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材焊接检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1.10风扇轮铁圈焊接时需注意其平面度真圆度直径风扇轮轴套与传动铁片的焊接需注意两者的垂直度(组立后风扇轮的偏摆控制在1.5mm以内).
4.5.1.11对于手把管需注意其焊接角度尺寸(组立后运动时不可有碰膝盖或阻碍操作电子表现象,手把管的高低前后控制在5mm以内).
4.5.1.12曲柄轴心需与外盖孔同心,组装好后曲柄脚到外盖左右对称(偏边应控制在2mm以内).
4.7对于巡检中发现的不良异常,判断其属于严重缺失,主要缺失或轻微缺失,并及时通知线上主管修正改善,挂牌隔离及汇报QC组长,同时开具《不合格处置报告单》填写机型名称、数量、不良率、生产日期等项目,并详细说明不良原因及后果送呈相关单位会签.QC依所签之处理意见进行处理结果之追踪回馈.
文件编号
BS-WI-154
4.5.1.3立柱(下)座管的焊接需注意与贴地连接管的垂直度组立后,左右歪斜在1-3mm以内,且立柱(下)一定要在外盖开口中间部位,同时立柱上座垫管在能够顺利调节(一般以一只
手可调节为标准),如有不良应及时协调车间予以改善.
4.5.1.4滚轮固定片的焊接需注意其焊接角度尺寸及方向性.(组立后滚轮一般控制在距地面3—5mm以内).
4.5.1.13所有的焊道必须牢固美观(特别是外盖盖不住的焊道需严格要求).
4.5.1.14所有的组装步骤必须依照说明书完成且运动时不可有异常晃动及磨擦等不良现象.
4.5.1.15组立后外盖不可有错口及倾倒现象.
4.5.2椭圆机系列QC检验注意事项:
4.5.2.1手把连接轴心与立柱上的焊接需注意其垂直度和对称性.偏单边应控制在0.2mm以内,组
4.5.2.10可参照脚踏车系列QC注意事项.
4.5.3力量训练器系列QC检验注意事项:
4.5.3.1焊道美观牢固,不可有假焊、焊渣、穿孔等现象.分方向分左右操作之零件需随时注意挂牌标示,防止相似不相同之工件在加工搬运过程中混淆.
4.5.3.2保证孔心距之重点组装尺寸,原则上必须穿梢定位保证孔心距并随时注意检查插销的使用状况(人为更换或磨损).
BS-WI-154
检验指导书
文件版本
A/0
实施日期
2015-10-22
焊接检验指导书
页码
1/4
焊接检验指导书
1目的:为指导公司制程QC对所负责的范围之产品实施检验,减少失误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此标准.
2范围:焊接车间生产制造环节品质管控适用。
3职责:
3.1焊接QC必须按照此标准执行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车间处理,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汇报,并做好巡检记录.
4.5.2.7五通管脚踏方管焊接要垂直(运动时脚踏方管需左右对称呈直线运动且与外盖的间距不可小于设计的安全间距,以免伤到顾客).
4.5.2.8对于飞轮皮带盘类焊接需注意轻拿轻放,不可碰伤其表面;飞轮车过后需控制表面光洁度偏摆跳动.
4.5.2.9运动时滚轮需在轨道的中心(一般以不可偏出滚轮的一半为准).
4.5.3.3.随时督导作业人员装到位,并清除治具的焊渣杂物等.
4.5.3.4电镀件外观须严格督导作业人员轻拿轻放,防止损伤工件表面,焊渣必须清除干净,并确定消水工艺孔的位置,要求车间做好除锈防锈保护工件表面等措施.
4.5.3.5对一些铁片套管胶含油垫圈相互组配的工件,尽量用实际生产之工件交叉组配检验并考虑后序加工偏差(如烤漆厚度焊接变形),对组装的间隙做评估是否适宜,有疑问时立即
3.2焊接QC组长负责督导线上QC工作,协调相关单位及时采取矫正、预防措施,妥善解决问题。
3.3焊接车间对线上QC提出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及预防。
4作业内容:
4.1QC在实施检验前,必须认真了解与该产品品质相关之BOM表、图纸传真测试报告及实物样品,了解产
品的组装重点,运动功能及外观要求,掌握每个零件在整个机台中的作用,从而熟悉每个零件的检验重点。
4.2QC必须依照BOM表和工程图面核对来料是否与所要生产零件材料相符。包括材料的长度、宽度、高度、厚度、内径、外径、真圆度、真直度、成型角度、冲孔大小、冲孔位置、有无毛边、拉疱、凹陷及在外观上不可有生锈、划伤、变形,表面凹凸不平等不良现象,《流程卡》上必须注明机型、数量、规格及前站QC检验合格章。如有异常应及时知会前站QC协调责任单位处理。
4.4焊接加工作业前对治具进行检查,确定是否为所需零件之治具,包括治具的定位方式是否合理(要与前站加工方向一致,避开工件的不稳定部分并保证组装的重点尺寸),定位是否牢固磨损定位上是否有焊渣杂物等。不可因工件晃动间隙大引起尺寸偏差。通过上述治具检验完毕后,再会同车间现场干部排线员依次对每个工序操作员进行操作重点品质注意事项解。包括相似不相同的材料,易与误操作之工件提示。
立后手把间隙盖活动间隙控制在0.5mm以内且不可有卡死现象).
