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我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继续教育观念淡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经费落实不到位,农村教师负担沉重。
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落到实处,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其对策是:更新观念、加强管理;注重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办班形式多种多样;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保障经费落实等。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专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继续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无疑为我区继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然而在目前,我区继续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分析这些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才能不断提高我区继续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适应新形势下发展需要的人才,为今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一、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区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农村教师人数众多、继续教育任务坚巨,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将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教育观念淡薄。
一是领导不重视。
目前,不少农村学校的领导对继续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很好地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学习、领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继续教育方面的文件精神,没有真正明确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领导对教师继续教育一问三不知,一些学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倾向于依靠制度强迫教师参与,疏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督导工作,缺乏培训目标的定位,评价重数量、轻质量,对现实中凸显出来的问题缺乏调查,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或调整有关措施,继续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一些教务人员只是应付一年一度的登记和盖章。
由于领导认识不到位,加之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教师集中培训的时间很少。
作为乡村教师,能到县城学校听听课就算是很不错的,可这样的机会也非常有限。
二是参训者对继续教育均持消极态度。
不少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为学分而学,为过关而战”,只看重证书和学分,而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效果。
就说去年我省统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吧,远程培训充分发挥开放式网络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是提高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
质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广大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迫切需要,直接影响我区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质量。
可是我们许多校长、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此次培训的重要性,也不珍惜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甚至许多教师还有抵触情绪,学习态度很不认真。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继续教育的特定对象和目的决定了继续教育内容应具有特殊性。
为此,继续教育的内容应补偿教师职前教育之不足,使之能够适应社会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
但是,大部分教师反映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表现为:内容陈旧,不切合农村教育实际;实施性弱,与实际教学无法相符;学非所用,个别与学校教材相脱节等。
农村教师最需要的技能、技巧和反思教学实践的思维习惯未能得到培养和训练。
3、教学形式单一。
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应有不同的教育对象、内容和培养目的,对此,应视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形式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目前,教师继续教育主要采取集中面授、学员讨论、学员自学、撰写论文等形式,集中面授也主要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单一的教学形式,一方面让受教育者对培训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与培训者所倡导的事例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等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理念相去甚远,故教育的效果不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又与之不相适应。
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并努力寻求改进继续教育现状的良策。
1、更新观念、加强管理。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有关继续教育方面的文件精神,把继续教育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其应尽的义务。
同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正常、高效的运行涉及有关方面的协调一致,尤其是相关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
因此,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事业上,政府部门应切实履行其教育行政职能,要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教师继续教育权利的实现。
在管理中采取积极措施,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受训教师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推动继续教育活动。
2、注重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针对继续教育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我们认为必须对中小学教育现实情况进行调查,有调查才有发言权。
以期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因此,培训机构必须与基层学校多联系,深入到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去,深入了解教育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多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然后把调查得来的有关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再确定适当的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形式以及培训的对象等。
我校每学期都组织教师到我区各乡镇中心小学及村完小听课,一是了解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情况,二是针对农村教师教学现状,了解教师还需要怎样的培训。
如我们在听课中发现农村音、体、美教师奇缺,通常都是语、数教师兼课。
一些音乐教师大都自己也不识谱,根本无法按教材上课;许多农村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带有浓厚的乡音,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读音错误。
由此,我校在今年下半年开设农村音乐教师培训班和普通话培训班。
要求各乡镇选派一部分教师参加我校组织的集中培训,受训教师培训后回校组织全校教师培训。
这样以点带面使所有农村教师都能接受继续教育培训。
近年来,我校培训班还开设一些紧贴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和参训教师感兴趣的课程,如课堂教学艺术、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指导、备课与优化课堂教学、教育评价专题等,使之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调整、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真正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