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催化裂化外取热器产汽量措施和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催化裂化外取热器产汽量措施和探讨
摘要:本文根据某石化公司催化裂化装置外取热器产汽量偏低的情况,通过分
析烧焦罐温度分布梯度、影响再生器尾燃等因素,优化了再生器外取热器流化风
和滑阀开度。

通过将外取热器由“小循环大温差”改为“大循环小温差”后,外取热
器产汽量逐步上升,有效降低了装置能耗。

关键字:催化裂化外取热器尾燃
1 前言
该12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由中国石化洛阳工程公司设计,1981年建
成投产,2011年进行隐患改造,现采用反应-再生同高并列式布置的两器形式,
外取热器为下流式,再生器为富氧再生。

外取热器流化风分别为中部大环流化风、中部小环流化风、底部流化风三组;外取热器下滑阀阀后有水平输送风;进入再
生器内为船型分配器,在待生斜管催化剂返回口上部。

装置再生器稀相温度和烧焦罐密相温度长期存在倒挂情况,造成外取热器调
节困难,3.5MPa蒸汽输出量波动较大,直接影响该公司3.5MPa蒸汽管网平衡。

为此通过优化外取热器操作,平稳3.5MPa蒸汽输出量,进而降低装置能耗。

2 装置现状分析
2.1 再生器操作情况
该催化装置再生器稀相与密相温差波动大(最大25℃,最小-14℃),造成两器热平衡调节困难,外取热器产汽量波动较大,尾燃[1]严重。

自2017年以来,
再生器稀相与密相温度长期存在倒挂趋势。

2.2 再生器烧焦罐各温度点分布情况
图1 再生器烧焦罐相关温度点分布图 2.2.1 将烧焦罐北侧和南侧各点(纵向)
两两温差进行对比,并作图。

图2 再生器烧焦罐北侧、南侧各点温差分布
从再生器南北两侧纵向温差分析:
北侧1(TI227A-TI226B)和南侧1(TI227B-TI226A)温差波动大,温差为负值
较多,说明外取热器返回催化剂流量和温度波动大;北侧2(TI226B-TI225B)波
动较大,温差为正值;南侧2(TI226A-TI225A)温差波动小,温差为负值。

说明
烧焦罐内烧焦效果良好,未出现局部变流的情况;北侧1和南侧1均在外取热器
返回口(北侧)的上方,受外取热器冷催化剂影响较大,外取热器流化是否顺畅
直接影响该两点温度。

2.2.2 将烧焦罐北侧和南侧各点(横向)两两温差进行对比,并作图。

图4 再生器烧焦罐横向各点温差分布
从再生器横向温差对比分析:
横向1(TI227B-TI227A)温差多为正值,横向2(TI226A-TI226B)、横向3
(TI225A-TI225B)温差多为负值,因为横向2、横向3温差是烧焦罐南侧测温点
与北侧测温点相减,烧焦罐南侧有3.5MPa内取热盘管,温度低于北侧;从横向1、横向2、横向3温差观察,水平区域内,烧焦罐床层内催化剂返混均匀,未发现
水平区域偏流现象[2]。

综上分析,烧焦罐内径向和轴向温度分布,除外取热器返回管处温度波动大,
其它各点相对均匀,外取热器催化剂流化不均匀,冷热催化剂交替进入再生器,
造成稀相温度波动大,尾燃严重[3]。

2.3 外取热器产汽情况
2017年装置外取热器产汽量可以达到40t/h以上,到2018年装置产汽量逐渐下降,产汽量最低降至20t/h以下,再生器操作出现瓶颈,稀相超温严重,外取
热器产汽量波动大,最低0t/h,最高30t/h。

3 操作调整
外取热器中部大环流化风由18.7Nm3/min降至15.2Nm3/min,中部小环流化
风由17.5Nm3/min降至2.2Nm3/min,减小中部流化风,提高催化剂返回温度;
底部流化环由5.5Nm3/min提至8Nm3/min,提高催化剂流化效果;水平输送风由19.3Nm3/min降至14.2Nm3/min,提高外取热器返回管催化剂密度。

通过对再生器线速、再生器循环量和烧焦强度进行核算:反应进料为150t/h,原料油预热温度为215℃,通过烟气中氧含量计算生焦量为8.1t/h,通过热平衡
计算出反应热为12769MJ/h,烧焦强度为235.5kg/t·h,再生器催化剂循环量为
960t/h,外取热器下滑阀与外循环管滑阀开度之和在100%~120%之间属于最佳工
况点。

外循环管滑阀开度在45%~50%之间,外取热器下滑阀开度在50%~60%为宜。

4. 调整效果
经过上述调整后,装置再生器热平衡由原先外取热器滑阀调整开度调节控制,改为外取热器中部大环流化风调整,外取热器滑阀维持60%以上。

再生器稀密相
温差较之前有较大改善,稀密相温差控制在10℃范围以内。

外取热器产汽较调整
前稳定,外取热器3.5MPa蒸汽产汽量提高约30t/h,维持稳定,稀相超温现象得
到有效改善。

5. 结论
加大外取热器催化剂循环量,有利于再生器操作平稳。

外取热器下滑阀维持50%以上开度,用中部流化风调节产汽量,可提高产汽量,主风量充足的情况下,可有效减少再生器稀相尾燃。

参考文献
[1]万峰.催化裂化再生器尾燃原因及对策[J].金陵科技,2004,11(5):50-58
[2]童三和.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烧焦效果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外能
源,2009,14(1):82-92
[3]王明胜.催化裂化再生器尾燃原因分析及优化措施[J].石油炼制与化
工,2017.8,48(8):29-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