和锚杆可以设置在地下室或者是裙房中,这样可
以有效延长抗浮桩与锚杆的使用寿命,减少腐蚀的影响,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稳
定性和安全性。

2.2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为强夯处理施
工技术和重锤处理施工技术。

在进行地下水位在0.8m以上且饱和度在60以内的
湿陷性黄土、稍湿的砂土与粘性土等不良地基处理时,应当采用强夯处理施工技术,采用大型起重机械,结合房屋建筑工程具体需要及施工现场地基土的实际特点,将夯锤提升至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反复进行夯锤的提升和自由行下落操作,
不断夯击土体表面,从而达到加固的效果,实现不良地基外表层的夯实。

目前,
我国在进行深层地基处理中常用的、经济效益较高的地基处理技术便是强夯地基
处理施工技术,通过大型起重机械将吨位较大的夯锤提升6-30m高度,根据加固
要求而定,利用夯锤的自由下落,直接冲击地基土体,在较大吨位夯锤高强度的
冲击波和冲击应力的作用下,压缩地基施工现场土体间隙,使地基的局部土体出
现液化,同时使得作业面的周边区域也将产生裂缝,这些裂缝作为排水沟,以便
排除土体内部的气体和孔隙水,实现土料的重新排列,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地
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2.3土方开挖技术
土方开挖是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开工后首先要进行的项目,它的技术好坏
直接影响着整个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设计要求
和现场的实地勘察情况,确定开挖方案。

要对施工的工艺、顺序、流向以及机械
设备和施工方法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确定,从而确保土方开挖项目的顺利
进行。

同时,还要在开挖过程中,对孔位深度进行合理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重
要孔位探孔的深度要大于硬持力层下5m的位置,并根据实际的工程需要,适当
的加深深度。

此外,施工人员还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施工项目进行具体的分
析和处理。

例如,在进行承台基坑的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土层的密实性
和土质情况,确定开挖的坡度,并结合承台的尺寸向外扩展大约1.5m的作业施
工面。

2.4基坑支护技术
(1)排桩支护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配合锚杆、钢桩、混凝土灌注桩
等部件,结合基坑土层内部的支撑结构对土体实施共同的支挡。

排桩支护技术的
结构设置主要包括锚杆式、拉锚式、悬臂式等,它的施工工艺方法常用的有泥浆
护壁灌注桩技术、套管灌注桩技术以及干作业灌注桩技术等。

在进行排桩支护的
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先进行孔灌注桩施工,注意对其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最后
再实施破桩冠梁项目的施工。

(2)逆作法技术。

这种技术是当前建筑界较为先进、成熟的一种建筑地基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在逆作法的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常常运用土方挖掘和上
部交替这两种施工方法,来达到降低载荷对建筑基坑上部土体的影响和负担。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注意施工前在基坑的周围预先留出足够的距离,以确保人工钻孔桩以及混凝土灌注桩项目的顺利施工。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
施工人员和单位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手段,确保
整个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进而确保为施工单位带来较大的
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子龙.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7(3):43-45.
[2]王凤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7,2(3):64-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