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c043a6bf6bd97f192279e9ea.png)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活动课程答: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由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活动课程形成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
活动课程以生活中的儿童兴趣与动机为课程中心,课程范围和教学内容选择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组织,它突破了学科界限、重视直接经验、主张“做中学”。
其基本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及个性养成。
活动课程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但其课程内容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教育[同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名词解释题1]答: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一定的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教育类型,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具有保证人类延续、促进人类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等功能。
3.修养答:修养是德育方法的一种,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内容。
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主要有赖于学习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和道德经验。
华师333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
![华师333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670631453610661ed9f460.png)
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整理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2014、2012、2010) p29答:a.狭义的教育中的一种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指专门组织的教育。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知识点)b.狭义的教育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指专门有组织的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试题)2.教育制度(2014) p47答: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3.体育(2013)p46答:体育是指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
体力和体质的发展非常重要,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
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军事活动和幸福生活都需要强健的体魄作基础。
所以,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形成性评价(2013) p69答: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
5.教育目的(2012、2010) p42答: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一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四是教学目标。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国)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国)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cf95b5d0d233d4b14e699d.png)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国)真题及答案解析(1/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下一题(2/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题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相信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
”这种对教育的定义属于( )。
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操作性定义D.解释性定义上一题下一题(3/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教育面临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挑战,存在三种普遍流行的现象,即( )。
A.“教育先行”“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B.“教育先行”“终身教育”“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C.“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D.“教育先行”“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上一题下一题(4/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和评价要充分尊重、利用人的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上一题下一题(5/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集中体现杜威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观点是( )。
A.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都要围绕儿童加以组织B.教育过程在它之外没有终结,它终结于它自身C.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和手段D.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生长上一题下一题(6/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年华中师大333真题
![2015年华中师大333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d8779749649b6648d747a0.png)
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333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道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狭义的教育:是指有专门组织的教育,包括全日制学校教育、半日制学校教育、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
狭义的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2、修养(1)定义: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2)内容:修养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
(3)运用修养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第二,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第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
3、学园柏拉图于公元前 388年创立的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学园共存在 900多年,影响深远。
学园开设哲学,数学,音乐,天文学等学科,并实行教学和探索思辨相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大量人才,成为希腊的哲学和科学中心。
4、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或"生活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日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活动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
2015 年安徽师范大学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 年安徽师范大学333 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8db1beb90d6c85ed3ac629.png)
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活动课程
2.生活教育
3.教育模式
4.教育目的(狭义)
5~6.缺。
二、简答题(6小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改革方针。
2.简述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措施。
3.简述洛克道德教育方法。
4.为什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简述朱熹的“朱子读书法”。
6.缺。
三、论述题(3小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论述夸美纽斯教育改革及其意义。
2.论述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3.结合我国当前课程发展和改革,谈谈依法治教的意义和措施。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国)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国)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cf95b5d0d233d4b14e699d.png)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国)真题及答案解析(1/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下一题(2/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题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相信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
”这种对教育的定义属于( )。
