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市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同一台显微镜,采用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观察同一血液涂片,出现图中甲、乙两个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目镜一样,图甲的物镜比图乙的物镜短
B.如果物镜一样,图乙的目镜比图甲的目镜长
C.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反光镜和光圈,则乙视野更亮
D.甲观察的范围比乙观察的范围小,看到的细胞多
2.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搬运快递的机器人B.腐烂桔子上的霉斑
C.由小变大的钟乳石D.通过网络传播的电脑病毒
3.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A.B.C.D.
4.如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
B.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在两核之间产生新的细胞膜
C.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先形成新的细胞膜,再产生新的细胞壁
D.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5.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③细胞核一分为两个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
6.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能正确表示这条食物链的是
生物种类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0.0450.0240.00030.1450.009
A.A→B→C→D→E B.C→E→B→A→D
C.D→A→B→C→E D.B→A→C→E→D
A.甲图中,⑤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B.甲图中的①发育成丙图中的⑫
C.乙图中的⑧发育成丙图中的⑪
D.乙图中的⑩发育成丙图中的⑬
8.“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是诗人袁枚对苔藓植物(如地钱)的生动写照。

下面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A.“白日不到处”——地钱生活在阴湿的环境
B.“青春恰自来”——正好到了地钱的繁殖季节
C.“苔花如米小”——地钱长出的孢蒴很小
D.“也学牡丹开”——“苔花”和牡丹花具有相同的结构
9.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发现它会游动。

使草履虫运动的结构是()
A.表膜B.鞭毛
C.纤毛D.伪足
10.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图,正确的操作顺序()
A.abcdefg B.gfedcba C.bdcaegf D.bcdafeg
11.下表中细胞结构与功能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细胞结构主要功能
a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b细胞核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线粒体储存糖分。

色素等多种物质
d叶绿体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2.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对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的细胞长时间放在清水中会涨破
B.图甲所示细胞中结构①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C.图甲所示细胞中有细胞生活所需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
D.西瓜甜美多汁,主要与图乙所示细胞中的结构②有关
13.小波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如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B.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C.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14.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生物①是动物,②③是植物
B.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C.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D.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
15.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的部分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步骤结束后,小烧杯中的酒精变成绿色
B.图①步骤结束后,绿叶变成蓝色
C.图②步骤结束后,见光部分不变蓝色
16.下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结构。

下列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B.细胞进行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A结构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D.A结构和叶绿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17.下表植物类群所对应的特征及实例正确的是()
植物类群特征实例
A苔藓植物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无导管,
有假根
葫芦藓、墙藓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能产生种

贯众、卷柏
C裸子植物种子繁殖,种子外无果皮包被银杏、椰子
D被子植物种子繁殖,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油菜、红豆杉
A.A B.B C.C D.D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18.图一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图二是显微镜结构图。

请据图回答: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填图一序号)
(2)图一中E的操作方法可避免______。

(3)图一中G所滴液体为碘液,它可把细胞内的______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4)图一中D所滴液体应为______。

(5)临时装片制好后,应先置于______(填“高”或“低”)倍镜下观察。

(6)某同学看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移动玻片和转动[①]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则污点肯定在[__]______上。

19.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b点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n1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吸收
D.当光照强度>n2时,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20.刘老汉种植的萝卜喜获丰收,使萝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A.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B.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肥料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21.当你一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2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分解者和____________。

(2)图中与鼠有直接关系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__条。

(3)若此生态系统的土壤遭到有毒物质的污染,草和狐相比较,体内有毒物质较多的是____。

(4)该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将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草的数量又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

23.花生是我市普遍栽种的农作物之一,下面的四幅图表示的是花生一生中几个主要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的谜底就是花生果实,请问“白胖子”在生物学上是指
其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生是自花传粉植物,丙图所示结构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说属于_____________。

对于花生繁衍后代来说,丙图所示结构的_____________是最重要的。

24.探究实验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所要经过的步骤:
①提出问题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表达和交流
(2)某小组做有关鼠妇的研究,装置如下图。

