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毫米、分米的认识》作业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毫米、分米的认识》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掌握它们与厘米、米的换算关系。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作业内容:
1. 课堂笔记: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整理毫米、分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与厘米、米的换算关系。

2. 实物测量:准备一支铅笔、一把尺子和一个毫米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接着,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铅笔长度,并与尺子上的读数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3. 实践活动:回家后,请同学们找出一件长度约为1米的物体(如门、书桌等),用分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接着,将测量的结果换算成厘米和毫米,并比较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差别。

4. 数学游戏:设计一个“长度猜猜看”的小游戏,邀请家人或朋友参与。

每人有5次机会猜测某一物品的长度(如橡皮擦、书本等),根据其他人的猜测结果,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分享学习毫米、分米知识的体会和收获。

三、作业要求:
1. 独立完成: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可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 认真记录:在完成每个作业时,请同学们认真记录下自己的测量结果和分析过程,以便于后续的作业反馈和评价。

3. 按时提交:请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以便老师及时评价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
1. 评价标准:根据同学们的笔记、测量记录和游戏分析过程中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老师将逐一检查同学们的作业,并进行批改和评分。

对于表现优秀的同学,将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同学,将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作业反馈:
1. 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可将自己在学习毫米、分米知识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分享。

2.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老师和同学可以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鼓励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探索,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巩固学生对毫米、分米的认识,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测量和估算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习惯。

二、作业内容:
1. 实践操作作业:学生自行准备若干长度不同的物品(如小木棒、纸条等),使用毫米尺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要求尽可能精确地使用毫米单位进行测量。

2. 思考问题作业:请学生根据课堂上所学知识,思考如何在不使用测量工具的情况下,估计出一支粉笔的长度(允许使用手头有的物品进行近似估计)。

鼓励学生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比较其准确性。

3. 阅读理解作业:学生自行阅读数学相关的短文或科普文章,了解毫米、分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要求在阅读后回答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或对文章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三、作业要求:
1. 实践操作作业应在第二天上课前交给老师,以便老师了解学生对毫米单位的理解程度。

2. 思考问题作业应在课后完成,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阅读理解作业可在课后任意时间完成,建议学生将阅读文章贴在作业本上,以便老师查阅。

四、作业评价:
1. 实践操作作业:根据学生测量物品的准确程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改进测量方法。

2. 思考问题作业:根据学生提出解决方案的多样性及准确性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勇于尝试。

3. 阅读理解作业:根据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总结归纳能力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
1. 对于实践操作作业,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指出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毫米单位的使用方法。

2. 对于思考问题作业,老师将对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对于优秀的解决方案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思考、多尝试。

3. 对于阅读理解作业,老师将根据学生的阅读效果,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希望通过作业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作业设计方案,以确保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此外,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以便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步,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的世界里发现更多的奥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