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化学与消费、生活亲密相关.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大气雾霾污染现象的发生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关
B. 玻璃和氮化硅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资料
C. 活性炭与二氧化硫都可用于漂白,其漂白原理相反
D. 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安康有益有害
A
解:A.雾霾属于颗粒污染,汽车尾气中的烟尘可招致雾霾,故A正确;
B.玻璃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资料,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主要发作物理变化,二氧化硫的漂白为化学变化,二者原理不同,故C错误;
D.空气中臭氧吸收紫外线,可防止对人的危害,而臭氧具有剧烈的抚慰性,对人体安康有一定危害。

它主要是抚慰和损害深部呼吸道,并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对眼睛有轻度的抚慰作用,如浓渡过高会损害人体安康,故D错误;
应选:A。

A.汽车尾气中的烟尘可招致雾霾;
B.玻璃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资料;
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主要发作物理变化;
D.臭氧浓渡过大会损害人体安康.
此题考察较为综合,触及多个方面的知识,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考察,为高考罕见题型,难度不大,留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聚.
2.关于 919F−微粒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质量数为19,电子数为9
B. 质子数为9,中子数为10
C. 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9
D. 中子数为10,电子数为8
B
解:A、 919F−的质量数为19,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故A错误;
B、 919F−的质量数为19,质子数为9,中子数为19−9=10,故B错误;
C、 919F−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故C错误;
D、 919F−的质子数为9,质量数为19,中子数为19−9=10,电子数为10,故D错误;
应选:B。

依据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阴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中子数等于=质量数−核内质子数;此题主要考察了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阴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中子数等于=质量数−核内质子数.
3.类推的思想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讨中经常被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能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的验证.以
下类推的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A.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 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和铝钝化,故常温下浓硝酸也能使铁和铝钝化
C.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 O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 盐酸与镁反响生成氢气,故硝酸与镁反响也生成氢气
B
解: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其具有恢复性,二氧化碳没有恢复性,不能与高锰酸钾反响,故A错误;
B.浓硫酸与浓硝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室温下,都能使铁和铝发作钝化,故B正确;
C.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由于其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碳没有漂白性,所以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错误;
D.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与生动金属反响得不到氢气,故D错误;
应选:B。

A.二氧化硫具有恢复性,二氧化碳没有恢复性;
B.浓硫酸与浓硝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碳没有漂白性;
D.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与生动金属反响得不到氢气.
此题考察了二氧化硫、浓硫酸、浓硝酸的性质,标题难度不大,留意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和品红溶液褪色,但是原理不同,熟记二氧化硫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无机溶剂CCl4(密度大于水).以下装置中不适宜作NH3的尾气吸收的是()
A. B. C. D.
C
解:A.氨气不溶于四氯化碳,该装置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故A正确;
B.运用倒置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B正确;
C.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直接将导管拔出水中,否那么容易发作倒吸,故C错误;
D.球形漏斗可以防止倒吸,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故D错正确。

应选:C。

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氨气时不能直接将导管拔出水中,必需运用防止倒吸的装置;常用的方法为:运用倒置的漏斗、运用球形漏斗、运用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液,据此停止判别.
此题考察了罕见气体的尾气吸收,标题难度不大,留意明白罕见的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尾气吸收时,必需运用防止倒吸的装置,要求先生可以正确判别装置能否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
5.以下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 CaCl2
B. NaOH
C. H2O
D. K2O
B
解:A.氯化钙只含离子键,故A不选;
B.NaOH含离子键、共价键,故B选;
C.水只含共价键,故C不选;
D.氧化钾只含离子键,故D不选;
应选:B。

普通来说,生动金属与非金属构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构成共价键,以此来解答。

此题考察化学键及化合物,为高频考点,掌握化学键的构成及判别的普通规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剖析与运用才干的考察,留意罕见物质中的化学键,标题难度不大。