他们的做法是将20只发育状态一致的鼠妇放入此装置中央,用茶色玻璃罩在上面遮光。

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干土和湿土中鼠妇的个数,共10次,统计的数据如下表:
干土中鼠妇的个数湿土中鼠妇的个数
实验次数
数量占总数数量占总数%
1840%1260%
25____15____
33____17____
4630%1470%
5525%1575%
6210%1890%
72____18____
81____19____
92____18____
1015%1995%
①依次计算并填写在表格中的空白处
②分别用曲线在下面坐标系中表示出鼠妇在干、湿土中出现的情况。

________。

④实验装置中设置干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图一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用A、B、C表示),图二为该植物叶结构示意图,图三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水蒸气是通过图二叶片的[____]运输来的,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叶片进行______所产生的拉力,然后通过图二叶片上的[____]排出植物体。

该生理过程促进了生物圈的______。

(2)植物体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通过图一中[]____(某生理过程)获得的,此过程发生在图三细胞的[6]_______中,请写出该过程的反应式______。

(3)农业生产中,提高图一中过程C效率的方法有______等(填一种即可);该生理过程能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能维持大气中的_____平衡。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以及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观图可知:乙放大的倍数大于甲放大的倍数,解答即可。

【详解】
A.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如果目镜一样,乙放大的倍数大于甲放大的倍数,图甲的物镜比图乙的物镜短,故A正确;
B.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乙放大的倍数大于甲放大的倍数,如果物镜一样,图乙的目镜比图甲的目镜短,故B错误;
C.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亮度越暗,乙放大的倍数大于甲放大的倍数,所以若使用相同的光照、反光镜和通光孔,则乙视野亮更暗,故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乙放大的倍数大于甲放大的倍数,甲的视野比乙的视野大,乙视野中比甲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少,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
解析:B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机器人、钟乳石、电脑病毒、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CD错误;桔子上的青霉具有生物的特征,是真菌,属于生物,B正确。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D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水分,其它条件都相同。

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但是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影响、干扰的实验结果,A不符合题意;
实验装置内一侧是干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另一侧是湿土,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 不符合题意;
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另一侧是干土,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C 不符合题意;
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且都在阴暗的环境中,唯一变量是水分,能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D 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4.B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识图作答。

【详解】
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都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平均分成两部分,所以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A正确。

B、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在原来细胞中间向内凹陷形成新的细胞膜,B错误。

C、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先形成新的细胞膜,再产生新的细胞壁,C正确。

D、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数量自我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中的异同。

5.C
【分析】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首先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复制,染色体数量加倍,细胞核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细胞质再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正确顺序应该是:首先③细胞核分裂成两个,然后①细胞质平分为二,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首先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复制,染色体数量加倍,细胞核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细胞质再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故选C。

6.B
【分析】
(1)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

表格中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由少到多依次是C0.003、E0.009、B0.024、A0.045、D0.145。

因此由这些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正确的是C→E→B→A→D。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逐渐富集。

7.B
【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丙是一段枝条、图乙是枝芽的结构、图甲是种子的结构,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的结构是⑪--叶,
⑫--茎,⑬--侧芽,⑦--生长点,⑧--幼叶, --芽轴,⑩--芽原基,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⑤--胚,⑥--种皮。

【详解】
A.如果甲图是菜豆种子,其中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和④子叶组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将来发育成植物,故A正确;
B.甲图中①胚芽发育成丙图中的⑫茎,故B错误;
C.图乙中⑧幼叶发育成丙图中⑪叶,故C正确;
D.图乙中的⑩芽原基发育成丙图中的⑬侧芽,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把枝条、枝芽和种子的结构联合起来考查,增强了学生的系统性。

