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浆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浆穴
文章目录*一、承浆穴的概述*二、承浆穴的取穴方法*三、承浆穴的解剖位置*四、承浆穴的疗法*五、承浆穴的配伍*六、承浆穴的功效与作用*七、文献摘要
承浆穴的概述
1、定义承浆穴是任脉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承浆穴近于口,该穴有镇静镇痛作用。

颈项痛为病在阳,针刺该穴为病在阳取之阴之意,故可治疗口及临近部位的病症。

2、别名天池、鬼市、垂浆、悬浆
3、出处《针灸甲乙经》:承浆,一名天池,在颐前下唇之下,足阳明任脉之会,开口取之。

4、主治疾病口眼歪斜,唇紧,面肿,齿痛,齿衄,龈肿,流涎,口舌生疮,暴喑不言,消渴嗜饮,小便不禁,癫痫。

5、穴位解析承即承受,浆即水浆,此穴在嘴下,故名承浆。

承,有承受之义。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以酒为浆。

”浆,在此指口涎而言。

《释名·释形体》:“口下曰承浆,承
浆水也。

”浆,指口中津液。

承浆者,指口内承受浆液言也。

人口中浆液,养生家称为琼浆玉液,《黄庭内景经》以口中津液为玉液、醴泉、玉浆、玉津。

乃由舌下渗透而出,汇于天池,经舌尖向上舐送。

由于颚膛翻转向后下方流降,流入咽喉,降至接近廉泉处,受舌咽挤迫而下咽。

本穴内通舌下,正应口内的天池。

因近天池为存储津液之处,故名为承浆,又名天池,又名悬浆。

悬浆则喻口水出天池,由咽后下行也,犹如瀑布之凌空而下,故名之以悬。

若徒自表面观之,则仅沾受饮食之佘沥耳。

承浆穴的取穴方法正坐仰靠,于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取穴。

承浆穴位于面部,当颏唇沟正中凹陷处。

正坐仰靠取穴。

正坐仰靠位,于颏唇沟正中凹陷处取穴。

快速取穴:正坐仰靠,颏唇沟正中按压有凹陷处即是承浆穴。

承浆穴的解剖位置在口轮匝肌和颏肌之间;有下唇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及颏神经分支。

承浆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降下唇肌。

布有下牙槽神经的终支神经和动、静脉。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降下唇肌→颏肌。

布有面神经分支和下唇动、静脉的分支。

承浆穴的疗法刺灸法
治法: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
一般直刺0.3~0.5寸。

斜刺0.2~0.3寸。

艾灸方法
艾条灸5~1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