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步,根据区域定位的结果,着重分析所给区域中 地形、气候两大自然环境要素的类型和特征,并运用地 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进一步分析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 件下,各个区域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 差异。
第三步,按照上述分析结果,运用正确的地理语言,对 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行阐述。
3.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特征: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 区,人口稠密,分布不均,以 黄色 人种为主,居民 多信仰佛教。
(2)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①农业:世界最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世界主要 的稻米产区。
②工业: 出口加工工业 发展迅速。 ③城市: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 河流沿岸及河 口三角洲 ;岛屿上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平原。
考点一 考点二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中亚地区的气候特征、水资源状况、交通建设、农业生产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第(1)问,丙地的气候特征可以结合表格中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分析,从气温的 季节特征、年温差大小及降水量方面回答。第(2)问,分析甲地水资源较丰富的原因可以结合图 中甲地位于锡尔河上游径流量大,迎风坡降水多,冰雪融水丰富,修建水库蓄积河水等方面回答。 第(3)问,大力修建铁路的原因可以结合该区域的气候与地形特点、地域范围的大小,经济发展对 运输的需求,铁路运输的特点等角度分析回答。第(4)问,过度种植棉花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从过 度开垦、不合理灌溉、引水灌溉等角度分析得出;解决措施可以从控制棉花种植规模、提高水 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回答。 【参考答案】 (1)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约150毫米。 (2)位于锡尔河上游,河流径流量大;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 丰富;在锡尔河修建许多水库,蓄积河水。 (3)中亚深居内陆,气候、地形等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域广,运距长;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大;铁路 运输运量较大;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性好;速度较快;安全性、稳定性好;科技的进 步(保障条件)。 (4)环境问题: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河 流断流,咸海面积萎缩,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水资源匮乏。措施:控制种植棉花的规模,提高水资 源利用率;(应用喷灌、滴灌、微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推广耐旱作物(培育 耐旱品种);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风为主要特征
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温度比南极高,降水比南极多,风速比南极小
资源
矿产(煤、石油)、生物(磷虾、企鹅)、固体 淡水资源等
矿产(石油、天然气、煤、铁)、生物(北极熊)等
中国科 考站
长城站、中山站、
昆仑站
、泰山站
黄河站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南极洲跨经度 360°,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而亚洲西起巴巴角(26°10'E,39°27'N)东至杰日尼奥夫角 (169°40'W,66°05'N)跨经度约 164°10'。 2.北冰洋沿岸港口冬季并非都结冰。 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水温较高,终年不结冰。 3.赤道地区并非都是热带雨林气候。 非洲中部的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形成的气候类型并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 4.东南亚地区的河流并不全是水能丰富,航运便利。 东南亚北部地区河流流经山区,受地形影响,水流较急,水能丰富,但航运不便。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 流速变慢,利于航运,但水能蕴藏量小,如湄公河等。
3.人文地理特征 (1)工业:以 制造业 为主的工业,向外出口机械、 汽车、化学物品和食品等工业制成品。
(2)农业:畜牧业发达——许多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占农 业产值比重很高,生产已达到机械化、专业化程度。 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气候冷湿,光热条 件较差,不利于农作物 成熟 ,但有利于多汁牧草 生长,畜牧业发达。 (3)旅游业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风光优美的海滨 沙滩;幽深曲折的峡湾风光;高耸险峻的阿尔卑斯山。 丰富各异的人文景观,独特的风土民情。旅游胜地 (主要分布国家或地区)——伦敦塔桥( 英国 )、风 车( 荷兰 )、峡湾风光( 北欧 )、阿尔卑斯山滑 雪( 瑞士 )、巴黎艾菲尔铁塔( 法国 )等。
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欧洲西部是经济
发达的区域,欧盟促进了区域一体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人口、粮食、环境问题较
为突出的一个地区。三大区域的人文特征各有特色。
中东
欧洲西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农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地中海沿岸为 乳畜业发达,产值超过种植业;地中海沿岸为花卉、蔬 单一商品经济,热带种植园
六、极地地区
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纬度位 置
南极圈及其以南
北极圈及其以北
位置、 以南极洲为主体,被 太平洋 、 范围 大西洋 、 印度洋 三大洋所包围
以北冰洋为主体,被 亚洲 、 欧洲 、 北美洲 三大洲所包围
地形 以高原为主
以海洋为主
气候
绝大部分为 冰原 气候,酷寒、干燥、烈 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
全年温和湿润,深受 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河网密布,水量充沛, 北海的石油,德
水位季节变化小,航 国的煤炭,英国
运价值大
的煤、铁等
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湿热,有“热带大陆” 之称
刚果河水量大,热带 草原气候区的河流 水位季节变化大
南非的黄金、尼 日利亚的石油、 赞比亚的铜等
考点 考点


