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遗址,40万被杀赵兵白骨仍可见,“人屠”白起悔恨自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平之战遗址,40万被杀赵兵白骨仍可见,“人屠”白起悔恨
自尽
掌上博物馆 2017-03-14 09:16
《大秦帝国之崛起》以战争史上最残酷的杀战俘最多的战役——长平之战作为尾声。
据梁启超先生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秦国战神白起杀了一半。
仅长平之战他就下令将赵国降卒40多万坑杀,震惊列国,被称为“人屠”。
今天掌上博物馆带诸君来看看 2200年前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的尸骨坑。
公元前266年,秦国发兵韩国,韩王欲将上党献给秦国,可上党将领冯亭及百姓们不愿降秦而愿归赵,于是将上党十七城献赵。
秦王发兵上党。
拉开了秦赵长平之战的序幕。
赵国名将廉颇与秦坚壁对垒,相持两年。
秦国施“反间计”,向赵国散布谣言:秦军不怕老将廉颇,而是惧怕年轻有为的赵括。
年轻的赵王不顾蔺相如上书,赵括母亲进谏。
启用纸上谈兵的赵括。
最终导致了赵军惨败。
面对40万投降秦国的赵军,主将白起犯难。
秦军围赵时,赵军已断粮46天,发生人吃人的惨景。
而经过3年的大战,加上整个中原地区适逢荒年,秦军自身的粮草也已不够。
40万赵卒,养不起,放不得,编不成。
无奈之下,一代名将白起做了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
假意许诺赵军可以回家,于子夜将山谷中的40万赵军全部坑杀。
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白起长平一战震惊六国,也被世人所不耻。
1995年山西村民在平整田地时偶然发现长平之战的尸骨坑。
它位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境内。
经历了2200年至今坑内仍清晰可见累累尸骨,呈不规则状态堆放,有的仰面躺着,有的附着身子,有的头部有钝器、刃器、石块造成的创伤等。
据考证,坑内的尸骨平均年龄却只有十几岁,当时是先被秦军击杀,然后推入沟内,掩上薄草,散上薄土草草掩埋。
长平之战遗址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常有戈、矛、
箭头等出土。
后世人也有为白起鸣不平。
如果你是白起面对40万等待吃饭的降军,你会如何做呢?白起平生大小70余战,一生没有败绩。
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不仅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长胜将军。
长平之战3年后,因不愿为秦王攻取邯郸,被秦王赐王剑自尽。
白起拿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秦国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我本来就该死。
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