4.5.2.2脚踏轴心与曲柄方管的焊接尺寸需上限0.2mm以内(脚踏方管活动间隙在0.5mm以内).
4.5.2.3曲柄方管的焊接需控制在同一平面(组立后圆盘的偏摆控制在2mm以内).
4.5.2.4五通管的前后高低位置需依图面重点检验(组立后圆盘与外盖的对称性的同心度需控制在1.5mm以内).
4.5.1.8对于五通管与飞轮固定片需注意两者焊接的相对位置垂直度和平行度重点在于保证装皮带那边的距离.保证运动时皮带不可有跑边现象及皮带打滑或锁得过紧现象(测试皮带
的张紧系数,一般控制在比标准松紧系数上限20HZ ).
4.5.1.9刹车织带调节时在风扇轮或飞轮的中心(一般刹车织带两边不可与飞轮或风扇轮产异常磨擦).
4.5.2.5手把管与手把连接管的焊接尺寸需上限0.5mm,且应依实际的组装偏单边焊接(手把管上下的组配间隙控制在0.8mm以内,错口距离应控制在手把管厚度的一半之内).
4.5.2.6上手把管与手把轴套管焊接要垂直注意偏摆角度(运动过程中最小间距必须达到设计的安全间距,不可有伤或打到顾客的现象,一般为1英寸以上).
汇报.
4.5.3.6对于实际生产中焊接方式不合理,焊道强度有疑问时,可请专人测试其强度,并追踪其测试结果.
4.5.3.7螺丝锁紧后螺丝需露出尼帽1—2个螺纹.
4.5.3.8所有的组装步骤必须按照说明书步骤组装.
4.5.3.9整台份组立后不可有磨擦及晃动等不良,且运动时钢绳不可脱落.
4.6上述4.5.1—4.5.3 QC对所负责范围内工件进行巡检,对于经常出现质量问题或品质要求较高之工件做重点检验并将每次检验结果填制于《品管巡检日报表》上.QC对每堆工件上的物料标示牌,依其完工程度品质状况作相应的注明及签名.
其中首件确认时机包扌心上线生产更换材料治具操作员维修治具改变加工方式矫正不良品等同时把首件检验结果记录于焊接首件确认表44焊接加工作业前对治具进行检查确定是否为所需零件之治具包括治具的定位方式是否合理要与前站加工方向一致避开工件的不稳定部分并保证组装的重点尺寸定位是否牢固磨损定位上是否有焊渣杂物等
文件编号
4.3要求车间依零件加工工序逐项焊接完成3—5工件做首件确认,QC依照工程图面对所有尺寸、焊道位置焊道长短进行检验,如有偏差立即查明原因,并按零件之组装、功能、外观要求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按照说明书的组装步骤进行完整的组装测试。其中首件确认时机包括:上线生产更换材料、治具、操作员、维修治具,改变加工方式、矫正不良品等,同时把首件检验结果记录于《焊接首件确认表》上。
作业指导书
文件版本
A/0
实施日期
2015-10-23
焊接检验指导书
页码
4/4
5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6相关记录:
6.1《焊接检验日报表》
7补充:
无
编制/日期
审:
4.5.1.5对于磁控铁片需注意连接轴套管焊接位置(刹车线调到最紧时,磁铁与飞轮的间隙控制在3±0.5mm之内)
4.5.1.6立柱(下)与立柱连接管的焊接尺寸上限0.5-1mm且两者必须同心(立柱上下组配间隙控制在0.8mm以内,立柱上下的错位距离控制在管材厚度的一半之内).
4.5.1.7皮带盘与曲柄轴心的焊接需控制其垂直度及焊接尺寸上限0.2mm以内(皮带盘的偏摆一般控制在1.5mm以内,组立后皮带盘的左右活动间隙控制在0.3mm以内).
4.5焊接QC检验中需注意事项:
4.5.1单车系列QC检验注意事项:
4.5.1.1对于五通管的焊接一般两边各0.5英寸长的三条焊道对称,且焊接后需用油压机整形,保证其与实际使用培林的组配(一般使用R12Z培林).