2.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
(℃)
降水量 10.7 9.2 10.5 10.818.014.1 18.012.79.8 12.513.513.8
(mm)
(1)描述丙地气候特征。 (2)分析甲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我国为了加大与中亚各国的往来,将继续大力 兴建铁路。 (3)分析我国与中亚地区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的原 因。 乙地所在国家盛产棉花,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 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 (4)简述该国过度种植棉花带来的环境问题,并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一 亚洲各区域的地理差异比较
要点归纳
1.东亚与中亚的地理特征
考点 考点


2.东南亚与南亚的地理特征
考点一 考点二
丙地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3.8-13.6-4.5 7.8 16.121.9 24.321.715.3 6.2 -2.4 -9.9
亚欧 大陆内部
西北:以 乌拉尔 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 索山脉、黑海和 土耳其 海峡与欧洲为界 (2)范围 东北:以 白令 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 以 高原 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气候 复杂多样, 季风 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河流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3.匮乏的水资源 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湖泊水的分配 和争夺→引发战争。 4.农业发展 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5.文化差异 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 犹太教和其他宗教,宗教圣城是 耶路撒 冷。
四、欧洲西部
1.位置 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大西洋的东岸,三面临海, 亚欧大陆的西部。 2.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区:图中a为 斯堪的纳维亚 山脉,b为西 欧平原。 (2)气候类型:图中c处为 温带海洋性 气候,d处 为地中海气候,e处为温带大陆性气候,f处为寒带苔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二 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然与人文
地理特征比较
要点归纳
1.自然地理特征
地区 区域定位
地形
气候
河流
矿产资源
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漠 炎热
中东
河流少,多无流国 石油
广布
干燥
欧洲西部
撒哈拉以 南的非洲
以平原为主,分布于中部,山地分 布于南部和北部,地表深受冰川 作用影响
五、撒哈拉以南非洲
1.自然特征 (1)主要地形区:图中a处为东非高原,b处为 刚果 盆地。 (2)主要河流:图中c为尼罗河,d为尼日尔河,e 为赞比西河。 (3)气候类型:f处为 热带草原 气候,g处为 热带沙漠气候,h处为地中海气候。气候南北
2.经济特征 以“ 单一商品经济 ”为主。
3.三大问题——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严重 (1)问题及主要原因 ①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 ②粮食问题: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粮食占有量各洲最 低。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 ③环境问题:人们为了生存,采取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 (2)解决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提高 农牧 业生产水平 ,加强民族团结等。
好望角航线,交通线路多由 内地向港口延伸

口 与 多白色人种;多信仰伊斯兰教;圣城是
耶路撒冷 城
白色人种,多信仰基督教;城市沿工业带分布
黑色人种,城市化水平低

考点 一
考点 二
技巧点拨 区域特征分析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行政区轮廓、 山河分布、提示性地理事物名称等信息,对要比较的区 域进行定位。
考点 一
考点 二
(3)读下图,比较首尔和北京气候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1)特点:海岸线较长;东部平直;西部、南部比较曲折。影 响:港口多集中分布在海岸线曲折地区。 (2)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和西北 沿海地区。形成条件:由于矿产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均 依赖进口;国内市场小,以国际市场为主;东南沿海和西北 沿海港口较多,方便原料的输入和产品输出。 (3)不同:首尔最热月是8月,比北京推迟一个月;年降水量比 北京多(各月降水量比北京多)。成因:首尔位于半岛上,受 海洋影响大,升温较慢;水汽较多,降水量较多。
第二节 世界分区 (一)
考纲导学
备考指导
世界主要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 域特征
1.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特征 2.运用资料学会分析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及环境问题
一、亚洲
1.位置和范围
纬度位置:地跨热带、 温带 和寒带 (1)位置 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
业 花卉、蔬菜、水果产区
菜、水果主产区
农业,粮食供应不足
工 石油开采和冶炼业发达,工业基础薄弱 工业发达,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至意大利,从英 现代工业落后,出口农矿产

国向东至波兰,形成“十”字形工业带
品;南非工业较发达
交 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土耳其
通 海峡为交通要道
英吉利海峡,内河运输发达
二、东南亚
1.位置和范围图
2.自然地理特征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复杂 地势北高南低, 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气候湿热 热带季风气候
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热带雨林气候
河流众多 由北向南,上游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平原 河流短小,水流湍急
资源丰富 森林、水能、石油(印度尼西亚、文莱)、锡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
2.经济特征 以“ 单一商品经济 ”为主。
3.三大问题——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严重 (1)问题及主要原因 ①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 ②粮食问题: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粮食占有量各洲最 低。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 ③环境问题:人们为了生存,采取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 (2)解决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提高 农牧 业生产水平 ,加强民族团结等。
三、西亚——北非
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1)“两洋”:E印度洋、F 大西洋 。 (2)“三洲”:A亚洲、B 欧洲 、C非洲。 (3)“五海”:①阿拉伯海、② 红海 、③地中海、④黑海、 ⑤ 里海 (湖泊)。 (4)重要海峡:D 霍尔木兹 海峡。
2.石油资源丰富 (1)主要分布区: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2)石油输出路线:
3.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稠密: 东亚 、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 其中有 6 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中东亚、东 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 因大量出口 石油 ,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3)多样的地域文化:如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恒河 流域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