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压得父亲喘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鹅毛压得父亲喘读后感
提到鹅毛啊,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一句俗话,叫“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看到文章的题目叫做《鹅毛压得父亲喘》,我立刻想到此处的鹅毛二字会不会也与情意挂钩呢?带着这样的想法,我继续往下看。

开头交代道,“我”的父亲每年冬天都要去收鹅毛,天黑就会带着两麻袋鹅毛回家。

“我”和姐姐站在村口迎接父亲,姐姐总是跑去为父亲分担,看着父亲歇下担子的那一刻露出轻松的脸色,“我”表示十分不解。

看到这里我也有同样的疑惑,鹅毛是非常轻盈的,为什么会让“我”的父亲感到沉重呢?一定有别的缘由。

收进来鹅毛还不算完,父亲还要将鹅毛中最轻,最软,也是最值钱,最有用处的鹅绒吹分离开来,忍耐寒冷的朔风穿堂而过,我想一定很煎熬吧。

可是继续往下看,我才发现,原来这煎熬正是父亲所需要的,因为如若风不够大,父亲就需要自己上手扇,简直是双重劳累。

奇怪的是父亲并不让“我”和姐姐帮忙,独自承受了一切。

其中我注意到一句话“父亲一边扇,一边剧烈地喘着、咳着”,很明显是为交代“为什么鹅毛能压得父亲喘”这个问题埋下的伏笔。

第五段则描述了“我”对父亲的病情一概不知,更不明白为什么父亲选择收鹅毛,接着便将笔墨转向母亲,铺垫下一段母亲的工作。

母亲虽然不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但实际上和本文的中心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原来母亲白天上工,晚上用父亲分拣的鹅绒做鞋,目的是为了供“我”和姐姐读书,由此可知“我”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双方都依靠手作来换取多余的收入。

“我”住的泥墙草屋在暴雪中坍塌,父亲分完鹅绒不得不冒着风雪垒好房屋,整个过程没有提到父亲有任何抱怨,而是说他们继续坚持着,短短的一个句子,背后却体现了父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多么伟大啊。

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不能干体力活,可他坚决要去收鹅毛,凑齐“我”和姐姐的学杂费。

天底下的父母都一样,以身诠释什么叫“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可惜的是,“我”甚至没来得及意识到这一点,父亲和母亲就都相继去世了。

压在父亲身上的担子不仅仅装有鹅毛,更盛满了明媚的未来,这未来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我”和姐姐的。

他不顾自己的疾病,一心换取儿女的前程,这份心,既像鹅毛一样温暖柔和,又像泰山一样深沉无可
动摇。

父亲看似做着简单平凡的工作,由此诞生的爱却使父亲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我”回到老家发现角落里还藏着一小窝鹅绒,经久不散,也暗指父亲去世,他留下的爱并没有因此消失,永远停留在“我”的心里。

“我”恍然醒悟,父亲母亲面对残酷的现实从不低头的勇气究竟从何而来,当时年幼的自己和姐姐,就是他们爱的源泉,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给他们,能量的名字叫做“亲情”。

鹅毛轻盈,亲情更重,似乎父母对我们的爱总是比我们对父母的爱多得多。

读完全文,令我感动的同时,我想到我应该好好珍惜眼下的时光,对父母多一点孝顺少一点忤逆。

因为我在不断的长大的同时,他们也在以飞快的速度不断老去,我不知道他们还能够陪伴我多久,我只想努力地把握住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