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概念
2.理解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理解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影响因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不是很难,但是需要大家理解,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探究新课】
一、相关概念
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日出时间受季节、纬度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拖后。

2.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

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二、影响气温日较差的要素
(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这是由于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普通热带地域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域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域,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呈现在春季。

原因: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昼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域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低凹地形,空气与空中接触面积小,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流失,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

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
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小而主要受四周空气的调节,白昼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山峰;高原大于平原:
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

白昼,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抵达空中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

白昼,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4)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

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淡色土和湿润严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由于晴天时,白昼太阳辐射激烈,空中增温激烈,夜晚空中有效辐射强降温激烈。

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三、影响气温年较差的要素
(1)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由于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

例如我国的西沙群岛(16°50′N)气温年较差只要6℃,上海(31°N)为25℃,海拉尔(49°13′N)到达46℃。

低纬度地域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域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2)海陆由于海陆热力特性不同,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域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普通状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

此外,地形、天气及植被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3)地形普通状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

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4)天气云雨多的地域小于云雨少的地域。

(5)植被有植被的地域小于裸地。

实例:
1、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但年较差小,因此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形容高原气候特色。

2、西北地区:地处中纬,深居内陆,气温较同纬地区偏高(光照长,云量稀少,地面干燥,太阳能消耗的很少.)气温日、年较差均大.形成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同一纬度带由于海陆分布的差异而形成了海洋性和大陆性两
种气候(海洋上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大陆夏热冬寒,年较差大,海洋上云量一般比陆地大,且风速大于陆地上,这也能减小海上气温日、年较差。

【典例剖析】
1.(2008年全国卷)(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6a)的湖面海拔约3800采,降水资料如图6b所示。

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6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12分)
答案:(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2分),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4分)日变化(日较差)较大(2分),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气温可能降至0℃及以下)(4分)
2.(2006年江苏卷)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比图中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答案:(1)小地形
(2)南部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北部夏季暖热,冬季寒冷,且冬季气温远低于南部,气温年较差大
【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本节课咱们共同分析了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下课之后多思考多总结,重在理解。

把《创新设计》小本上的这节习题做完。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