6.以下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的是()
A. 石英
B. 氯化钠
C. 干冰
D. 碘
C
解:A.石英是二氧化硅晶体,是由共价键构成的原子晶体,故A错误;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晶体,故B错误;
C.干冰是经过火子间作用力构成的分子晶体,干冰是化合物,故C正确;
D.碘是经过火子间作用力构成的分子晶体,碘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D错误;
应选:C。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真物;经过火子间作用力相互结合构成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

如:一切的非金属氢化物,大少数的非金属氧化物,绝大少数的共价化合物,少数盐(如AlCl3)。

此题考察晶体类型的判别,标题难度不大。

留意掌握晶体的构成粒子以及罕见物质的晶体类型。

7.短周期元素X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那么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
A. HX
B. H2X
C. XH4
D. XH3
D
解: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那么X的最高化合价为+5价,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那么最低化合价为−3价,所对应的氢化物为XH3,
应选:D。

依据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知最高化合价,那么可知最低化合价,进而判别对应的氢化物的分子式.此题考察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关系,标题难度不大,留意元素最高正价和最低化合价的关系.
8.以下电子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A. Cl:Cl
B.
C.
D.
B
解:A、氯气为非金属单质,氯气分子内Cl与Cl以共用电子对结合,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氮气属于非金属单质,中N与N之间以氮氮三键相连,并满足每个N8个电子的动摇结构,电子式为,故B正确;
C、氯化氢是由H和Cl 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同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C错误;
D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一同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D
错误;
应选:B。

氯气、氮气、氯化氢中含有的均是共价键,去共用电子对数区分为1、3、1,非金属单质分子必需正确地表示出共用电子对数,并满足每个原子的动摇结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基本与共价型单质分子相反,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是将组成的阴阳离子拼在一同停止标示的.
A、氯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未画出;
B、氮气属于非金属单质,中N与N之间以氮氮三键相连,并满足每个原子的动摇结构;
C、氯化氢是由H和Cl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同构成的共价化合物;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一同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此题考察电子式的书写,难度不大,留意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容易疏忽.
掌握电子式的书写规那么:
①复杂阳离子的电子式为其离子契合,复杂的阳离子电子式除应标出共用电子对、非共用电子对等外,还应加中括号,并在括号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无论是复杂阴离子,还是复杂的阴离子,都应标出电子对等,还应加中括号,并在括号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是将阴阳离子(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拼在一同.关于不同价态的离子,也按其相对值,遵照〝大值在中间、小值在周边〞的原那么书写;
②以共价键构成的物质,必需正确地表示出共用电子对数,并满足每个原子的动摇结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普通为正价者在前.关于不同价态的元素的原子,普通将化合价相对值大的写在中间,相对值小的写在周边.
9.区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最正确方法是()
A. 通入廓清的石灰水
B.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C. 用品红溶液
D. 依据有无毒性
C
解: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均能使廓清石灰水变混浊,那么不能区分,故A错误;
B.二者的水溶液均显酸性,都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那么不能区分,故B错误;
C.二者中只要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那么可以区分,故C正确;
D.二氧化硫有毒且有抚慰性气息,二氧化碳无毒,应用气息可以鉴别,但普通不用此法,故D错误;
应选:C。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均能使廓清石灰水变混浊,水溶液均显酸性,二氧化硫有毒且有抚慰性气息,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以此来解答.
此题考察气体的区分,明白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标题难度不大,留意选项D能鉴别但不是最正确方法.
10.以下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选项是()
A.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B. 氯原子的结构表示图:
C. NH3分子的电子式:
D. 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D
解:A.甲烷为正面体结构,由原子相对大小表示空间结构为比例模型,那么CH4分子的比例模型为,故A错误;
B.氯原子的最外层电数为7,其正确的原子结构表示图为:,故B错误;
C.氨气的电子式中漏掉了氮原子的一对未成键电子对,氨气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其结构式为:O=C=O,故D正确;
应选:D。

