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治疗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药物治疗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刘俐伶;庞丽红;植枝福
【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dihydro-α-ergocryptine and bromocriptine methanesulfonate for idiopathic hyperprolactinemia ( HPRL ) .Methods Forty-two female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HPRL were recruited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1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oral dihydro-α-ergocryptine and bromocriptine methanesulfonate respectively .The treatment lasted for 6 months.Before treatment and at 30,60, 90,120,150 and 180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prolactin level,rates of normal menstruation and non galactorrhea ,and incidence rate of sid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erum prolactin level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therapeutic time in both groups(P<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rum prolactin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any time point (P>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oportion of normal menstruation or of non galactorrhe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any time point after
treatment(P>0.05).The incidence rates of nausea ,vomiting and dizzin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 Both of dihydro-α-ergocryptine and bromocriptine methanesulfonate have effects on idiopathic HPRL ,but dihydro-α-ergocryptine has a lower incidence rate of side effects .%目的比
较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及甲磺酸溴隐亭治疗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HPR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特发性HPRL女性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分别给予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片、甲磺酸溴隐亭口服,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120、150、180 d时血清催乳素水平、患者月经和溢乳恢复正常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P<0.05),但在各时间点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月经正常、无溢乳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磺酸溴隐亭与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片治疗特发性HPRL均有效,但是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2017(039)010
【总页数】3页(P1497-1499)
【关键词】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甲磺酸溴隐亭
【作者】刘俐伶;庞丽红;植枝福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南宁市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南宁市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南宁市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
催乳素是由腺垂体后侧部位的泌乳细胞分泌的蛋白类激素,基本功能是激发持续性泌乳,此外,其对于生长发育、机体的免疫代谢调节、生殖系统与神经系统功能的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1]。
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 HPRL),也被称
为闭经溢乳综合征,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女性闭经、不孕及溢乳,而男性则表现为性功能障碍、不育及骨质疏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人群HPRL患病
率为0.4%,而在生殖功能障碍患者中高达9%~17%,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3]。
临床上治疗HPRL的药物多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常用药物有溴隐亭、卡麦角林
及克瑞帕(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
目前溴隐亭被广泛用于治疗HPRL,取得一
定疗效同时也出现了诸多药物副反应。
有研究报告采用新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治疗HPRL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溴隐亭引起的副反应[4]。
关于不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不明原因特发性HPRL的临床对比观察报告少见。
因此,本研究对比了溴隐亭与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治疗特发性HPRL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就诊的特发性HPRL的女性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4~37(27.5±2.9)岁。
入组标准:(1)符合HPRL诊断标准[5]: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PRL≥25
ng/ml。
(2)排除生理性因素(妊娠、哺乳等)引起的PRL暂时性增高。
(3)排除其他
疾病引起的继发性HPRL。
将4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组21例。
观察组年龄22~36(26.67±2.33)岁,治疗前催乳素水平为
(80.31±17.31)ng/ml,月经异常18例,溢乳19例;对照组年龄21~
34(26.29±2.41)岁,治疗前催乳素水平为(79.43±12.23)ng/ml,月经异常19例,溢乳17例。
两组患者年龄、治疗前激素水平、溢乳、临床症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通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
员会批准,且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口服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片(意大利Doppel Farmaceutici S.R.L.公司,批号:H20091125)5 mg/次,2次/d。
对照组患者口
服甲磺酸溴隐亭(匈牙利Gedeon Richter Plc.公司,批号:H20110116 ),用法、用量同观察组。
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3~6个月,直至催乳素水平恢复正常后缓慢减量,每次减量不超过原剂量的一半,每月复查1次催乳素水平,减到隔日半片
后维持用药,1个月后停药观察。
如果发现催乳素水平重新升高则恢复用药并长期维持。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120、150、180 d测定血清
催乳素,并统计月经正常率、无溢乳率,观察药物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体
位性低血压、便秘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重复
测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值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催乳素水平比较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
下降(F时间=23.303,P时间=0.015),但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0.002,P组间=0.963),分组与时间无交互作用(F交互=0.014,
P交互=0.721),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正常、无溢乳情况比较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月经正常、无溢乳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体位性低血压、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催乳素的分泌由垂体与下丘脑共同控制,催乳素经肝脏代谢降解,并由肾脏排出[2]。
生理状态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及5-羟色胺刺激脑垂体的泌
乳细胞分泌催乳素,催乳素浓度过高时,反馈抑制信号传达到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多巴胺,抑制泌乳细胞以减少或阻断催乳素的分泌,从而达到催乳素生成与代谢的生理性平衡。
HPRL是一种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性疾病[6-7]。
任何一种破坏催乳素生理平衡的因素均有可能引发HPRL。
病因可分为生理性、病理性、药理性及特发性。
妊娠、哺乳及应激状态下常会出现短暂的生理性血催乳素水平升高;而脑垂体-下丘脑-卵巢功能轴及肝肾代谢功能异常的相关疾病,如垂体催乳素腺瘤、甲状腺功能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肝肾功能不全、异位催乳素分泌增多等,均会造成病理性催乳素水平升高;口服雌激素、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可引起药理性催乳素水平升高,通常停药后一定时间内催乳素水平可降至正常[2]。
特发性HPRL患者表现为血清催乳素水平增高,但排除生理性、药理性及其他器质性病变影响所导致催乳素分泌水平增加。
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或难以检测到的微小腺瘤导致催乳素分泌增加[7]。
临床上,对于病因明确的患者给予对症处理,而对于不明原因特发性HPRL患者常采用甲磺酸溴隐亭或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治疗[8]。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催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药物治疗均可有效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并且效果相当。
本文结果还显示,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月经正常率、无溢乳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口服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片能改善特发性HPRL患者临床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有学者报告,对用溴隐亭治疗不敏感的催乳素肿瘤可采用其他多巴胺激动剂治疗,如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2]。
因甲磺酸溴隐亭是临床上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一线药物。
甲磺酸溴隐亭可同时作用于多巴胺D1和D2受体,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9],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
差,从而降低治疗效果。
而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属选择性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上述不良反应,但反应较轻微,患者可耐受,因此治疗依从性好[10]。
但是目前甲磺酸-α-二氢麦角隐亭并未作为临床治疗HPRL的首选药物,且对该药物的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关文献】
[1] 王春霞,李永伟.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高泌乳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6):3 217-3 218.
[2] 王佳宁.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及诊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21):3 629-3 632.
[3] 王雄.泌乳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1):6-10.
[4] 胡翠芳,徐妙燕.高泌乳素血症的成因及辨证思路[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4):538-539.
[5]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临床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95-496.
[6] Hu J,Zheng X,Zhang W,et al.Current drug withdrawal strategy in prolactinoma patients treated with cabergolin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Pituitary,2015,18(5):745-751.
[7] Triggianese P,Perricone C,Perricone R,et al.Prolactin and natural killer cells:evaluating the neuroendocrine-immune axis in women with primary infertility an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J].Am J Reprod Immunol,2015,73(1):56-65.
[8] 朱春燕.溴隐亭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
志,2015,17(3):54-56.
[9] 夏雷.泌乳素的分子结构及表达调控[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6):882-883.
[10] 陈东.甲磺酸溴隐亭片联合中药汤剂治疗高泌乳素血症65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
医,2015,37(9):1 354-1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