4.5.1.2对于前后贴地铁片或贴地管的焊接,在保证组立后整机运动时贴地管平面度要平,
翘起控制在3mm以内.
4.5.1.11对于手把管需注意其焊接角度尺寸(组立后运动时不可有碰膝盖或阻碍操作电子表现象,手把管的高低前后控制在5mm以内).
4.5.1.12曲柄轴心需与外盖孔同心,组装好后曲柄脚到外盖左右对称(偏边应控制在2mm以内).
4.7对于巡检中发现的不良异常,判断其属于严重缺失,主要缺失或轻微缺失,并及时通知线上主管修正改善,挂牌隔离及汇报QC组长,同时开具《不合格处置报告单》填写机型名称、数量、不良率、生产日期等项目,并详细说明不良原因及后果送呈相关单位会签.QC依所签之处理意见进行处理结果之追踪回馈.
文件编号
BS-WI-154
4.5.1.3立柱(下)座管的焊接需注意与贴地连接管的垂直度组立后,左右歪斜在1-3mm以内,且立柱(下)一定要在外盖开口中间部位,同时立柱上座垫管在能够顺利调节(一般以一只
手可调节为标准),如有不良应及时协调车间予以改善.
4.5.1.4滚轮固定片的焊接需注意其焊接角度尺寸及方向性.(组立后滚轮一般控制在距地面3—5mm以内).
4.5.1.13所有的焊道必须牢固美观(特别是外盖盖不住的焊道需严格要求).
4.5.1.14所有的组装步骤必须依照说明书完成且运动时不可有异常晃动及磨擦等不良现象.
4.5.1.15组立后外盖不可有错口及倾倒现象.
4.5.2椭圆机系列QC检验注意事项:
4.5.2.1手把连接轴心与立柱上的焊接需注意其垂直度和对称性.偏单边应控制在0.2mm以内,组
4.5.2.10可参照脚踏车系列QC注意事项.
4.5.3力量训练器系列QC检验注意事项:
4.5.3.1焊道美观牢固,不可有假焊、焊渣、穿孔等现象.分方向分左右操作之零件需随时注意挂牌标示,防止相似不相同之工件在加工搬运过程中混淆.
4.5.3.2保证孔心距之重点组装尺寸,原则上必须穿梢定位保证孔心距并随时注意检查插销的使用状况(人为更换或磨损).
BS-WI-154
检验指导书
文件版本
A/0
实施日期
2015-10-22
焊接检验指导书
页码
1/4
焊接检验指导书
1目的:为指导公司制程QC对所负责的范围之产品实施检验,减少失误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此标准.
2范围:焊接车间生产制造环节品质管控适用。
3职责:
3.1焊接QC必须按照此标准执行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车间处理,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汇报,并做好巡检记录.
4.5.2.7五通管脚踏方管焊接要垂直(运动时脚踏方管需左右对称呈直线运动且与外盖的间距不可小于设计的安全间距,以免伤到顾客).
4.5.2.8对于飞轮皮带盘类焊接需注意轻拿轻放,不可碰伤其表面;飞轮车过后需控制表面光洁度偏摆跳动.
4.5.2.9运动时滚轮需在轨道的中心(一般以不可偏出滚轮的一半为准).
4.5.3.3.随时督导作业人员装到位,并清除治具的焊渣杂物等.
4.5.3.4电镀件外观须严格督导作业人员轻拿轻放,防止损伤工件表面,焊渣必须清除干净,并确定消水工艺孔的位置,要求车间做好除锈防锈保护工件表面等措施.
4.5.3.5对一些铁片套管胶含油垫圈相互组配的工件,尽量用实际生产之工件交叉组配检验并考虑后序加工偏差(如烤漆厚度焊接变形),对组装的间隙做评估是否适宜,有疑问时立即
3.2焊接QC组长负责督导线上QC工作,协调相关单位及时采取矫正、预防措施,妥善解决问题。
3.3焊接车间对线上QC提出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及预防。
4作业内容:
4.1QC在实施检验前,必须认真了解与该产品品质相关之BOM表、图纸传真测试报告及实物样品,了解产
品的组装重点,运动功能及外观要求,掌握每个零件在整个机台中的作用,从而熟悉每个零件的检验重点。
4.2QC必须依照BOM表和工程图面核对来料是否与所要生产零件材料相符。包括材料的长度、宽度、高度、厚度、内径、外径、真圆度、真直度、成型角度、冲孔大小、冲孔位置、有无毛边、拉疱、凹陷及在外观上不可有生锈、划伤、变形,表面凹凸不平等不良现象,《流程卡》上必须注明机型、数量、规格及前站QC检验合格章。如有异常应及时知会前站QC协调责任单位处理。
4.4焊接加工作业前对治具进行检查,确定是否为所需零件之治具,包括治具的定位方式是否合理(要与前站加工方向一致,避开工件的不稳定部分并保证组装的重点尺寸),定位是否牢固磨损定位上是否有焊渣杂物等。不可因工件晃动间隙大引起尺寸偏差。通过上述治具检验完毕后,再会同车间现场干部排线员依次对每个工序操作员进行操作重点品质注意事项解。包括相似不相同的材料,易与误操作之工件提示。
立后手把间隙盖活动间隙控制在0.5mm以内且不可有卡死现象).