要想完美的解答本题需要熟记各部分名称及发育结果。

8.D
【分析】
苔藓植物是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

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

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苔花属于苔藓植物,牡丹属于被子植物。

【详解】
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A正确;
地钱属于苔藓植物,依靠孢子繁殖后代,“苔花如米小”形容地钱长出的孢子很小,C正确;苔花是属于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茎和叶;牡丹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六大器官,D错误。

【点睛】
熟记苔藓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9.C
【分析】
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其结构及功能如下图:
【详解】
由分析可见,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C正确。

10.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步骤,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这每个步骤简洁地用一个字代表:擦→滴→撕→展→盖→染。

【详解】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擦片→滴液→撕取材料→展平表皮→盖片→染色。

即用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一块洋葱表皮、用解剖针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端让另一端接触液滴慢慢放下盖玻片以防产生气泡、用滴管吸碘液一滴在盖玻片一端染色用吸水纸在另一端用吸水纸在另一端吸,是染色均匀。

图示a将材料放到载玻片上的液滴中并展平、b擦载玻片、c撕取材料、d滴一滴清水、e 盖盖玻片、f用吸水纸吸碘液染色、g滴一滴碘液。

综上所述: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bdcaegf。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制作洋葱鳞片叶细胞临时装片操作步骤,正确使用显微镜。

11.A
【分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

【详解】
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的一层薄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A正确;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D错误。

【点睛】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考试的重点,要熟练掌握此部分内容。

12.D
【分析】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图中①是细胞膜,②是液泡。

【详解】
A.图乙具有细胞壁,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将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不会涨破,A错误。

B.甲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①是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B错误。

C.甲动物细胞内只具有线粒体,不具有叶绿体,植物细胞中一般具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

D.西瓜甘甜解渴是因为细胞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并溶解了一些甜味的物质,图乙中②为液泡,D正确。

故选D。

【点睛】
关键是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3.B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动物细胞比植物细胞少了细胞壁(这是动植物细胞的根本区别)、大液泡和叶绿体。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
图甲中,视野内出现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缓缓放平,造成的,故A正确;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近似于椭圆形,而图乙细胞为长方形格子是洋葱表皮细胞,故B错误;显微镜镜筒下降时,为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所以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物镜,故C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目镜与②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制作生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

14.B
【解析】
【分析】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植物体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和营养组织等。

动物,植物和真菌细胞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生物分为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

图中①是动物、②是植物、③是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解答即可。

【详解】
①蝴蝶属于动物,②是植物,③蘑菇属于真菌,故A错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蘑菇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液泡,细胞核内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NA,故B正确;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动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
组织、结缔组织。

图示生物②是植物因此没有上皮组织,故C错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图示生物①是动物、②是植物,植物与动物比较少了系统,它们的结构层次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分类,动物、植物和真菌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的结构层次,动植物的组织类型。

15.A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详解】
A.步骤①在脱色,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小烧杯中的酒精变成绿色,正确。

B.步骤①在脱色,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小烧杯中的酒精变成绿色,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错误。

C.步骤②是滴加碘液染色,检验淀粉的有无,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滴加碘液变蓝,错误。

D.步骤②是滴加碘液染色,检验淀粉的有无,遮光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合成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错误。

故选A。

16.C
【分析】
绿色植物的两大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绿叶细胞有叶绿体、线粒体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绿叶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呼吸作用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解答即可。

【详解】
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叫做光合作用。

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

由图可知,叶绿体周围的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

图中A代表的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有图可知,A周围的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A正确。

B.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B正确。

C.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A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所利用的能量,C错误。

D.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分别能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色植物的两大生理作用。

17.A
【分析】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根据各类植物的特征进行解答。

【详解】
A、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即没有输导组织,根是假根,吸水能力、保水能力较差,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墙藓等,正确。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无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错误。

C、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用种子繁殖,常见的裸子植物有水杉、银杏等,但椰子是被子植物,它的果实外面有果皮包被,错误。

D、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被子植物有玉米、大豆、油菜等,而红豆杉靠种子繁殖,种子裸露,属于裸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