A.为甲烷的球棍模型,不是比例模型;
B.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17,最外层为7个电子;
C.氨气中含有3个氮氢键,氮原子最外层到达8电子动摇结构;
D.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
此题考察了罕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判别,标题难度中等,触及电子式、原子结构表示图、比例模型、结构式等知识,明白罕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那么为解答关键,试题培育了先生规范答题的才干.
11.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原子半径:O>S>Cl
B. 恢复性:Na>Mg>Al
C. 动摇性:HF>HCl>HBr
D. 酸性:HClO4>H2SO4>H3PO4
A
解: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反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S、Cl同周期,所以半径S>Cl,O 元素为上周期元素,所以半径S>Cl>O,故A错误;
B、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削弱,恢复性逐渐削弱,所以恢复性:Na>Mg>Al,故B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削弱,氢化物动摇性削弱,所以动摇性:HF>HCl>HBr,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最低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酸性:HClO4>H2SO4> H3PO4,故D正确;
应选:A。

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反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B、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削弱;
C、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削弱,氢化物动摇性削弱;
D、依据非金属性越强,最低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此题考察了元素周期律,留意掌握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标题难度不大.
12.以下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A.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响:H++OH−=H2O
B. 硫酸铝溶液中滴入氨水:Al3++3OH−=Al(OH)3↓
C. 大批CO2通入廓清石灰水中:CO2+Ca(OH)2=H2O+CaCO3↓
D. 铁与稀盐酸反响:Fe+2H+=Fe2++H2↑
D
解:A.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响的离子反响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A错误;
B.硫酸铝溶液中滴入氨水的离子反响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B错误;
C.大批CO2通入廓清石灰水中的离子反响为CO2+Ca2++2OH−=H2O+CaCO3↓,故C错误;
D.铁与稀盐酸反响的离子反响为Fe+2H+=Fe2++H2↑,故D正确;
应选:D。

A.漏写生成硫酸钡的离子反响;
B.反响生成氢氧化铝和硫酸铵,一水合氨在离子反响中保管化学式;
C.廓清石灰水,氢氧化钙电离出离子;
D.反响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此题考察离子反响书写,为高考罕见题型,明白发作的化学反响为解答的关键,留意离子反响中应保管化学式的物质,标题难度不大.
13.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经过如下反响分解:Al2O3+N2+3C=2AlN+3CO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氧化剂是Al2O3
B. 恢复剂是N2
C. 碳元素被恢复
D. 生成1mol CO,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D
解:A.反响中只要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那么氮气为氧化剂,故A错误;
B.只要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那么CO为恢复剂,故B错误;
C.C元素失掉电子,被氧化,故C错误;
D.生成1mol CO,转移1mol×(4−2)=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故D正确;
应选:D。

Al2O3+N2+3C=2AlN+3CO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来解答.
此题考察氧化恢复反响,侧重氧化恢复基本概念的考察,为高考罕见题型,掌握反响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标题难度不大.
14.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原子的()
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⑥原子结构表示图⑦元素在周
期表中的位置.
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④⑤⑥⑦
C. ②③④⑤⑦
D. ③④⑤⑥⑦
B 解: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核数=核外电子数,由核外电子数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推可知原子结构表示图,由原子结构表示图可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即由原子序数定义可直接得出①④⑤;由⑤和核外
电子排布规律可推⑥,如:31号元素原子结构表示图为;由⑥可推⑦,如:31号元素位于第周
围期ⅢA族。

应选:B。

由原子序数定义可直接得出①④⑤;由⑤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推⑥,如:31号元素原子结构表示图为
;由⑥可推⑦,如:31号元素位于第周围期ⅢA族.
此题考察原子结构知识,标题难度不大,此题留意掌握相关知识的积聚.
15.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们的相对位置如下图,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
以下有关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X
Y Z
三种元素的单质都有能够导电 B. X的氧化物XO有毒
C. Y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生成氢气
D. Z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响又能与碱反响
C
解:A.Mg、Al为金属,单质都可以导电,石墨也可以导电,故A正确;
B.CO有毒,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掉保送氧的才干,故B正确;
C.Mg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响,故C错误;
D.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能与强酸、强碱反响,故D正确。