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操作性定义D.解释性定义上一题下一题(3/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教育面临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挑战,存在三种普遍流行的现象,即( )。
A.“教育先行”“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B.“教育先行”“终身教育”“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C.“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D.“教育先行”“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上一题下一题(4/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和评价要充分尊重、利用人的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上一题下一题(5/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集中体现杜威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观点是( )。
A.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都要围绕儿童加以组织B.教育过程在它之外没有终结,它终结于它自身C.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和手段D.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生长上一题下一题(6/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https://img.taocdn.com/s3/m/1102e7e3ec3a87c24028c473.png)
教育硕士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5,分数:30.00)1.活动课程(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由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活动课程形成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
活动课程以生活中的儿童兴趣与动机为课程中心,课程范围和教学内容选择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组织,它突破了学科界限、重视直接经验、主张“做中学”。
其基本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及个性养成。
活动课程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但其课程内容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教育(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015年333真题汇总
![2015年333真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5247bea770bf78a65295414.png)
2015年333真题汇总:名词1.教育2.价值性教育目的3.智育4.班级组织4.隐性知识5.操作定义6.教育目的7.学校管理8.教学评价9.课程标准10.社会性发展11.学习策略12.教育制度13.《对贤良策》14.长时记忆15.教育研究假设16.校本课程17.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8.昆西教学法19.先行组织者20.师说21.三舍法22.生计教育23.设计教学法24.有意义学习25.自我效能感26.活动课程27.教育28.修养29.学园30.心理发展31.教育狭义的32,隐性课程33,榜样示范法34.教学评价35.骑士教育36.《教育诗》37.“朱子读书法”38.京师同文馆39.发现学习40.自我效能感41.卢梭自然教育42.学制43. 课程标准44.书院45、美国进步教育运动46、广义教育47、教育目的48、德育49、学校管理50、心理发展51、品德不良52.遗传素质53.社会的流动功能54.课程方案55.发展性原则56.学校德育57.校本管理58.螺旋式课程59学校教育制度60.教学评价61.三艺62.稷下学宫63.教育管理的目的64.课程方案65.德育66.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67.教育制度68.课程设计69.学校德育70.自我效能感71.最近发展区72.元认知策略73.创造力74.学在官府75.中体西用76.苏格拉底方法77.泛爱学校78.知识79.苏格拉底法80.学习策略81.教学相长82.班级授课制83.中体西用84.操作性定义85.参与观察86.定性研究87.趋势分析88.正式访谈。
89.个人本位论90.三舍法91.学在官府92.智者93、教育价值观94.课程计划95.过度学习96.晕轮效应97.颜氏家训98.绅士教育99.学习策略100.有意义学习101.学校教育制度102.德育过程103.广义的教育104.课程105.班级授课制106.智育107.教学模式108.壬子癸丑学制109.课程110.中世纪大学111.自然实验法112.最近发展区113.教育114.教育制度115.课程116.元认知117.先行组织者118.访法119陶行知120.苏格拉底方法121.学记122.教师效能感123、学校教育制度124、教学125、德育原则126《大学》中“三钢领”127、苏格拉底教学法128、反思129.教育目的130.学校教育制度131.班级授课制132.活动课程133.朱子读书法134.元认知135.教育行动研究136.道尔顿制137.智力技能简答题1.实验教育学基本观点2.学生评价功能3.创造性思维特点4.质性研究中的情境分析5.教育的基本要素6.影响人发展的基本要素,7.孟子的教育思想8.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9.评析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学说10.简述《中庸》的基本教育思想1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说及对教育的启示12.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13.陈鹤琴的活教育14.班主任的素质要求15.学记里的“善喻”16。
2015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5cac44d3998fcc22bcd10dc2.png)
2015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元认知策略2.创造力3.学在官府4.中体西用5.苏格拉底方法6.泛爱学校二、简答题1.简述西汉“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2.简述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3.简述学校管理的主要方面。
4.简述教学不同组织形式及内涵。
三、论述题1.评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国改革学校教育的启示。
2.论述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策略。
3.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4.论述教师劳动的特点和价值。
2015年浙江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元认知策略答: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视和控制的策略。
它大致可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三种。
①计划策略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
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②监控策略指在认知活动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自己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
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③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更正、调整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总是和认知策略一道起作用的,它监控和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
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目的、任务以及自己已有的能力、知识水平、学习风格等影响学习的因素,体验到自己所拥有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法,以及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从而自觉地选择、安排、调整并使用最佳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果。
2.创造力答:创造力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个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已有知识,产生新异的和适合的思想和产品的能力。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a3d7968c5da50e2524d7fe4.png)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解析: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分数:2.00)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解析】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标志,但是还没有进入科学实验阶段。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则。
他认为当时学校的教育工作不符合事物的自然秩序,这使得儿童对学校产生了恐惧感。
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
夸美纽斯认为在宇宙万物中存在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是宇宙万物和谐发展的保证,因此,包括教育活动在内的人的各项活动都应当遵循这种"秩序"。
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是教育遵循自然原则的另一个内容。
作为夸美纽斯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的论证正是依据他的教育理论最根本的原则,即适应自然原则展开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相信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
"这种对教育的定义属于( )。
(分数:2.00)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操作性定义D.解释性定义【解析】谢弗勒根据教育定义的陈述方式,将复杂多样的教育定义划分为"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5f55be96f1aff00bfd51e1c.png)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试卷(总分:11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分数:2.00)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解析:解析: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标志,但是还没有进入科学实验阶段。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则。
