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开展重点学科文献信息服务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开展重点学科文献信息服务的探讨
刘庆麟
【摘要】高校图书馆要想在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只有与时俱进地进行管理服务方面的改革,这种改革首先体现为服务理念的创新,通过开展文献信息服务,实现对重点学科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面向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内容新颖、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重点学科文献信息,是现代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I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wants to provide better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networking, informatization, and digital age, they should reform the management services with times. The reform first embodies the innovation on the concept for the service, achiev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key subjects through developing documental information service, to provide innovative and comprehensive documental information with complete type, forms, and wide sources of key subject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aff, which is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odern university library.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
【年(卷),期】2011(030)025
【总页数】2页(P127-12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文献服务
【作者】刘庆麟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西安71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5
0 引言
在现代高科技的推动下,图书馆正经历着一场革命,图书馆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作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资料建设工作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学科建设需要图书馆提供必要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支撑,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通过多层次的资源整合、强大的知识内容链接,满足重点学科文献信息服务的需求,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 转变服务理念,服务于重点学科建设是做好重点学科文献信息服务的前提条件1.1 学科是高校的细胞组织。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学科的高校,高校的各种功能活动都是在学科中展开的,离开了学科,不可能有人才培养,不可能有科学研究,也不可能有社会服务。
1.2 重点学科是高校的支柱型学科,是高校的生命线,是实现高校高层次跨越的关键。
高校要有特色,其成败的关键就取决于重点学科的建设是否卓有成效。
它代表着高校中的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学术优势。
1.3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献资源中心,也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文献信息的来源。
[1]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馆藏基础及地区或系统文献资源布局的统筹安排,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
[2]高校重点学科要获得发展
必须具备一流的文献信息服务,高校的社会地位和学术水平也会随着重点学科的建设而提高。
2 建立高效的文献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文献信息服务的强大支撑
2.1 优化资源配置,构建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体系全国高校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目前为942个[3],与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数量相比,省(部)级重点学科的数
量要多出很多,数量最多的是校级重点学科。
各高校不同层次的重点学科数量呈金字塔形分部,这对保证那些财力和物力有限的学校的重点学科优先发展有重要作用。
2.1.1 建立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标准各层次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标准是存在差异的:在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时,必须使专业文献资源的建设实现全国性或世界性的一流水平;建设省(部)级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时,专业文献资源的建设必需达到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必须实现全国性或世界性专业文献资源建设的一流水平;全省范围或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一流水平;建设校级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时,需要与省级一流水平接近。
[4]
2.1.2 严格遵循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①遵循系统连续原则,可确保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馆藏重点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具有系统连续性,避免中断;②遵循完整齐全原则,可确保馆藏国家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的完好率和收全率;③遵循专项集中原则,依照专项资源看待国家重点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其收集场所是专门性的,其研究、开发、管理与服务工作也有确定好的专人进行;④遵循前沿跟踪原则,扩大调查研究范围,收集与国家重点学科相关的文献资源时要多渠道、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进行,对于之相关的新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要密切关注,并进是掌握了解相关信息,将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入藏。
