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16告别“雅尔塔”教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告别“雅尔塔”》
本课是世界现代史部分的重要一课,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乃至东欧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使得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发展。

学好本课对学生了解当前世界发展情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基本史实。

通过分析和探索苏联解体的原因,培养分析与思辨的能力。

2.了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背景、时间、实质、影响。

3.知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世界格局带来的变化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收集资料,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对某些历史问题做出自己的解释,加深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理解。

2.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3.在分组探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同样也是艰难、曲折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联系当今世界的局势,充分认识到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极格局虽然已经结束,但世界和平仍然面临着严重威胁。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当今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种种原因以及给当今世界格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导入新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方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

这个超级大国的轰然解体,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震惊,更有深深的思考。

然后,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你知道长达几十年的“冷战”是怎样结束的吗?翻开今天的世界地图你会发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已经不见了,一些国家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今后的世界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格局?这将是我们这节课探究的内容。

【探究新课】
一、东欧剧变的原因:
预习检测:
1.1985年,面对苏联长期积累的矛盾,苏共中央总书记着手进行全面的改革,提出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2.在政治改革领域中戈尔巴乔夫主张由“”向“”过渡,弱化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

3.1991年,苏联政府公布了,准备将原来的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联邦。

二、探究交流:
学习方法提示:1、为什么改革?(背景)
教师先介绍: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小修小补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改革结果: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经济基础日趋衰弱,难以支撑沉重的军事负担,使得综合国力逐渐衰退,社会矛盾不断积聚。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新一代苏共中央总书记。

学生:
内部原因: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2、如何改革?(措施)
经济上:加速发展战略
政治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
过渡:3、改革影响?
经济改革未取得预期效果,市场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政治改革导致思想界极端混乱,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被弱化,为苏联解体埋下了隐患。

说一说进程:
阅读课文相关内容,结合课后搜集的材料,说一说苏联解体的进程。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部分加盟共和国独立————《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1991年)————“八一九事件”(1991、8、19—21)叶利钦掌权——独联体成立(1991年12月)
八一九事件:这一事件实质是联“传统派”为了挽救国家的完整和统一,为了挽救社会主义而采取的一场政变行动。

1991年10月23日,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议会中祝贺挫败八一九事件独联体的性质不是国家,而是一个独立国家的联合体
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简称。

1991年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告苏联已不复存在,并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但这种政变在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和叶利钦等人的烈反扑下,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因此反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三、想一想:苏联解体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首先,苏联的解体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表明战后美苏两极世界格局结束,世界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其次,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再次,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

最后,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严重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

教师总结:由于苏联长期社会动荡,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989年的下半年起,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发生了重大变化。

有人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四、辩一辩:你赞成哪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支持观点二:“八一九事件”是在戈尔巴乔夫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准备将原来的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联邦情况下发生的,是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力图阻止联盟的解体做出的最后一次努力。

但事变以后,国家大权转移到叶利钦及其支持手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

因为苏联的阶梯式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但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政策是直接原因;西方国家的长期“和平演变”战略是外部原因。

东欧剧变的实质和主要特点:
⑵教学拓展,视具体情况(如学生基础或时间等)可安排以下内容:提醒学生注意的要点。

苏联解体的实质和主要特点: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

◆主要特点:苏联共产党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统一的苏联解体,各共和国纷纷独立,国家更改了名称。

【课堂小结】苏联的解体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

但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西方国家的长期和平演变战略是外部原因。

【板书设计】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解体 世界格局多极化
东欧剧变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