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集体备课记录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组讨论)每大组讨论一个问题,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
李俊平:对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为什么会有很大差异呢?
学生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图2.13),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
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学生自主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教学重点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春节时,我国北方还是冰天雪地,南方却已百花争艳。大家分析分析,原因是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
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2.夏季南北温差不大
学生读《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14),思考:
小组讨论:冬夏季分布特点的形成,与地势有没有关系?小组派代表说说理由。
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地形地势的影响。
李卫中:学生充分利用《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14),思考:
①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我国七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这说明了什么?
②等温线在何处出现明显弯曲?什么地形区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 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小结。
何晓菲:小组讨论:冬夏季分布特点的形成,与地势有没有关系?小组派代表说说理由。教师及时点拨: 从《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看出,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受青藏高原地势高的影响。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的地势很高造成的,因为地形地势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教师及时点拨:3.Fra bibliotek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1)学生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图2.15)自主学习:
观察一下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
小组活动:阅读下面的资料,再补充有关资料,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上述资料说明了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龙门中学地理集体备课记录表
会议主题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主持人
李卫中
主备人
肖云芝
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体综合组教师
主
要
内
容
摘
要
主讲人肖云芝
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初步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原因。
3、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4、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吴洪敏:上述资料说明了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分组讨论)每大组讨论一个问题,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4)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小麦)播种时间也不同。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
李俊平:对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为什么会有很大差异呢?
学生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图2.13),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
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学生自主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教学重点
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春节时,我国北方还是冰天雪地,南方却已百花争艳。大家分析分析,原因是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
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2.夏季南北温差不大
学生读《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14),思考:
小组讨论:冬夏季分布特点的形成,与地势有没有关系?小组派代表说说理由。
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地形地势的影响。
李卫中:学生充分利用《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14),思考:
①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我国七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这说明了什么?
②等温线在何处出现明显弯曲?什么地形区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 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小结。
何晓菲:小组讨论:冬夏季分布特点的形成,与地势有没有关系?小组派代表说说理由。教师及时点拨: 从《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看出,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受青藏高原地势高的影响。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的地势很高造成的,因为地形地势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教师及时点拨:3.Fra bibliotek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1)学生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图2.15)自主学习:
观察一下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
小组活动:阅读下面的资料,再补充有关资料,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上述资料说明了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龙门中学地理集体备课记录表
会议主题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主持人
李卫中
主备人
肖云芝
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体综合组教师
主
要
内
容
摘
要
主讲人肖云芝
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初步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原因。
3、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4、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吴洪敏:上述资料说明了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分组讨论)每大组讨论一个问题,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4)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小麦)播种时间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