⑤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的原则,网络环境下的馆藏不仅包括以各种实体形式存在于图书馆的实体馆藏,还包括
存在于图书馆之外的通过互联网络能方便利用的虚拟馆藏。
[5]
2.1.3 展开对现有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分析工作为了给本校的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更好
的服务,尤其是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必须细致、深入的分析图书馆的各种文献资源以及重点学科图书资料室的文献资源。
具体是指文献收藏方式、收藏数量、载体形式以及利用情况等。
对现有重点学科文献信息收藏进行了解,包括收藏质量和水平,确定增补重点,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让图书馆和重点学科资料室形成互补关系,如此一来即可保证文献的齐全,又不重复建设。
2.1.4 围绕重点学科建设特色馆藏学科特色是由高校的专业设置而产生的特色。
专业设置在高校划分为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与这些学科相关的文献图书馆应重点收藏、优先投入,尽可能丰富这些学科的藏书,使之系统完整。
该校图书馆藏书系统的核心也在于此,保障着高校教学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
2.2 利用网络技术,强化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现代图书馆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
数字化、虚拟化,数字化、虚拟化使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它的维度拓宽了。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文献资源在重点学科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文献的需求可以通过数字资源得到满足。
2.2.1 建立重点学科网络信息采集系统重点学科网络信息采集系统应是一套实时的、个性化的、少人工干预的集网络信息采集、分析、管理与发布为一体的工具,用户可以在它上面对自己需要的信息多角度描述,然后它会根据用户的需要从互联网上合法搜集相关的网络资源,并进行智能化的处理与整合,例如自动分类、过滤、排重等,最后将索索的资料已个性化形式提供给用户,也可以把搜集的信息发送到自建的数据库跨库检索。
系统采集包括网站上与重点学科有关的各类新闻、科技情报、行业信息、专业研究、政策法规等内容;所采集的资源类型包括网页、图片、文档、视频文件等;采集资源的过滤方式包括基于主题词的过滤和资源类型的过滤,可最大限度地保证重点学科信息资源的有效性。
2.2.2 加强重点学科相关网站的收集首先要选用一些适宜的搜索引擎工具,其次是
选用较为合适的自然词或关键词并采用不同的表达组合,合理地利用一些空格、中英文进行搭配,还要多注意一些网站上的相关链接,从中选取出重点学科所需要的网站。
此外,要注意在找到相对权威的网站之后,要认真推敲网站中的内容,对所用的关键词再作进一步的筛选,使网站的收集更加精确、全面。
2.2.3 自建本校重点学科数据库高校图书馆应将重点学科的学术信息和高级人才的个人情况收集起来,建立起成果数据库、论文数据库、人才数据库等,并联合院、系、所及校外科研机构,定期进行信息发布,向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发布专利技术、科研成果等信息,促进学科科研成果转化,扩大学科的知名度。
2.2.4 建立重点学科网上导航库建设重点学科导航库是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新举措,特别是对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针对国内外该学科发展的现状和用户需求的特点,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有重点、系统地进行信息采集、加工和整理,对采集的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和分类,按学科或主题收集Internet网址,采用CALIS的分类标准来对网站分类设栏,建立重点学科导航库。
3 采取现代技术,建立个性化服务网络平台,更好地为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服务
所谓个性化服务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即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和各种实体服务,而成熟的个性化服务系统则是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前提。
它能分析用户的长期兴趣,并能根据用户的兴趣对资源进行分析与过滤,进而采用不同的服务策略、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实现“信息找人”、“服务找人”的主动的、智能化的服务目标。
[6]
3.1 培养学科馆员,开展个性化服务在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培养与重点学
科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学科馆员,让其参与到科研活动中,为之提供个性化服务,学科馆员可以主动提供诸如代查、代译文献信息资料,提供科研立项、课题论证、最
新信息报道等服务。
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学科馆员还可以根据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与科研项目研究的需要,将相关的数据库、光盘、磁盘及声像资料的需求情况及时反馈到馆,以便图书馆组织购买,从而也保证了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完整。
3.2 建立重点学科专家“我的图书馆”(My Library)重点学科专家“我的图书馆”是一个以专家为中心的用户可操作的个性化地收集、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个性化服务平台。
它是图书馆基本服务与数字化的资料、信息和全球网络化计算机环境中可利用知识的一个融合,可提供一种用户驱动、定制的信息服务。
它包括:①学科消息;②“我的参考书架”;③“我的全文数据库”;④“我的文摘数据库”;
⑤电子期刊和电子文档最新资源通报。
3.3 重点学科知识挖掘服务根据重点学科读者的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下载网上信息资源,对各类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发掘、整理和开发,使其形成一种诸如专题文献索引、综述、评论等形式的新的文献信息产品,再将其经过序化组织后提供给重点学科用户。
这些经过深层次开发的文献信息资源运用到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不仅能弥补馆藏资源不足,对重点学科建设也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何刚.高校图书馆工作与重点学科建设[J].现代情报,2004,24,(7):127-129.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Z].2002.
[3]国家教育部.第二次全国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名单[Z].2002.
[4]任通顺.高校图书馆参与重点学科建设之讨论[J].图书情报知识,2003,20,(1):7980.
[5]韩红.高校图书馆国家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J].航海教育研究,2008,1:111-112.
[6]王为纲,尚武,李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
31,(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