应选:C。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为He、Y为O、Z为F契合相对位置,但不契合三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31,那么X在第二周期,Y、Z在第三周期,令Z的质子数为a,那么Y的质子数为a−1,X的质子数为a−7,所以a+a−1+a−7=31,解得a=13,那么Z为Al,故Y为Mg,X为碳元素。

此题考察位置结构性质关系运用,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同主族相邻元素,处于过渡元素之前,原子序数之差为上一周期容纳元素种数,假定处于过渡元素之后,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容纳元素种数。

16.锂原子比镁原子少1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也比镁原子少1,在周期表中锂和镁的位置关系存在有
〝对角线〞关系,〝对角线〞关系的元素性质存在相似性.以下关于锂的判别能够正确的选项是()
A. Li能在空气中熄灭
B. Li2O熔点较低
C. Li2CO3能溶于水
D. LiOH受热不易分解
A
解:在周期表中锂和镁的位置关系存在有〝对角线〞关系,〝对角线〞关系的元素性质存在相似性,所以依据镁元素的相关性质判别锂的有关性质,
A.Li与Mg的性质相似,可以在空气中熄灭生成Li2O,故A正确;
B.MgO熔点很高,可以用作耐火资料,而MgO、Li2O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锂离子半径小于镁离子半径,其熔点比MgO高,故B错误;
C.碳酸镁微溶于水,Li2CO3与碳酸镁性质相似,不溶于水,故C错误;
D.LiOH与Mg(OH)2性质相似,Mg(OH)2受热能分解,所以LiOH受热也易分解为氧化锂与水,故D错误,应选:A。

在周期表中锂和镁的位置关系存在有〝对角线〞关系,〝对角线〞关系的元素性质存在相似性,所以依据镁元素的相关性质判别锂的有关性质,
A.Li与Mg的性质相似,可以在空气中熄灭;
B.Li2O属于离子化合物,锂离子半径小于镁离子半径,其熔点比MgO高;
C.依据碳酸镁的溶解性剖析Li2CO3的溶解性;
D.依据Mg(OH)2性质剖析LiOH的性质.
此题考察了元素周期表知识,明白对角线规那么是解此题关键,依据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应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剖析解答,标题难度中等.
17.关于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停止的可逆反响N2(g)+3H2(g)⇌2NH3(g),能说明反响已到达平衡
形状的是()
A. 各物质体积分数相等
B. c(NH3)坚持不变
C. 各物质浓度相等
D. c(NH3):c(N2):c(H2)=2:1:3
B
解:A、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取决于反响时物质的配比数以及反响的水平,不能用来作为判别能否到达平衡形状的依据,故A错误;
B、到达化学平衡形状时,正逆反响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作改动,故B正确;
C、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决于反响时物质的配比数以及反响的水平,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一定相等,不能用来作为判别能否到达平衡形状的依据,故C错误;
D、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决于反响时物质的配比数以及反响的水平,各种物质的浓度关系比能够为2:1:3,不能用来作为判别能否到达平衡形状的依据,应依据平衡常数判别,故D错误。

应选:B。

到达化学平衡形状时,正逆反响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质量、物质的量、百分含量不变,关于反响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的反响来说,到达平衡时,压强也不变.
此题考察化学平衡形状的判别,标题难度不大,此题留意掌握平衡形状的实质以及判别的依据.
18.以下进程中,需求增大化学反响速率的是()
A. 钢铁腐蚀
B. 食物糜烂
C. 塑料老化
D. 工业分解氨
D
解:A、钢铁腐蚀消耗金属Fe,那么应降低反响速率,故A不选;
B、食物糜烂消耗人类需求的食物,那么应降低反响速率,故B不选;
C、塑料老化消耗人类生活中运用的塑料产品,那么应降低反响速率,故C不选;
D、氨气是人类需求的重要化工原料,那么工业分解氨需求增大反响速率,故D选;
应选:D。