4.5.2.2脚踏轴心与曲柄方管的焊接尺寸需上限0.2mm以内(脚踏方管活动间隙在0.5mm以内).
4.5.2.3曲柄方管的焊接需控制在同一平面(组立后圆盘的偏摆控制在2mm以内).
4.5.2.4五通管的前后高低位置需依图面重点检验(组立后圆盘与外盖的对称性的同心度需控制在1.5mm以内).
4.5.1.8对于五通管与飞轮固定片需注意两者焊接的相对位置垂直度和平行度重点在于保证装皮带那边的距离.保证运动时皮带不可有跑边现象及皮带打滑或锁得过紧现象(测试皮带
的张紧系数,一般控制在比标准松紧系数上限20HZ ).
4.5.1.9刹车织带调节时在风扇轮或飞轮的中心(一般刹车织带两边不可与飞轮或风扇轮产异常磨擦).
4.5.2.5手把管与手把连接管的焊接尺寸需上限0.5mm,且应依实际的组装偏单边焊接(手把管上下的组配间隙控制在0.8mm以内,错口距离应控制在手把管厚度的一半之内).
4.5.2.6上手把管与手把轴套管焊接要垂直注意偏摆角度(运动过程中最小间距必须达到设计的安全间距,不可有伤或打到顾客的现象,一般为1英寸以上).
汇报.
4.5.3.6对于实际生产中焊接方式不合理,焊道强度有疑问时,可请专人测试其强度,并追踪其测试结果.
4.5.3.7螺丝锁紧后螺丝需露出尼帽1—2个螺纹.
4.5.3.8所有的组装步骤必须按照说明书步骤组装.
4.5.3.9整台份组立后不可有磨擦及晃动等不良,且运动时钢绳不可脱落.
4.6上述4.5.1—4.5.3 QC对所负责范围内工件进行巡检,对于经常出现质量问题或品质要求较高之工件做重点检验并将每次检验结果填制于《品管巡检日报表》上.QC对每堆工件上的物料标示牌,依其完工程度品质状况作相应的注明及签名.
其中首件确认时机包扌心上线生产更换材料治具操作员维修治具改变加工方式矫正不良品等同时把首件检验结果记录于焊接首件确认表44焊接加工作业前对治具进行检查确定是否为所需零件之治具包括治具的定位方式是否合理要与前站加工方向一致避开工件的不稳定部分并保证组装的重点尺寸定位是否牢固磨损定位上是否有焊渣杂物等
文件编号
4.3要求车间依零件加工工序逐项焊接完成3—5工件做首件确认,QC依照工程图面对所有尺寸、焊道位置焊道长短进行检验,如有偏差立即查明原因,并按零件之组装、功能、外观要求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按照说明书的组装步骤进行完整的组装测试。其中首件确认时机包括:上线生产更换材料、治具、操作员、维修治具,改变加工方式、矫正不良品等,同时把首件检验结果记录于《焊接首件确认表》上。
作业指导书
文件版本
A/0
实施日期
2015-10-23
焊接检验指导书
页码
4/4
5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6相关记录:
6.1《焊接检验日报表》
7补充:
无
编制/日期
审:
4.5.1.5对于磁控铁片需注意连接轴套管焊接位置(刹车线调到最紧时,磁铁与飞轮的间隙控制在3±0.5mm之内)
4.5.1.6立柱(下)与立柱连接管的焊接尺寸上限0.5-1mm且两者必须同心(立柱上下组配间隙控制在0.8mm以内,立柱上下的错位距离控制在管材厚度的一半之内).
4.5.1.7皮带盘与曲柄轴心的焊接需控制其垂直度及焊接尺寸上限0.2mm以内(皮带盘的偏摆一般控制在1.5mm以内,组立后皮带盘的左右活动间隙控制在0.3mm以内).
4.5焊接QC检验中需注意事项:
4.5.1单车系列QC检验注意事项:
4.5.1.1对于五通管的焊接一般两边各0.5英寸长的三条焊道对称,且焊接后需用油压机整形,保证其与实际使用培林的组配(一般使用R12Z培林).
4.5.1.2对于前后贴地铁片或贴地管的焊接,在保证组立后整机运动时贴地管平面度要平,
翘起控制在3mm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