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八年级《孟子》下教案汇编第9课时:卷八《离娄章句下》六至十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八年级《孟子》下教案汇编第9课时:卷八《离娄章句下》六至十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八年级《孟子》下教案汇编
第9课时:卷八《离娄章句下》六至十节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词义,疏通文意,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2.了解孟子对“君子”的要求以及“人人都有教育熏陶他人的义务”的看法。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受中华传统教育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能够正确、流利诵读全文。

教学难点:理解孟子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卷八离娄章句下四)
2.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 (卷八离娄章句下五)
二、简介主要思想:
“中养不养,才养不才”
1.“中”——即“中庸”之道,代指品德好的人。

2.“养”——即培养、教育。

三、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正确流利读懂文章,感知文章,体会内涵:
1. 老师指导学生解词释义,翻译句子疏通文意。

译文:孟子说:“品德修养好的人教育熏陶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乐于有好的父亲和兄长。

如果品德修养好的人抛弃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抛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所谓好与不好之间的差别,也就相近得不能用寸来计量了。

2.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文章。

(采用多种朗读形式)
(1)老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3)学生齐读(4)个人朗读尝试背诵。

四、老师讲故事----孔子有教无类的小故事,以便加深学生对“中养不养,才养不才”的理解。

五、领会名句
1. 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2.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3.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六、熟读课文:
七、拓展意义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

”(《三字经》贤者为师,团结大家一道进步;能者为师,帮助大家共同提高。

一言以蔽之,人人都有教育熏陶他人的义务。

否则,所谓的“好人”又好在哪里呢?模拟西方圣哲的话来说:“人啊,你们都是上帝的子民。

要互爱,不要抛下任何一个兄弟姐妹不管!”所以我们要搞“希望工程”,要搞“心连心”、“手拉手”的活动
八、教师小结:
作业布置:诵读《中养不养,才养不才》
板书设计:
“中养不养,才养不才”
主要思想:人人都有熏陶教育他人的义务。

陈有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