关于能为人类的生活和生成有利的反响,普通需求增大反响速率,而金属的腐蚀、食物的糜烂、塑料的老化等消耗为人类生活和消费效劳的动力和资料,那么应降低反响速率.
此题考察化学反响速率与生活和消费的关系,明白对人类有利还是有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9.如图是局部短周期元素罕见的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气态氢化物的动摇性:R>W
B. 原子半径:Z>Y>X
C. WX3和水反响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 Y和Z两者最低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相互反响
A 解:由图示知,X的化合价为−2价,没有正化合价,那么X为O元素;Y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那么Y为Na元素;Z为+3价,为Al元素;W的化合价为+6、−2价,那么W为S 元素;R的最高正价为+7价,应为Cl元素,
A.非金属性Cl>S,那么气态氢化物的动摇性Cl>S,故A正确;
B.原子半径应为Na>Al>O,故B错误;
C.WX3为SO3,SO3与水反响生成硫酸,硫酸为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Y、Z区分为Na、Al元素,二者最低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氢氧化铝,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可以发作反响,故D错误。

应选:A。

由局部短周期元素罕见的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可知,X的化合价为−2价,没有正化合价,那么X为O元素;Y的化合价为+1价,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那么Y为Na元素;Z为+3价,为Al
元素;W的化合价为+6、−2价,那么W为S元素;R的最高正价为+7价,应为Cl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标题要求解答该题。

此题考察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标题难度不大,依据图示信息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留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之间的关系,试题培育了先生的灵敏运用才干。

20.以下分子中,一切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的是()
A. BeCl2
B. H2S
C. PCl3
D. SF6
C
解:A、铍原子最外层为4电子结构,而不是8电子结构,故A错误;
B、氢原子最外层为2电子结构,而不是8电子结构,故B错误;
C、磷原子和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相对值为8,那么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故C正确;
D、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相对值为12,不是8电子结构,故D错误。

应选:C。

依据判别的技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相对值=8,那么该原子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据此剖析判别.
此题是对先生原子结构知识的考察,留意规律性的知识在处置选择题中的运用,能节省解题时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9.0分〕
21.质量相反的H2、NH3、Cl2、SO2、O3五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多的是______,在相反温度和相反
压强条件下,都为气体时体积最小的是______。

H2;Cl2
解:H2、NH3、Cl2、SO2、O3五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区分为2g/mol、17g/mol、71g/mol、64g/mol、48g/mol,
五种气体的质量相反,依据n=m
M
可知:n(H2)>n(NH3)>n(O3)>n(SO2)>n(Cl2),由N=nN A可知,含有分子数目最多的是:H2;
在相反温度和相反压强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体积:V(H2)>V(NH3)>V(O3)> V(SO2)>V(Cl2),故体积最小的是:Cl2。

故答案为:H2;Cl2。

依据n=m
M
可知,质量相反条件下,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呈正比,由N=nN 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多;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此题考察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拟基础,关键是对公式的了解与灵敏运用,是高中化学计算的基础,需求先生熟练掌握。

22.浓硫酸具有:①酸性、②强氧化性、③脱水性、④吸水性。

请用序号填写以下空白。

(1)浓硫酸常用作枯燥剂时,表现______
(2)浓硫酸滴到蔗糖固体中,蔗糖先变黑,后有少量气泡发生,表现______
(3)铁遇到冷的浓硫酸时发作钝化,表现______
(4)浓硫酸滴入胆矾中蓝色褪去,表现______
(5)铜和浓硫酸加热,有气体放出,表现______
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枯燥剂,应选④;
故答案为:④;
(2)浓硫酸滴到蔗糖固体中,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是蔗糖变黑,同时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所以可以氧化生成的碳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所以有少量气泡发生,应选:②③:
故答案:②③;
(3)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遇到铁钝化,应选:②;
故答案为:②;
(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胆矾中的结晶水而使其蓝色褪色,应选:④;
故答案为:④;
(5)铜与浓硫酸反响进程中硫酸中局部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局部化合价降低,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应选:①②;
故答案为:①②。

依据浓硫酸的酸性,强氧化性、脱水性、吸水性结合现象解答,留意铜与浓硫酸反响进程中硫酸中局部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局部化合价降低,据此判别解答。