他认为当时学校的教育工作不符合事物的自然秩序,这使得儿童对学校产生了恐惧感。
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
夸美纽斯认为在宇宙万物中存在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是宇宙万物和谐发展的保证,因此,包括教育活动在内的人的各项活动都应当遵循这种“秩序”。
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是教育遵循自然原则的另一个内容。
作为夸美纽斯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大教学论》的论证正是依据他的教育理论最根本的原则,即适应自然原则展开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相信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
”这种对教育的定义属于( )。
(分数:2.00)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操作性定义D.解释性定义解析:解析:谢弗勒根据教育定义的陈述方式,将复杂多样的教育定义划分为“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
规定性定义是指作者自己所下的定义,并在自己的教育论述中始终遵守。
描述性定义是对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
2015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40960b689eb172ded63b790.png)
2015年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详解一、名词解释1.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答:卢梭是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应该使人保持善良的天性和天生的能力。
他在《爱弥儿》中表示,自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然人”。
自然主义教育的方法原则是要正确看待儿童,不应该把儿童当作成人来教育;要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遵循自然的秩序来进行教育;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儿童,让儿童遵循自然规律率性发展。
卢梭认为教育要顺应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
他根据自己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设想了教育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任务:①婴儿期的教育(0~2岁):这一时期应以身体的养育和锻炼为主;②儿童期的教育(2~12岁):这一时期应该首先锻炼的是感官并继续发展身体;③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在学习知识的问题上,卢梭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并注意通过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在智育的方法上,卢梭的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觉自动地学习;卢梭还认为青年期的孩子应当学会劳动;④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这一时期要培养青少年善良的感情、道德判断能力以及坚强的道德意志等。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可以由农村返回城市,接受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学会做一个城市社会中的自然人。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为儿童发展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它是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不仅对当时的教育有尖锐批判的作用,呼唤了一个教育的新时代,对后世的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
但是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也有其缺陷:对于儿童天性的看法过于理想化,过分夸大了天性在教育中的作用;对各年龄段教育任务的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完全否定了课堂教学和系统知识的学习等。
2.成就动机答: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7b86c17f1922791688e87c.png)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师说》2.三舍法3.生计教育4.设计教学法5.有意义学习6.自我效能感二、简答题1.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2.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3.《学记》中“善喻”的教育意义。
4.简述德育过程中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能动作用。
三、论述题1.评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
2.博比特和泰勒的课程编制理论。
3.根据创造力的心理结构,说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措施。
4.教师素养及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的转化。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及解析一、名词解释1. 【参考答案】《师说》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论著,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既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师生相互尊重与学习,提倡建立平等的师生观,是韩愈教育思想的独特之处。
(1)肯定教师的重要性:《师说》在认识论上倾向唯物主义,人非生而知之,因而人人都有学习的必须,学习就需要老师的指导。
(2)提出教师的任务:传道:传儒家仁义之道;授业:授儒家经籍之业;解惑:解学生道、业之惑。
其中,传道是首要任务,是目的,授业与解惑只是过程与手段。
(3)提出教师标准:学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4)提出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即:师生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这一思想不仅说明教师不是万能的,而且也有教学相长的含义。
2.【参考答案】“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
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
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
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
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
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3. 【参考答案】生计教育是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于1971年开始倡导的一种教育。
他提出,生计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教育。
历年教育学考研真题汇总 333-推荐下载
![历年教育学考研真题汇总 333-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cf296012ccbff121dd3683c3.png)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15教育综合333真题 (1)
![15教育综合333真题 (1)](https://img.taocdn.com/s3/m/511e85b3dd3383c4bb4cd29f.png)
2015年各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5年首师大学科教学333名词解释:1.教育2.价值性教育目的3.智育4.班级组织4.隐性知识5.操作定义简答题:1.实验教育学基本观点2.学生评价功能3.创造性思维特点4.质性研究中的情境分析论述题:1.试论校本课程的开发2.奥苏贝尔讲授教学的特点和性质3.问卷形成中测验题目的设计原则4.教育的个体享用和谋生功能2015年东北师范教育综合【333】真题2015 教育综合333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1.狭义教育2.隐性课程3.榜样示范法4.教学评价简答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意义2.教师劳动的特点论述题从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谈教育的社会功能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1.朱子读书法2.京师同文馆论述谈孔子的德育思想对当今社会德育的启示。
