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完成第90页例1、例2和后面的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
这部分主要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首先提供了两张同一教室的照片,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哪一张是在教室前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教室后面拍摄的,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自己熟悉的环境的特征判断观察者的位置,从中体会观察者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场景是不同的。
例2让学生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观察带尾巴的玩具猴,并提供四幅图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图片的特点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抓住物体的鲜明特征加以观察,利用直观感受和想象力,判断自己看到的视图,再尝试判断其他视图的观察位置。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观察情境中,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观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图片的特点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难点:从左、右两边看到的图片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抓住物体的明显特征加以区分,在连线时可以采用排除法降低难度。
【教法】
组织引导,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开发智能,提高学习能力。
【学法】
实践参与,观察思考,想象推理,自主调动自己的各项智能,优势互补,共同学习。
【教学准备】
教室前后的照片,玩具猴的照片。
以及玩具猴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活促思。
不知道大家在平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我们的教室,同学们坐好了往前看,你看到了什么?请大家转过身子往后看,你看到了什么?
二、活动感知,导学明法。
1.观察教室前后两张照片。
老师给教室拍了两张照片,你能找一找哪一张是站在教室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站在教室哪里拍摄的?
引导学生找出照片中的关键细节,来验证自己的答案。
黑板、课桌、书柜、讲台等。
教师小结:看来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教室也是不一样的。
2.观察小猴。
刚才我们从前后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了我们的教室,现在我们来从前后左后四个不同的方向来继续观察物体。
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A拿出小猴,按照老师这样来摆放,把四张照片也摆放在桌子上。
(提前安排1号同学摆放小猴,二号同学摆放照片。
)
师:请同学们来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小猴子的脸朝向哪边?尾巴朝向哪边呢?(小组自行找出看到的那张照片)
B汇报
①请1号小朋友拿出你所选的照片,你为什么选这张照片呢?
(因为我看到的是小猴的正面,所以我选择这张照片。
)
(师:这个小朋友回答的真完整,还用到了“因为……所以……”,你能像他一样也来说说吗?)
②请3号小朋友拿出你所选择的照片,你为什么选择这张照片呢?
指名请学生来汇报。
③请2号小朋友拿出你所选择的照片,你为什么选择这张照片呢?
教师引导:请小朋友没仔细观察小猴子的脸是朝向哪边的?尾巴是朝向哪边的?所以你选择了这张照片。
你能不能也像刚才的小朋友那样,也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呢?
(充分鼓励学生,使他们可以逐步完善答案:因为我看到小猴子的脸是朝向左边的,尾巴是朝向右边的,所以我选择这张找照片。
)
请其他的三个小朋友,都到2号的位置,大家看一看,他们说的对吗?
你能也来说说吗?
④请4号小朋友拿出你所选择的照片,你为什么选择这张照片呢?
鼓励答案要完整。
请其他的三个小朋友,都到4号的位置,大家看一看,他们说的对吗?
你能也来说说吗?
师: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2号和4号小朋友看到的有什么特点呢?拿出照片来放在一起大家比一比。
(2号和4号小朋友看到的正好是相反的。
)
3.出示例2的主题图。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你能来连一连吗?
学生自主连线,教师巡视。
师:小梅看到的是哪一张?为什么?(你同意吗?)课件连线。
师:小明看到的是哪一张?为什么?(你同意吗?)课件连线。
小明看到的和小梅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他们看到的是相反的。
)
师:小青看到的是哪一张?为什么?(你同意吗?)课件连线。
师:小玲看到的是哪一张?为什么?(你同意吗?)课件连线。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我们一起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我们观察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物体特征一样吗?)
学生小结:观察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也不一样。
(板书)
师:大家注意了,其实有时候我从不同的位置上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有可能也是一样的,出示球。
(修改板书:我观察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可能也不一样。
)
4.再次观察小猴
①老师手拿小猴正面对着学生,请学生来想象如果从左边来看,看到的是什么?
小组中商量商量,找出这张照片。
拿出小猴来验证。
②请学生来想象如果从右边来看,看到的是什么?
小组中商量商量,找出这张照片。
拿出小猴来验证。
教师小结:看来有的时候物体的某一面是我们看不到的,还需要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想象,想象一下它的样子。
(板书:想象)
三、综合应用,启发智能。
1、选一选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连一连
生独立完成:谁看到的图形?用线连一连。
教师巡视。
小组交流,生说一说自己想的过程。
指生汇报。
3、辨一辨
出示飞机模型,与图片。
让学生判断是从正面、侧面,还是从上面拍摄的。
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
总结连线题的技巧。
四、课堂总结,引评拓展。
1、生小组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指生汇报。
2、学生评价相互的表现。
3、教师对学生表现做适当点评。
五、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我观察的位置不一样,我看到的可能也不一样。
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