此题主要考察了浓硫酸的性质,明白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脱水性、吸水性三大特性及硫酸的酸性是解题关键,标题难度不大,留意脱水性与吸水性区别。

23.有以下各组微粒:
①12C和 14C②O2和O3③H、D、T④金刚石和石墨⑤乙醇和二甲醚⑥正丁烷和异丁

用序号填空: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解:(1)①12C和 14C③H、D、T具有相反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以上组合中只要①③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①③;
(2)②O2和O3④金刚石和石墨由同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以上组合中只要②④互为同素异形体,
故答案为:②④;
(3)⑤乙醇和二甲醚⑥正丁烷和异丁烷具有相反分子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以上组合中有⑤⑥中互为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⑤⑥.
(1)具有相反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
(2)由同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具有相反分子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此题考察概念的辨析,侧重〝五同〞概念的考察,掌握概念的要点及剖析对象为解答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训练,标题较复杂.
24.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
请回答以下效果:
(1)请写出元素称号:X______Y______W______
(2)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3)元素Z可以构成多种单质,其中最罕见两种称号区分是______和______;
(4)Y的最低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M的最低价氧化物水化物称号为______.
(5)W和Y构成的一种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W的质量分数约为70%.该化合物的
化学式为______.
碳;氮;硫;三;VA;红磷;白磷;N2O5;HClO4;S4N4
解:这五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依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X和Y属于第二周期,Z、W、M属于
第三周期,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设其最外层电子数是a,a+2+8=3a,a=5,所以Z是P元素,X是C元素,Y是N元素,W是S元素,M是Cl元素,
(1)经过以上剖析知,X、Y、W区分是碳、氮、硫元素,故答案为:碳;氮;硫;
(2)Z是P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5,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其周期数,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族序数,所以P位于第三周期第VA族,故答案为:三;VA;
(3)Z是P元素,其单质有红磷和白磷,故答案为:红磷;白磷;
(4)Y是N元素,N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5,主族元素中其最高化合价数与其族序数相等,所以N的最低价氧化物是N2O5,M是Cl元素,Cl的最低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高氯酸,其化学式是HClO4,
故答案为:N2O5;HClO4;
(5)W是S元素,Y是N元素,W和Y构成的一种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W的质量分数约为70%,该化合物中W和Y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70%
32
:30%
14
=1:1,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设化学式为(SN)x,事先x=4,(32+14)×4=184,满足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故答案为:S4N4.
这五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依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X和Y属于第二周期,Z、W、M属于第三
周期,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设其最外层电子数是a,a+2+8=3a,a=5,所以Z是P元素,X是C元素,Y是N元素,W是S元素,M是Cl元素.
此题考察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运用,同时考察先生的剖析才干,标题难度中等,以Z为打破口,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来剖析解答.
25. 将19.2g的铜和某浓度的硝酸反响,生成8.96L(标况)的气体,那么参与反响的硝酸为______moL,将这
8.96L的气体和标况下______L的氧气混合,再通入水中没有气体剩余.
1;3.36
解:因N守恒,所以参与反响的硝酸n(HNO3)=2n(Cu(NO3)2)+n(NO)+n(NO2)=2n(Cu)+n(NO)+
n(NO2)=
19.2g
64g/mol
×2+8.96L
22.4l/mol
=1mol;
因发生的气体和氧气最终变为硝酸,在上述两个进程中只要两种元素铜、氧的化合价发作变化,依据电子
得失守恒,那么
n(O2)×4=n(Cu)×2,即n(O2)=n(Cu)×1
2
=19.2g
64g/mol
×1
2
=0.15mol,体积为3.36L,
故答案为:1;3.36.
依据N守恒,参与反响的硝酸n(HNO3)=2n(Cu(NO3)2)+n(NO)+n(NO2)=2n(Cu)+n(NO)+n(NO2);依据发生的气体和氧气最终变为硝酸,在上述两个进程中只要两种元素铜、氧的化合价发作变化,依据电
子得失守恒,可求得氧气.
此题考察硝酸的性质及依据性质停止计算,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可以和不生动金属如铜发作反响,
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计算时留意守恒法的运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