外国教育史名词解释1.骑士教育2.《教育诗》论述比较杜威和赫尔巴特在课程理论方面的异同教育心理学1.发现学习2.自我效能感论述对于一个在学习上自暴自弃、无能为力的学生,教师应该怎么做?15年南师大333真题回忆版一、选择1、中国古代四书2、现代教育家是谁(有卢梭,斐斯泰洛奇,洛克,杜威)3、忘了啥题目,就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教师不直接说出答案,而是通过引导学生来得出答案,问是什么教学方法(没有苏格拉底法)5、用图表来展示成果,问是用什么评价方法(选项:档案袋评价、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还有一个忘了)6、中国确定六三三制的学制是哪一个剩下四个忘了二、名词解释1、学制2、课程标准3、书院4、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三、判断1、教学就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活动2、教育从属于社会,不具有独立性3、品德教育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致以行四、简答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2、当代学制改革趋势3、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优缺点4、建构主义理论五、论述1、教学过程的性质2、材料:中学生化妆,老师找学生谈话,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1)问什么德育方法(2)含义及实施要求2015年南师大333真题回忆一(10分)10个选择比较简单具体就不写了考了四书、学制名称、现代教之父等二(20分)名词解释1 学制 2 课程标准 3 书院 4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三(30分)判断并说明理由1教育独立性2教育是一个传授知道的过程3德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四(50分)简答 1 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2 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优缺点比较 3 了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5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教师观的基本观点五(40分)论述1教学过程的性质2材料题是关于德育方法的让回答材料中老师采用了什么德育方法含义及实施要求我答的是说服教育法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5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分斋教学2.生活教育3.美德即知识4.教育即经验的改造5.品德6.功能固着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在现代,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一样,社会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社会教育迅速发展有哪些原因?2.简述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题
1.《师说》
2.三舍法
3.生计教育
4.设计教学法
5.有意义学习
6.自我效能感
二、简答题
1.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2.简述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3.谈一谈《学记》中“善喻”的教育意义。
4.简述德育过程中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作用。
三、论述题
1.评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
2.比较博比特活动分析法和泰勒目标课程方式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根据创造力的心理结构,说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措施。
4.试论教师素养及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的转化。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题
1.《师说》
答:《师说》是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一篇力作,于贞元年间写成并公开发表,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
其主要思想有:①肯定教师的重要性:“人非生而知之”,因而人人都有学习的必要,学习需要老师的指导。
②明确提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儒家仁义之道,授儒家经籍之业,解学生道、业之惑。
③强调以“道”为求师的标准,“学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主张不管其门第出身如何,只要学有所成,并且合乎儒道,就可为人师表。
④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二者的关系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长者,皆可以为人师表。
《师说》阐述了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了耻于相师的世态,起到了转变社会风气的作用。
2.三舍法
答:三舍法,又称“三舍考选法”或“三舍选察升补法”,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时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
其主要内容有: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核,依次升舍。
初入学为外舍生,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
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考检和选拔力求做到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习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结合。
它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它不仅对宋朝的学
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生计教育
答:生计教育是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于1971年开始倡导的一种教育。
其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教育。
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生计教育法》,开始正式实施生计教育,其实施对象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大专院校学生以及成人,其中,中小学阶段是其重点实施阶段。
其主要内容有:①生计教育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部分课程,而不只是某些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②生计教育应当贯穿于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专院校的所有年级之中。
③凡中学毕业或中途退学的学生都将掌握维持生计的各种技能,以适应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需要。
生计教育实际上是要实现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它的某些思想对我们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参考价值,但这种教育不可能解决社会制度固有的弊端,只能是一种安慰人们适应社会现实的生存措施。
4.设计教学法
答: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其实质在于儿童自动的、自发的有目的的学习。
克伯屈将设计教学法分成四种类型:①生产者的设计。
②消费者的设计。
③问题的设计。
④练习的设计。
其中,以生产者的设计为重点。
同时,这四种设计的分类并不是固定的。
一个具体的学习单元经常可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计。
设计不一定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
紧接着,他提出了设计教学法的四个步骤:①决定目的。
②制订计划。
③实施计划。
④评判结果。
这四个步骤只是逻辑上的而非次序上的。
设计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儿童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并力求教学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加强了教学与儿童实际生活的联系。
该法在美
国得到迅速传播,不仅在西欧和苏联被采用,对中国、印度和埃及等国的教育也有较大影响。
但由于强调根据儿童的经验组织教学,实施的结果必然会导致系统知识学习的削弱。
5.有意义学习
答: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的过程。
与机械学习相对。
其提出者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客观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主观条件: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必须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包括表征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反映了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式,对于认清学习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而摆脱了机械学习研究的旧框架。
6.自我效能感
答: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于1982年提出的,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
他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和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影响行为结果。
而自我效能感对行为的调控主要表现在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人们对于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以及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这四个方面。
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把个
体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
二、简答题
1.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答:(1)陈鹤琴的“活教育”是中国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改革理论。
1939年他在《小学教师》发刊词中首次提出教师要“教活书”,儿童要“读活书”,呼吁把中国腐化的死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有生气的“活教育”。
(2)“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包括三部分:目的论、课程论和教学论。
①“活教育”的目的论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做中国人”意味着要爱护生养自己的这块土地,爱自己国家的光荣历史,爱与自己共命运的同胞;“做现代中国人”就是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以及要服务。
“活教育”的目的论从普遍而抽象的人类情感和认识理性出发,逐层赋予民族意识、国家观念、时代精神和现实需求等涵义,使教育目标逐步具体,表达了陈鹤琴对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变革的追求。
②“活教育”的课程论
“活教育”的课程论可以概括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活教育”的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即能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联贯性的“五指活动”形式,即:儿童健康活动(包括卫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